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恐龙谷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猎人,一种是科学家。可这回来了一个记者,女的,戴着墨镜,穿着高跟鞋,很有风采。她供职于北京的一家报社,叫徐娟,是跟踪采访唐成晚的。唐成晚是壶山学院的教授,研究方向是考古。他是有名的考古学家,尤其是他对恐龙的研究,在學界最有发言权。
  恐龙谷的天气,谁知道说变就变,细雨如丝,山风拂动,天空似乎随雨点一起飘忽起来。唐成晚每天进山,锤子、锄头、放大镜、记录本,放在一个大包里,背来背去的。唐成晚走出帐篷,望着谷底,好像在等徐娟。徐娟毕竟是女人,不免有梳妆的习惯,一般急不来,但总要在帐篷里喊“唐老,等等我”。
  徐娟是个怪女人。唐成晚想,过都市生活的女人来山中吃苦,真不可思议。徐娟打开帐篷,放目山下,见山岚逸如流银、裙子一样飘动。她倏地钻出帐篷,举起摄像机津津有味地拍摄,直到高跟鞋那两根针要支撑不住。
  “唐老,今天休息吧?恐怕下大雨。”徐娟放下摄像机说。
  “有雨伞,有雨衣,我都不怕呢。”唐成晚执意要去,耸了耸肩上的背包说。
  徐娟的任务是现场采访,她整天陪同唐成晚在大山之中寻找恐龙化石,研究恐龙时代所涉的物种。她见唐成晚是那样的痴迷与执着,就依了唐成晚,换上解放鞋,与唐成晚一样,拄着棍子,走向隐约可辨的山道。
  两人边走边聊。徐娟说:“唐老,我想象着你是我的亲人。”
  唐成晚听了琢磨不透,心想自己一把老骨头还有什么值得一个女记者的喜欢?“你顶多三十岁,完全不现实。”唐成晚便回过头向徐娟惊讶地说道,“荒唐,我怎么会成为你的亲人呢?”
  “是啊,京城与壶山相隔之遥,我们没任何理由与‘亲’挂得上钩。”徐娟说。
  “我正要问你,你老公同意你这样的采访?”唐成晚说。
  “这是工作,不过我离婚了。”徐娟说出了隐痛。
  唐成晚没有说下去,生怕一个美女来到身边,打扰他的考古研究,宁可单身,何况几十年的鳏居生活已成习惯。他说:“我家只有我和我的事业,没有亲人。”
  “好,您别当真,想到哪里去了。”徐娟怕影响唐成晚的情绪,把话题搁下来。
  唐成晚见一根木头从树叶里露出来,横在路上,恰好累了,就放下背包,招呼徐娟,两人坐上木头,歇息一会儿。
  徐娟又问起唐成晚来,“唐老,你喜欢唐诗吗?”
  唐成晚厌烦了,心想徐娟专说一些与考古无关的话题,忽然问起唐诗来,“我姓唐就一定要喜欢唐诗吗?”他不假思索地说,“我不喜欢唐诗,但曾要求我的小女儿背唐诗,提倡人要有文学素养,不一定要成为文学家。”说完将棍子打在木头上,扒穿在棍子上的树叶。
  “哦,是这样。”没等徐娟说完,屁股下的木头动起来,“哗”的一声,转眼不见了。唐成晚和徐娟都摔翻在地上,原来那个粗糙的家伙不是木头,是蟒蛇,一打它便卷着枯叶惊慌而逃。
  徐娟吓得打颤,唐成晚把她拉起来。
  眼前是密密麻麻的树林,间有横七竖八的朽木。这还在山腰,要去谷底,大概还有十来里路,他们冒着空濛的雨意,谨慎前行。
  走到谷底的时候,已经中午了。这些天来,他们一直在“岩屋”下做午饭或休息。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岩山,翘出的悬崖足以替代一栋房屋的披檐,所以称它岩屋。岩屋下,下雨无雨,下雪无雪,一年四季干旱着。徐娟打来溪水,生火做饭,一缕缕炊烟升起来,在恐龙谷徐徐飘散。刚刚还在啼鸣的鸟雀飞开了,只听见远处苍猿的叫声,迷蒙的雨雾已经停止,恐龙谷的天空出现蓝色,山腰一丝丝流岚隐遁山林。唐成晚东瞧瞧,西看看,偶尔陷入沉思,凝眸不动。好像这是一道原始的炊烟,想象着远古山民如何刀耕火种,甚或恐龙时代世界上还没有人类。
  徐娟生怕唐成晚饿了,先安慰着说:“唐老,会不会饿?今天午饭要推迟,你看干柴不多了。”
  唐成晚转过神来,说:“我有胃康宁。”
  徐娟笑了。她嘘嘘火,又说:“我不明白,堂堂大学者,有那么大一笔研究经费,怎么不带几个徒弟或学生参加,一起来考古?”
