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河西地区魏晋墓彩绘砖画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我国河西地区汉魏墓出土的多幅六博砖画和木俑博戏,作者以图像和文献相参照,重新确认砖画表现的形态应该是樗蒲和博塞而非六博。这一考证,不仅发现了弥足珍贵的樗蒲和博塞图像,而且也为人们研究河西地区博戏的演变和古人的游艺活动方式提供了实证。
  关键词:博戏;樗蒲;博塞;体育
  中图分类号:K8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2—0074—04
  
  The painted bricks in the stone relief tombs along HexiCorridor dating from the Jin and the Wei dynasties: A newconsiderations on Liubo game
  ZHANG You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ictorial scenes of Liubo and wooden figures playing Lubo Chess on the paintedbricks unearthed from the stone relief tombs along Hexi Corridor Gansu which were dating from the Han to theJin dynasties. By a careful textual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with all images related to chess playing, this article re-identify the chess playing image should be Chupu Dice Game and Bosai Chess Game rather than Liubo ChessGame. This identify is not only discovery pictorial scene for Chupu Dice game and Bosai Chess game that hadrecorded in Chinese classics but also provides evidenc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chess gameas well as people's behaviors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of that times.
  Keywords: Chess Game; Chupu; Bosai; Sports
  (Translated by BAOJingping)
  
  一 前言
  
  六博古时称湖,是我国较古老的一项游艺活动。许慎《说文解字》中云:“湖,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湖。”这说明,六博之戏早在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六博的局分为十二道,局当中名水,水中放置两枚鱼形的棋子。当二人对坐进行博戏时,先由各人掷出的齿采来行棋,行到目的地的棋子称枭棋,其他的棋子称散棋。当谁先树起枭棋就可以吃掉水中的两枚鱼形棋子,并得筹(即分数)。因此,六博输赢的关键是掷齿采。齿采是长方形六面体,刻四面为眼,眼称为齿,有的齿上还涂有五彩,称为“采齿”。行棋是根据齿采(贵采、王采)来走棋,杀掉对方的枭棋就能获胜。其中,枭棋在六博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可以乘便吃掉散棋获取胜利,所以博者都以枭为贵,贵枭一般取胜概率较大。
  樗蒲是在六博基础上变异而形成的一种博戏活动。由于它所用的五个投子是用木质制成的,故又称五木。樗蒲始于西域地区,约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樗蒲可分为行棋的和不行棋的两种。从马融《樗蒲赋》、李肇《国史补》、李翱《五木经》、程大昌《演繁露》等文献记载可得知,樗蒲的博具有子、马、五木、枰、矢。其博盘(枰)上有关、坑、堑等标志,矢相当于六博的箸筹,供计算采筹用。马相当于博具的棋子,共20枚,供行棋之用。樗蒲的博法是每局限五人,人各四或六马。先用五木掷采,采有十种,以卢、雉、犊、白为王采,其余为氓采。然后依采行马和打对方的马并通关、坑、堑,以决输赢。
  有关六博和樗蒲,直到20世纪中期,考古学者对此戏仍然认识不足,把大量两汉铜镜背面的六博局视作规矩纹,并称之规矩纹镜。直至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一件博具,人们才开始把博戏的形制之迷逐渐揭开。至今为止,我国有关博具的实物已发现近20具,其他还有出土的铜镜、画像石、画像砖、木俑等。根据这些珍贵的资料,帮助研究者了解博戏是由局、棋子、箸、茕等组成,在规则的制约下,形成了竞博的法则。尤其是六博和樗蒲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樗蒲的型制是由六博演变而来,它只是六博的简单形式。由于六博和樗蒲玩法复杂,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决出胜负。博戏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了不少其他种类的游艺活动。如塞戏(格五)、弹棋、双陆、骰子等。而那些规则复杂的六博、樗蒲之类的博戏却逐渐消亡了,造成了今天对许多博戏种类的起源、发展、演化、型制、博法等诸多学术问题难以认识和鉴定。如河西地区魏晋墓葬砖画中的博戏图,应该根据图像学和文献资料进行相互参照,考证出博戏的类型,这将对河西地区考古发现的魏晋砖画的博戏图进行正确的考证和鉴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 河西地区魏晋墓博戏砖画的分析和启示
  
