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的确如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开发各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并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用好这些资源,让阅读教学因课程资源的介入而充满魅力。
一、课始介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1]文学作品的开篇应当如此,课程资源的介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如果能在阅读教学的新授之际,引进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帮助,使他们在知识的框架中自主地攀援上升,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营造氛围,渐入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2]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就要创设乐学的情境,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情趣浓厚,求知旺盛。而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介入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产生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需求,自觉地进入快乐学习、自由探究的境界。
浙江省语文课堂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震雷老师的参赛课《杨修之死》中的最大亮点,就是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漫画《杨修绑赴刑场》作为课程资源。(见下图)并配以“唉(嗨,哼……),杨修你太……!”的句式,开启阅读教学之门。
如此设计,迅速建构起“你——我”之间的对话关系,拉近了人物和学生、老师之间的距离。这里虽是初步感知,但内容丰富;这里虽是师生首次零距离接触,但陌生感已基本消除:因为学生自觉地进入了情境,自主地走进了文本。
2.未雨绸缪,观照全文
将精心准备的课程资源安置在教学之初介入,如果仅仅是为了营造氛围,那就浪费了它的巨大价值。优秀的教师总是立足全局,从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整体教学出发,努力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在功能,让其发挥最大效应:或是让这些资源发挥“预热”,转换角度变式运用;或是根据整堂课的需要,一次性介入几个课程资源,让其观照全篇,引领全文的教与学;或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思考,反过来解读、验证、鉴赏、评判这些课程资源……
【例1】余映潮先生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介入四则课程资源。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3)(在黄州)他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3]
此外,余映潮先生在每一则材料后都作了精要点评。如此丰富的材料,不仅体现了教者对课程资源的精心筛选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介入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而且四则材料统摄全文,为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穿透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也为学生深入理解“闲人”的含义,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从资料四中提炼的“神品”二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巧妙地构成了教学主线。学生在余老师的引领下,品出了“神品”的六美:美在篇幅的精短、内容的丰满、结构的灵动、月色的描写、情感的波澜、“闲人”的意味。
二、课中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者既要在教学之时介入课程资源,还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引进课程资源,让经典文本和鲜活的语文资源相互交融,相互“撞击”,碰出智慧的火花,使教材变得更丰满,学生理解得更透彻,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更紧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依这些课程资源,不时地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1.遭遇疑问,排忧解难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4]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帮助他们分析产生困惑、挫折的原因,并提供能起到化解疑惑、平缓坡度之功效的课程资源,使他们凭依这些“帮手”,扫清学习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和疑惑,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例2】在教学散文《我的母亲》时,一同学问道:“老师,第四段中‘妹仔’这个人物不好理解。注解说‘仔’是(方言)小孩子,如此说来,‘妹仔’应该就是作者的妹妹。但是文章还说,‘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一顿’,这样一比较,发现她不是作者的妹妹。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懂事,比‘我’还小的妹妹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呢?”