  “小徐啊,政府是拨给了我几百万专项资金,但是这个领域只有花钱的,没有赚钱的,出一套学术著作几十万,会刊要钱养,学术交流研讨要钱,年会要开支,公差要报销,钱哪里够花?现在我是用退休金完成我的考古计划。”
  这时,唐成晚心里开始猜疑,徐娟定有图谋,莫非是冲着他的钱来的?必须提高警惕。尽管曾经记者们的新闻报道对拨研究经费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但他一下子又撤销了这个猜想。
  “我不得不敬佩您啊!您没想过一个人到这地方来有风险?”
  “无虎狼还好,只有蟒蛇、猿猴之类。”
  “刚来时,这个地方吓死我了呢,到了这儿就感觉身不由己。”
  徐娟说完,去揭锅盖,饭已熟,与唐成晚开始吃饭。
  饭罢,来到工作地点,唐成晚兴致勃勃,一手握着化石,一手拿着放大镜,向徐娟讲解。
  “这儿是恐龙的尾巴,目的是要向四周探寻,找到恐龙的脑壳,根据化石存在的向度,从而推测出恐龙的死因。以前学界认为恐龙时代,是你咬我,我咬你,龙吃龙,才灭绝的,我持怀疑态度。动物界我还没看到过同类如此自生自灭的,简直把饥饿极致想象成了一种疯狂,颠覆了生命的存在。”
  徐娟是外行,但也听得懂,就像小鸡啄米,不停地点头。然后,她说:“生物的进化,物种的诞生,其实在历史没有记载、文明尚未开启之前,都是猜想和推测,也只有这样。”
  “说来也是,但通过考古,有个根据,并不是凭空的想象。”
  徐娟很是敬佩,心里肯定了唐成晚严谨的学术精神和敬业风范。
  接着唐成晚东锤西戳,边推想边寻找恐龙的迹象,时而用锄子挖掘土壤,时而用锤子敲打石头,下到深沟,上到峭壁,无处不去。
  徐娟进山斫柴,把朽木、干竹斫得颤颤地响,使得静悠悠的谷地像来了开垦拓荒的先遣队,一捆一捆地扛到岩屋下。   她在心里默默地想,且自言自语着:“徐娟啊徐娟,你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只有自己知道;你一下子就变得能吃这样的苦,为什么要吃这个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当唐成晚走过来时,知道是要下班了。只见徐娟身上沾满了污泥,裤脚湿湿的,活脱脱像一个农村妇女。
  这个谷底,晴见不到太阳,雨见不到天幕,就凭自己带的表掌握时间。唐成晚和徐娟开始返回,帐篷在山顶,那里才是住处。
  他们走的这条路,寂静的林莽几乎遮蔽着天日。徐娟有些体力不支,好不容易才从谷底爬到山腰,与唐成晚停下来少憩。
  唐成晚见徐娟气色发青、发紫,似乎预感到徐娟有什么病痛,想这些天来她从事自己从未做过的体力活,和在大山之中爬涉带来的辛苦和劳累,心里开始对一位女人同情和怜悯。他安慰徐娟,说:“不远了,我们还是慢慢走吧!如果不是考虑谷底多猛兽,我们的帐篷就可以搬下来。”
  徐娟已无力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她知道大山深处有很多飞禽走兽,她害怕,比如鹫鹰、猴子、野猪、蟒蛇。
  唐成晚背起背包,发觉徐娟站起时力不从心,就要软下去一般,赶紧扶住徐娟,把手伸过去搭在徐娟的肩上,把徐娟的手搭上自己的肩膀,像搀扶着一个醉汉,如此一步一步往山上走。
  “不行了,不行了。”徐娟有气无力地说。说着,她眼前一片黑暗,昏厥过去了。
  唐成晚身子一斜,不由自主地把徐娟放倒在地上。他不知怎么办了,一个花一样美好的女人,帮助了他不少,但转眼成了无法摆脱的累赘。他着急地喊:“徐娟、徐娟!”
