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衔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教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教学重在“始放”,大学教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如何研究“衔接”,如何做到“最优化”,下面我根据系统论理论谈谈对“衔接”的认识:
  
  一、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作为一线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1.研究92年大纲与2000年大纲之异同。2.研究2000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3.研究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异同。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确定,它使教师有了准绳,有了依据。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只要真正做到对大纲之异同心中有数,那在实际衔接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很大启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如,新大纲实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由此可见,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了。就背诵篇目而言,大纲规定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为主;初中背诵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些无不说明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已尤为突出了。作为教师认识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
  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初中的知识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中、高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其实,问题在“衔接”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像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新大纲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新大纲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况下,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吃透研深,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
  (二)初中阶段教材之间衔接问题的再认识。
  试用修订本教材又进一步给予了重现,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订对三个阶段的认识有所变化。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第一阶段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式,使对实用文体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由简及繁,由浅及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三个阶段的过渡衔接就很显然地凸显出来了。这关系到学生学习的递进和加深,因此,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入手,及时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并将之实施于教学备课中,充分考虑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正所谓: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收获。
  (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
  新大纲特别注重:“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刘国正先生又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隙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时,大纲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有着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的基础上的。为此,我大胆在课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根据速读的要求,我适当选择了课外材料为内容,开展了听力训练。由缓而急,由简而繁,逐渐地使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单靠课本材料是不够的。如今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部分同学的听力能力很明显地进步了。
  2.根据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材料,我进行了多次语文实践活动。写题为《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姓氏来源调查活动》的报告;针对中小学生错别字尤其严重的情况,我就开展了《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活动;针对中小学生看电视非常严重的事实,我就开展了《关于中小学生看电视利与弊》的书面争论,不一而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发挥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学的不是死知识。
  3.就课内而言,我主要围绕课文开展相关的衔接工作,如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我就让学生写《浅谈闽南农谚》,等等。应该说这“读”,就是让学生投入到别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对学生来说这其实是间接感受,因此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的话,只能又回到那种令人生厌的学习中。而“写”是一种直接感受的表白,这就需要学生很真实地再现了。衔接,实际上是离不开生活的。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是必不可少的。
  
  三、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和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1.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各类学生的特点,这包括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做好衔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考虑这些环节的衔接。教育没有小事,因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后给学生产生这样那样或好的或坏的影响。
  2.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语文水平,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特别是中下生应侧重于基础的再现与反复,优生可着重从拓展、加深方面考虑。
  3.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都应及时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多与学生探讨,找出相衔接的问题所在并给予解决。
  综上所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须考虑层次性和连贯性,促使各个环节的衔接联系,这是学生整体优化、提高语文素养的关健所在。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经过积累、感悟、熏陶,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与逐步提高,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会螺旋式地上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质量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相当重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一定要保证质量。本文论述了建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诵读问题,着重阐述了三方面内容:一、诵读的意义;二、诵读的目标安排与内容选择;三、实施诵读计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诵读实践 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书读的遍数越多,对书中意思的理解就越透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阅读实践是提高语文水平最重要的实践,而诵读、背诵则是提高语文素质——阅读和写作水平的重要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离不开文本阅读。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内容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这些文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
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导致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
期刊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朗读则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不论是现在的“新课标”,还是过去的“教学大纲”,也不管是何种体裁的课文,都牵涉到朗读。朗读不仅是“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品味”“体验”了词语的意义、色彩,受到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快速的发展着。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滑模的施工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滑模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因为其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对其做好研究是很重要的,由此方可能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成才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点,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欣赏课文的“
目前,我国的供热企业已经开始全面普及锅炉房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运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保证锅炉工作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锅炉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