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但市场经济运行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和市场间界限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平衡、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政府的定位和作用发挥尤为重要。政府应把握自身定位,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市场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政府;宏观调控;教育和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探索,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前,逐渐转变市场经济只能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错误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可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立稳脚跟,但在经济发展中还是以政府为主进行资源配置。第二阶段,从1992年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第三阶段,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第一性”地位得到确立和深化,政府“第二性”地位也日益明确,政府调控必须通过市场发挥作用,要符合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健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及在国际援助中发挥的作用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上也呈现繁荣景象。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市场角度看,一方面,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局限性和滞后性等弊端,自发性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极不平衡,地区、行业差距大,对环境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盲目性使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缺乏保障,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市场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稀缺资源的配置等方面权限不足,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它难以及时有力有效应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另一方面,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阻碍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全球化经济形势下西方工业文明中不良价值观念的传播冲击市场经济,破坏文明社会进程。
从政府角度看,一,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定位不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及对国民道德水平的关注。二,市场经济领域法制体系不健全,对市场的监管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约束体制不完备。三,政府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实行垄断,在价格上是垄断行为,在销售上是市场行为。除军事、药品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外,对有关民生的行业如石油、通讯进行垄断阻碍市场的活力。四,政府在信息掌握和认知能力上有局限,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核心是调节市场和政府关系,政府作用的发挥尤为重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前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具体而言,第一,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立计划、财税、金融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稳定提供保障。同时,完善计划体系,提高计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行性,为宏观调控提供正确导向。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合理有序、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前提下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简政放权,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更有活力地发展。把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放在首位,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合法、合理运行。十分重视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考察。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限制落后产业的发展。简政放权,一方面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审核效率,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冷门产业予以政策性倾斜。另一方面鼓励不涉及公共安全的国有企业改革,减少对一些关系民生的垄断企业如石油、通讯的束缚,允许此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代社会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要想稳定甚至上升发展,必须注重对人在科技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提升国家在高新技术和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竞争力。为此,要完善教育发展模式,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重视中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传递贯穿教育事业始终,逐层深入;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落在实处,将对学生包括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行为的培养落在实处,反对“分数决定论”。着重鼓励高校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强化科技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市场经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引导市场和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更好地发展本国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郑新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J].求是杂志,2013,(11).
[2]魏礼群.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J].全球化,2014,(4).
[3]何树平、刘凯鹏.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新要求[J].福建论坛,2014,(1).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政府;宏观调控;教育和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探索,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前,逐渐转变市场经济只能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错误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可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立稳脚跟,但在经济发展中还是以政府为主进行资源配置。第二阶段,从1992年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第三阶段,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第一性”地位得到确立和深化,政府“第二性”地位也日益明确,政府调控必须通过市场发挥作用,要符合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健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及在国际援助中发挥的作用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上也呈现繁荣景象。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市场角度看,一方面,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局限性和滞后性等弊端,自发性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极不平衡,地区、行业差距大,对环境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盲目性使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缺乏保障,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市场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稀缺资源的配置等方面权限不足,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它难以及时有力有效应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另一方面,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阻碍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全球化经济形势下西方工业文明中不良价值观念的传播冲击市场经济,破坏文明社会进程。
从政府角度看,一,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定位不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及对国民道德水平的关注。二,市场经济领域法制体系不健全,对市场的监管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约束体制不完备。三,政府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实行垄断,在价格上是垄断行为,在销售上是市场行为。除军事、药品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外,对有关民生的行业如石油、通讯进行垄断阻碍市场的活力。四,政府在信息掌握和认知能力上有局限,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核心是调节市场和政府关系,政府作用的发挥尤为重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前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具体而言,第一,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立计划、财税、金融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稳定提供保障。同时,完善计划体系,提高计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行性,为宏观调控提供正确导向。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合理有序、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前提下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简政放权,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更有活力地发展。把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放在首位,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合法、合理运行。十分重视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考察。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限制落后产业的发展。简政放权,一方面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审核效率,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冷门产业予以政策性倾斜。另一方面鼓励不涉及公共安全的国有企业改革,减少对一些关系民生的垄断企业如石油、通讯的束缚,允许此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代社会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要想稳定甚至上升发展,必须注重对人在科技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提升国家在高新技术和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竞争力。为此,要完善教育发展模式,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重视中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传递贯穿教育事业始终,逐层深入;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落在实处,将对学生包括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行为的培养落在实处,反对“分数决定论”。着重鼓励高校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强化科技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市场经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引导市场和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更好地发展本国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郑新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J].求是杂志,2013,(11).
[2]魏礼群.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J].全球化,2014,(4).
[3]何树平、刘凯鹏.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新要求[J].福建论坛,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