  可徐娟不应他,眼睛闭着,曾经红润细嫩的脸庞不见了,只是几近昏迷。忽然,唐成晚意识到这可能是淋雨所致,心里一个劲儿地自言自语:“猛痧、猛痧!”好在年轻时候学会了扯痧,要不然准会一筹莫展。
  唐成晚帮徐娟扯完痧,过了一会儿,徐娟好了很多。徐娟慢慢站起身来,望着唐成晚说:“谢谢您的救命之恩呐,唐老。”
  唐成晚说:“客气什么,你跟我女儿年龄相仿,就当是我女儿吧。”
  “就等您这句话。”徐娟高兴地说,“如果您的女儿还在,想象她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不可能,地震后我寻找了五年,寻人启事都贴到乡下去了。假如还在这个尘世,年龄跟你相仿。”唐成晚说完,马上要回到那场伤心的灾难。
  可徐娟见状,倏地转移话题,说:“唐老,您什么时候能完成这项考古计划?”
  唐成晚退出沉思,说:“看天气,主要完成恐龙谷的一些化石采集和遗迹推测,整理资料,撰写论文,交学界一个满意的答案,恐龙时代再不是一个模糊的课题。”
  徐娟边听边点头,与唐成晚背上背包继续上路,拄着棍子,向山顶慢慢地走着。
  回到帐篷,已是向晚,恐龙谷暮霭沉沉。时间过得飞快,几天过去了,扎扎实实体验了山中野地宿营的生活,不时惧怕着森林里凶猛的野兽,感受着阴森森的风。不一会儿,吃罢晚饭,夜色中的恐龙谷成了深不可测的大海,似有暗礁重重,没有星星和月亮,山头嗖嗖地刮着风,感到十分阴寒、清冷。
  苍老的猿猴叫起来,还有知更鸟的啼鸣,混合着从远处的山间谷地传过来,心头掠过一丝怖意。
  徐娟睡不着觉,守着太阳能充电器把手电筒充满,心想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信号,无居民,无法与同事联系上,整天跟唐成晚爬山越岭,饮食起居基本无规律,风里来雨里去,已经够受的了。她觉得寒气袭人,如猛兽撞上门来,便抱起铺盖,走进唐成晚的帐篷,说:“唐老,帮您暖暖脚。”
  唐成晚不知所措,坐在床头,正整理资料,写学术论文,蓦地睁大眼睛望着徐娟,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冷静地说:“小徐,你一个女人,怎么这么糊涂,喊跟我睡就跟我睡吗?”
  “这没什么的,仅仅是睡而已,在您身边才有安全感,也暖和。”唐成晚颤抖着手,放下稿子,忽然站起朝帐篷外走去。帐篷外有几颗绷绳子的石头,唐成晚不小心绊到了脚,一个趔趄之后踩进沟里。他走出来时,脚崴了,踝骨疼痛不堪,坐在帐篷外的石头上,望着夜空,想着远方。
  眼看他就要完成考古计划,天不佑他,怎么去山上山下考古?他感觉到难以行走,即使拄着棍子,也无法前往数里以外的谷底和山峰。
  徐娟出来,见唐成晚失足负伤,不知如何是好,已十分内疚,自责鲁莽冲动,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如果不能行走,问题就大了,影响他即将完成的一辈子的事业,这个考古计划就会留下遗憾。
  唐成晚不停地揉踝骨,忍着割肉一般的疼痛,望着徐娟,心里好像恨她,且疑惑良多。哪有这样采访的?一个女记者硬要贴近我的身边?是不是有什么不轨的图谋?会不会有一天轻易拿走我的考古资料、科研成果?
