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想当玩偶
理想的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导者,你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父母,不一定,你的孩子可能不这样想。豆瓣网上有个创立了两年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过万,并有日益壮大的趋势。他们在创建宣言里强调:“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的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看成是一群“逆子”的反叛宣言,而仅从传统的道德层面去解读。抛开那些过激的言辞和另类事件,我看到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失败,至少,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有些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特别是50后的家长。他们已习惯生活、就业、房子、生育统统被计划被安排。他们常常为儿女担忧,自己苦点儿累点儿无所谓,只要能把下一代安排好。但孩儿们似乎不太领情,他们把这称为控制。
“我小时候要是有人往家里打电话,妈妈就恨不得把人家祖宗八辈都问出来。现在我要是出去玩,晚一点儿她就不停地给我打电话,让我充分体会什么叫夺命连环找。”一个女孩愤怒地说。另一个女孩说她的理想是:“考上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不看新闻联播,不看春晚,不按时吃饭,不入党,想不生孩子就不生。”
第一个女孩,她的妈妈不断给她打电话,多半是出于关心;第二个女孩,或许她妈妈只是想为她选择一条比较平坦的人生路。但父母爱孩子过多,替孩子决定生活,可就有问题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烦闷,甚至有窒息感,仿佛有人掐着自己的脖子。
最恨牺牲索赔
不少母亲会对孩子说:“自从生你以后,我工作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的时间和钱都花在你身上了——我一切都牺牲了,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我爸爸出轨以后,妈妈每天都在我耳边说他的坏话,动不动掉眼泪。我本来学习压力就大,还得经常劝她。这倒也没什么,问题是她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都是为了我。所以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她——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不能写日记,不能和她不认识的人交朋友。她要求参与到我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动不动拿爸爸出轨、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带大我来压我,逼我不得不听从她……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叛逆,什么都跟她对着干,故意气她 ,我感觉自己非常讨厌她。她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怨妇,也把我变成了一个小怨妇。”一个大学生这样说,随即招来一大帮同情者。
我真替那位妈妈悲哀。我想起一个词:非爱行为。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
许多家长以为让孩子学习好了、有一个好的未来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在这样一种充满功利的爱里,他们忽略了与孩子的天然感情,忘了即使是一个孩子,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而这,恰恰是父母被孩子讨厌的原因之一。
贴心莫贴身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葆有。可是,在我们的文化中,并不提倡这个。“父母在,不远游”是孝道。“四世同堂”是家庭理想。越爱越黏糊。
有个朋友说她儿子上中学后,就不肯对她说心里话了。她没办法知道孩子想什么,很焦虑。其实,孩子的反应是青春期必然,他要刻意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做父母的没必要失落。
父母和孩子黏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放不开手。“你一个人行吗?”“你宿舍同学欺负你没?”很多孩子兴奋地以为上大学可以离父母远点儿,就不必听父母的唠唠叨叨。可实时监控就像噩梦。搞不好,父母弄个长期陪读。监督照顾当然好,贴身伺候没准是为了填补自己那颗空落落的心。泡泡糖父母可不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
爹对妈对孩不对
永远将子女看成不懂事的孩子,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尽管我爸妈知道我们谈了四年恋爱,但还是让我们少联系,因为我女朋友没有工作。他们时常教育我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啥也不算,说两个人要都是公务员那日子过得才舒服!还说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了,听他们的不会错……他们就差没把自己当圣人了,从来就没错的时候!”朋友的孩子和我这样倾诉着。
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很善良,相处起来是那种很和气、宽容的人。但对孩子,却常常抱怨颇多,“我儿子不像你家孩子那么听话懂事。爹妈干什么都是为他好,可他不理解,真是气死人。”
哪有父母不爱孩子呢?但爱孩子并非一是一、二是二这么简单。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的父亲母亲。“我骂他、打他是为他好。”“他知道什么,我不给他把握方向,他迟早掉沟里。”这些都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些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可就需要检讨了。你不会想成为被孩子们讨厌的那类“唯我正确”的父母吧。W
责编/王欢
wangh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