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土楼的“神幻化”表现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对福建客家土楼的实地游历,探究动画样片《大鱼·海棠》动画场景“神之围楼”的“神幻化”创建过程与思维构建方式,并寄希望于从古老的土楼自身所特有的神幻感出发,寻求中国地域文化建筑与现代动画形式的真正契合点。
  关键词:福建客家土楼;神幻化;动画场景构建;《大鱼·海棠》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37-02
  福建客家土楼是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民居建筑奇观之一。《大鱼·海棠》(文中简称《大·海》)动画样片中的“神之围楼”场景构建的原型,正是来自于山坳里的神秘家园——福建客家土楼。土楼与《大·海》的结合是现实建筑与虚拟动画场景的结合。因此,本文试图对《大·海》剧中“神之围楼”动画场景的构建以及客家土楼自身的“神幻感”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探索中国动画与地域文化建筑进行结合的可能性。
  一、《大鱼·海棠》
  大者大鱼,海者海棠,大鱼回归大海,海棠隔海相望。《大鱼》和《海棠》两个段落组成了《大·海》这部动画作品。《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1]《大鱼·海棠》的创意正来源于此。影片讲述小女孩椿为报答一个人类男孩为救自己葬身海底的恩情,历尽艰辛找到承载男孩灵魂的躯体——鲲,一条拇指般大的小鱼,每日悉心地照顾将其养大,最终把它放逐大海,帮助男孩回到人类世界。
  动画片《大·海》把人们的主观臆想无限放大,营造出这样一个神幻世界。在人类的海底住着这样的部族,他们的天空与人类的大海相连,他们掌管着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春夏秋冬的更替,他们的时间比人类世界慢得多,七天等于人类世界的一年,他们有三百年的寿命,在死后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这里住着的就是椿和她的部族,这里就是“神之围楼”。
  对于动画而言,观众能否顺利的走入你为其创建的幻境,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虚拟场景架构的认知度。在《大·海》剧中,福建客家土楼建筑及其自身的“神幻化”色彩被很好地映射在“神之围楼”及其动画场景的构建上,动画氛围的营造与现实版客家土楼神秘感的结合造就了“神之围楼”。
  二、客家土楼及其自身的“神幻化”色彩
  《大·海》中动画场景的构建原型来自于客家土楼——福建省永定县的承启楼和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客家”释义为客居于南方的中原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住所。客家土楼,亦被称为客家土围楼,它具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其一是大,单体式建筑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其二是坚,土楼壁下厚上薄,最厚处可达1.5米,大门一关,土楼便如铜墙铁壁;其三是奇,土楼楼体形态各异,呈圆形、半圆形、方形、交椅形、畚箕形等。
  但客家土楼因何能走入《大·海》,这不仅与其建筑特点有关,亦与其自身散发出的神幻化色彩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数百上千年前,客家人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铸造了这样一座“世外桃源”,后世代的子孙在其中繁衍生息,生于此,亦死于此,这里是他们的起点也是他们的归宿,这使得穿梭于千百年时光的围楼被蒙上一层“神幻化”的色彩。
  “楼外山蚊嗡嗡响,楼内难寻一只蚊”。永定县湖坑镇吴银村地处山区夜间山蚊颇多,但在村内的庆蕃楼这座普通的圆形土楼里却一只山蚊都难寻。据村内80多岁的老人讲,这种奇观是因为庆蕃楼内住有“蝙蝠神”,蝙蝠神镇守楼内,蚊子自然不敢进入。
  “生门”与“死门”。由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裔迁闽时所建的齐云楼,至今已有630年的历史,这里流传着这样的风俗,凡婚嫁迎娶都需从西门(生门)进出;而遇出殡送葬,则一概从东门(死门)进出,其中的缘由来自一个悲壮的传说。清初,部分反清复明的勇士兵败退守至齐云楼,被围至粮尽,勇士从东西两门各自突围,从西门出去的人大多逃脱而生存下来,而从东门出的则大多被杀害。于是,齐云楼便有了“生门”与“死门”之说。
  发生在土楼中的奇闻趣事不胜枚举,如“飘”在沼泽地上的和贵楼、形状特异的“三眼井”、以及婴儿降生后胎盘(俗称胞衣)深埋地下的“胞衣窟”。土楼是孕育神秘的沃土,是客家人“灵魂的故乡”,而客家土楼最初的“神幻化”色彩演绎却是从其自身开始的,这样也才有了《大·海》剧中隐匿于海洋深处的这座“神之围楼”。
  三、“神幻化”的土楼——“神之围楼”动画场景构建
  “神之围楼”是《大·海》剧中最重要的动画场景,这里是片中女主角椿与其族人生活与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椿把小男孩灵魂的载体——拇指大的小鱼,养成“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鲲的地方。“神之围楼”之于《大·海》的作用,如同“汤屋”之于《千与千寻》,“潘多拉星球”之于《阿凡达》。动画场景是动画叙事的基本载体和角色表演的特定空间环境[2]。如何将土楼的神幻化色彩在动画场景构建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挥?《大·海》剧中“神之围楼”动画场景的构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一)建筑与空间的构建
  对于动画片的选景而言,动画场景可以是取自现实景象的原貌反映;可以是对现实场景进行修改与艺术化的处理;亦可以是以场景师自我为中心的幻想而进行的创建。而“神之围楼”是在客家土楼原有建筑基础上的构建。“神之围楼”保留了客家土楼的基础原貌,外部造型呈现圆形,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被很好地应用于此。由顶望下,伞状的棚式结构如一把巨型的门环镶嵌于大地之上。围楼内部的结构采用“高四层,里四圈,圆套圆,圈套圈”的八卦布局。前文中提到的“蝙蝠神”及“三眼井”的传奇色彩亦被很好地构建于动画场景之中。