  徐娟走近唐成晚,轻声问:“唐老,伤得重不重?”
  唐成晚冷淡起来,似有不高兴地说道:“也不轻啊,你看,渐渐肿起来了。”
  徐娟刚刚猛痧过后,其实身子也十分虚弱,站在唐成晚面前,显得摇摇欲坠。她像一个罪人,愧对唐成晚,懊悔莫及,說:“怪我,全怪我。在采访中一位苗家姑娘告诉我跌打损伤的药,我给您去找找,看这里有没有。”
  脱臼也好,伤骨也好。徐娟握着电光,直往附近山中寻觅所谓的草药,凭一点点记忆和印象,深更半夜何处去寻?
  她壮着胆子走进黢黑的夜色,去远了她又不敢,生怕遇上猛兽,就在路边来来回回找,说不定能找到几片草叶,是蒲公英也好,马齿苋也好。
  不久,徐娟采回了草药,用锤子捣烂捶稠,小心翼翼地敷在唐成晚的脚上。
  唐成晚凝定的目光扫视着深夜里的徐娟,下意识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脾气,似乎想通了,若无其事地说:“徐娟,睡吧!怪我是个迂腐之人,书呆子一个,其实睡在一张床上也没什么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嗯,是啊!”
  “还蛮痛,你瞧这药怎么样?”
  “我也不知道,反正试试。”
  “当记者的好处是闻人家所未闻,见人家所未见,苦吧?”   “只要您的考古计划实施成功,再苦再累也值。”
  “感谢你这番心意。”
  唐成晚说着,脸上露出笑容,向帐篷走去。
  徐娟也走进帐篷,与唐成晚睡在一个床上。
  这天夜里,唐成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翻腾许多往事,自己的一生由命运安排走到这一步,不禁伤感袭上心头。壶山地震改变了他,失去妻子、女儿,至今单身,成了孤寡老人。自古以来,有夫有妻,家庭才完整。他想,生活中多么需要一位女人,能够照料他、帮助他,几十年妻室未续,是一个错误。最近遇上这个徐娟,不知她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思,不期闯进生活里来,难道是上苍蓄意安排的?如果自己不拘生活小节、不过度迂腐,也就不至于摔伤了脚?
  想着想着,唐成晚翻身爬起,披上衣服,坐在床头,抑制不住心潮澎湃,决心跟徐娟谈谈。而此刻,徐娟呼呼地睡着了。
  唐成晚翕然而动的嘴唇,忽又关住了从喉咙蹦上来的音节,注视着徐娟,希望她能尽快地醒来。他拄着棍子一拐一拐地走过去,欲叫醒徐娟却没叫,等着抽完了一支烟,再点上一支。他趁徐娟翻身的时候,喊道:“徐娟,我有事跟你说。”
  徐娟揉揉眼睛,眼皮像浆糊糊了似的难以揭开,耸了又耸,才似粘未粘的露出眼珠,说:“啥事?您说。”
  “我、我想……”
  “不好说?”
  “如果你真的喜欢我,我们就一起过日子。”
  这时,帐篷里很静,徐娟沉默不语,唐成晚等徐娟说话。
  徐娟想了想,认真地说:“您是科学家,我是记者,也可换句话说,您都退休的年龄了,我三十刚出头,别胡思乱想啊。”
  唐成晚赶忙说:“我没、我没……是你逼我呀!”