此时,笔者先是肯定他的质疑有道理,然后介绍了原文中省略的有关“妹仔”的文字:
(1)我当时大概有五六岁,比我小两岁的二弟已生了。家里除父亲母亲和这个小弟弟外,只有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
(2)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以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读了这段资料,同学们恍然大悟,既对妹仔这个人物有了具体清晰的了解,又加深了对母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增加了对母亲善良、仁爱可贵品质的敬佩。
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他们对某个人物、某件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产生疑惑,这是极为正常的,甚至是极为可贵的,而教师则应尽到“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任。就这个案例而言,一方面,学生的质疑值得充分肯定,他们读书很认真,善于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教师的机智也得到充分体现,适时介入的课程资源,起到了有效解惑的作用。
2.产生错误,扭转航向
出错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但是谁也无法避免。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多是陌生的,再加上阅历比较肤浅,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出现差错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以一颗平常心去正视错误、接纳错误、善待错误,将这些错误适时纳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并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自主地发现错误、认识错误,并能及时纠正错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例3】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自然会重点解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名句,然而,个别同学在翻译时还会出错,把“庭下”后面的关键词“月色(或月光)”漏掉了,变成“庭院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面对这种差错,笔者适时介绍了文言文中主语的承前省和蒙后省两种知识,使同学们明白:句中的“月色(或月光)”属于主语的承前省略,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里的皎洁月光”,而不是庭院里的积水清澈透明。在此基础上,我还要求大家再从文中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同学们很快就有了新发现:[吾]解衣欲睡;[吾]欣然起行;[吾]念无与为乐者;[吾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适时引进释疑解惑的课程资源,学生就能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我解剖,自我纠错。这样做,比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3.化解难点,铺路搭桥
学生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阅读的难点。产生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难以理解而成为难点;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属于宏观或微观世界,不能全面地、直接地感知,难以形成真实的表象而形成难点;三是一些区域性的事实材料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也可能成为难点。因此,教师就要针对课文的疑难之处,补充相关资源,为学生“铺路搭桥”,让他们能借助外力,分解难点,化解疑难,逐步走向融会贯通的“快车道”。
著名特级教师王君教学《敬畏自然》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在课堂中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作品,并在最后总结道:“是啊,同学们,如果人类不觉醒不改变,那么这些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就是我们人类的穷途末路啊!这恐惧这害怕也许就是‘敬畏自然’中‘畏’的一种表现吧。这几个例子,仅仅是老师挑选出来的普通的例子,如果大家深入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体会。对自然的敬仰、对自我的反思、对人类前途的担忧,无数情感聚合在《敬畏自然》的文字中,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5]
就上述节选内容,难以看出王老师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化解难点问题的,但当你读了她的教后感言后,就会被她的机智折服:“我最初的计划也很完美,希望学生读到‘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后就马上能够仿句,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此处训练教学难度大,从而使整体教学节奏被破坏。其实,此处训练设计虽然并没有使学生的所思与所学完全脱钩,但关键问题在于此语言点仅仅是整个文本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教学中间阶段在这样一个细节上‘大动土木’……可能影响学生和作者的整体对话,阻碍学生从整体上建构文本的行为,学生情感体验的热情被难度颇大的仿句训练阻断……实践证明我后来的做法是明智的。课前在几位学生那里‘定做’了几句仿句,在必要的时刻视学生需要展示出来。这样,既起到了拓展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作用,又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对仿句有了直观的认识。”[6]
4.突出重点,锦上添花
知识系统是一个网络状的立体结构,重点则是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它所储存的信息容量大,而且具有多方向传导的特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教师深谙其理,必然会高度重视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主打问题,引进质量上乘的课程资源,组织对话教学,既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语文素养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
赵群筠老师在组织学生解读《春酒》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童年的琦君”时,首先要求同学用两个字概括她留给他们的印象(调皮、贪吃、快乐……),然后请同学们用“课文注读法”来认识这样“一位可爱、活泼的小姑娘”:一是投影展示《石头记》《诗经》《二十四史》《水浒传》的部分注释;二是先以第4段为例作示范点评,再让同学们试着给课文中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
这个教学案例,不仅紧紧抓住“童年的琦君”这一重点开展教学活动,而且在课程资源的介入上也显得极为灵动别致。一是以经典文本作典型引路,让学生从名著中吸收营养,滋养自我,直观地感受到《诗经》《水浒传》等文学名著对人物细节是如何作批注、加评点的;二是以教师的“习作”作榜样示范,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具体学习如何点评琦君这位小姑娘的策略和方法。两则资源,相得益彰,可谓天作一对,地造一双。如果不是教学高手,绝对设计不出如此机智的教学方案。
5.升华情感,烘云托月
