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实践特征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爱尔兰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高层对话会”对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观点表明,鲜明的职业和应用导向性是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明确的行业和产业导向,让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学过程、人才培养等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教育;本质属性;实践特征;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9-0011-05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关注和研究热点。有关学者从经济社会发展[1]、教育体系完善[2]、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建设[3]、国外发展与借鉴等不同角度对应用技术型教育进行了研究,相关教育部门及民间机构也举办一系列论坛和活动,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问题。我国高层领导也对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领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作出指示,强调加快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教育转型。在这一背景下,为深入探讨应用技术型教育的未来发展理念和路径,3月20-21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主办的以“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爱尔兰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高层对话会暨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专题研修班”在大连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培华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受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先生委托,爱尔兰政府前总理办公室主任、著名历史学家布莱恩·墨菲代表爱方主办单位致辞。来自爱尔兰、德国等国家的30余名外方嘉宾以及中国大陆22个省(区、市)的地方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代表等22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来自中国、爱尔兰及德国教育界的多名专家学者从发展理念、基本定位、专业实践、师资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解决近年来困扰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改革建议。
  一、应用技术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树立转型意识,出台鼓励政策,引导部分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开展的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其本质就是通过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然而,很多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对于应用技术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属性还存在疑问以及分歧。本次会议上,相关学者的探讨和发言从不同角度回应了这一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作开幕讲话。钟教授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和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变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也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教育的一种类型。首都师范大学孙善学教授认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着眼点是补齐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短板,形成中国应用型高校体系,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应用型职业化人才。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到“ 应用型高校”的内涵是:职业技术教育 应用技术教育 人的职业化。
  东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杨光教授认为,高等应用技术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别的概念,而不是教育层次的概念,更不是教育水平的概念。专业建设是高等应用技术院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它将学校各项工作连成一个整体。高等应用技术教育的核心精神在于其实践性、实战性、应用性。高等应用技术教育的难点与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深刻变革与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安徽省教育厅李和平副厅长从高等教育的范畴出发,更加强调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创新性。李和平指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学术性和创新性,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创新创业人才。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就业服务的,是就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就业是高校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考核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必须的。但是,因此而抛弃学术性和创新性是错误的。完全用就业指标来评价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错误的。所以,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该是高等教育范畴内转型发展,并不是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刘向兵教授提出,应用型教育转型是当前和今后高教领域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985”大学同样需要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卷化”与趋同困局的重要举措。这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未来急需关注的前瞻性命题。
  二、我国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合作性的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
  相关学者针对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定位和属性提出了其发展模式和路径。钟秉林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方面,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各安其位,搁置“身份”之争,不要随意“贴标签”。要放平心态、遵循规律,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上,放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应用型学科建设上,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合作育人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所突破,并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政府管理和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厘清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引导试点高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优势特色进行多样化的改革探索,避免新的盲目攀高和趋同发展;要进一步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改革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制度和招生录取机制,引导部属大学和地方重点高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接,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及搭建“立交桥”等方面协同探索;同时,政府、社会和企业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过程中,逐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社会声誉。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要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跳出专科教育的模式,研究细化培养规格和学业标准,重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自特色;而不能混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学业标准,简单机械地增减课程或实践环节,将应用型本科办成“膨胀型专科”。中国高校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同时,要结合国情校情,避免生搬硬套,积极探索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实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之路。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秦昌伟就中国地方高校转型的现状、政策等做了介绍。秦昌伟指出,转型发展就是要高校全面融入行业的需求和技术创新,将促进产业技术的应用、积累和创新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的各个层面,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政府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的治理体系,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分类评估,落实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为高校发展创造条件。