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关乎成败的因素,这就是评价。“评价”是依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如果一门课程最终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管理就难以落实。因此,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功能和教学信息反馈功能。
新课程的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不再仅仅是给一个分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教育评价行为中去。新课程评价除关注学业成就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评价——多了几把尺子。”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互动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呢?
1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
1.1维护学生评价的权利。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看法,从而打破评价对学生的束缚。例如:在学习《大熊猫》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有的孩子就提出:“为什么书中讲大熊猫的样子讲的不完整,只写了它的头、身体、四肢的颜色,没有写尾巴的颜色。那么它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呢?”以往对于孩子对教材提出的疑问,我们常常予以回避或者不了了之,新的评价要求不允许我们再走老路。我在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是欣喜,先是赞扬他的细心、认真,然后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最后鼓励他们搜集资料,自己寻找答案。第二天上课,孩子们拿来了很多资料,老师稍加指点学生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最终问题解决了,学生的评价意识也得到了保护。
1.2提供学生评价的机会。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至他们满意为止。人的思维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可能随着他人的评价和思维的变化有新的评价语言和新的观点,因此要允许学生多次评价。例如在讲《拔苗助长》时,在课堂的结尾我让学生评价一下这位种田人,第一个站起来的孩子说:“他太笨了,做了傻事。”—会儿他又主动站起来说:“他其实也是想让自己的秧苗快快长大,他太着急了。”不久,他又要举手发言,在一堂课上有两次发言机会的人很少,如果再把这次机会给他,那么其他的孩子怎么办,但是看着孩子渴求的眼神我还是点了他的名字,结果他的发言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这位伯伯他家里一定很穷,没有粮食吃,他想让秧苗快长高让家里人吃上饭,他才去拔苗的。”听了他的发言,我不禁为之一叹,如果我没有让他说,这颗善良的心可能就会被包裹在我的拒绝中了。给孩子一次机会,就是给课堂一次新的活力。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延时评价还学生个性思考空间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延时评价。一次,一位教师在执教《珍贵的纪念》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小刺猬留下的是最珍贵的纪念?”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回答,其中一位同学首先说:“因为小刺猬爱护环境,不破坏东西。”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许多小手都“唰”地不见了!顿时,这位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就扼制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哪个学生还会去思考和回答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还是《珍贵的纪念》这一课,老师提出同一个问题。
生:因为小刺猬爱护环境,不破坏东西。
师:嗯,这是你的答案,老师听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好不好?(没有马上评价,只是向学生表明他正在认真听,更向其他同学发出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吗?老师非常想听。)
生:因为小刺猬种花,让别人能闻到花香。
师:哦,你和小刺猬一样想到了别人。
生:因为花是自己种的,长了一年才长出来,所以最好。
师:你们越来越聪明了。
生:因为花很漂亮,还有很多的蝴蝶和蜜蜂来玩。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可真了不起。
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成功地运用了“延时评价”原则,才让更多的同学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应讲究宽容、理解、沟通、让步
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老师有他独特的审美感受,学生同样也有。这些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而必然存在着差异。老师对这些差异应该持宽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这些想法是幼稚、偏激甚至是稀奇古怪的。如果这些想法的确不着边际,老师可以适时加以引导,给学生讲明为什么不妥;如果想法有新意有创造性,老师应给予鼓励和赞许。要尽量避免可能给学生造成伤害的评价行为,否则,会给孩子留下长久的负面影响。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在总结课文时老师指出“狐狸是靠骗别人得来食物,不值得我们学习。”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狐狸很聪明,他的办法很好,而且他骗了乌鸦好几次,说明他做事有始有终,一定要把事做成。”老师当时稍稍—愣,继而很温柔地说:“但是他欺骗别人就是不对的,你觉得能表扬一个骗子么?”孩子点点头坐下了。其实这个孩子的理解又何尝没有价值呢?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先肯定孩子敢于思考,然后再对其不正确的认识加以纠正、指导,我想这样的做法更会使学生信服,更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4“自主选择式”考试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语文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我们改变语文考试形式,实行“自主选择式考试”。
“多项选择”。语文学科表现学生素质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根据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多个考查项目。包括听力、书写、朗读、课文背诵、课外古诗文背诵、课外阅读汇报和演讲七项内容。平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若干项参加考查。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表现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
“不定时多次选择”。以上设计的多项考查项目,有的是学生的强项,有的是学生的弱项。强项学生可以早申请考查,弱项可以晚申请考查。考查后如果自己认为成绩满意,就可以作为该项考查的最终成绩,若自己对考查成绩不满意,还可以申请再次考查,直到满意为止。这种考试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多项选择”变单纯卷面性考试为语文综合素质性考试,有效地解决了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不定时考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向较高的语文素养目标不断进取。“语文素养发展学分”变过去的—把尺子为多把尺子,有利于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准确合理的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要求我们有新的评价观念,要求我们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评价的方法传给学生,把自主留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只有这样,评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评价才能成为“为了每一位孩子”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崭新的语文课堂评价。
新课程的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不再仅仅是给一个分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教育评价行为中去。新课程评价除关注学业成就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评价——多了几把尺子。”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互动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呢?
