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艺术,一门来自于情感唤醒与滋生的艺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老师自始至终都应铭记于心的教学方面不可或缺的部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
那么,我们先大概地来谈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性。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朗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4.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既然朗读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 诵读者呢?接下来我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为例,具体地谈谈可以怎么做。
一、生动有趣、紧扣文本却又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精彩导入
在讲述这篇课文之前,参考教材备课时,我便想以一种最能抓住学生内心的导入方式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深入文本的学习做一个情感铺垫。我以学生们常能吃到的家人做的美味佳肴入手,学生便会谈到鱼,进而提问:“餐桌上常会有哪些鱼呢?”就会有孩子提到鲈鱼。接着我便以鲈鱼入手,PPT出示大鲈鱼的图片,并口述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好处,然后再问:“如果你钓到这样一条大鲈鱼,心情如何?舍得放走鱼吗?”學生做答。最后再问:“有一个小男孩钓到了这样一条鱼,可不得不放回湖里去,你知道为什么吗?”此时我发现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课本上去了,早已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想:这第一步或许我已经做到了。
二、深入文本,细细品味
学生熟读课文后,便能对课文内容、故事经过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提出并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解惑后师生一同去探究文本。探究文本便是精读文章、情感诵读的时候了。在品味语言,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时,我一步步带着学生去体味。
(一)学生品味、朗读,师生点评
在没进行具体的情感指导以前,学生往往只是轻描淡写地读一读,情味不浓,我便让学生进行点评,优缺点都谈,当提到不足时,我便会问:“这一句该怎么读才更好 ?”如:课文中钓到大鲈时,表现孩子激动、兴奋的心情的那一句。学生们便说:应结合作者的心情,语气中是满满的得意。语调应该上扬,毕竟如此高兴……我继续引导:“小男孩得意时该是什么神情?谁来演一演?”学生便来演了演,淋漓尽致。此时我再让学生读该句子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精读课文,师生范读
小学阶段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激情朗读也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当学生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有感情地朗读时,我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的方法。但应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句段处,在精读课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学生锻炼的机会也就少了。学习这篇课文时,多数读的机会我都给了孩子们。
(三)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成为文本中的角色,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以小男孩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所以,文中表现小男孩心情的句子就是学生应体会和朗读的一些关键句子。在学生品读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在不同情况下小男孩的心情,把自己当成小男孩,高兴、焦急、委屈、难过等时应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四)结合实际想象人物神情、语气、动作等,通过恰当的表演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都成为了小小表演家,把小男孩及父亲的模样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在读小男孩和父亲的对话时才能真正地进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五)关注文本中的环境,标点符号
课文中父子是在一个美丽的月夜来钓鱼的,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景色尤美。所钓鲈鱼经过一番剧烈的挣扎后被钓了上来,在银色的月光下鱼鳃在轻轻翕动......此时的鲈鱼看起来真是又大又美,因而作者才会那么得意。在读表现作者得意的那一句时,应先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景物描写,从而拉近与作者的距离,真正深入作者的内心。当然,句子停顿时所用的不同的标点符号,其在朗读时语气、语调等也是不一样的。
(六)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对比读,体会这个词或这一句用与不用的差别
文中当作者急切地询问父亲为何要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缘由时,父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孩子不解、难过,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引导学生注意“大声争辩”这个词,换成其他词,去掉“大声”或“争辩”有什么不同,再来对比着读一读,学生便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也更能站在作者的角度读出作者的心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来。
三、回归文本,配乐朗读,情感升华
可放一曲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在音乐的引领下、熏陶下使感情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启迪,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将那种不可言传的情感“言”出来。教学本篇课文时,我选择了一首钢琴曲,由舒缓到激越再到舒缓,恰与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吻合,也与作者的心情相符。学生们在音乐的影响下都很投入,期间,我采取了分角色读的形式(男生读父亲说的话,女生读儿子说的话,老师读旁白),反复朗读,学生真的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
情感诵读是一条漫漫长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老师应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下紧抓情感诵读不放,坚持下去,训练下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心灵相通,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具有丰富情感的诵读者。
