引领学生走在阅读名家名篇的路上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新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编选,很多名家名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名家名篇成为课文,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读本,其本身变成了一个媒介,承载着体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任务。
  名家名篇多是美文,文质兼美,它的浓烈的感情和优美的语言使其深受师生的喜爱,既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典范,又能给予文化熏陶、情感熏陶和审美的愉悦。在一篇篇语言优美的作品中,学生可以与作者共同经历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往事,可以去结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与作者同游美景,可以听作者畅谈人生,得到启示。教好名家名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名家名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语言鉴赏力的培养。
  景山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坚持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领路人。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创作于1984年。作者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性灵赋予活泼可爱的小鸟。在文章结尾抒发了自己深切的感受,富有哲理意味。作品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是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好作品。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认为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到正是因为“我”对珍珠鸟给予爱,才享受到这份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在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才能获得这份信赖。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作者对珍珠鸟样子、动作的具体描写,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3.阅读名篇佳作,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简介作者——初识作家
  冯骥才(1942- ),当代著名作家,天津人。他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很多篇散文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当中。
  【设计意图:在名家名篇的教学中,应重视阅读前的准备,从文章的写作背景或对作家的简介切入教学过程,提供并鼓励学生检索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作家的文学贡献或作品的写作背景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这样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为学生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打下基础。】
  二、检查字词——学习名篇丰富的语言形式
  1.生字词: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文中描写的是吊兰(出示图片)、文豪(杰出的大作家,有经典著作流传于世,同学们学过的老舍、巴金等都可以称为文豪)、画框(师板书笔顺)、享受、瞅、咂、眸子(眼睛)、流泻(迅速地流出,通常指液体,文中指作者的感受,出示句子: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中要根据字词特点,在音、形、义等方面有所侧重,提高学习效率。】
  2.多音字:垂蔓、书背、似的。
  3.儿化韵:球儿、雏儿、一会儿。
  4.轻声:朋友、小脑袋、名字。
  教师鼓励学生找出课文中其他的轻声词语,重点理解“小家伙”(对小孩儿的亲切的称呼)。
  师:课文中指谁?(小珍珠鸟)谁找到了这样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师:作者把珍珠鸟称为“小家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一个亲切的称呼就让我们感受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这份爱还表现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
  【设计意图:名家名篇中词语的运用是十分丰富的。这些词语打开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经常阅读积累,这些词汇会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自己的语言词汇库,在学生说话或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就自然地加以运用,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语言形式非常丰富,教师应在学生自读预习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学习,甚至可以进行归纳总结。】
  三、感受“我”给予爱——整体把握课文
  【设计意图: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是一个整体,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作者都会对作品内容有整体的考虑。名家名篇的教学一定要先从整体上感知作品内容,然后抓住线索,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1.指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对珍珠鸟样子的描写。
  3.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我”对珍珠鸟的那份爱?批画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线索。名家名篇取材广泛,结构灵活,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集中,思路线索清晰而贯穿始终,可以说线索是文章的脉络。本文内容丰富,既有对一对大珍珠鸟的描写,也有对小珍珠鸟的描写,而“我”对珍珠鸟的爱虽然着笔不多,却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抓住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有助于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
  (1)为珍珠鸟创设安全的环境。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比喻的方法(像……一样、笛儿般)及其表达效果:写出了珍珠鸟具有安全感。
  我很少扒开叶蔓儿瞧它们。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小结:给予珍珠鸟安全就是给予爱。
  (2)给它自由。
  我不管它。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四、理解“我”享受爱——品味作家笔下的细节描写
  1.学习理解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淘气。
  师: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怕人什么?(伤害它、限制它)而一旦这些都不会有之后,鸟的本性就完全表现出来了。什么本性?(活泼、淘气、调皮)你感受到了吗?
  重点学习理解第11自然段。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细节),体会小珍珠鸟亲近“我”的情意。
  【设计意图:名家名篇中作者的炼字遣词可谓匠心独运,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作品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充分领略和欣赏课文的语言美,尤其要进行品味,甚至有时要“咬文嚼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体会其运用的精美、准确,这是感悟汉语魅力的传统而重要的途径。】
  2.体会“我”享受亲近的情意。
  师:(联系学生自己养宠物或小动物的经历)当你与它熟了之后,它的表现、与你的接触、亲近,对你来说都是什么?(享受)作者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师:“我”还享受到了珍珠鸟哪些亲近的情意呢?
  享受友好(第12自然段),享受信赖(第14自然段)
  师:请你认真默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信赖?画下相关语句,做简单批注。
  3.情境写话。
  师:不仅是“我”看到了这样感人的画面,还有谁也看到了?(大鸟——小鸟的父母)它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想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试着写一写。(配乐)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除了读、思、说,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写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读书时的所思所感是零碎的、感性的为主,而且稍纵即逝,及时写写自己的心得感受,可以督促学生整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学生读文至此,也会被小珍珠鸟这令人意外的信赖所感动,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吐不快。创设情景、写话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自己感受的机会。】
  4.学习理解“我”的感动与思考。
  师:这份意外的亲近使我油然而生一种感受。指名读、齐读: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每次和学生学习《珍珠鸟》这篇课文,读到结尾时,我都希望能跟冯骥才先生交流一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刚才你们随着作者的描述经历了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我想做这样一种尝试:你们能不能试着代表冯先生接受我的采访?