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7]确实如此,激情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也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内在动因。但是,教师的激情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仅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作者思想脉络的正确把握,还需要借助合适的课程资源,依托特定的情感氛围渲染,才能激情荡漾,情深似海。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受到熏陶感染,才会听中生情、读中品情、想中悟情,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深情、文本的真情才会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例4】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乡思》[8]
上述文字,还是赵老师执教《春酒》时介入的课程资源。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苦,渲染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因为这个资源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产生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琦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吗?温柔善良的母亲已离她而去,无拘无束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淳朴善良的乡邻也是隔山隔水,就是如法炮制的春酒也没有了往日的滋味。这时,‘家园’还是原来的家园吗?琦君会发出什么感慨?”(接着,学生反复朗读“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从声音中去感受作者深厚的情感。学生的神情变得越来越渐渐凝重)[9]
在置身于特定的课程资源之中时,我被赵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也深深地感受到琦君的那种锥心的失母之痛,刻骨的相思之苦,回归的圆梦之喜。
6.揭示主题,强调深化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它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主题本身的含蓄以及读者人生经历、感悟水平的差异等复杂因素,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有时还会发生较大的偏差。这时,就需要有相关的课程资源作补充、提示和铺垫。在这种情况下,教者如果能“雪中送炭”,及时提供,适时介入,学生就能凭借这些资源,纠正偏差,由浅入深,深刻理解文章主题,正确把握文章中心。
在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除了要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之外,还必定会提炼归纳文章的主题。然而,由于同学们未能完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大多比较肤浅: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从一般意义上说,这样理解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同学们对主题的把握或许就会深刻得多。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时,就提供了一则很普通的课程资源(《孔乙己》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小说,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呐喊》自序里,鲁迅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于介入时机比较适当,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就有了提高:小说描写了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嘲谑、侮辱中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发出了改造国民精神的“呐喊”。
三、课余加载:直挂云帆济沧海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的补充和拓展上,也不能只囿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之中,还要尝试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向社会生发,在更大的范围内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程资源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等实践活动中谋求发展,形成厚实的语文素养,迎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辉煌。
1.获取信息,运用探究
阅读主要有消遣型和获得型两种。消遣型阅读如同其他消闲方式一样,是为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获得型阅读则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提炼、吸收和消化文本所传达出的新信息,一是将之与自身固有的思想经过冲突、并存而达到融合的程度,二是将获得的重要信息运用到具体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
由此可知,对课程资源的介入还可以变换一个角度。一是将课程资源与文本有机结合起来组合成一个专题,开展主题式探究。例如,在学习了散文《幽径悲剧》后,结合《紫藤萝瀑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同样的事物,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两文作者借助于“藤萝”这一特定的事物,分别揭示了怎样的道理。二是从文本中筛选和提取有关信息,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例如,在学习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后,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请同学们谈谈对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的独特理解。
2.阅读类文,姊妹媲美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具有更多的美学因素,这是因为编者在选文时特别注重文章的典范性,文质兼美,突出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但是,教材提供的“神品之作”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同类佳作,也只能在反复比较和权衡得失的基础上“舍车保帅”。而这些被舍弃的“车”恰好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教者可以通过“类文推荐”的方法,让学生阅读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同类文章或片段,通过两相对照和“姊妹媲美”,揣摩它们在题材、内容、结构、技巧、语言等方面的异同。类文阅读,扩大了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增加了课文的厚度和密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思考习惯。
3.超级链接,拓宽视野
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篇文章所包含的内容并非仅仅局限于“一篇文章”所介入的内容,一篇文章、一页文字、一个段落、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单元之间按其关系加以链接才组成了一个整体。从这个整体的不同部分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并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链接”到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到图书馆醉心阅读,去展览馆感同身受,上因特网自主探究,开研讨会交流心得,登舞台表演节目,看影视评头品足,赏自然风光撰写美文……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程资源,作用巨大,介入艺术,不一而足。关注课前,立足课堂,不忘课后,阅读教学将更有魅力,更具活力,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72.
[2]王艳杰.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J].教坛聚焦,2008,(23).