  徐娟说:“好,我逼您,您睡不着。”
  说完,徐娟像是生气了,爬起来穿好衣服,抱着铺盖就要离去。
  唐成晚不好意思,把燈点亮,望着徐娟憔悴了许多的面容,执意挽留,因已经成了同甘共苦、惺惺相惜的人。
  唐成晚最后说:“我想多了,原谅我吧!”
  徐娟说:“把我当女儿不好吗?如果我真是您的女儿呢?”
  唐成晚说:“真的有你这么个女儿就好,可是我哪还有女儿呢?”
  徐娟说:“世界上的事也很难说,您啊,恐怕打死也不信。”
  唐成晚脚痛,一踮一踮地走向自己的床头,和蔼地说:“别说了,睡吧,天快亮了。”
  徐娟放下被子,再次上床入睡。可是,当唐成晚睡了的时候,徐娟却再也睡不着了。她一下子也很难理顺不尽的思绪,莫名的情感自始至终在心头激荡。她是一个命苦的女人,自己做了母亲还不知亲生母亲在何处,亲生父亲在何处,自己有着怎样的身世。这些年来,家庭、事业、爱情的烦恼使她失去自由空间,也使她更加坚强和自信。
  此时的夜,传来知更鸟的叫声和苍猿的啼鸣。天空云开雾散,晓星残月,将迎来一个新的晴朗的黎明。
  第二天,唐成晚的脚肿得更厉害了,经过一夜的疼痛,敷上的跌打损伤的药物看来无济于事,可见徐娟扯的草药是哄人的。他看着踝骨,光荡荡的患处,又青又肿。他完全不能走,尤其是走这样的不成规距的山路。他心里十分着急,在这个远离通信、交通、医疗,且不见人烟村落的大山之中,求人求医谈何容易?恐龙谷的考古计划就这样被耽搁不成?
  唐成晚坐在帐篷前的石头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烦闷,望山系浩繁的恐龙谷,岚雾升飘如流银,飞禽走兽间发其声,空气清新,流泉温润,是难以找寻的原生态。
  徐娟像往常一样,煮饭炒菜从不要唐成晚操心,主动做好该做的事情。她把饭菜端到唐成晚面前,投过来征询的目光,问唐成晚:“这样子,怎么办啊?”
  唐成晚拄着棍子,先在帐篷前试试,一踮一拐,行走既缓慢又吃力,踝骨一动便如刀绞,肯定是脱臼带着骨伤,才如此疼痛,然后端起饭碗跟徐娟说:“小徐,我只要戳着棍子能走,就要进山去谷底。”
  “问题是不能走,太远了。”
  “搬下去。”
  “野兽侵扰我们啊!”
  “有办法。”
  “那我背您下去?”
  “你有这个体力吗?”
  “我怎么能忍心破坏您的考古计划?”
  “是啊,到了没办法的时候了。”
  就这样,徐娟做好了思想准备,吃完饭,背着唐成晚走向峤道,走一程歇一程,歇息时再回转身背背包,这般在大山之中,在恐龙谷来回行走,她忘却了自己是一个女人,是京城报社跟踪采访的记者,更忘记了她来到唐成晚身边明确的目的与初心。
  差不多一天的工夫,他们终于到达谷底。徐娟已经累得够呛,唐成晚也很累,因为是山路,在背上有时要帮忙,注意攀爬树枝藤蔓什么的,要不就挂着,或打在身上了。
  他们坐在岩屋下,沉默不语,像惊险逃亡过来的人一样,心在跳,气息还粗。好在天晴,气温有所回升,裤脚也没湿,不觉得冷。
