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设立自习制度的初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习就是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对学习计划的自主安排。一般来说,大学生进行自习的场所多为公共教室及学校的活动角。可是现在很多大学校园中并没有对自习的规范性提出要求,导致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因此建立自习制度十分迫切。
  关键词: 自习 制度建设 大学学习
  自习,顾名思义就是在课余时间发挥自主能动性,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和相关学习材料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大学中开放教室很多,但是缺乏规范性自习制度,例如:什么时候上自习,在哪里上自习,将自习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等等。
  对于经历过高中生活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自习是学习中熟悉而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高三时我们通过自习追求精益求精,但是大学期间,我们渐渐离自习远去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人往往临时抱佛脚,在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才利用自习方式学习。
  2.平時课业之后即使上自习也因缺少原动力而找不到学习的感觉。
  原因如下:
  1.高中的紧张学习过后,在宽松的大学学习阶段过于松懈,缺少奋斗目标。
  2.高中时习惯在老师的安排下自习,大学缺少老师的指导,对自习时间、内容的安排感到无从下手。
  3.学校无明确的自习制度,自身缺少自控力,加之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自习教室,学生寻找自习室比较困难。
  由此造成的后果:
  1.学生感觉自己学习时间过少,应对平时课业比较困难。
  2.考试复习阶段成了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挂科现象比较严重。
  3.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往往学过之后由于遗忘曲线的作用渐渐遗忘。
  4.对于文科生来说,对知识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对理科生来说,在实验课程中往往会遇到生疏、难以动手的困难。
  5.大学生综合素质降低,文化素养下降。尤其在当下大学扩招的浪潮中,大学生空有一张文凭,却缺少实际能力。
  当前的竞争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在国家提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群体,即将投入国家建设之中,所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要。然而在轻松的大学氛围中,很多大学生产生懈怠感。因而大学自习制度的缺失从侧面反映出大学作为高等学府在日常教学中有必要制定适当的自习时间、自习教室与自习量化规定。从长远来说,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养的提高,对学校自身的发展都十分有必要。
  对于已经习惯在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学习和自习的中国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律意识比较淡薄。大学生闲暇生活利用不合理就是一个重要表现。所谓闲暇生活,即指除却学校正式教育时间及个人生理时间需要剩余的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当中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据调查,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充裕,每天除去上课及睡觉,平均拥有4~6小时的闲暇时间。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紧张、机械、被动的生活与学习节奏早已习惯,常常在能够自主安排的闲暇感到茫然,基本使自己的闲暇时间处于无计划的盲目状态之中。
  当代中国大学自习制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框架。从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关于自习制度的统计来看,大部分同学每天大概有1~3小时的时间上自习,学生上自习的地方只固定在五个教学楼,由于自习地点有限且不固定,造成自习时找空教室难及自习时间不够充裕的问题,部分学生会选择在宿舍自习。但宿舍其他因素的干扰及学习氛围的缺失对学生学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自习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状况:
  1.校方不做具体要求,强调学生自由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学习时间。
  2.采取提倡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早晚自习,有制度的设置和规定,但总体来说比较宽松。
  3.对自习制度有严格要求,对自习的教室、时间段及自习表现做出明确的规定,奖罚分明。
  在愈发注重素质教育的当下,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就获得了一定空间。怎样科学使用闲暇时间,在大学校园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及实体资源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是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因此,学校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此方面教育。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还要为学生的闲暇实践活动、学习活动提供需要的资源和经济基础,如资料、设备、人员等都要给予支持。大学自习制度应该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学是衔接学校和社会、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已适应了“圈养”的方式,而大学作为一个适当“放养”的场所,需要有适度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学意识。适合大学生的自习制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而推动教育发展、文化建设。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适度”很重要,要能够在加强学习氛围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大学生自主分配时间,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洪.关于独立学院学生早晚自习制度的可行性[J].考试周刊,2012(11).
  [2]边社辉.浅谈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及引导[J].发展,2011(03).
  [3]尹平.民办高校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09).
  [4]郑辉.组织内的异构现象——R大学自习占位“制度”分析[J].社会,2004(02).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对学生词汇要求较高,不仅要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熟练运用,更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增加词汇量。英语高考要求学生需学会和使用三千个单词和四至五百个的习惯用语。学会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但是在江苏省,特别是苏北的学生,他们的英语词汇量普遍较低,根本达不到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就如何增加学生词汇量的问题加以探索、研究。  一、创设词汇教学语境,
摘 要: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对当前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成为每个物理教师面临的重任。本文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谈几点创新实验教学的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夠实现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创新实验教学 综合素养  实验是物理学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合作的理念,打造合作课堂,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杜绝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提高合作学习效度,教师要进行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小组合作学习指点迷津、保驾护航。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 开展  一、引言  历史教学应走出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泥潭,步入自主学习、积极合作、乐于探究的理想境地
摘 要: 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学习所经受的苦,远远小于将来没有知识所带来的苦。乐学,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产生勤奋、刻苦的精神,从而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本文主要从认识乐学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乐学教学的策略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让学生乐意学习,把物理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乐学 运用  物理学是学生普遍认为
摘 要: 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其主要研究目标是揭示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学习和储存知识,如何提取头脑中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人的学习和思维心理过程加以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地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规律,帮助和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认知心理学 教学应用  在课堂教
摘 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急需培养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适应社会生存的成人教育的一种综合能力。本文从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品质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学生在微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教学 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品质  真正的教学在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行自我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微生物教学中,客观地分析教材和学生,开发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