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学生用小星星、月亮等卡片对教室的布置,音乐课《夜晚多美好》开始了。讲课教师先为学生播放的是东北民歌《摇篮曲》的录音,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声中,她走到学生中间坐下,与他们一起欣赏。大部分同学都闭上了眼睛,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有的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一曲终了,学生意犹未尽,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讲课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空间:
录音播放《夜晚多美好》,两首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欣赏、享受中游弋在音乐的旋律中,进入了音乐课的学习。接着进一步引导:大家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你们被这美妙的旋律吸引了!想不想再欣赏一遍,在学生急迫的要求下音乐再次响起,这时,她深情地向着学生说:清风、明月、星光、倦鸟,曾引发了多少诗人的情愫,对了(好像突然想起来),上周六,我校刚举行了古诗文朗诵比赛,在这美好的音乐意境中,想不想诗兴大发一回呢?谁能来吟诵描写夜晚的诗?学生群起而响应!
一个音乐的境界打开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课堂展开了。
一、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艺术的语境
音乐教学中,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作品。音乐是抒情的艺术,强调情感的抒发,古典诗词同样是抒情的艺术,是人的灵性的闪现,二者在思想感情和时空意境中有诸多相通之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吟咏古诗文:
生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2:《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生3:《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师: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仿佛从音乐天地又来到了诗歌艺术的殿堂,看!我也有一首诗,音乐家还为它配上了优美的旋律。(边说边出示精致的《夜晚多美好》歌片),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读):夕阳,夕阳,落山了,美丽的彩霞满天飘,鸟儿鸟儿飞回巢,不呀不叫了!星星,星星在闪耀,皎洁明月当空照,田野四周静悄悄,夜晚多美好!
由音乐引向古诗文,优美的音乐声中伴以诗词的吟诵声,两种艺术的巧妙结合更加丰富了课堂文化内涵。再由古诗文回到歌曲的教学,一个艺术化的境界为学生打开了。歌曲学习之后,在教学行将结束时,教师又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演唱这些古诗词:
师:美好的夜晚会引发诗情,其实古诗词既可以吟诵,又可以歌唱,把刚才背的诗唱出来好吗?想唱哪一首?
生唱:《暮江吟》
(用本首歌的旋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大家唱的太棒了!再来一首……
生唱:《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节奏不合适,学生没能唱下去。)
师:这首歌的旋律对五个字的诗不好唱,不过没有关系的,还有好多诗与这首歌曲的节奏不吻合,但我相信,在以后你们会找到合适的旋律把它们都唱出来的,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去唱。
生唱:《枫桥夜泊》《望洞庭》《劝学》《春江花月夜》《咏月》《春夜洛城闻笛》……
在这里,音乐课变成了唱诗课,进而演化为唱诗表演和比赛。显然,学生对这一尝试充满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给音乐配诗词,其编配特点、演唱形式有极大的开放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优美的音乐与韵味十足的古诗词结合,使学生的文化体验更为丰富,更全面地接受到了艺术的熏染。课堂在浓浓的艺术、文化、情感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成为学生一次美好的生命历程。
二、同学们,你们的感觉最重要
音乐价值的呈现主体是人的感受,这位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属于自己的音乐。《夜晚多美好》是一首和声式的二部合唱,教师用蓝颜色和红颜色分别抄写了两个声部,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较典型的二部合唱曲,但她愿意让学生从最困难的地方入手寻找成功。于是,针对歌曲的教学,采用小组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自由学习的方式。建议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声部,并且向学生表示:愿意唱高声部的可以自由地结合在一起,愿意唱低声部的结合在一起,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两声部唱法是学生刚刚接触的音乐唱法,一节课内让所有学生熟练唱好两个声部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唱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师:下面咱们交流同学们的音乐理解情况,哪一组先来?好!高声部先唱,低声部的同学别着急,都有机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高声部的旋律吧!(师弹琴,高声部演唱)
师:哇!低声部的同学,你们怎样认为呢?
低声部学生:可以,不过他们好像声音不一样!
师:听见了吗?低声部的同学对你们的声音不满意,老师也认为你们的声音不够统一,来,挺起你们的腰板,再来一遍。(唱完后,低声部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低声部同学用掌声给你们打了一个高分!让我们再来听一听他们的演唱吧!(师弹琴,低声部演唱)
(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评价!)