  岩屋下,有野兽来过,灰烬里踩着脚印,留下几堆粪便。
  徐娟打起精神,去溪边舀来水,把岩屋做个整理,把粪便撩开,生起喇喇爆的柴火,又升起恐龙谷唯一的炊烟,随山势袅袅飘飘。
  唐成晚打开背包,空出里面所有的东西,在想今天晚上不可能去山顶搬帐篷了,也不可能返回到山顶了,只有在这个岩崖下过夜,查看资料,整理文稿。可是,没有铺盖怎么办?劳累了一天得有一个躺着休息的地方。他把衣服、袋子都摊在地上,看来是在做过夜的准备。
  吃了午饭,唐成晚很想去溪边那个既定的点,去寻找那一条恐龙的去向,就是这只脚不听自己使唤,得靠徐娟的帮助。唐成晚见那山脚下一只竹鸡飞过,像突然来了灵感,心想必须去那个山脚,也许这里有可能找到正要找的恐龙的头部。
  唐成晚指向那山脚,说:“徐娟,请背我去那儿一下。”
  徐娟背上唐成晚,扒开柴草,丝毫不敢出差错,小心地来到溪边。而据分析,在溪边,在五米开外的一个悬崖上是一个必须考究的点,怎么上得去?唐成晚在徐娟背上想。   唐成晚拄着棍子,抬头望着崖嘴,无能为力了。
  不料徐娟想出了办法,发现了那根从此穿过的古藤,她蹲下身子,唐成晚的一只脚踩在徐娟的肩膀上,双手攀着古藤,徐娟边吊边站起身来,渐渐把唐成晚送到了一堵悬崖上。上面有一方小平地,唐成晚用锤子锄头,把放大镜和记录本吊了上去,开始寻找和考证,一个人认真仔细地进入恐龙时代的恐龙世界。
  徐娟忙于拾柴、劈柴,必须准备好一堆干柴,晚上才不至于没柴烧。她知道,晚上柴火不能停,就是靠这个旺火来吓跑凶禽猛兽,防止它们来侵袭。
  不多久,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山脚悬崖上喊出:“徐娟,我发现了恐龙头骨化石!”
  当徐娟赶来时,唐成晚极度兴奋,已经软躺在那儿了,像一个熟透了的柿子。
  “唐老,唐老。”徐娟在喊,也很高兴,来分享这个时刻的喜悦。
  唐成晚爬起来,把工具往下递,随后顺着古藤慢慢往下滑,踩着徐娟的肩膀,顺势滑到徐娟背上。徐娟把他背到岩屋下,已是暮色如潮,涨满了恐龙谷的沟沟壑壑,淹没一片一片的林莽。
  夜里,岩屋下燃起一堆旺旺的篝火,唐成晚跟徐娟坐在篝火旁,影子衬着篝火的光亮,似乎这是山谷里有史以来的奇观,所有的野兽们躲在森林里窥探。这时,两人都很忙,一个是记者,开始孕育头条新闻,特写考古学家新篇章;一个是考古学者,忙于将收集到的考古资料进行整理,奋笔撰文写出前所未有的科研成果。唐成晚借着火光,用一个放大镜在书稿上移来移去,专心致志地翻阅,又圈圈点点。他额上的皱纹像蚯蚓蠕而不动,眼皮松弛,由于疲劳而不容易舒展,生怕一眨眼就粘合起来,处于关闭状态。徐娟起身走出岩屋,在溪边仰望,夜空月白风清,似乎想起了什么。她有许多话想跟唐成晚说,一直没得机会。试想,一个女人来到恐龙谷这个大山深处,仅仅是为了采访吗?然而,唐成晚那样迂腐的老头会听你的、信你的吗?