高校要以校企合作为内部动力,使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办学,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在课程、教学、师资结构等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发展,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改变仅靠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孙善学教授提出,就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方式来说,一是要改变以文件、规划、讲话治教的习惯做法。职业教育或应用类型高校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远比普通高校复杂,这些利益主体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稳定、持续地给予办学支持、合作。因此,建立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法律保障,其办学功能(教育服务范围、层次)要以法律形式确定,特别是继续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不同学习者的教育要保持长期稳定。二是要转变高校治理模式,使行业、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等雇主方、学习者相关利益方全面参与高等学校管理。改革公办院校过于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建立针对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多元投资模式。转型并不是高校自身革新、自我完善的过程,办学定位、目标、特点应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确定。三是应用型高校应把专业体系、学科体系作为建设的核心。在学科体系方面,建立在科学技术分支基础上,突出应用性学科建设;在专业体系方面,以职业为依据,建立职业分析、归类基础。总体上,要以专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学科体系为专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刘向兵教授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路径。他认为,从“教授治理”走向“合作治理”是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策略。为此,学术治理体系要从“教授治学”走向“合作治学”,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团队,从“泛行政化”走向“企业化”管理,建立创业型自治基层学术组织,从“教授治院”走向“合作治院”。具体来说,在行政管理方面,要突破传统的科层制色彩浓厚的组织架构,建立“类企业”的组织结构,并设立教学科研部、校企合作部、战略规划部等能够彰显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级组织结构;探索校、院理事会(董事会),从传统的“咨询议政者”向参与大学“学术治理体系”和“学院治理”的决策参与者转变。这些将成为应用型大学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社区深度合作的制度基础和载体。
  三、行业导向、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是爱尔兰和德国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爱尔兰是欧洲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相关国际报告,爱尔兰企业也是最容易获得技能型劳动力的国家之一。都柏林理工学院创立于1887年,在其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卓越的技术、科技教育和专业培训著称,在开展多层次的生涯导向教育,从本科层次一直到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同时重视教学的精益性和研究的创新性,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等方面尤为突出,也因此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一直居前4%。都柏林理工学院的办学特点有:使雇主和行业伙伴参与招生;提供灵活的实施模式,促进学习者在行业中持续的专业发展;招收行业中高素质员工作为教师;通过嘉宾讲座或现场考察等使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项目洽谈会或展示会等使行业参与到学生的竞赛中来。
  都柏林理工学院副校长麦克· 德弗罗教授介绍了都柏林理工学院作为爱尔兰著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色与创新发展——聚焦于应用科学和产业导向的教育,聚焦于应用研究,并且紧密联系市场,支持企业和产业发展,把技术和行业导向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德弗罗教授介绍说,学校坚持与传统大学不同的办学理念,具体来说,传统大学主要关注传统的学术研究和基本及应用研究,而技术学院更多关注应用技术和行业导向的教育及应用研究,特别是市场研发及支持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研究。从这一办学定位出发,都柏林理工学院特别重视从全球的视角提供实践导向、研究驱动的学历教育项目,其主要通过由教职工、学习者、行业、社区和其他专业人士组成的联合小组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并积极支持对新知识和经验的检索、评估和应用,把探究性学习、案例研究、项目研究、真实工作世界学习和研究作为学习过程的关键要素,还积极支持教师和学生、专业组织和外部社团对于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参与,并提出相关问题和挑战,每一个学历教育项目都积极把行业、社区、校友、在线讨论和现场工作的机会纳入进来,力图通过项目或创业实现现场工作或行业实践机会的最大化。从这些关注点出发,学校为毕业生设计了基本素质构架。见表1。
  在具体实施中,行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让他们参与学校教育项目设计、开发、实施、评估的整个过程。在项目分析方面,建立行业和专业咨询委员会及工作小组,使行业和专业机构代表参与学校的治理;对于国家的相关人力资本开发行动作出有效应对;明确战略机会,应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
  德国弗莱堡国际合作大学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皮特· 波汉姆介绍了德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波汉姆指出,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各国企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很多中小企业都把缺乏技能型工人作为其未来发展面临的第一大风险。在这一背景下,德国企业提出了“双元制教育体系”(Dual Education System)或“双元制学习模式”(Dual Study Programs)的概念。这一模式的基本理念是,职业培训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个体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基本原则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把企业环境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主要目标在于,在政府和行业企业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培训项目的成本也由政府和企业组织共同承担。双元制学习项目主要由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Fachhochschulen)和合作教育大学(Universities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Berufsakademien)共同承担,现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应用科学大学都认识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和吸引力,并开始提供这种双元制学习课程。目前,德国已经有近30所大学提供这种双元制课程,学习这种课程的学生达2万余人。具体见表2。从学科来看,大部分双元制学习课程都为企业和经济领域学科,如银行、媒体管理、物流或企业法等,另有近1/3的课程在工程领域,如机械、电子工程、机动车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参与这些项目的专业课程数、企业和学生数见表3。   对于“双元制学习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皮特·波汉姆认为,由于这一模式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企业在项目中所发挥的能力也较为有限,因此,这一模式的未来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项目内容的协调,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阶段的互相匹配。建议本科采用三年的模式,在实践方面,最低为18个月的实践期,理论与实践的协调时间不少于12周。
  都柏林理工学院应用技术教育学院院长卡尔兰· 勒瑞先生从国际化的角度介绍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特征,他提出,实现国际化,培养全球公民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跨文化共鸣素养的全球公民,这种人才要具有如下特征:认识到广泛的世界,并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全球公民的作用;尊重文化多元化;理解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是如何运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开展跨国高等教育(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NE)是一个重要方面。跨国高等教育是指在多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模式提供同一个高等教育项目。开展跨国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实现学历学位的可携带性,为此要制定跨国教育的具体标准,加强严格的质量控制。
