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失落与重建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个人主义思想史,杜威的新个人主义思想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转折点。横贯杜威个人的思想图谱,其新个人主义思想可谓是一个核心内容。那么,杜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新个人主义思想的?他的新个人主义思想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思想呢?本文将基于对杜威著作的文本分析,尝试解答以上问题。
  
  一、思想背景
  
  对于美国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变革和动荡的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工业寡头的手中,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大行其道。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联合组织广泛地出现在制造、分配、运输和金融等领域。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人面临着失业的困境,社会贫富差距极其悬殊,阶层分化十分明显。在金钱文化的侵蚀下,社会道德规范普遍松弛,家庭生活和性道德也处于分裂状态。世界大战的战火和极权国家的建立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人的不安全感。
  在这样的社会情形下,美国人依然将个人主义视为自己的传统与旗帜,但“个人”已经不是美国建国之初所指代的那种具有进取心、发明、活力和进步品质的“农民”,而是一个地道的“商人”。以工业寡头为首的人们激烈地使用个人主义来反对“政府对从前免受法律控制之工业实行任何形式的调节”,以维持原有的制度,并无视这种经济个人主义所造成的经济与机会的不平等。同时,这一制度及实践与人们的信念和理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离。人们大力地颂扬着宗教、家庭、理想主义和利他主义,但又普遍地感觉到自己沦为了机器与金钱的奴隶,“缺乏明确而肯定的信仰对象与公认的行动目的”,从而陷入了一种孤立与无价值的体验之中。
  明显地。这时的个人主义“已经萎缩为一种金钱尺度与手段”。各种寻求救世的学说杂然兴起,有人主张完全放弃个人主义,采用极权主义国家的做法;也有人主张回到彻底的个人主义时代。在纷纭的意见争论之中,“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形成了紧张的对立关系。
  
  二、主要观点
  
  面对冲突与争论,杜威摒弃了绝对主义的简单化错误,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问题、解决问题。
  
  (一)批判旧个人主义
  杜威将农业时期和早期工业化时代的个人主义统称为旧个人主义。他认为“旧个人主义是一种原子式的自我封闭的个人主义,它在理论上充满了缺陷和矛盾,在实践上带来诸多讨厌的后果”。
  1理论缺陷
  在杜威看来,旧个人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缺乏“历史的相对性概念”嘲。它把人性中的某些要素作为固定不变的东西,从而认为个人是“既定的、自足的”,自由则是“介人现成的属性,为了使其表现出来,只需消除外在的约束”册。在“个人”与“自由”这两个核心概念上的绝对化错误,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旧个人主义的先天不足。
  杜威进一步具体指出,旧个人主义以人性因素孤立地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实际上颠倒了文化与人性的关系,并对人生做了简单化的想象。杜威认为,人性学说表面看来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则是政治学的内容。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人性是如何构成的学说其实都是某一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由此,用人性学说来解释社会文化无疑是颠倒因果。旧个人主义高度赞扬的“进取心”等个人品质,事实上表征的是中性意义上的“尝试”的含义,其结果积极与否需要在具体情况中进行判断。
  2 实践后果
  杜威肯定了旧个人主义在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发挥的积极的变革作用。作为一个必要的过渡性运动,旧个人主义成功地解除了对美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束缚,在开辟美国的发展道路上充当了变革手段。同时,杜威明确指出,“个人主义运动,历史地、总体地看,也未能在任何相称的规模上——并以任何可靠的方式——确保个人的自由,哪怕是那些自由的临时拥有者”,它“错误地把权威与自由,稳定与变革对立起来”,并误入金钱文化的歧途,成为了商业投机者所制造的不平等与压迫的源泉与辩护。
  在“美国已从其早期的拓荒者的个人主义进入到一个合作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里,个人的地位已经被各种组合所代替,而旧个人主义仍旧力图永久化存在,它从内部造成了社会混乱与冲突。因为“虽然个人现在已为种种庞大而复杂的团体所掌握,但这些联系的意义尚未和谐且一贯地映入人们的想象的与情感的人生观”,杜威将之称为“‘失落的个人’之悲剧”。
  
