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支撑,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本文主要从该项工作的现有问题着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的完善对策,以此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实现单位发展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目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也决定着单位的管理水平。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单位领导部门需要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结合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归纳起来,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层内控意识不高。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良好的内控环境,作为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内控意识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很多管理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内控意识不高,仅仅将其作为一项规章制度来实施,却忽略了内控制度所具备的业务性质,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人员在内控制度实施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内控制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自从集中采购制度在事业单位实施以来,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于该部分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部分单位在购置资产之前,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导致部分资产自购置之后就一直闲置,无端增加单位运营成本。此外,部分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导致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无法为单位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预算控制力度不强。预算编制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预算编制可以实现各类项目预算支出的逐笔核定,提高预算控制效果和质量。然而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开展现状来看,对预算编制缺乏足够重视,使得预算编制粗糙、片面,无法将单位资金流动情况真实反映。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控制力度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尤其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控制标准不够严格,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制度作用的发挥并不明显,导致单位资金管理混乱,内部控制效果不理想。
(四)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尽管当前事业单位认识到了财务部门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组织结构机构进行了完善,但就实际效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导致的。财务部门涉及了多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其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充分认识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当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最理想的状态。但目前大多事业单位呈现的却是另一种状态,即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对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也会带来影响。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内部控制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所以针对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中的现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将问题一一解决,实现对内控制度的持续完善。
(一)增强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内控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单位内控环境的营造,而且对内控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单位必须提高内控意识,根据单位运营现状,树立全新的内控理念,完善内控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在单位各项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并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是单位全体成员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之一。所以,单位应该定期对单位全体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对内部控制工作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只有良好的控制环境,才能够推动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是对单位全部资产进行全面控制的关键,为了确保清查工作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在开展清查工作之前,需要单位监理财产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并做好资产记录、保管、盘点和核对等多项工作,以此来确保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相符。同时,上级审计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定期对账面资产进行抽查,查看其是否与实际资产相吻合。只有做到账账相符,帐卡相符,才能管好本单位资产,防止资产流失。
(三)完善预算制度。在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提升控制质量的常用方法就是预算控制,内控人员需要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同时要对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问题解决,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对预算制度的完善,单位需要将部门的预算范围扩大,同时要对预算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细化,严格财务收支支付,最终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
(四)合理设岗,配备人员。虽说内部控制是单位全体员工都是着重关注的事,但决定该项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还要属财务人员。所以,单位领导部门需要对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做到合理配置,确保每个岗位都有与之相应的岗位人员,明确分工,尽可能不要出现一人兼职多个岗位的现象。同时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哪一岗位出现问题,后果应由该岗位的负责人来承担。这样一来,才能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践证明,岗位责任制可以有效避免错误和舞弊问题的发生,可以增强单位内部控制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面对当前的现状,事业单位领导部门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完善,以此来为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丽萍.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9).
[2]马元琴,易旺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0(04).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目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也决定着单位的管理水平。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单位领导部门需要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结合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归纳起来,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层内控意识不高。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良好的内控环境,作为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内控意识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很多管理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内控意识不高,仅仅将其作为一项规章制度来实施,却忽略了内控制度所具备的业务性质,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人员在内控制度实施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内控制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自从集中采购制度在事业单位实施以来,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于该部分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部分单位在购置资产之前,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导致部分资产自购置之后就一直闲置,无端增加单位运营成本。此外,部分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导致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无法为单位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预算控制力度不强。预算编制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预算编制可以实现各类项目预算支出的逐笔核定,提高预算控制效果和质量。然而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开展现状来看,对预算编制缺乏足够重视,使得预算编制粗糙、片面,无法将单位资金流动情况真实反映。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控制力度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尤其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控制标准不够严格,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制度作用的发挥并不明显,导致单位资金管理混乱,内部控制效果不理想。
(四)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尽管当前事业单位认识到了财务部门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组织结构机构进行了完善,但就实际效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导致的。财务部门涉及了多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其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充分认识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当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最理想的状态。但目前大多事业单位呈现的却是另一种状态,即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对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也会带来影响。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内部控制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所以针对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中的现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将问题一一解决,实现对内控制度的持续完善。
(一)增强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内控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单位内控环境的营造,而且对内控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单位必须提高内控意识,根据单位运营现状,树立全新的内控理念,完善内控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在单位各项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并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是单位全体成员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之一。所以,单位应该定期对单位全体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对内部控制工作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只有良好的控制环境,才能够推动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是对单位全部资产进行全面控制的关键,为了确保清查工作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在开展清查工作之前,需要单位监理财产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并做好资产记录、保管、盘点和核对等多项工作,以此来确保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相符。同时,上级审计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定期对账面资产进行抽查,查看其是否与实际资产相吻合。只有做到账账相符,帐卡相符,才能管好本单位资产,防止资产流失。
(三)完善预算制度。在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提升控制质量的常用方法就是预算控制,内控人员需要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同时要对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问题解决,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对预算制度的完善,单位需要将部门的预算范围扩大,同时要对预算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细化,严格财务收支支付,最终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
(四)合理设岗,配备人员。虽说内部控制是单位全体员工都是着重关注的事,但决定该项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还要属财务人员。所以,单位领导部门需要对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做到合理配置,确保每个岗位都有与之相应的岗位人员,明确分工,尽可能不要出现一人兼职多个岗位的现象。同时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哪一岗位出现问题,后果应由该岗位的负责人来承担。这样一来,才能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践证明,岗位责任制可以有效避免错误和舞弊问题的发生,可以增强单位内部控制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面对当前的现状,事业单位领导部门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完善,以此来为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丽萍.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9).
[2]马元琴,易旺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