  夜深人未静,徐娟回到岩屋,见唐成晚聚精会神,忘我工作着。她埋藏在心底太久的话,欲言又止,生怕打扰了他沉湎于考古研究的思路,上了喉咙又咽了下去。忽然,唐成晚主动与徐娟高兴地说起来:“徐娟,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徐娟说:“这我可不知道。”
  唐成晚又说:“先睡吧!你也很累了。”
  徐娟点了点头。要知道睡在地上,没有铺盖,小石杂乱,凸凹不平,怎么睡得着?她同样以这种成功的喜悦与敬业的精神为支柱支撑着,即使蛮好的卧室也会失眠的。她不断添柴,照着这个小小的世界,古老而神秘的恐龙谷。这火是不能停止的,必须通宵达旦,像一种生命无私地熊熊燃烧。
  不知不觉一夜过去了,传来远方山鸡的啼鸣,东方发亮,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岩屋附近的飞禽走兽远远地在其他地方活动起来,叫的叫,飞的飞,听的听,跑的跑。徐娟准备的干柴所剩无几,火堆愈来愈小,火光照亮不了了。唐成晚已经停下来,好像用尽了全部精力,一倒便躺在了地上,吩咐徐娟打来一碗水,一口喝下就闭上了眼睛。
  徐娟扶唐成晚斜躺在岩壁下,眼睁睁守护着唐成晚静心地休息。
  唐成晚却又睁开了眼睛,紧紧地握住徐娟的手,说:“如果我不行了,请将这些资料和文稿交给考古学会。”
  徐娟热泪盈眶,说:“您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已经完成了考古计划,我们可以回去了,明天就走。”
  唐成晚的气息慢慢小了,说:“我走不动,连累你,一下子能走出大山吗?”
  说完,他昏迷过去了。
  徐娟着急了,哭着叫喊起来:“天啊,如果没错,他是我的父亲啊!”
  唐成晚一听忽又有了精神,望向徐娟说:“你说什么?”
  徐娟从背包里拿出一本唐诗,递给唐成晚,唐成晚翻了翻,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徐娟说:“这是我娘临终时交给我的,在箱底下收了几十年。她告诉我,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也许从这本小书能找到你们。再说他们捡到我的时候只有三四岁,正是地震,我在壶山学院门前拿着这本唐诗哭喊,她是做生意的外地人,正好不孕不育,两口子抱着我离开了震区。后来是他们养育了我,上大学后在京城一家报社工作。说完我娘就去了。”
  “凭这可以找到你的亲人?”唐成晚心里疑惑,甚至认为根本不可能,将唐诗交给徐娟。
  “您没仔细看,封面上写了一个名字叫唐渺,这书是壶山学院图书阅览室借的,上盖有印章。”徐娟说着再把唐诗递过去。
  “孩子也乖,借的书还写上自己的名字。”唐成晚说着放下这本诗集,他又说,“你是怎么猜想到我是你父亲?”
  “这几年壶山学院姓唐的教授、讲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我都调查过了,大都那时不在贵校工作,只有您在地震中失去妻子和女儿。这次听闻您要完成一个考古计划,我特向报社领导强烈要求,申请对您跟踪采访。”徐娟说。
  唐成晚陷入沉思,回到当年不堪回首的情景,从壶山地震的废墟中找出妻子的尸体,只有四岁的女儿唐渺一直下落不明,她是跟妈妈一起上街买菜的。唐成晚很是悲伤,又很是激動,声音哽咽,说道:“你就是唐渺,我的女儿啊!”
  他想爬起来扑向女儿,可就是爬不起来,老泪纵横,气息微弱。
  徐娟更是成了泪人儿,抱着唐成晚,哭道:“几十年了,才知道我有一个叫唐渺的名字,您是我的亲生父亲。”
  等徐娟反应过来,早已奄奄一息的唐成晚离开了人世。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在恐龙谷里回荡,但恐龙谷并不知道,这是徐娟的哭声还是唐渺的哭声,只是隐隐约约,像从时间的缝隙里传来……
其他文献
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多有对于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孔子诗学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开创了儒家诗学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也开启了后世诗学人格化的道路,对整个诗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作为孔子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贯穿着孔子诗化的人生理想。  一、孔子诗学思想基础—“仁”与“礼”  (一)依于仁  “仁”是《论语》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甚至有学者由此认为“仁”就是儒家哲学的本体,儒
期刊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一首咏七夕的词,作者是宋代词人秦观。该词以牛郎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作为创作灵感,赞颂了纯洁细腻、真挚动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一、概述  三美原则最早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后有许渊
