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济宁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价值、汉画像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文化素质的潜在影响、汉画像石审美文化内涵与高等教育融合的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济宁汉画像石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济宁;汉画像石;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075-03
【本文著录格式】张宏图,张慧.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内涵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构建研究——以济宁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75-77.
基金项目:济宁市社科重点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JSGX057)
济宁素有“中国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的美誉,是全国汉画像石的分布比较集中地区之一,不仅出土量大保存多,而且发现最早。汉画像石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考古学、艺术学及历史学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济宁汉画像石艺术审美文化内涵,与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培养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价值
(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
1.文明的体现
考古学表明,我国汉画像石集中的四大区域(山东、河南、四川、江苏)都是当时经济发达的富庶文明地区。汉代济宁生产力水平在全国属前列,主要表现在耕牛的普遍使用和铁制农具的改进和推广以及纺织和冶铁业的先进。从济宁、枣庄至徐州的诸县市都发现了汉代牛耕画像石,其中以滕州(汉鲁国蕃县)出土最多。两汉时期济宁的纺织、冶铁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鲁缟”曾是邹鲁地区的名牌产品,它产生于先秦,盛于汉唐。
2.厚葬的风习
汉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直接产物,如果没有汉代的厚葬风习,也就没有汉画像石。中国自古就有“厚葬”与“薄葬”的争论与斗争。尽管墨子曾大声疾呼薄葬,孔子提倡“丧,与其易也,宁戚”,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无神论思想,汉初几帝也曾下诏倡薄葬,但厚葬习俗并末遏止,甚至形成一种蔓延的趋势,特别是到了东汉,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这种厚葬习俗的主要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一是“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死后能变成鬼神有知有觉,与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活人需要的,死人也需要。因此,就要用厚葬的手段,不惜一切建造死者的世界。二是中国自古就有祖先崇拜,认为逝去先人的魂魄能保佑子孙、荫及后世,影响家族的兴旺发达。三是“慎终追远”的丧祭观。孔子虽不语怪力乱神,但“重民食、丧、祭”,重祖宗祭祀与崇拜,丧祭被推五礼之首。四是汉代实行察举孝廉制度。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制度,投机钻营,以厚葬为手段,企冀戴上“孝”的桂冠,达到显身立世的目的。
3.丰富的内涵
济宁的汉画石刻是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内涵丰富、体大精深,是一部神话传说、经史故事、现世生活杂糅的百科画卷。这些画卷描绘、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
第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既有远古先人初始时各种神话传说,诸如伏羲女蜗、神农炎帝、轩辕黄帝、西王母、东王公等,又有汉代以前流传下来的各种经史故事。第二,突显了传统伦理美德。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纲常教义、人格理想、审美标准,在画像石中得到充分而完整的体现。第三,呈现了汉代社会的风俗习尚。拜谒会见、庖厨宴享、乐舞百戏、狩猎郊游、车马出行等画面当是汉代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汉画像石在向我们展示汉代社会生活、精神风貌、生产活动、民俗事象全貌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本土本源文化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式的总结。
(二)蕴含的思想文化精神
从上述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又可窥视并感悟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文化精神:
第一,“大一统”的文化风范。
随着大汉帝国的建立和儒家官方哲学核心地位的确立,使统一起来的华夏各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意识、精神信仰、思维状态和思维方式,这一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既标志着以华夏各族为中心的汉族的正式形成,也成为汉代乃至中国两千余年宗法制社会的统治思想。汉代是汉民族形成的时期,汉画像石是汉民族的童年记忆。作为大一统思想文化的产物,集文史记载、雕刻绘画于一身的汉画石刻艺术,上承先秦、下融两汉、雕古画今。
第二,豪迈的精神气质。
人们通过汉画像石可以看到中国从始祖先民到两汉这一漫长岁月中文明的历程,看到汉代人对祖先的崇敬、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对神的征服。
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是较多的,其图像皆为人首蛇身,多手持“规矩”,是作为规划天地、育化万物的人类始祖加以敬仰顾念的。在汉画像石中司空见惯的常青树,枝叶交柯、绿荫如磐的合欢树,树上树下、屋顶房檐降落的鸟兽,呈现出人与鸟兽为伍,大自然与人类社會和谐共处,一片祥和的优美生态环境。在墓葬中的地下世界,汉代人把对墓主人的升仙和墓主人后代有用的上至最高天神,下至阴间小鬼等,无论需要谁,就把他引入墓室,为我所用。看似荒诞,实是实用主义的鬼神崇拜,更是一种期待,一种自信的延伸,一种可以支配一切的希冀与气魄。
第三,明显的儒道教化。