[3]余映潮,徐杰.《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及点评[J].新语文学习
一、课始介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1]文学作品的开篇应当如此,课程资源的介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如果能在阅读教学的新授之际,引进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帮助,使他们在知识的框架中自主地攀援上升,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营造氛围,渐入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2]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就要创设乐学的情境,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情趣浓厚,求知旺盛。而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介入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产生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需求,自觉地进入快乐学习、自由探究的境界。
浙江省语文课堂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震雷老师的参赛课《杨修之死》中的最大亮点,就是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漫画《杨修绑赴刑场》作为课程资源。(见下图)并配以“唉(嗨,哼……),杨修你太……!”的句式,开启阅读教学之门。
如此设计,迅速建构起“你——我”之间的对话关系,拉近了人物和学生、老师之间的距离。这里虽是初步感知,但内容丰富;这里虽是师生首次零距离接触,但陌生感已基本消除:因为学生自觉地进入了情境,自主地走进了文本。
2.未雨绸缪,观照全文
将精心准备的课程资源安置在教学之初介入,如果仅仅是为了营造氛围,那就浪费了它的巨大价值。优秀的教师总是立足全局,从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整体教学出发,努力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在功能,让其发挥最大效应:或是让这些资源发挥“预热”,转换角度变式运用;或是根据整堂课的需要,一次性介入几个课程资源,让其观照全篇,引领全文的教与学;或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思考,反过来解读、验证、鉴赏、评判这些课程资源……
【例1】余映潮先生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介入四则课程资源。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3)(在黄州)他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3]
此外,余映潮先生在每一则材料后都作了精要点评。如此丰富的材料,不仅体现了教者对课程资源的精心筛选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介入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而且四则材料统摄全文,为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穿透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也为学生深入理解“闲人”的含义,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从资料四中提炼的“神品”二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巧妙地构成了教学主线。学生在余老师的引领下,品出了“神品”的六美:美在篇幅的精短、内容的丰满、结构的灵动、月色的描写、情感的波澜、“闲人”的意味。
二、课中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者既要在教学之时介入课程资源,还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引进课程资源,让经典文本和鲜活的语文资源相互交融,相互“撞击”,碰出智慧的火花,使教材变得更丰满,学生理解得更透彻,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更紧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依这些课程资源,不时地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1.遭遇疑问,排忧解难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4]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帮助他们分析产生困惑、挫折的原因,并提供能起到化解疑惑、平缓坡度之功效的课程资源,使他们凭依这些“帮手”,扫清学习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和疑惑,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例2】在教学散文《我的母亲》时,一同学问道:“老师,第四段中‘妹仔’这个人物不好理解。注解说‘仔’是(方言)小孩子,如此说来,‘妹仔’应该就是作者的妹妹。但是文章还说,‘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一顿’,这样一比较,发现她不是作者的妹妹。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懂事,比‘我’还小的妹妹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呢?”