那么,我们先大概地来谈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性。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朗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4.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既然朗读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 诵读者呢?接下来我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为例,具体地谈谈可以怎么做。
一、生动有趣、紧扣文本却又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精彩导入
在讲述这篇课文之前,参考教材备课时,我便想以一种最能抓住学生内心的导入方式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深入文本的学习做一个情感铺垫。我以学生们常能吃到的家人做的美味佳肴入手,学生便会谈到鱼,进而提问:“餐桌上常会有哪些鱼呢?”就会有孩子提到鲈鱼。接着我便以鲈鱼入手,PPT出示大鲈鱼的图片,并口述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好处,然后再问:“如果你钓到这样一条大鲈鱼,心情如何?舍得放走鱼吗?”學生做答。最后再问:“有一个小男孩钓到了这样一条鱼,可不得不放回湖里去,你知道为什么吗?”此时我发现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课本上去了,早已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想:这第一步或许我已经做到了。
二、深入文本,细细品味
学生熟读课文后,便能对课文内容、故事经过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提出并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解惑后师生一同去探究文本。探究文本便是精读文章、情感诵读的时候了。在品味语言,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时,我一步步带着学生去体味。
(一)学生品味、朗读,师生点评
在没进行具体的情感指导以前,学生往往只是轻描淡写地读一读,情味不浓,我便让学生进行点评,优缺点都谈,当提到不足时,我便会问:“这一句该怎么读才更好 ?”如:课文中钓到大鲈时,表现孩子激动、兴奋的心情的那一句。学生们便说:应结合作者的心情,语气中是满满的得意。语调应该上扬,毕竟如此高兴……我继续引导:“小男孩得意时该是什么神情?谁来演一演?”学生便来演了演,淋漓尽致。此时我再让学生读该句子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精读课文,师生范读
小学阶段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激情朗读也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当学生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有感情地朗读时,我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的方法。但应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句段处,在精读课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学生锻炼的机会也就少了。学习这篇课文时,多数读的机会我都给了孩子们。
(三)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成为文本中的角色,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以小男孩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所以,文中表现小男孩心情的句子就是学生应体会和朗读的一些关键句子。在学生品读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在不同情况下小男孩的心情,把自己当成小男孩,高兴、焦急、委屈、难过等时应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四)结合实际想象人物神情、语气、动作等,通过恰当的表演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都成为了小小表演家,把小男孩及父亲的模样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在读小男孩和父亲的对话时才能真正地进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五)关注文本中的环境,标点符号
课文中父子是在一个美丽的月夜来钓鱼的,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景色尤美。所钓鲈鱼经过一番剧烈的挣扎后被钓了上来,在银色的月光下鱼鳃在轻轻翕动......此时的鲈鱼看起来真是又大又美,因而作者才会那么得意。在读表现作者得意的那一句时,应先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景物描写,从而拉近与作者的距离,真正深入作者的内心。当然,句子停顿时所用的不同的标点符号,其在朗读时语气、语调等也是不一样的。
(六)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对比读,体会这个词或这一句用与不用的差别
文中当作者急切地询问父亲为何要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缘由时,父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孩子不解、难过,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引导学生注意“大声争辩”这个词,换成其他词,去掉“大声”或“争辩”有什么不同,再来对比着读一读,学生便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也更能站在作者的角度读出作者的心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来。
三、回归文本,配乐朗读,情感升华
可放一曲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在音乐的引领下、熏陶下使感情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启迪,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将那种不可言传的情感“言”出来。教学本篇课文时,我选择了一首钢琴曲,由舒缓到激越再到舒缓,恰与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吻合,也与作者的心情相符。学生们在音乐的影响下都很投入,期间,我采取了分角色读的形式(男生读父亲说的话,女生读儿子说的话,老师读旁白),反复朗读,学生真的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
情感诵读是一条漫漫长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老师应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下紧抓情感诵读不放,坚持下去,训练下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心灵相通,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具有丰富情感的诵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