  (二)提出新令人主义
  在对旧个人主义深入批判的基础上,杜威并不认为美国要完全抛弃个人主义,而是要考虑如何“改造社会以利于一种新型个人的成长”,即重建个人及个人主义。
  之所以选择重建而不是放弃,杜威有着自己的充分理由。首先,在价值上,杜威赞同个人主义的基本观点_八是目的。他认为在前科学与前技术时代,个人主义存在的终极意图就是确保个人的灵魂得救。现代个人主义运动所表达的个人自由的原则,深深根植于人类的构造之中,体现其中的真理永不消逝,无论对它施加多大的压力。其次,杜威观察到,虽然产生旧个人主义的背景已经改观,但道德和哲学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在社会的深层“顽强存在”着,并且构成了机器工业和经济活动的背景。因此,杜威认为美国需要的是“一种普遍的、共享的个人自由”,且“得到社会化的、有组织的理性控制的支持与导向”的自由。关键的问题只是“个人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崭新环境中怎样重新界定自我,新个人主义将呈现怎样的品质?”
  在提出个人主义的道路上,杜威首先界定了“个人”。他认为“个人是某种达成的东西,不是在孤立状态下达到的,而是在一定环境的帮助与支持下”达成的。进一步说,个人是通过社会互动,通过共同体的活动逐步形成自我的。因此,个人与组织或社会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交融的。甚至,个人只有在和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寻找到安全与保障,这种联系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道德上的。同时,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环境或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人性及其联系生活的运动中,个人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杜威对“自由”的含义进行了转向。首先,杜威认为自由并不是个人固有的成分或先天属性,而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达成或制造出来的。其次,经济自由也不是自由的基本含义,“基本的自由就是心灵的自由,以及产生理智自由所必要的行动与经验的适度的自由”。另外,自由更不是“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权利”,即便个人的行为不会干扰别人同样的自由。个人的行为应该接受来自于自我反思与判断的束缚,尽管它不接受外在的束缚。
  在这两个前提之上,杜威概括表达了他所设想的新型个人——“思想与欲望的模式与他人具有持久的一致性,其社交性表现在所有常规的人类联系中的合作性”。根据杜威的设想,社会将为个人提供平 等的机会,个人仍将继续保持着主动性、创造性与活力,在共同体中与他人分享着一致的信念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个人不会过度地沉溺于表层的社会交往,更不会在外在束缚的约束下与他人保持肤浅的一致。但是对于新个人主义将要采取的形式,杜威没有给予明确的介绍,他认为那“只有在取得更大进步后我们才能进行描绘”,因为新个人主义必定是一定社会具体条件中的新个人主义。
  至于在当时如何实现新个人主义,杜威自己也认为如何让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同一目标的要求并使个人获得自由是一个难题,美国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但他不断地强调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力量。
  1 共同理智。在杜威看来,体现于科学中的共同理智始终是变革的真正的和最终的源泉。民主的基础不仅包括“对人性之能量的信赖”,还包括“对人的理智,对集中的合作性的经验之力量的信赖”。自觉地使用理智参与到社会联合之中是实现新个人主义的必然之路。
  2 科学技术。杜威曾明确指出“只有通过控制性地利用业已掌握自然界物质力量的科学与技术之全部资源,我们才能获得一种新个人主义”。他认为,科学可以创造新的价值,以弥补传统的更迭;科学可以发展道德,以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的统一。同时,杜威主张将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推广到社会生活中,以实验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并释放人的潜能。
  3 教育。杜威认为民主与教育是相互交织和依存的。教育内在含有自由之义,教育所要做的是创造条件使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人。同时,教育也应培养个人形成理智,担当起一个有效的社会成员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教育对于新型个人的产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总结评价
  