在汉代的思想领域中,以改造后的新儒、道为主导,形成儒道互补的二元组合,虽各树一帜,又并行不悖。所以汉画中会有大量的儒家教化及神仙道化的内容。当大量体现儒家经学思想的经史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同时出现在汉画像石中时,你就可品味到汉代人天人合一、人神想通、阴阳变易的思想观念。正是这种心理,形成并奠定了中华民族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蕴含的雄伟质朴艺术气质
“生拙”“浑朴”是汉画像石的主要艺术风格。由于汉画像石刻是以刀代笔,容易产生“拙”的形态、“生涩”质感的线条,所以在某些细节地处理上需要简练概括,在“简”与“拙”中求变。当然,这种粗放而流动的线条不仅仅只是对形体的刻画描摹,而是融合了画工匠人对造型、内容、构图、创意以及精神的高度概括、抽象和凝练,体现着“大道至简”“大礼必简”的传统儒道思想的精髓。 “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1]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的济宁汉画石刻,继承着楚汉文化的血脉,凝成洒脱沉雄、瑰丽恢宏的气质。
二、汉画像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文化素质的潜在影响
(一)汉画像石以象征和大气地表现形式,表现了汉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汉代先民那种胸怀天下、包容天地的豪迈性格,这种性格基因必将支撑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在汉代墓葬中,墓主人通常把宇宙间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真实的、虚假的存在雕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让人体会到世界之博大、宇宙之无限。如果汉代人没有广阔的胸怀,不能站在天际之上,去思考、理解、描绘浩瀚的寰宇,是不可能有如此运用的。
马驰牛走、鸟飞鱼跃、围猎搏击、龙吟虎啸一幅幅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的画作,无不是生命力刚劲与顽强的充分展现。表现了汉代人崇敬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境界,展示了汉代人对征服外部世界的强大信心和力量,流露出汉代人对美好事物强烈的占有欲,体现了汉代先民的一代风范。
汉代人在对自然生命的观察中看到了天地的“大美”之所在,无限、永恒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然现象;令人欢欣鼓舞、奋发昂扬的精神,无不给人以审美的愉快和惊叹。
(二)汉画像石的教化功能是其时代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具有汉代人个体人格之美,这种精神对现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有积极作用。
现在,我们倡导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恰恰是在汉代,而汉画像石正是这一时代的历史遗存和历史确证。儒家思想由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发展到汉代的官学,成为国家的权威思想,是汉代“大一统”的哲学根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礼”与“仁”,是治国施政的纲要,并成为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
儒学是“仁”“礼”之学,著名的武氏祠堂画像中,所有的历史故事画像都是按照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思想选择和配置在祠堂中的。荆轲刺秦、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柳下惠坐怀不乱、季礼挂剑、鲁义姑姊等充满了个体人格之美,是儒家文化的对象化,显示了汉代人巍然屹立的伟大人格,充分展现了汉代人对浩然之气及对君子人格的追求,这种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孝廉”作为汉代的治国方针,选拔“干部”标准,是将宗法伦理之“孝”融入社会政治伦理,将“忠孝”捆绑在一起,使其成为维护统治的社会意识形态。武氏祠画像中,“闵子骞失棰”“曾子故事”“柏榆悲亲”等孝子故事多达二十余处。这些故事在当下虽已没有了政治教化作用,但其中一些故事对当代大学生还是有很好的道德伦理教化作用的。
(三)汉画像石雄伟质朴的艺术气质,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动势与古拙的美学风格,充满着生命力。这种美学风格,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在汉画中,无论是车马出行、楼阁人物、宴饮拜谒、击鼓舞蹈、仙界神灵,还是各种鸟兽动物的画像,都强调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不事细节修饰,以轮廓的整体性流动,表现形象的运动瞬间,展现出形象的运动、力量与速度,生动逼真,具有蓬勃的活力和生機,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动势之美,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它的这种“动势”可以表示生命,表达精神,表现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美感。
“汉代艺术形象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笨拙’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1]这种粗犷豪放的“古拙”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美,体现了汉代人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时代精神。对大学生体会民族文化之瑰丽,启迪、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大有裨益。
三、汉画像石审美文化内涵与高等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新文化育人平台建设,实现汉画艺术进校园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汉画像石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引入大学校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必要选择。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将产生重要作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在了前面,建成了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座“汉画博物馆”,并依托实体馆开发了数字资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它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济宁的高等教育就应该有济宁的特征,培养我们济宁独具个性的大学生。
(二)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汉画艺术进课堂