1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
1.1维护学生评价的权利。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看法,从而打破评价对学生的束缚。例如:在学习《大熊猫》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有的孩子就提出:“为什么书中讲大熊猫的样子讲的不完整,只写了它的头、身体、四肢的颜色,没有写尾巴的颜色。那么它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呢?”以往对于孩子对教材提出的疑问,我们常常予以回避或者不了了之,新的评价要求不允许我们再走老路。我在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是欣喜,先是赞扬他的细心、认真,然后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最后鼓励他们搜集资料,自己寻找答案。第二天上课,孩子们拿来了很多资料,老师稍加指点学生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最终问题解决了,学生的评价意识也得到了保护。
1.2提供学生评价的机会。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至他们满意为止。人的思维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可能随着他人的评价和思维的变化有新的评价语言和新的观点,因此要允许学生多次评价。例如在讲《拔苗助长》时,在课堂的结尾我让学生评价一下这位种田人,第一个站起来的孩子说:“他太笨了,做了傻事。”—会儿他又主动站起来说:“他其实也是想让自己的秧苗快快长大,他太着急了。”不久,他又要举手发言,在一堂课上有两次发言机会的人很少,如果再把这次机会给他,那么其他的孩子怎么办,但是看着孩子渴求的眼神我还是点了他的名字,结果他的发言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这位伯伯他家里一定很穷,没有粮食吃,他想让秧苗快长高让家里人吃上饭,他才去拔苗的。”听了他的发言,我不禁为之一叹,如果我没有让他说,这颗善良的心可能就会被包裹在我的拒绝中了。给孩子一次机会,就是给课堂一次新的活力。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延时评价还学生个性思考空间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延时评价。一次,一位教师在执教《珍贵的纪念》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小刺猬留下的是最珍贵的纪念?”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回答,其中一位同学首先说:“因为小刺猬爱护环境,不破坏东西。”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许多小手都“唰”地不见了!顿时,这位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就扼制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哪个学生还会去思考和回答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还是《珍贵的纪念》这一课,老师提出同一个问题。
生:因为小刺猬爱护环境,不破坏东西。
师:嗯,这是你的答案,老师听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好不好?(没有马上评价,只是向学生表明他正在认真听,更向其他同学发出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吗?老师非常想听。)
生:因为小刺猬种花,让别人能闻到花香。
师:哦,你和小刺猬一样想到了别人。
生:因为花是自己种的,长了一年才长出来,所以最好。
师:你们越来越聪明了。
生:因为花很漂亮,还有很多的蝴蝶和蜜蜂来玩。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可真了不起。
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成功地运用了“延时评价”原则,才让更多的同学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应讲究宽容、理解、沟通、让步
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老师有他独特的审美感受,学生同样也有。这些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而必然存在着差异。老师对这些差异应该持宽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这些想法是幼稚、偏激甚至是稀奇古怪的。如果这些想法的确不着边际,老师可以适时加以引导,给学生讲明为什么不妥;如果想法有新意有创造性,老师应给予鼓励和赞许。要尽量避免可能给学生造成伤害的评价行为,否则,会给孩子留下长久的负面影响。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在总结课文时老师指出“狐狸是靠骗别人得来食物,不值得我们学习。”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狐狸很聪明,他的办法很好,而且他骗了乌鸦好几次,说明他做事有始有终,一定要把事做成。”老师当时稍稍—愣,继而很温柔地说:“但是他欺骗别人就是不对的,你觉得能表扬一个骗子么?”孩子点点头坐下了。其实这个孩子的理解又何尝没有价值呢?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先肯定孩子敢于思考,然后再对其不正确的认识加以纠正、指导,我想这样的做法更会使学生信服,更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4“自主选择式”考试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语文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我们改变语文考试形式,实行“自主选择式考试”。
“多项选择”。语文学科表现学生素质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根据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多个考查项目。包括听力、书写、朗读、课文背诵、课外古诗文背诵、课外阅读汇报和演讲七项内容。平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若干项参加考查。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表现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
“不定时多次选择”。以上设计的多项考查项目,有的是学生的强项,有的是学生的弱项。强项学生可以早申请考查,弱项可以晚申请考查。考查后如果自己认为成绩满意,就可以作为该项考查的最终成绩,若自己对考查成绩不满意,还可以申请再次考查,直到满意为止。这种考试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多项选择”变单纯卷面性考试为语文综合素质性考试,有效地解决了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不定时考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向较高的语文素养目标不断进取。“语文素养发展学分”变过去的—把尺子为多把尺子,有利于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准确合理的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要求我们有新的评价观念,要求我们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评价的方法传给学生,把自主留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只有这样,评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评价才能成为“为了每一位孩子”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崭新的语文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