师:多么美的夜晚呀!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夜晚呢?
生甲:静悄悄的夜晚,月亮挂在树梢,我躺在床上甜甜的入梦。
生乙:星星眨着眼睛好象在给我讲故事。
……
师:是呀,夕阳慢慢落山了,天边飘着美丽的彩霞,鸟儿飞回了家,只有几颗星星和月亮在调皮的眨着眼睛,田野里也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到处一片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呀。宁静、祥和,同学们,唱吧,唱出你心中的夜晚!
三、同学们,你为什么而动情
在《夜晚多美好》的教学尾声:(音乐响起)师:多么美好的夜晚!诗人为了赞美它,使用了最深情的语言,音乐家为了歌唱它,创作出了最动听的旋律;同学们又把音乐与诗词相结合,更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唱出了许许多多个美好的夜晚。在这样的夜晚里,大地上的万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甜甜入睡了!可是同学们,你们可知道,也就是在这样的夜晚,却有许多人还不能入睡!(学生的表情一开始有些茫然,继而是猜测)他们是谁呢?
生:我知道,是警察。为了值班站岗,保卫我们的家。
生:老师也没入睡。夜深了,老师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老师太辛苦了!
生:工厂的工人没有入睡。想睡,可是,为了……为了……
师: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对吗?
生:还有医生,为了救治病人,解除病人病痛。
生:还有我的妈妈,在我睡着了的时候,她才为我洗衣服,前天,她病了,可是,我睡着了的时候,妈妈还是没有睡,她一定又在干活了!(这位女同学边说边流下了眼泪!)
师:说的真好!许多人为了我们的幸福和安宁而不能入睡,让我们饱含深情送上我们沉甸甸的祝福吧!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演唱……
情到深处已经无须语言,学生投入地唱着,唱着,这是一次感情的洗礼,这是一次心灵的美好旅行。在音乐的时空里,生命在幸福地成长。音乐课因为有了情感而有了更多的内涵,音乐教学应当从简单的唱唱跳跳转化为走进学生心灵的情感艺术,以美好的情感涵化为支撑学生生命发展的精神力量,这才是音乐的追求、课堂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胡艳芝:《音乐教学美学初论》,载《创新教育》2005年第3期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57页
3.程晓堂:《自主学习》,《学科教育》,1999年第9期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作者单位:276017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教育局教研室)
录音播放《夜晚多美好》,两首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欣赏、享受中游弋在音乐的旋律中,进入了音乐课的学习。接着进一步引导:大家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你们被这美妙的旋律吸引了!想不想再欣赏一遍,在学生急迫的要求下音乐再次响起,这时,她深情地向着学生说:清风、明月、星光、倦鸟,曾引发了多少诗人的情愫,对了(好像突然想起来),上周六,我校刚举行了古诗文朗诵比赛,在这美好的音乐意境中,想不想诗兴大发一回呢?谁能来吟诵描写夜晚的诗?学生群起而响应!
一个音乐的境界打开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课堂展开了。
一、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艺术的语境
音乐教学中,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作品。音乐是抒情的艺术,强调情感的抒发,古典诗词同样是抒情的艺术,是人的灵性的闪现,二者在思想感情和时空意境中有诸多相通之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吟咏古诗文:
生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2:《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生3:《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师: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仿佛从音乐天地又来到了诗歌艺术的殿堂,看!我也有一首诗,音乐家还为它配上了优美的旋律。(边说边出示精致的《夜晚多美好》歌片),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读):夕阳,夕阳,落山了,美丽的彩霞满天飘,鸟儿鸟儿飞回巢,不呀不叫了!星星,星星在闪耀,皎洁明月当空照,田野四周静悄悄,夜晚多美好!
由音乐引向古诗文,优美的音乐声中伴以诗词的吟诵声,两种艺术的巧妙结合更加丰富了课堂文化内涵。再由古诗文回到歌曲的教学,一个艺术化的境界为学生打开了。歌曲学习之后,在教学行将结束时,教师又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演唱这些古诗词:
师:美好的夜晚会引发诗情,其实古诗词既可以吟诵,又可以歌唱,把刚才背的诗唱出来好吗?想唱哪一首?