1.创新思政课教学
可以把思政课搬到博物馆上,把原本简单枯燥的说教,通过极具现场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实现传统思政课堂的有效拓展,这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有趣。例如在《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结合汉代“孝”文化,将“邢渠哺父”等汉画作为赏析内容,教师向学生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感受汉画艺术魅力的同时,达成思想层面的共鸣关系,从而起到教化作用。
2.融入素质教育
汉画像石中有许多娱乐性、竞技性以及健身性体育文化资源,棋类、器械技击、角抵、伎艺、百戏、拳术等运动形式在汉代已初具规模。高校艺体教学,可以从汉画像石中发掘汉代伎艺、体育文化资源中品质优良和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项目。
3.引入专业教学
济宁的高校现开设有动漫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设计专业等,都有必要把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利用起来,开发选修课或特色课程,发掘汉画教学资源,把传承弘扬汉画艺术与学生艺术个性、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施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考核活动,使其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同时,创新体验式教学模式,将文化育人凝练、萃取、落地、 融入立德树人工作全过程,大力推进课堂教学与现场研学、社团活动、社会公益等活动的融合。
(三)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汉文化社团
汉服唐装曾流行了一阵子,其热度正在衰减,但在专业团体、专业人士那里仍在流行,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除了在教学中引入汉画像石元素外,还应该从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着手,组织学生汉文化社团。比如汉画像石上有很多乐舞百戏画面,翘袖折腰的长袖舞、粗犷、豪放的建鼓舞都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四)发挥社会功能
大学生的成长,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济宁是汉画像石大市,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营造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发挥出社会功能,对于高校与社会文化机构融合构建汉画像石育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不光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将优秀的汉画像石遗产及其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而且应在经费方面提供保障,开展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接触传统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70,83.
作者简介:张宏图(1976-),男,汉族,天津人,副教授,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报告文学研究;张慧(1987-),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济宁;汉画像石;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075-03
【本文著录格式】张宏图,张慧.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内涵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构建研究——以济宁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75-77.
基金项目:济宁市社科重点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JSGX057)
济宁素有“中国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的美誉,是全国汉画像石的分布比较集中地区之一,不仅出土量大保存多,而且发现最早。汉画像石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考古学、艺术学及历史学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济宁汉画像石艺术审美文化内涵,与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培养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价值
(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
1.文明的体现
考古学表明,我国汉画像石集中的四大区域(山东、河南、四川、江苏)都是当时经济发达的富庶文明地区。汉代济宁生产力水平在全国属前列,主要表现在耕牛的普遍使用和铁制农具的改进和推广以及纺织和冶铁业的先进。从济宁、枣庄至徐州的诸县市都发现了汉代牛耕画像石,其中以滕州(汉鲁国蕃县)出土最多。两汉时期济宁的纺织、冶铁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鲁缟”曾是邹鲁地区的名牌产品,它产生于先秦,盛于汉唐。
2.厚葬的风习
汉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直接产物,如果没有汉代的厚葬风习,也就没有汉画像石。中国自古就有“厚葬”与“薄葬”的争论与斗争。尽管墨子曾大声疾呼薄葬,孔子提倡“丧,与其易也,宁戚”,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无神论思想,汉初几帝也曾下诏倡薄葬,但厚葬习俗并末遏止,甚至形成一种蔓延的趋势,特别是到了东汉,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这种厚葬习俗的主要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一是“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死后能变成鬼神有知有觉,与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活人需要的,死人也需要。因此,就要用厚葬的手段,不惜一切建造死者的世界。二是中国自古就有祖先崇拜,认为逝去先人的魂魄能保佑子孙、荫及后世,影响家族的兴旺发达。三是“慎终追远”的丧祭观。孔子虽不语怪力乱神,但“重民食、丧、祭”,重祖宗祭祀与崇拜,丧祭被推五礼之首。四是汉代实行察举孝廉制度。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制度,投机钻营,以厚葬为手段,企冀戴上“孝”的桂冠,达到显身立世的目的。