  学习方式:角色转换教师采访学生(冯骥才)
  问题1:我特别想知道看到珍珠鸟在您的肩头熟睡之后,您是一种什么心情?(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试着体会“我”的心情。)
  问题2: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您对“信赖”这个词的理解?(这里的回答实际上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信赖”这一关键词的理解。)
  问题3: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您是怎么得到它的信赖的?(给予它爱,给予安全、自由,当然还有精心喂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问题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珍珠鸟信赖您之后,产生了美好的境界,在您的肩头熟睡,动物与人之间是这样。那么您觉得人与人之间呢?(学生可以试着由课文中人与动物的相处,进一步思考,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由于这一问题相对比较复杂,所以不做较高要求。)
  问题5:有的版本的语文教材也选了您这篇文章作为课文,但结尾作了如下改动(幻灯片出示),您觉得怎么样?(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教材编选名家名篇要保持作品的完整性。作家的作品通常是一个整体,内容是完整的,结构是一体的,如果删改,势必会破坏文章的结构,使文章在内容表达上受到影响。这里安排学生评判结尾的改动,无意得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一方面可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名家名篇过程中自己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评价、鉴赏作品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应逐渐具备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家表达爱的方法
  1.学生归纳本文的写法。
  师:作家令人敬佩的地方就在于把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到的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学习了《珍珠鸟》之后,你觉得冯骥才先生都用了哪些方法来把他对珍珠鸟的这份爱表达出来与我们分享的?
  总结:用情来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喜爱之情;细致描写,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形式(儿化音、轻声)、表达方法(比喻)很丰富读起来很轻松、有趣;在文章结尾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等。
  2.补充冯骥才谈散文创作。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一篇带多篇
  1.教师给学生推荐冯骥才的其他作品。
  2.片段欣赏。(《花的勇气》《刷子李》片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名家名篇教学而言,语文课上就是点燃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热情,课下课外阅读就是燎原,使学生自觉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
  (作者单位:北京市景山学校)
其他文献
·新闻背景·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8年2月,南京市秦淮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同年3月,教育部督导局《教育督导决策参考》刊文肯定秦淮区“四个坚持(坚持制度引领,坚持方式创新,坚持‘三三’要求,坚持整改落实)”为核心的教育督导模式。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入深水区,秦淮区通过教育督导工作的创新
发现“伪沟通”的小名人    德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在与父母的关系之中,子女要面对付出和接受之间巨大的失衡,很多时候就算想去平衡它,也会觉得无能为力。的确,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因为关系的不对等而带来的冲撞、矛盾、困惑,正是很多高中生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讨厌父母开口闭口都是考试和升学,讨厌他们限制自己的上网和出游时间,讨厌他们防贼似的防着“早恋”……  获得父母的理解、与他们保持朋友式的关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2-0125-02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从全局看,每个单元之间的知识点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每个单元内部的各个知识点之间也有其内在的联系,只有掌握了这些联系,才能为问题解决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容易趋向于一课一备,割裂其系
除了主动辍学,在课堂上质疑课本、质疑老师也是80后的壮举。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不起眼又怯生生的小孩偏偏在课堂上挑战了老师的权威。  “老师,鲁迅写错了。《记念刘和珍君》‘记念’是错的,应该是纪律的‘纪’。”  “那是通假字,‘记念’或者‘纪念’都可以。”  “我上次考试写‘记念’,你为什么扣分了呢?”  “你那么写就是错别字。”  老师为了加深他的印象,特意安排这个叫做李想的小孩下课后把“纪
女生的关心  一次去学校的开水房打水,进去才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人,我排队等候,不一会儿后面又排了好多女生。  轮到我了,我把热水瓶对准龙头……拧开……开水突然溅到手上,那个痛啊!身后的女生关心地问:“你没事吧?”  为了保持风度,我咬紧牙装潇洒,连说:“没事没事。”  只见女生回头对她后面的女生说:“真讨厌,今天的水又没烧开!”    箭猪  某地是著名的旅游区,每到夏天,游客络绎不绝。一天,一个
【关键词】《平均数》;数学理解;深层理解;整体感悟;策略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9-0061-02  平均数能再平均吗?对于这个问题,小学生会怎样来理解呢?近期,我市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分类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甲从A地到B地,去时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小时,回来时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小时,甲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
【摘 要】城南新区义务教育围绕公平优质发展主题,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布局规划、人才培育、深化合作、提升质量等措施,着力协调好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教育质量、教育特色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公平优质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措施与目标、监测与评价,努力办好师生幸福、人民满意的公平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优质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
有个民间故事,说有一个愚人,在外面干活回家,肚子很饿,他老婆已经为他做好了馒头,他抓起一个就吃,吃了没饱,又吃一个,还没饱,再吃一个,直到吃了第5个,方才饱了。这时他懊悔地说,早知如此,我一开始就吃这第5个馒头就好了。在他看来,前面4个馒头都是白吃了。  “白痴!”你听了这个笑话一定会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没有前面4个馒头的垫底,光吃最后一个馒头是不可能吃饱的。从你的笑脸上
编者按:什么是大学?每个人对大学的向往都有不同的理由。貌似刻板严谨的高等学府里那些让人激情四溢的社团活动,是不是你对大学充满期待的理由之一呢?    “菜鸟”毅行记    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毅行过的浙大生活是不完整的。”想我在浙大已经毕业两次(本科、硕士)、入学三次(现在就读博士)居然只是耳闻没有亲身参与过,实在汗颜。于是在校网上呼朋引伴去参加这项比我年轻但已经成为传统
【摘 要】对儿童来说,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从情感上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和信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党史教育,培育儿童对党的热爱之心,需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下好功夫。语文教师在革命传统文本的教学中,可通过课文内容和人物故事本身、通过故事人物活动背景的补充和联结更多故事、通过联结与故事和人物相关的整本书阅读及电影课程等策略来渗透党史教育。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