此时,笔者先是肯定他的质疑有道理,然后介绍了原文中省略的有关“妹仔”的文字:
(1)我当时大概有五六岁,比我小两岁的二弟已生了。家里除父亲母亲和这个小弟弟外,只有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
(2)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以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读了这段资料,同学们恍然大悟,既对妹仔这个人物有了具体清晰的了解,又加深了对母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增加了对母亲善良、仁爱可贵品质的敬佩。
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他们对某个人物、某件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产生疑惑,这是极为正常的,甚至是极为可贵的,而教师则应尽到“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任。就这个案例而言,一方面,学生的质疑值得充分肯定,他们读书很认真,善于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教师的机智也得到充分体现,适时介入的课程资源,起到了有效解惑的作用。
2.产生错误,扭转航向
出错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但是谁也无法避免。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多是陌生的,再加上阅历比较肤浅,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出现差错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以一颗平常心去正视错误、接纳错误、善待错误,将这些错误适时纳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并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自主地发现错误、认识错误,并能及时纠正错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例3】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自然会重点解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名句,然而,个别同学在翻译时还会出错,把“庭下”后面的关键词“月色(或月光)”漏掉了,变成“庭院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面对这种差错,笔者适时介绍了文言文中主语的承前省和蒙后省两种知识,使同学们明白:句中的“月色(或月光)”属于主语的承前省略,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里的皎洁月光”,而不是庭院里的积水清澈透明。在此基础上,我还要求大家再从文中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同学们很快就有了新发现:[吾]解衣欲睡;[吾]欣然起行;[吾]念无与为乐者;[吾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适时引进释疑解惑的课程资源,学生就能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我解剖,自我纠错。这样做,比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3.化解难点,铺路搭桥
学生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阅读的难点。产生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难以理解而成为难点;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属于宏观或微观世界,不能全面地、直接地感知,难以形成真实的表象而形成难点;三是一些区域性的事实材料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也可能成为难点。因此,教师就要针对课文的疑难之处,补充相关资源,为学生“铺路搭桥”,让他们能借助外力,分解难点,化解疑难,逐步走向融会贯通的“快车道”。
著名特级教师王君教学《敬畏自然》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在课堂中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作品,并在最后总结道:“是啊,同学们,如果人类不觉醒不改变,那么这些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就是我们人类的穷途末路啊!这恐惧这害怕也许就是‘敬畏自然’中‘畏’的一种表现吧。这几个例子,仅仅是老师挑选出来的普通的例子,如果大家深入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体会。对自然的敬仰、对自我的反思、对人类前途的担忧,无数情感聚合在《敬畏自然》的文字中,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5]
就上述节选内容,难以看出王老师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化解难点问题的,但当你读了她的教后感言后,就会被她的机智折服:“我最初的计划也很完美,希望学生读到‘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后就马上能够仿句,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此处训练教学难度大,从而使整体教学节奏被破坏。其实,此处训练设计虽然并没有使学生的所思与所学完全脱钩,但关键问题在于此语言点仅仅是整个文本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教学中间阶段在这样一个细节上‘大动土木’……可能影响学生和作者的整体对话,阻碍学生从整体上建构文本的行为,学生情感体验的热情被难度颇大的仿句训练阻断……实践证明我后来的做法是明智的。课前在几位学生那里‘定做’了几句仿句,在必要的时刻视学生需要展示出来。这样,既起到了拓展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作用,又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对仿句有了直观的认识。”[6]
4.突出重点,锦上添花
知识系统是一个网络状的立体结构,重点则是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它所储存的信息容量大,而且具有多方向传导的特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教师深谙其理,必然会高度重视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主打问题,引进质量上乘的课程资源,组织对话教学,既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语文素养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
赵群筠老师在组织学生解读《春酒》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童年的琦君”时,首先要求同学用两个字概括她留给他们的印象(调皮、贪吃、快乐……),然后请同学们用“课文注读法”来认识这样“一位可爱、活泼的小姑娘”:一是投影展示《石头记》《诗经》《二十四史》《水浒传》的部分注释;二是先以第4段为例作示范点评,再让同学们试着给课文中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
这个教学案例,不仅紧紧抓住“童年的琦君”这一重点开展教学活动,而且在课程资源的介入上也显得极为灵动别致。一是以经典文本作典型引路,让学生从名著中吸收营养,滋养自我,直观地感受到《诗经》《水浒传》等文学名著对人物细节是如何作批注、加评点的;二是以教师的“习作”作榜样示范,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具体学习如何点评琦君这位小姑娘的策略和方法。两则资源,相得益彰,可谓天作一对,地造一双。如果不是教学高手,绝对设计不出如此机智的教学方案。
5.升华情感,烘云托月
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7]确实如此,激情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也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内在动因。但是,教师的激情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仅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作者思想脉络的正确把握,还需要借助合适的课程资源,依托特定的情感氛围渲染,才能激情荡漾,情深似海。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受到熏陶感染,才会听中生情、读中品情、想中悟情,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深情、文本的真情才会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例4】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乡思》[8]