3.丰富的内涵
济宁的汉画石刻是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内涵丰富、体大精深,是一部神话传说、经史故事、现世生活杂糅的百科画卷。这些画卷描绘、反映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
第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既有远古先人初始时各种神话传说,诸如伏羲女蜗、神农炎帝、轩辕黄帝、西王母、东王公等,又有汉代以前流传下来的各种经史故事。第二,突显了传统伦理美德。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纲常教义、人格理想、审美标准,在画像石中得到充分而完整的体现。第三,呈现了汉代社会的风俗习尚。拜谒会见、庖厨宴享、乐舞百戏、狩猎郊游、车马出行等画面当是汉代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汉画像石在向我们展示汉代社会生活、精神风貌、生产活动、民俗事象全貌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本土本源文化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式的总结。
(二)蕴含的思想文化精神
从上述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又可窥视并感悟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文化精神:
第一,“大一统”的文化风范。
随着大汉帝国的建立和儒家官方哲学核心地位的确立,使统一起来的华夏各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意识、精神信仰、思维状态和思维方式,这一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既标志着以华夏各族为中心的汉族的正式形成,也成为汉代乃至中国两千余年宗法制社会的统治思想。汉代是汉民族形成的时期,汉画像石是汉民族的童年记忆。作为大一统思想文化的产物,集文史记载、雕刻绘画于一身的汉画石刻艺术,上承先秦、下融两汉、雕古画今。
第二,豪迈的精神气质。
人们通过汉画像石可以看到中国从始祖先民到两汉这一漫长岁月中文明的历程,看到汉代人对祖先的崇敬、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对神的征服。
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是较多的,其图像皆为人首蛇身,多手持“规矩”,是作为规划天地、育化万物的人类始祖加以敬仰顾念的。在汉画像石中司空见惯的常青树,枝叶交柯、绿荫如磐的合欢树,树上树下、屋顶房檐降落的鸟兽,呈现出人与鸟兽为伍,大自然与人类社會和谐共处,一片祥和的优美生态环境。在墓葬中的地下世界,汉代人把对墓主人的升仙和墓主人后代有用的上至最高天神,下至阴间小鬼等,无论需要谁,就把他引入墓室,为我所用。看似荒诞,实是实用主义的鬼神崇拜,更是一种期待,一种自信的延伸,一种可以支配一切的希冀与气魄。
第三,明显的儒道教化。
在汉代的思想领域中,以改造后的新儒、道为主导,形成儒道互补的二元组合,虽各树一帜,又并行不悖。所以汉画中会有大量的儒家教化及神仙道化的内容。当大量体现儒家经学思想的经史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同时出现在汉画像石中时,你就可品味到汉代人天人合一、人神想通、阴阳变易的思想观念。正是这种心理,形成并奠定了中华民族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蕴含的雄伟质朴艺术气质
“生拙”“浑朴”是汉画像石的主要艺术风格。由于汉画像石刻是以刀代笔,容易产生“拙”的形态、“生涩”质感的线条,所以在某些细节地处理上需要简练概括,在“简”与“拙”中求变。当然,这种粗放而流动的线条不仅仅只是对形体的刻画描摹,而是融合了画工匠人对造型、内容、构图、创意以及精神的高度概括、抽象和凝练,体现着“大道至简”“大礼必简”的传统儒道思想的精髓。 “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1]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的济宁汉画石刻,继承着楚汉文化的血脉,凝成洒脱沉雄、瑰丽恢宏的气质。
二、汉画像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文化素质的潜在影响
(一)汉画像石以象征和大气地表现形式,表现了汉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汉代先民那种胸怀天下、包容天地的豪迈性格,这种性格基因必将支撑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在汉代墓葬中,墓主人通常把宇宙间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真实的、虚假的存在雕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让人体会到世界之博大、宇宙之无限。如果汉代人没有广阔的胸怀,不能站在天际之上,去思考、理解、描绘浩瀚的寰宇,是不可能有如此运用的。
马驰牛走、鸟飞鱼跃、围猎搏击、龙吟虎啸一幅幅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的画作,无不是生命力刚劲与顽强的充分展现。表现了汉代人崇敬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境界,展示了汉代人对征服外部世界的强大信心和力量,流露出汉代人对美好事物强烈的占有欲,体现了汉代先民的一代风范。
汉代人在对自然生命的观察中看到了天地的“大美”之所在,无限、永恒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然现象;令人欢欣鼓舞、奋发昂扬的精神,无不给人以审美的愉快和惊叹。
(二)汉画像石的教化功能是其时代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具有汉代人个体人格之美,这种精神对现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有积极作用。
现在,我们倡导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恰恰是在汉代,而汉画像石正是这一时代的历史遗存和历史确证。儒家思想由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发展到汉代的官学,成为国家的权威思想,是汉代“大一统”的哲学根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礼”与“仁”,是治国施政的纲要,并成为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
儒学是“仁”“礼”之学,著名的武氏祠堂画像中,所有的历史故事画像都是按照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思想选择和配置在祠堂中的。荆轲刺秦、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柳下惠坐怀不乱、季礼挂剑、鲁义姑姊等充满了个体人格之美,是儒家文化的对象化,显示了汉代人巍然屹立的伟大人格,充分展现了汉代人对浩然之气及对君子人格的追求,这种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孝廉”作为汉代的治国方针,选拔“干部”标准,是将宗法伦理之“孝”融入社会政治伦理,将“忠孝”捆绑在一起,使其成为维护统治的社会意识形态。武氏祠画像中,“闵子骞失棰”“曾子故事”“柏榆悲亲”等孝子故事多达二十余处。这些故事在当下虽已没有了政治教化作用,但其中一些故事对当代大学生还是有很好的道德伦理教化作用的。
