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时事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生的必修课。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其观察辨别能力的重要手段。
  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既不看报,也不收看新闻,网上新闻也熟视无睹,对当今国际国内大事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一问三不知,知识面狭窄,思维单一。一些政治教师对时事不闻不问,老调重弹,使用新鲜材料捉襟见肘,论证不能深入浅出,以理服人,对信息容量很大的网上新闻、电视、广播、报章杂志等现代媒介工具视而不见。学校经常集中几天时间复习,造成了时政教育的畸形发展。如何搞好时事政治教学?
  
  一、收集整理时政要闻
  
  结合时事进行教学,必须有充分的时政材料,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及时把握社会动态,关注时事新闻,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那么如何积累时政材料呢?一方面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二是每天收看新闻等节目。另外要求学生也要多收集时政材料。试想,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对他所讲的一无所知,毫无印象,又如何能达到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鸣?也达不到教学效果,课外让学生收集、整理时政材料,可以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搜集新闻时尽量保证新闻的思想性、教育性以及重大性、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寻找时事教学的切入点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和时代感强的特点。结合时事进行教学,这不仅是落实教学目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的要求,对于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来说,如果不能充分体现其时代性,不能充分结合时事热点,就不再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喜欢时事,激发他们对政治课的爱恋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1、每堂课的课前5分钟,介绍最新时事。中学生思想活跃、敏锐,对外界事物由新奇到关心,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近期发生的事件非常重视,非常喜欢上政治课。但由于课时不足,只有在课前挤点时间,加以浓缩,
  2、以时事热点为情境材料,导入新课,是思想政治课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以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3、根据教材特点,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对教材进一步深化分析。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讲到当前的主要问题:农业问题、国企改革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金融改革等,这些时事内容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还存在哪些困难?为什么困难?怎样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促使学生自觉的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4、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关注时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时事教学,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对政治课的新鲜感,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时,联系中共十五大文件中对公有制的新认识进行讲授,从新旧论述的对比中不仅补充了新的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践证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随机适时的增补时政要点、热点,在教材中贯穿与教材有直接联系的时事内容,可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真正作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根据政治课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时政材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教材放在中心位置,时政材料只能作为有益补充,不可本末倒置,过于重视时政材料而忽视教材。
  
  三、积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时政教育
  
  时事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有更广阔的天地。以时政材料为桥梁,结合教材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寓社会政治于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政治课堂教学的课后巩固。
  1、以某一重大时事为主题,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配合重大时事宣传需要举办专题演讲会,举办时事知识竞赛等活动。或者组织政治兴趣小组,
  2、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时政热点探析,社会热点调查,并以小论文的形式体现成果。
  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与经济、政治现象紧密相连,并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思想政治课如能结合时事政治材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政治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还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自主学习,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期刊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1 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
期刊
【摘要】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历史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的重要依据,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要以创新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在智能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创新教育;拓展思维;勇于实践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21世纪对人才需要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要求。人的创造力固然与天赋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因此,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便成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历史学
期刊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是解决其他等值线问题的基础。许多同行归纳出了很多方法,如“同线等高”、“两相临等高线之差为零或一个等高距”、“坡向起伏法”、“特殊地貌的判读”等。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补充归纳出以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原则,在解题时非常快捷。    一、等高线两侧的“一高一低”原则    “在同一等高线两侧,海拔高度不能相等,一边高一边低”。如图1,在等
期刊
为了改变历史教学滞后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四个环节:   一、狠抓基础  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
期刊
所谓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体现这一精神呢?从德育与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历史中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非常丰富。中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化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当前,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
期刊
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教师应当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策划。即“授人以渔”,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培养其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一、革新发问方式
期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人类整体教育进步模式。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球发展的战略也是我国发展战略,与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十分密切。地理科学应以新环境和发展观点变革地理教学内容,协调人地关系为主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和行之有效的途径。地理教学要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解和传播作贡献,发展学科优势,寓可持续发展思想于教学中,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使学生自觉走上可持续发展道
期刊
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还不成熟,一时有偏激的想法,做了错事是经常会发生的。当学生犯了错误后,班主任避免不了运用批评的手段来教育学生。如果,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注意了方法,掌握好了火候,做到恰如其分,就能够使被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改正错误,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只是狂风暴雨式的批评,特别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不但不能很好的使学生认识到错误,而且还有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