  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48号汉墓出土彩绘博戏木俑一套(图1)。两个木俑隔棋局相对跪坐,俑高27.5—28.5厘米,中设棋局长29.2厘米、宽19.3厘米,黑底,棋局绘白色规矩纹和L、T、├等曲道,构成横、竖(或斜线)的线条,它与一般博局稍有不同,一般博局在靠近中央方框的角与曲线联结,也许行棋之法与中原所流行的博法稍有区别。此局道与1972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秦墓考古出土的一件六博局图案相似。出土的博具没有发现有箸,加之当时的六博与塞戏同时流行,令人难以辨认两种博戏的区别。由于甘肃出土的博戏实物中未见塞棋,从而导致把本是塞戏的实物误以为是六博的实物。从文献记载来看,塞的局、棋子与六博相同,但博、塞有一定的区别,汉边韶《塞赋》曰:“可以代博弈者日塞……其用物者约,其为乐者犬。”这说明塞与博是不同的棋戏,塞比博用具简约,但游戏起来乐趣更大。《后汉书·梁冀传》载:“性嗜酒,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竞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唐李贤注引鲍宏《簺经》曰:“簺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谓之格五。”又引鲍宏《博经》曰:“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琼有五采,刻为一画者谓之塞,刻为两画者谓之白,刻为三画者谓之黑,一边不刻者,五塞之间谓之五塞。”从中可知,“塞白乘五”都是塞戏投茕的采名,而茕即是一种圆形投子,可以旋转。茕也可称 琼。当茕上掷出“五”采,就停止不行,故名“格五”。所以,武威磨嘴子48号西汉墓出土的博具,不用投箸而用投茕来表现。我们通过棋弈史的研究,针对博具所提供的形态资料,帮助我们解决了仅依据文字描述尚难以明了的六博与博塞的区别。博具为我们再现了千余年来博塞的形态。这种活性的史学研究,为我们鉴定武威磨嘴子48号墓出土的这套博具为博塞的形态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实物依据。
  


  1973年,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与甘肃省博物馆合作,在新城乡以西,先后发掘清理了13座墓葬,其中在7号墓中室东壁第一层第五块砖上有一幅彩绘博戏砖画(图2),描绘了两位身着红色长袍、头戴元宝帽的男子,跪坐在棋局的两侧。画面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左侧的博者两手高举,正将二琼掷向棋局的上方。右侧的博者,左手上举,右手前伸,两目正盯着对方掷出的二琼,似乎正在等待结果。通过图像分析,认为左侧的博者掷出的二琼实际上是博齿,系用枣核形木块组成,也称五木,上面刻有卢、雉等彩名,棋局旁应该有筹箸,以供人们计算齿采的多少,还有供行棋用的枰和行走争道的马。画面表现出博者神情紧张激动,并呼卢喝雉,既惊又险,热闹非凡,刺激人心。这也意味着,樗蒲之戏变化多端,除掷采需经运气外,还需在行棋过程中斗智。参照史良昭先生《枰声局影,樗蒲》对樗蒲的掷具五木、掷采用的“杯”、棋子用的“马”、行棋用的“枰”、枰中放的“矢卒”等的考证,我们认为嘉峪关新城乡7号墓的博戏砖画应该是樗蒲图像。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魏晋墓室的壁画砖有一幅博戏图(图3)。两人跪坐在博局两侧,一人身着红袍,另一人身着白袍。棋局上方有博者掷出的五木,两人全神贯注地盯着掷采的结果。两人无疑是在进行樗蒲游戏。高台县许三湾魏晋墓室中另有一幅彩绘樗蒲砖画(图4)。两人对枰跪坐,左侧一人身着红袍,左手高举,右手前伸;右侧一人着白袍,右手伸向棋局。枰为方形,下侧布有石子。据文献记载,古樗蒲戏的着法,一般是枰上由40枚至120枚石子组成三个矢阵,马人矢阵后,数矢而隔之,可俘获矢卒以得筹。
  


  


  据文献记载,樗蒲原先流行于西域一带,约在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随着中西交流最先进入甘肃敦煌和河西地区。由于来自西方,而出现了老子入西戎制樗蒲的传说。关于博塞和樗蒲的史料有限,我们无法弄清当时这种博戏的具体玩法,从上面所引高台县发掘清理的两幅博戏砖画与文献资料相印证,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这两幅图像描绘的樗蒲游戏的情景。
  魏晋彩绘砖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古人进行樗蒲游戏的生动情景,说明在当时的河西地区,博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娱乐活动。也为研究博戏的演变提供了参考依据和人文内涵的破解。
  