期刊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其出版的作品相对较多,其中高水平的短篇小说也比较多。欧·亨利对于短篇小说的整体结构以及人物形象有着非常精妙的把控,语言风格幽默而真实。欧·亨利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其小说的意外结局,其诸多作品中都有这种比较明显的结尾艺术修饰,虽然剧情看似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但是除非读到结尾,否则读者并不能很好地预判结局,而且欧·亨利善于利用结局来宽慰读者,看似不好的故事发展却在最后给
期刊
一  “呵,到果树剪枝的时节了!”鸟儿叫。  “呵,到果树剪枝的时节了!”鸟儿連续地叫。不知是哪里飞来的鸟儿,也不知是什么品种的鸟儿。  2016年的春天,胶东半岛一带的田野间呈现出如画一样的迷人景色。但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微风轻拂,鸟语花香;壮树吐嫩芽,柔草含娇颜;老农乐耕田地中,夫妇喜攀果林间。  上午九点半,位于陈家庄村西南头大约八九百米处,就在这只不知名的鸟儿鸣叫着的土山往南不足五十米的
期刊
王实甫的《西厢记》家喻户晓,它影响了中国很多工艺作品。温州蓝夹缬上的戏文《西厢记》又有着温州本土特点,其学术价值、工艺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一、《西厢记》  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共有三个版本,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元稹《莺莺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以及王实甫《西厢记》。  元稹的《莺莺传》是最初版本,此传带有自叙性质,描写的是一段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最后以两人离异收场。它表现出了唐人的门第观念、
期刊
古人作诗,往往不是为了看,而是為了“吟”的。古人的“吟”与今天的朗诵大体相同,为了达到朗朗上口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声律。从《诗经》到后来的近体诗,基本上全都押韵。古体诗用韵自由,可以不严格押韵,近体诗要求更为严格,但仍有出韵的情况。  一、杜甫诗歌的用韵概况  将杜甫的105首诗歌的韵脚圈定,对照平水韵表进行批注整理,可以发现,杜甫诗歌的用韵情况可以分为一韵到底、中间换韵与不规则用韵三类,其中,一韵
期刊
白土塬泵站请来了一位女机手,干渴的旱季出现一些希望。  她初来泵站时,驾驶着链轨车,红润的脸蛋,迎着清风吹过,在他和村里人的簇拥下笑吟吟地从车上跳下来。  他告诉她,他叫徐泽。村里人告诉她,徐泽在站上工作。  徐泽是位年轻人,话少,看起来正直善良,只是身条精瘦,皮肤黝黑,眉毛很密但色泽很淡。他对她和村里来驾车的人都很和善。他指挥的方式,不大用在嘴上,大都表现在那双大眼睛里。链轨车驾好了,他不多说,
期刊
谈歌的小说《绝士》运用纯熟的叙事技巧,创新演绎了中国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并且赋予了新的思考,如关于人性、理性与感性、人与时间等命题。  一、叙述框架的巧妙安排  《绝士》的核心故事和母本是在中国流传久远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谈歌充分运用叙事技巧,不仅塑造了荆轲的“绝士”形象,而且塑造了被历史遗忘的其他人,比如更重要的,甚至比荆轲都重要的高渐离,他们都是达到人生至境的“绝士”
期刊
吴伯箫早期散文的选材、用语、构思,皆围绕作者内心情感,体现了吴伯箫散文创作的自然风格。对于吴伯箫的散文风格,一些学者认为,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分水岭,吴伯箫的早期作品常给人“文胜于情”之感,甚至“华而不实”,相比之下,他后期创作的作品中质朴、自然的风格更加成熟。臧克家指出吴伯箫早期作品“有点华而不实”“内容美而形式差”,陈子庭认为其“语言上追求丽词佳句的斧凿之痕过于明显,精美的诗意中有
期刊
生活在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的历史末期,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自己独特的情感角度观察着整个社会,在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的同时,其站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对“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进行剖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典代表作《罪与罚》当中,读者能够看到善与恶的纠缠、生与死的较量,进而体验那种深入人心的文学魅力。从表达、人名上来看,《罪与罚》是晦涩的,但从客观的现实上进行分析,其所包含的现代主义意蕴足以令人深思。本文将对陀思妥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