  (二)人文氛围的民俗化构建
  符号主义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说:“任何一个能够创造种族世界幻象的建筑物,一个与人类生命特征相关联的‘场所’,看起来都必然是有生机的,像一个活的形式。”[3]对于“神之围楼”动画场景的构建而言,这种“有生机的”、“活的”场景表现,更多地体现在其人文气氛的民俗化营造上。其一,色彩上的构建。选择一种颜色与围楼本身朴素的黄墙、黑瓦进行匹配,动画师把红色作为了首选,它是中国民俗化色彩的化身。在“神之围楼”中,动画场景师们利用红色的灯笼、楹联和门幅使整座围楼笼罩在“暖红”当中,百家环抱其中,楼内满溢温暖。其二,“人气”的构建。动画场景有了“人气”才能为影片营造出一种人文大环境,对“神之围楼”而言,“人气”构建最好的对象就是村民,动画师浓缩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十二生肖属相作为创作原型,对村民进行了拟人化动物的演绎,一方面使动画场景的民俗化氛围得到了全面展现,同时也提升了影片的魔幻性色彩,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细部构建——小道具的“大作用”
  “始知真放在精微”,这是苏轼论吴道子画中的一言,“真放”是目的,而“精细”则是前提。影片《大·海》对于“精细”的追求主要以“神之围楼”中的小道具作为辐射点。道具是指与场景和剧情人物相关的所有物件的总称。出现于“神之围楼”的道具众多,而最具意义的细部构建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处:其一,植物。在“神之围楼”中,椿和她其他三位小伙伴的身边,总是摆放或者携带着不同的植物,追其缘由,椿和其他的三个伙伴是“神之围楼”四大家族的继承人,而正是这四大家族掌管着世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与变换。在片中椿和她的伙伴们不时使用自己的“神力”令植物展示出在四季里不同的姿态,从这一点上来说,植物在“神之围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二,脸谱。鬼怪化的脸谱在“神之围楼”中的使用相对地普遍,无论是楼外的门环,楼内回廊的壁挂,甚至椿室内的桌上的摆设、抽屉里装饰物,都会看到类似于日本浮世绘风格的抽象或者具象的鬼怪脸谱。道具的使用使“神之围楼”更增添了几分异域魔幻色彩。
  四、共同的期待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由于受到日美动画的冲击逐渐走向了没落,但《大·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自身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2008年以来,《大·海》样片获得了包括“动画界的奥斯卡”——法国昂西动画节“Work In Progress”单元等国内外的7项重量级大奖。《大·海》与福建客家土楼的结合是现代动漫传播形式与中国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的结合,这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中国动画事业能否从地方特色文化中寻求更多的发展契机?早期“中国学派”国产动画电影的精彩仍历历在目,而今天中国动画如何才能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这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共同的期待中国动画重回昨日之璀璨时刻。
  ——————————
  参考文献:
  〔1〕庄子·逍遥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2〕李京燕.动画场景对影片角色的辅助刻画设计[J].西北美术,2012(3).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孙国军)
其他文献
摘 要:尽管《黄粱梦》与《枕中记》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但小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意和主旨。在《枕中记》中,作者通过揭示官场的现实,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作品通过反映封建士子对功名利禄无比热衷追求的思想,对封建社会为争夺权力而互相倾轧,以及封建官场上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而由于道家思想对作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他采取的人生态度是对现实矛盾消极回避。而在《黄粱梦》中,芥川龙巧妙地构思作品的立意,通
期刊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的重要经验,其根本在“带”,关键在“建”,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要围绕根本把握关键,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干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组织建设和互动机制建设,建立机制,形成体系,注重实效,加强建设。督促检查形成常态,注重研究,加强总结。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行与思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 要:学生行为准则是指导学生行为、协助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校管理行为的重要文件。