上述文字,还是赵老师执教《春酒》时介入的课程资源。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苦,渲染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因为这个资源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产生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琦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吗?温柔善良的母亲已离她而去,无拘无束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淳朴善良的乡邻也是隔山隔水,就是如法炮制的春酒也没有了往日的滋味。这时,‘家园’还是原来的家园吗?琦君会发出什么感慨?”(接着,学生反复朗读“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从声音中去感受作者深厚的情感。学生的神情变得越来越渐渐凝重)[9]
在置身于特定的课程资源之中时,我被赵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也深深地感受到琦君的那种锥心的失母之痛,刻骨的相思之苦,回归的圆梦之喜。
6.揭示主题,强调深化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它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主题本身的含蓄以及读者人生经历、感悟水平的差异等复杂因素,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有时还会发生较大的偏差。这时,就需要有相关的课程资源作补充、提示和铺垫。在这种情况下,教者如果能“雪中送炭”,及时提供,适时介入,学生就能凭借这些资源,纠正偏差,由浅入深,深刻理解文章主题,正确把握文章中心。
在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除了要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之外,还必定会提炼归纳文章的主题。然而,由于同学们未能完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大多比较肤浅: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从一般意义上说,这样理解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同学们对主题的把握或许就会深刻得多。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时,就提供了一则很普通的课程资源(《孔乙己》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小说,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呐喊》自序里,鲁迅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于介入时机比较适当,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就有了提高:小说描写了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嘲谑、侮辱中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揭示了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发出了改造国民精神的“呐喊”。
三、课余加载:直挂云帆济沧海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的补充和拓展上,也不能只囿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之中,还要尝试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向社会生发,在更大的范围内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程资源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等实践活动中谋求发展,形成厚实的语文素养,迎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辉煌。
1.获取信息,运用探究
阅读主要有消遣型和获得型两种。消遣型阅读如同其他消闲方式一样,是为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获得型阅读则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提炼、吸收和消化文本所传达出的新信息,一是将之与自身固有的思想经过冲突、并存而达到融合的程度,二是将获得的重要信息运用到具体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
由此可知,对课程资源的介入还可以变换一个角度。一是将课程资源与文本有机结合起来组合成一个专题,开展主题式探究。例如,在学习了散文《幽径悲剧》后,结合《紫藤萝瀑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同样的事物,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两文作者借助于“藤萝”这一特定的事物,分别揭示了怎样的道理。二是从文本中筛选和提取有关信息,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例如,在学习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后,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请同学们谈谈对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的独特理解。
2.阅读类文,姊妹媲美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具有更多的美学因素,这是因为编者在选文时特别注重文章的典范性,文质兼美,突出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但是,教材提供的“神品之作”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同类佳作,也只能在反复比较和权衡得失的基础上“舍车保帅”。而这些被舍弃的“车”恰好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教者可以通过“类文推荐”的方法,让学生阅读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同类文章或片段,通过两相对照和“姊妹媲美”,揣摩它们在题材、内容、结构、技巧、语言等方面的异同。类文阅读,扩大了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增加了课文的厚度和密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思考习惯。
3.超级链接,拓宽视野
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篇文章所包含的内容并非仅仅局限于“一篇文章”所介入的内容,一篇文章、一页文字、一个段落、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单元之间按其关系加以链接才组成了一个整体。从这个整体的不同部分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并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链接”到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到图书馆醉心阅读,去展览馆感同身受,上因特网自主探究,开研讨会交流心得,登舞台表演节目,看影视评头品足,赏自然风光撰写美文……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程资源,作用巨大,介入艺术,不一而足。关注课前,立足课堂,不忘课后,阅读教学将更有魅力,更具活力,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72.
[2]王艳杰.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J].教坛聚焦,2008,(23).
[3]余映潮,徐杰.《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及点评[J].新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