生唱:《暮江吟》
(用本首歌的旋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大家唱的太棒了!再来一首……
生唱:《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节奏不合适,学生没能唱下去。)
师:这首歌的旋律对五个字的诗不好唱,不过没有关系的,还有好多诗与这首歌曲的节奏不吻合,但我相信,在以后你们会找到合适的旋律把它们都唱出来的,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去唱。
生唱:《枫桥夜泊》《望洞庭》《劝学》《春江花月夜》《咏月》《春夜洛城闻笛》……
在这里,音乐课变成了唱诗课,进而演化为唱诗表演和比赛。显然,学生对这一尝试充满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给音乐配诗词,其编配特点、演唱形式有极大的开放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优美的音乐与韵味十足的古诗词结合,使学生的文化体验更为丰富,更全面地接受到了艺术的熏染。课堂在浓浓的艺术、文化、情感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成为学生一次美好的生命历程。
二、同学们,你们的感觉最重要
音乐价值的呈现主体是人的感受,这位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属于自己的音乐。《夜晚多美好》是一首和声式的二部合唱,教师用蓝颜色和红颜色分别抄写了两个声部,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较典型的二部合唱曲,但她愿意让学生从最困难的地方入手寻找成功。于是,针对歌曲的教学,采用小组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自由学习的方式。建议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声部,并且向学生表示:愿意唱高声部的可以自由地结合在一起,愿意唱低声部的结合在一起,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两声部唱法是学生刚刚接触的音乐唱法,一节课内让所有学生熟练唱好两个声部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唱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师:下面咱们交流同学们的音乐理解情况,哪一组先来?好!高声部先唱,低声部的同学别着急,都有机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高声部的旋律吧!(师弹琴,高声部演唱)
师:哇!低声部的同学,你们怎样认为呢?
低声部学生:可以,不过他们好像声音不一样!
师:听见了吗?低声部的同学对你们的声音不满意,老师也认为你们的声音不够统一,来,挺起你们的腰板,再来一遍。(唱完后,低声部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低声部同学用掌声给你们打了一个高分!让我们再来听一听他们的演唱吧!(师弹琴,低声部演唱)
(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评价!)
师:多么美的夜晚呀!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夜晚呢?
生甲:静悄悄的夜晚,月亮挂在树梢,我躺在床上甜甜的入梦。
生乙:星星眨着眼睛好象在给我讲故事。
……
师:是呀,夕阳慢慢落山了,天边飘着美丽的彩霞,鸟儿飞回了家,只有几颗星星和月亮在调皮的眨着眼睛,田野里也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到处一片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呀。宁静、祥和,同学们,唱吧,唱出你心中的夜晚!
三、同学们,你为什么而动情
在《夜晚多美好》的教学尾声:(音乐响起)师:多么美好的夜晚!诗人为了赞美它,使用了最深情的语言,音乐家为了歌唱它,创作出了最动听的旋律;同学们又把音乐与诗词相结合,更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唱出了许许多多个美好的夜晚。在这样的夜晚里,大地上的万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甜甜入睡了!可是同学们,你们可知道,也就是在这样的夜晚,却有许多人还不能入睡!(学生的表情一开始有些茫然,继而是猜测)他们是谁呢?
生:我知道,是警察。为了值班站岗,保卫我们的家。
生:老师也没入睡。夜深了,老师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老师太辛苦了!
生:工厂的工人没有入睡。想睡,可是,为了……为了……
师: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对吗?
生:还有医生,为了救治病人,解除病人病痛。
生:还有我的妈妈,在我睡着了的时候,她才为我洗衣服,前天,她病了,可是,我睡着了的时候,妈妈还是没有睡,她一定又在干活了!(这位女同学边说边流下了眼泪!)
师:说的真好!许多人为了我们的幸福和安宁而不能入睡,让我们饱含深情送上我们沉甸甸的祝福吧!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演唱……
情到深处已经无须语言,学生投入地唱着,唱着,这是一次感情的洗礼,这是一次心灵的美好旅行。在音乐的时空里,生命在幸福地成长。音乐课因为有了情感而有了更多的内涵,音乐教学应当从简单的唱唱跳跳转化为走进学生心灵的情感艺术,以美好的情感涵化为支撑学生生命发展的精神力量,这才是音乐的追求、课堂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胡艳芝:《音乐教学美学初论》,载《创新教育》2005年第3期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57页
3.程晓堂:《自主学习》,《学科教育》,1999年第9期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作者单位:276017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