在中小学学生管理实践中,美国密歇根州兰辛学区颁布了严格的学生行为准则,在规范约束学生行为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教师和行政人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鲜明的规范性导向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行为准则  中图分类号:G571.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在20世纪的英国文坛,E·M·福斯特一直被誉为著名小说家,其《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他最为清新乐观的一部小说,也一直被广泛地从多角度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从女性成长小说视角进行分析,指出女性成长小说的特征在女主人公露丝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她在充满曲折的成长道路上寻求自我价值和精神自由的觉醒的过程,构成了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  关键词:E·M·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觉醒;女性成长小说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醉翁亭记》原文及英译本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结合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以期从语篇分析角度丰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方法。笔者运用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和复项主位划分法进行分析,经过具体的古文原文主述位同译本主述位比较,对译文信息出现层次梳理,认为好的译作需保证语篇衔接连贯,但不必过分拘泥于原文信息的铺成模式。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复项主位;翻译;《醉翁亭记》  中图分类号:H159
期刊
摘 要: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的作品,起初是一首中阮协奏曲,因为演奏效果极好,于是改为古筝协奏曲。该协奏曲以《满江红》为主题进行编排,曲中融入了西方作曲的技法及理念,较好地体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本文首先阐述古筝曲《临安遗恨》的创作背景,然后重点探讨其创作特点。  关键词:《临安遗恨》;中西文化融合;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
期刊
摘 要:《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伊本因为对继母爱碧觊觎父亲的田庄而对其心存戒备,物欲阻碍了伊本对爱碧的情欲。最终情欲战胜物欲,伊本与爱碧发生了关系,并生下了孩子。因为伊本怀疑爱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占据田庄的物欲,要离开爱碧。爱碧为了证明自己情欲的纯洁性杀了孩子,情欲败给了对物欲的怀疑。物欲与情欲的交织让人物走向了毁灭。  关键词:物欲;情欲;伦理;毁灭性  中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中学生的同题英语作文“money”为例,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主题关键词的分析,考察隐藏于文本中的“金钱观”。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学生、香港学生及台湾学生在对待钱的态度上存在着共性,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共同性,但在花钱的观念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语料库;money;金钱观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是应对自高校扩招以来,经费紧缺,师资缺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等难题而出现的。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等教育刚性需求与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创新之路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概念、新目标和新特点,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上的艰难日出。但其发展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运用新的办法进行解决。  关键词: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创新  中
期刊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我党对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和合理构想,也是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理论创新。毫无疑问,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宏大的系统性社会工程。在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作何种定位?因此,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实质性的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