  都柏林理工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多米尼克· 迪兰先生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介绍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问题。他指出,为确保教育的行业导向,都柏林理工学院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也坚持明确的行业导向性,这体现在对员工的招聘、培训、职位晋升等方面。具体来说,在人员招聘上,明确学校对于教学和研究活动给予同等重视,不仅重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而且重视在一般的工作网站和行业出版物上发表的相关作品,面向全球范围内发布招聘信息,必须具有三年以上相关资格工作经历,这是进入候选人的必要条件,面试小组中有一个行业的高级代表,要对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及其工作经历进行提问,候选人还要就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及使学生参与行业实践的教学策略作出陈述。在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所有的新员工都要获得教学方面的研究生文凭,要特别关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以及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合作。此外,学校非常鼓励行业实践本位的休假制度,允许教师以公休假的形式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到行业进行实践锻炼。在这一系列行业导向措施的推动下,都柏林理工学院的教师都与相关行业领域的高级专家建立了紧密的个人合作关系,并对行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咨询。
  四、小结
  本次会议的相关发言和观点碰撞虽然持有不同意见,如我国学者针对应用技术教育的名称提出了多个不同说法,有“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学校”“应用技术型本科”“高等应用技术型教育”“应用技术型教育”等;爱尔兰和德国学者也强调应用技术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并分别提出了“技术学院”“应用科学大学”等称谓;多个学者提倡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角度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也有学者强调从高等教育的范畴出发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但总体上看,我国未来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发展路径和特征还是比较清晰的。
  首先,鲜明的职业和应用导向性是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基本定位。无论从高等教育的范畴还是职业教育的范畴来说,应用技术型教育都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是要补齐我国高职专科以上缺乏高层次应用人才的短板,这种人才要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应用技术型教育必须努力实现与高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从整个教育体系构建的角度来发展。
  其次,坚持明确的行业和产业导向性,让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学过程、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是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这也是德国与爱尔兰多年来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因此,我国必须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现重大变革,建立行业企业深层次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机制和制度框架,这是我国未来应用技术型教育实现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 考 文 献
  [1]刘海峰,顾永安.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与人才培养要素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11-16.
  [2]董立平.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3]刘彦军. 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外延、路径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20-25.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的形象与高职教育办学标准在这场变身中逐步确立,关于新型高职院校的组织及运行的相关知识也在场域内不断扩散,对新高职教育理念的认同在场域范围内形成并巩固一些原本只把示范校建设项目当作资源争取机会而致力于“升本”的院校也逐渐认同了高职教育的形式。高职的社会形象、在高等教育系统地位的改变、社会的认可及高职院校自身认同的增强都有助于场域内组织学习的效果。但新旧高职教育模式的转变实质上也是新旧制度的转
9月12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南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海南省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高职与普通本科4 0联合培养电子商务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开学典礼在海职院举行,有关负责人员向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进行了试点项目情况说明。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奥德尔赫姆区促进社会发展学校,是一所教授荷兰语、英语、法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社区职业学校。学校的预算大部分来自政府,包括教室、教具、教师工资等费用,全部由政府支付。学校现有注册在校生约1000人。学校毕业生可直接升入高等专科学院,也可以在中学继续学习至毕业后直接就业。学校对社区内的外国人和本国人一视同仁,学员享受几乎免费的培训,以帮助有学习意愿的人更好地工作,或融入当地社会。这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的依靠力量,即工人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大部分是文盲,这无疑成为国家建设的阻力。为此,工农速成中学作为中等教育的一种尝试性措施孕育而生。工农速成中学建设的思想整合了苏联经验、边区模式和民国教育三种教育模式,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关键词 工农速成中学;新中国;工农知识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
摘 要 作为民国时期东南职业学校的典范,集美职业学校为当时及新中国培育了大批人才,赢得了各方赞誉,其运行机制,特别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重视训育,提升学生道德水准;注重生活管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管理理念与培养模式,亦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民国时期;集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在《北大教育评论》上发表“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文章认为,扎根理论是起源于美国社会学界的一种研究路径,具有如下特点:研究的目的是生成理论,而理论必须来自经验资料; 研究是一个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的过程;研究结果是对现实的理论呈现。扎根理论研究的实践有如下要求: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理论生成同时进行;从经验资料而不是从预想的、逻辑
摘 要 对UNESCO分别在1989、2001和2015年通过的三个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比较分析发现,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如下趋势:在概念上从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到更广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目标上从社会和个人并重拓展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导向,在政策和管理上走向与经济、社会、就业等更广泛政策的协同一体及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关键技能培养、工作本位学习和传统学徒制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体系的融通性
摘 要 在简述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核心思想基础上,从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即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积木,论证高职教育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审视,对高职教育评估方法原则进行完善是应然的。需植入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高职教育评估方法论原则包括: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注重高职教育的流与涌现;不拘泥线性归因,把握层次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认知多样性,关注“适应性的创新”;
摘 要 以2005-2015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应用技术大学的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III形成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知识图谱。对发文量、主要研究期刊、重要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后发现:从2013年开始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研究论文数量大量增长;应用技术大学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主体构成是地方本科院校;热点研究集中在学校转型、教学、人才培养、办学定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比较教育6个方面
摘 要 “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州工商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与提炼出的适应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组织“三个课堂”、形成“校企共育”、建立“联动机制”。在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必须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系列实用教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