  综合来看,杜威本人虽然没有对新个人主义的具体形态和实现途径进行周详而细致的描述,但从杜威已有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与旧个人主义相比,杜威的新个人主义完成了两个转变。第一,他将个人与社会有机地统。了起来,从文化与人性的相互作用出发来审视个人,消除了旧个人主义将社会碎片化的可能;第二,他将理性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类的基本自由,并接受理性对于自由的自我约束,摆脱了旧个人主义为经济利益之手段的桎梏。这使得当代任何对于个人主义的责难似乎都在杜威那里被无形消解了,与杜威的其他思想学说联系来看,杜威的新个人主义无疑与其实验主义、人性、民主与教育等学说是彼此融通的,新个人主义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无疑是其整个学说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没有对个人权利、个性与尊严的尊重,没有对民主共同体的期许,我们不可想象杜威学说的灵魂会在哪里。
  在对杜威新个人主义的评价中,有研究者争论杜威究竟是将个人还是将社会放在了第一位,也有研究者讨论杜威是否真正做到了个^与社会的结合。…在笔者看来,这些讨论无疑又陷入了杜威所批判的“意见”之争,其意义并不大。当然,杜威的思想中有纰漏之处,但笔者认为,在个人主义思想的研究与运用方面,杜威新个人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动态的文化分析视角来认识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的范例,以及看待自由问题的历史眼光。个人主义不仅不与资本主义等同,更不与社会主义对立,任何社会都需要面向自己的实际问题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为着民主的理想不断地调适社会以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心灵的自由。因此,在我国追求民主化的道路上,在实现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与权利的努力中。杜威的新个人主义思想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功能,它让我们以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个人主义思想及方法,以更好地做到用他山之石来攻玉。
  从实践方面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一个逐渐破除各种身份等级制,争取个性独立与个体权利的过程。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始终从集体主义的角度认识和使用个人主义,使得今天很多人仍然为了保持社会主义的“纯洁”而错误地压制着个性,刻意地疏离着自由。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又用个人主义来掩饰自己的暴利行为,更加错误地将自由等同于经济自由与不受约束,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平等。另外,在学校教育里,我们口口声声地颂扬着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同时,又有意或无意地约束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个人消泯在纪律的管制之下。对于社会和学校中这些错误的认识与做法,笔者认为杜威的新个人主义思想无疑是一剂解毒良药。它帮助我们从源头上理解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教导我们尊重个人的个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将个人自由的原则融入我们的血液;同时,它提醒我们接受自己的自我理性约束,更向我们强调在行为中要时刻参照他人的行为,考虑他人的需要,从而在一种共同体验中走向心灵的自由。
  最后,笔者要表达杜威思想中的一个应有之义,恐怕也是杜威最想告知读者的一点——在对自己所处社会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与自己文化相适应的新个人主义形式。
其他文献
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现代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文化,促使教师要掌握教育现代化教育手段,于是教师专业就在这种动态的相互适应中得到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教师文化的发展。所以,教师文化和教师专业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着、发展着。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    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的教学中,革新了教师原有的文化,推动了教师文化的新发
教育是教人觉悟的高尚事业,教育者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德性觉悟他人的智慧和德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
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不仅建立了怎么考的制度,健全了考试规程,对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示以准绳、框其趋向的作用;而且对考什么,究竟是重经义还是重诗赋,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在唐朝,明经和进士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虽然这两科的内容屡有变化,但基本上是明经着重帖经和墨义,进士侧重诗赋。所谓的帖经,就是给出一行或几行经书中的文字,要求将其中故意隐缺的文字填上,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所谓的墨义,也就是以书面的形式
两种风格的历史记忆    去年暑期,读了两本个性鲜明的日记。一本是丰子恺的《教师日记》,记录着他抗战初期的流浪教学;一本是《吴宓日记》,记录了作者学习于清华学校开始直至晚年的生活。  抗战时期,是中国知识人最痛苦的岁月之一。当时的大学中人,因不甘心在沦陷区仰侵略者之鼻息,卷起行囊,背井离乡,跟随不断退却和迁移的大学,奔波流浪。丰子恺就是这流动大军中的一员。空袭、废墟、穷困、生离死别……也是其日记所
生命是远离的过程  那天肠镜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没有哭,你却一个人站在太阳底下,号啕着给你的大姐——我远在美国的女儿打电话。通完电话之后,你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然后将头埋在膝盖间,宽厚的肩膀不停地颤抖……10分钟后,你擦干眼泪走向我:“妈……”我知道你决定坚强面对的,可是,面对“恶性肿瘤晚期”这样的结果,你根本就无法接受。  你扑到我的怀里,死死地搂着我。可是我的心里,反而变得坦然而宁静。我一直
我区实施新课程已有三年,在实施的初期,全体执教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体会最深的是: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才是新课程的主旋律。  政治新课程强调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重视教学
习作教学走向儿童,不仅体现着语文课程观念的转变,而且突出了儿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成为大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滚滚的“儿童化”的洪流中,习作教学出现了“唯儿童”是瞻而放弃自身坚守倾向:强调儿童的自然天性,丢弃习作教学的传统经验;强化儿童的写作兴趣,弱化习作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淡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冷落语文课程中固有的习作教材,热衷
一线教师常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太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看作“软任务”。教师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一是由于教师对从事教育研究的不当认识所引起的,正是这种不当认识导致了教师对研究产生了种种误解;二是基于传统认识所造成的,仅仅把教师局限在狭隘的“教书”角色上,使广大教师望“研究”却步,同时也使许多教师有了推卸“研究”责任的借口。  确实,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课务安排紧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不增加教
在关怀和拷问人性、呼唤人性复归的诸多影片中,以残疾人为主角的残障电影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其核心人物所具备的特殊性,此类电影也大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感人力量。据统计,国内外电影中,以残疾人为主角的达到了上百部。我们从中选择了三部电影,对之进行细致的解读与分析。它们分别为:《雨人》《我是山姆》和《第八日》。    一、《雨人》:寻回失落的亲情    1988年上映的《雨人》曾一举拿下了数项大奖,在电影史上
一、何谓教育叙事研究    《韦伯第三国际辞典》把“叙事”解释为“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现代汉语词典》把“叙事”解释为“叙述故事(指书面的)”。有学者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动的序列。由此可见,叙事的要义就是讲故事,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  而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