  三 结语
  
  考古学学者、史学家们已经对河西魏晋古墓群做了大量艰苦的发掘清理和研究工作,为我们今天的体育史研究提供了开拓性的基础,也提供了治史的范例。我们进行体育史的研究,不仅仅是资料的拾遗补阙,还要思辨、认识类似魏晋古墓壁画砖所表现出博戏图像的时代特征、类型和文化内涵。考古学不会说话,对河西魏晋墓出土的珍贵体育资料的解释完全应由我们来完成。所以,如何在古代和当代之间铺设一架桥梁,我们对魏晋墓葬砖画博戏图像复原和解释应建立在可信的基础上,这是我们本文所要研究的。尤其是把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博戏砖画图像进行系统的考察、研究和分类,归纳出樗蒲的型制,都会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类的体育行为方式提供可资参考的材料。
  博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六博到骰子戏历经了二千余年的积淀,由“技”上升至“道”,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辩证思想特征的博戏技术哲学理论基础,尤其是在棋局和规则的设计中,充分运用象数思维方式和术数文化来提高人们竞博的兴趣和对“技”与“道”的体悟。自上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对博戏的起源、发展、演化、棋制等许多说不清楚的问题,都是由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破释的。丝绸之路河西地区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发掘和清理,为人们深入研究博戏的文化发展与演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形象依据。如武威磨嘴子48号西汉墓出土的六博俑,我们参照文献资料与实物相印证,认为这套木质博俑和博具应该是博塞。而嘉峪关7号墓和高台县出土的墓葬砖画,通过文献与砖画描绘的博戏图像对照分析,我们确认这是樗蒲图像不仅重新展现了古代博塞和樗蒲的生动形态,而且也使人们对古代的博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样,对河西考古发掘清理的魏晋砖画图像进行考释,参照文献资料,加上体育史的研究,互相印证,彼此补充,从而丰富我们对古代体育文化的理解,这就是本文研究所追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卷34[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78。
  [2]宋会群,苗雪兰,中国传统博弈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
  [3]史良昭,枰声局引·樗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86。
其他文献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本是佛教寺庙藏书之所,佛教典籍是敦煌写本文献中的主体,约占总数的90%左右,即便是其余10%左右的世俗文书部分,往往也与佛教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人把敦煌文献径直等同于佛教文献,不是没有道理的。敦煌文献中的许多佛教写本(或刻本)大都是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有着很高的文献校勘价值,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未见于历代藏经收录的逸典,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但敦煌文献发现100多年来,人
期刊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的月令观萌芽发展于先秦,成熟于两汉。渗透在其中的尊重自然、保护物种的思想是我国古代生态观的主要内涵。后世封建王朝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吸取其合理之处,并将这种月令观和生态观法治化,从而使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进而铸就了封建时代高度的农业文明。本文拟以领悟我国古代月令生态观的真谛为旨归,进而为新世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史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生态观;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舞蹈学的视角,尝试分析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运动形态及形成动因,进而探讨“S”形舞蹈的空间制约性及敦煌壁画舞蹈语言的衍化与融合。  关键词:敦煌壁画;舞蹈;S;肢体符号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32-03    一 敦煌壁画舞蹈之魂——“S”肢体符号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场面形象直观,却不易解读,如:
期刊
大洞龙明 著 丁淑君 译  内容摘要:本文叙述了鸠摩罗什一生的经历,以及对佛教的贡献和对日本佛教的重大影响。并结合考古材料,考察了鸠摩罗什的母亲的人种问题。  关键词:鸠摩罗什;佛教;龟兹;日本  中图分类号:B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62-03    对日本文化史的最大影响力      玄奘三藏法师的事迹,通过《西游记》等的传播,在日本连孩子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就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的供养人身份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认为其身份为瓜州归义军曹氏后期的节度使曹延禄夫妇供养像。  关键词: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供养人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4)02—0019—04
期刊
内容摘要: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的黑水城藏品中有12幅表现星神的作品。本文第一次全面披露这批珍藏,并从文化、宗教、造像和风格等角度出发,对这些作品进行排比、考察分析其布局和图像的演变,从而揭示出11世纪至14世纪中亚与汉地流行的星宿崇拜的真实面貌。它们以汉式为主体,同时结合了希腊、印度与中亚的创造,呈现为一种“十字交汇文化”。  关键词:西夏绘画;黑水城;星宿崇拜;
期刊
内容摘要:关于敦煌莫高窟创建的原始动机,大多数专家公认与石碑记载中的乐傅“忽见金光,状有千佛”有关,但对所述的“金光”的认识与理解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所谓“金光”实为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即宝光,并对“状有千佛”等描写给出了较为确凿的证据。  关键词:莫高窟;创建理念;“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金光”;“佛光”;宝光  中图分类号:P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
期刊
内容摘要: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前第2层遗址非西夏遗址,为公元9s6年曹元忠夫妇主持重修北大像前殿堂楼阁的“二期工程”所留,唐、宋时代的的殿堂内西壁窟门两边原有与大像同时建造的四大天王塑像。  关键词:北大像;窟前遗址;宋初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3)05—0001—02
期刊
内容摘要:关于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目前有吐蕃窟、蒙元窟、西夏窟等三种说法,本文介绍和分析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几种观点。  关键词: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综述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3)05—0003—06
期刊
内容摘要: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的确定为泾河中上游汉代其他城址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地理坐标,对于研究汉代城镇的布局以及丝绸之路的走向大有裨益。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查阅考古资料、利用居延汉简做出判断,带着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确定了以上三个城址。  关键词: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  中图分类号:K8775,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