(三)汉画像石雄伟质朴的艺术气质,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动势与古拙的美学风格,充满着生命力。这种美学风格,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在汉画中,无论是车马出行、楼阁人物、宴饮拜谒、击鼓舞蹈、仙界神灵,还是各种鸟兽动物的画像,都强调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不事细节修饰,以轮廓的整体性流动,表现形象的运动瞬间,展现出形象的运动、力量与速度,生动逼真,具有蓬勃的活力和生機,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动势之美,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它的这种“动势”可以表示生命,表达精神,表现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美感。
“汉代艺术形象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笨拙’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1]这种粗犷豪放的“古拙”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美,体现了汉代人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时代精神。对大学生体会民族文化之瑰丽,启迪、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大有裨益。
三、汉画像石审美文化内涵与高等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新文化育人平台建设,实现汉画艺术进校园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汉画像石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引入大学校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必要选择。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将产生重要作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在了前面,建成了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座“汉画博物馆”,并依托实体馆开发了数字资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它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济宁的高等教育就应该有济宁的特征,培养我们济宁独具个性的大学生。
(二)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汉画艺术进课堂
1.创新思政课教学
可以把思政课搬到博物馆上,把原本简单枯燥的说教,通过极具现场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实现传统思政课堂的有效拓展,这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有趣。例如在《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结合汉代“孝”文化,将“邢渠哺父”等汉画作为赏析内容,教师向学生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感受汉画艺术魅力的同时,达成思想层面的共鸣关系,从而起到教化作用。
2.融入素质教育
汉画像石中有许多娱乐性、竞技性以及健身性体育文化资源,棋类、器械技击、角抵、伎艺、百戏、拳术等运动形式在汉代已初具规模。高校艺体教学,可以从汉画像石中发掘汉代伎艺、体育文化资源中品质优良和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项目。
3.引入专业教学
济宁的高校现开设有动漫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设计专业等,都有必要把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利用起来,开发选修课或特色课程,发掘汉画教学资源,把传承弘扬汉画艺术与学生艺术个性、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施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考核活动,使其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同时,创新体验式教学模式,将文化育人凝练、萃取、落地、 融入立德树人工作全过程,大力推进课堂教学与现场研学、社团活动、社会公益等活动的融合。
(三)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汉文化社团
汉服唐装曾流行了一阵子,其热度正在衰减,但在专业团体、专业人士那里仍在流行,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除了在教学中引入汉画像石元素外,还应该从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着手,组织学生汉文化社团。比如汉画像石上有很多乐舞百戏画面,翘袖折腰的长袖舞、粗犷、豪放的建鼓舞都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四)发挥社会功能
大学生的成长,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济宁是汉画像石大市,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营造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发挥出社会功能,对于高校与社会文化机构融合构建汉画像石育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不光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将优秀的汉画像石遗产及其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而且应在经费方面提供保障,开展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接触传统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70,83.
作者简介:张宏图(1976-),男,汉族,天津人,副教授,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报告文学研究;张慧(1987-),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