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应注重观察实验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n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找出发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特点.
  学好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实验可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点的吸收.同时还要勤思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灵活加以应用.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创新等教学活动.
  1观察和目的
  1.1注重观察
  物理学科的特性决定:只有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才会对观察的事物提出问题,才会去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自然界有机械运动现象、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等.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又知道运动有快慢之分,要引入速度的概念,声音有高低之分,要引入声强的概念;物体有冷热之分,要引入温度的概念等.再如,通过实验,得到了光的反射定律、液体压强的规律,浮力的规律等.
  1.2明确实验目的
  每个实验,都有其目的,有的是为了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有的是为了验证某个定律,有的是为了训练某个仪器的使用.科学地观察实验现象和过程,透过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如,观察论证性实验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论证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观察探索性实验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探索的目标是什么.目的明确,才能在观察过程中去寻找与实验目的相联系的一些现象、数据,进而才能获得科学的结论.如,探索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后在不同的水平轨道上运动距离与所受摩擦力的关系,根据实验目的,就可以有目标探索这种关系,进而加以科学推理,正确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3观察方法
  通常观察和实验时,首先要观察整个实验的装置构成、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及实验程序中的异同条件,还要重点观察与实验目的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现象.例如,测定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如不注意观察整个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程序,就不知托里拆利真空,就不知大气压的值为什么是利用水银柱高度来表征的道理.
  2实验
  2.1物理实验的概念
  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小组实验等.对于演示实验,一定要认真观察,从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对于分组实验,一定要手脑相结合,因为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是几个人一小组,在实验时,首先对实验原理和操作采取一起研究,然后再分工,对于书上的课后小组实验,也要积极参与,去试做一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2.2实验的重要性
  通过做实验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加深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真实的仪器,变幻无穷的现象,使枯燥的物理概念活灵活现.直观的实验现象,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课本中的概念加深理解.(2)培养对待事物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前者有益于学生今天的学习,而后者则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工作研究,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增强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应该重视实验.
  2.3做好实验的要求
  2.3.1实验原理要清楚
  2.3.2实验步骤要合理、实验操作要规范
  实验步骤的先后有其内在合理性,在实验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按步骤实验,更应让学生知道其原因.如测固体密度时,我们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如反过来先测体积,由于量桶中的水会被固体带到天平上,从而影响质量的测量,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因此这是不合理的.步骤安排的主要原则是准确、方便、安全等,规范的操作是取得实验成功、获得准确结果的保证.我们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在实验时喜欢图省事,如砝码应用摄子夹取,他用手拿;往试管中装砂应用角匙,他用手装,这样做表面上看对完成实验没有什么影响,但长期这样对培养自身良好的习惯及仪器的保护都是没有好处的.如有的同学在用天平称砂子的质量时,为了得到一个较完整数据,学生用角匙向天平右盘中添减细砂,使天平实现平衡.
  2.3.3現象观察要仔细,得出结论要思考
  2.3.4实验现象的本质特征
  自然界中的现象色彩缤纷,“再现”这些现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从现象中发现疑问,以疑引思,寻思求解.这就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物理课文,物理课文中既有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逻辑分析;既有定量计算,又有实验;既有说明文[HJ1.82mm]字,又有数学语言和图片语言,阅读中要注意语言间的紧密联系、图文的互应,注意掌握物理公式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如,有不少学生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想不通.教师可以拿几个形状不同、两端开口但下端面积均相同的玻璃管,在同样高度的地方做上标记,用薄塑片分别挡住管的下端管口,用手按住,分别竖直插入水槽中至标记处,然后用一只杯子把水分别沿不同形状玻璃管的管口缓慢注入管内(簿塑片相当于管的底部),会发现当塑片脱落时,都是管内水面稍微超过管外水面.很显然,管的形状不同,容积不同,管中水重不同,管底所受向下的压力与管内水重并不一定相等,而与管外水对管底向上的压力基本相等.由此得到启示:今后在计算容器底所受的液体压力时,应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容器所受到的压强,然后再用F=pS公式,求出容器底受到的压力,而不能用F=G关系式来求之.再读读课文中“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有关”,降低综合能力陡度.直观简明的实验弱化了生活语言,可以加深对客观现象的理解.
  2.3.5实验要追求探索创新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典型特征,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创造条件,少一份约束,多一份开放,强化实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如,在设计探究介质传播声音实验中,手机发出的声音开始通过空气传声效果好,但在空气稀薄时传声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又如,有的学生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时,学生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每次电流值按一定的倍数变化,从而为计算带来方便,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再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让学生来演示,实验所用仪器清单由学生自己按需要来罗列,教师给以批复,具体步骤让学生自己按实验原理自己去思索、去发现、去设计、去研究.让学生探索新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明白一定的道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
  3结束语
  物理学的实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包括很多我们在课堂上,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由观察实验得到现象、数据,然后分析物理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或分析数据的规律,通过概括、提炼出物理规律或结论.课堂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究新知识,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解决新问题.教师可利用实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才能找到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使物理永远成为最富有魅力的学科.
其他文献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深入开展,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课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很多年,其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一些原因,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姐姐的新房子刚装修完要买家具,于是便拉上老妈还有我这个苦命的“司机”去逛家居城。姐姐是个很爽快的人,看上了的就刷卡买买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除了沙发外的其他必需
培养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空间想象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了思维方法后建立纵横思维线索,并通过问题
地震时躲在“生命三角区”可以保证最大的存活机会,地震前会有云彩、动物显示征兆预告地震,这些耳熟能详的地震常识,是真的确有其事吗?最近,科学松鼠会等机构制作了一个科普帖,帖子表示,这些信息,都是错的。  用磁铁能提早预报地震  谣言从何而来  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里,发出响声。此法
关仁山是当年河北“三驾马车”之一,多年来,他成为了国内努力与当下生活建立联系的著名作家,成为了一位长久关注当代乡村变迁的作家,成为了一位满含深情和充满挑战精神的作家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思品教学时效性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从学生
前两天,小狮给我看了一篇文章,大致是说青春期里陪伴自己长大的人。看完以后,我也是突然间就想到了一个人。你们肯定又要说我又开始变着法子来秀曾经暧昧不清的少年了,很遗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正> 判决是诉讼程序运行终了的标志,因为它看起来更象一种已经被过程确定了结果的事实状态,因而关于它的讨论多集中在对它的分类,意义和它的各种效力方面探讨,针对目前我国关于判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试图从判决的法学理论背景寻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判决实体内容和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关系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判决的“实体内容”在本文所指为:通过判决所确定的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则是指当事人享有的对自己的实体权利以及程序权利的自由处分的权利。针对目前我国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