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承担更多的角色,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让学生能够将中国文化与英语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完成跨文化的交流互动。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随着国际大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学英语教育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但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避免文化失语,让中国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建立文化自信,需要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培养跨文化意识、优化英语教材内容以及改进英语教学模式。
一、跨文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对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法利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去准确解释和表达中国文化的情况。中国文化失语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需要给予重点关注[1]。跨文化交流沟通中,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需要大学生能够将中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国,让民族优秀文化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认可,同时也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虽然教材中已经逐渐增加了中国文化思想和内容,但还远远不能达到消除文化失语的要求。这主要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关,如英语课堂上,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英语,授课时更倾向于使用英语去解释英语文化,从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渗透与融入。另外,大学英语考试仍然以应试形式为主,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取得好的英语成绩,也将英语学习的精力集中在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方面。在中国文化的表达和使用中,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导致无法利用英语去解释中国文化内容,造成文化失语现象[2]。文化失语对于中国融入世界有很大的弊端,由于青年一代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导致文化层面出现了偏差,中国人被逐渐“西化”,这不仅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丧失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难以完成文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失去文化信念和信心。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情况改善路径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基于跨文化环境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水平。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是能够在保持良好的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去完成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英语教学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和忽略,而是要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去更好地完成文化输出。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并能够积极利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在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这也是英语教学实践的核心和观念[3]。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需要基于跨文化层面去理解和领会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能够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中,找到准确的表述切入点,提高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需要树立民族自信,强化中国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平衡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的文化失语情况出现。
(二)优化英语教材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基于中国文化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优化。在传统英语教材中主要介绍西方文化,在教材改编中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融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丰富英语教材内容时,可以基于跨文化思想,通过阅读、翻译、语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利用英语去解析中国文化的能力。如英语翻译训练中,可以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介绍中国著名诗人等篇章作为翻译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巧,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去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在英语教材中逐渐增加中国文化知识比重,是应对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手段[4]。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可以将一些著作翻译作品进行节选,如四大名著的英文译本等。这些译本不仅中国文化表述准确性非常高,而且内容非常经典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對于学生锻炼英语表达能力以及积累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三)改进英语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模式方面,也要积极予以改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并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强化跨文化学习效果。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都是基于课堂形式完成的,受到课堂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难以有效的扩展跨文化思维[5]。英语老师可以将多媒体网络与英语教学进行结合,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多彩。多媒体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在网络支持下,学生可以接触到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英语素材,如故宫讲解影音视频中的英语介绍版本等。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打破原有的课堂壁垒,将课堂范畴进行延伸和扩大,如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历史博物馆,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来提高跨文化素质。学生在参观历史博物馆后,英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英语知识来写作,通过这样的锻炼让学生改变文化失语状态。
结束语
跨文化环境背景下,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所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渐渐凸显,也就是学生虽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但是却无法利用英语完成中国文化表达,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重视在英语教育当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施冰芸.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成因及对策——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视角[J]. 宜春学院学报, 2020, 293(04):62-65.
[2] 彭红利.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例[J]. 山东青年, 2019, 000(008):254-256,258.
[3] 邱春滟. 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 000(007):88-89.
[4] 苏雪梅. 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重构[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33(001):79-81.
[5] 王中雨, 吴兵, 马亮.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 000(006):135-136.
姓名:吴燕,女,籍贯安徽安庆,1972.11,本科,讲师,单位:安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随着国际大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学英语教育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但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避免文化失语,让中国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建立文化自信,需要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培养跨文化意识、优化英语教材内容以及改进英语教学模式。
一、跨文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对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法利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去准确解释和表达中国文化的情况。中国文化失语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需要给予重点关注[1]。跨文化交流沟通中,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需要大学生能够将中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国,让民族优秀文化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认可,同时也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虽然教材中已经逐渐增加了中国文化思想和内容,但还远远不能达到消除文化失语的要求。这主要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关,如英语课堂上,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英语,授课时更倾向于使用英语去解释英语文化,从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渗透与融入。另外,大学英语考试仍然以应试形式为主,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取得好的英语成绩,也将英语学习的精力集中在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方面。在中国文化的表达和使用中,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导致无法利用英语去解释中国文化内容,造成文化失语现象[2]。文化失语对于中国融入世界有很大的弊端,由于青年一代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导致文化层面出现了偏差,中国人被逐渐“西化”,这不仅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丧失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难以完成文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失去文化信念和信心。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情况改善路径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基于跨文化环境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水平。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是能够在保持良好的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去完成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英语教学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和忽略,而是要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去更好地完成文化输出。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并能够积极利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在世界大融合的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这也是英语教学实践的核心和观念[3]。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需要基于跨文化层面去理解和领会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能够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中,找到准确的表述切入点,提高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需要树立民族自信,强化中国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平衡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的文化失语情况出现。
(二)优化英语教材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基于中国文化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优化。在传统英语教材中主要介绍西方文化,在教材改编中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融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丰富英语教材内容时,可以基于跨文化思想,通过阅读、翻译、语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利用英语去解析中国文化的能力。如英语翻译训练中,可以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介绍中国著名诗人等篇章作为翻译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巧,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去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在英语教材中逐渐增加中国文化知识比重,是应对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手段[4]。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可以将一些著作翻译作品进行节选,如四大名著的英文译本等。这些译本不仅中国文化表述准确性非常高,而且内容非常经典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對于学生锻炼英语表达能力以及积累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三)改进英语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模式方面,也要积极予以改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并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强化跨文化学习效果。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都是基于课堂形式完成的,受到课堂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难以有效的扩展跨文化思维[5]。英语老师可以将多媒体网络与英语教学进行结合,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多彩。多媒体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在网络支持下,学生可以接触到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英语素材,如故宫讲解影音视频中的英语介绍版本等。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打破原有的课堂壁垒,将课堂范畴进行延伸和扩大,如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历史博物馆,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来提高跨文化素质。学生在参观历史博物馆后,英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英语知识来写作,通过这样的锻炼让学生改变文化失语状态。
结束语
跨文化环境背景下,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所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渐渐凸显,也就是学生虽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但是却无法利用英语完成中国文化表达,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重视在英语教育当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施冰芸.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成因及对策——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视角[J]. 宜春学院学报, 2020, 293(04):62-65.
[2] 彭红利.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例[J]. 山东青年, 2019, 000(008):254-256,258.
[3] 邱春滟. 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 000(007):88-89.
[4] 苏雪梅. 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重构[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33(001):79-81.
[5] 王中雨, 吴兵, 马亮.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 000(006):135-136.
姓名:吴燕,女,籍贯安徽安庆,1972.11,本科,讲师,单位:安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