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第二次教《(论语)选读》,但我仍然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他们对孔老夫子的“不以为然”。那甚至带点儿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和上一批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怀着满满的精神追求,带着对其不离不弃的弟子们周游列国,他是真的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开出绚烂的花,希望中原大地再次回复到礼乐郁郁的西周盛世。结果,他看到的只是礼崩乐坏,只是“天下无道”。
认识他的隐士只当他固执偏狭,不懂通达权变,不认识他的人也不过将其形容成一条累累丧家之狗,虽然对于这个称谓,孔子竟是欣然接纳,并连说“然哉,然哉”。想来,他老人家也明白,在那样一个时代,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所谓的精神家园了。但是,儒家有一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我自是明白何谓“隐退全身”,但“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不去试着改变它,又有谁来改变它呢?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长存孔丘内心的,只是默默承受的责任感和忧患感,所以,不被理解又何妨?
而这种明知道注定会头破血流注定会幻灭却仍然不停下脚步的毅然决然,对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而言,是不是真的太不现实和太过遥远?
周末布置了作文《我心中的孔子》,我想我是真地想读读学生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周一,作文本被搬上办公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心却跟着越来越冷,着实生疼。90后的孩子,敢说自然也敢写,有戏谑孔子“自大”“虚伪”“迂腐”“不切实际”的,也有嘲讽颜渊、子贡等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偶尔看到几篇评价较为公正客观的文章,确实有恨不得把它们裱起来巡回展览的欲望。
诚然,作为孔子思想精髓的《论语》,在语言上着实艰涩了一些;而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毕竟只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零星的只言片语的集合,缺乏语言环境,缺少谈话背景,确实也只能让大家读到一个距离遥远的孔子。难怪有学生会说:“‘孔子’,对我而言,只是试卷上的一个名字。”由此,我认为阅读《论语》需要一种态度——平静、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但我们的教学,似乎恰恰缺少这样的态度。强烈的竞争意识、对结果的过分注重都难免使我们与《论语》的精神光辉擦肩而过。如此看来,学生由最初接触《论语》时的新鲜感转为后来的厌倦感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我以为这并不是最根本原因。通过观察学生平时对孔子的态度,阅读他们在作文中对孔子和儒学的评价,我发现,往往是儒学中一些特别美好而又理想化的追求,就偏偏令学生不以为然。比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孔子的“去食取信”观,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孔子关于君子在交友方面的義利取向,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人生态度的高度评价,等等。在他们看来,执著理想完全是装模作样的做秀行为,“取信”根本不切实际,物质才是最重要的;“君子”一说简直可笑极,当今社会人人为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遵循的无非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游戏规则;颜回甘于贫困,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宰我敢于挑战权威,才是值得褒奖的极富个性的特立独行者……此类似懂非懂而又自以为是的解读,令我感到非常心寒。
我想,如果说《论语》本身的语言特点、精神厚度以及教学的功利性,是学生对《论语》学习犯难的浅层次因素,那么,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急功近利的思想,“物质至上”的利益观,所谓的极具个性的“非主流”文化,则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体系。我们经常宣称,《论语》固然艰涩,但它留给当今社会的却不仅仅是几卷泛黄的书页,而是蕴藏其中的深邃哲思,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播这种富有密度和厚度的生活理念,表述这种朴素而又温暖的生存态度。
或许,学习《论语》早已不再是学生的任务,它更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世界恰恰就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常常会看到庸俗的自己,但可悲之处就在于,我们经常性地不以为意,竞认识不到这种庸俗。由此可见,成人世界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宁静坦荡的环境,我们需要同我们的孩子一起认真地思考: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陈来教授说:“这个社会光有动力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给它一个方向,能够用这个方向来调控它;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正好可以在这个时代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方向”,应该就是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纷扰芜杂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告诉学生,除却“作乱犯上”“君君臣臣”这些过时的主张和要求,《论语》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现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需要经常回到这个家园,以便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和方向。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怀着满满的精神追求,带着对其不离不弃的弟子们周游列国,他是真的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开出绚烂的花,希望中原大地再次回复到礼乐郁郁的西周盛世。结果,他看到的只是礼崩乐坏,只是“天下无道”。
认识他的隐士只当他固执偏狭,不懂通达权变,不认识他的人也不过将其形容成一条累累丧家之狗,虽然对于这个称谓,孔子竟是欣然接纳,并连说“然哉,然哉”。想来,他老人家也明白,在那样一个时代,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所谓的精神家园了。但是,儒家有一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我自是明白何谓“隐退全身”,但“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不去试着改变它,又有谁来改变它呢?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长存孔丘内心的,只是默默承受的责任感和忧患感,所以,不被理解又何妨?
而这种明知道注定会头破血流注定会幻灭却仍然不停下脚步的毅然决然,对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而言,是不是真的太不现实和太过遥远?
周末布置了作文《我心中的孔子》,我想我是真地想读读学生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周一,作文本被搬上办公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心却跟着越来越冷,着实生疼。90后的孩子,敢说自然也敢写,有戏谑孔子“自大”“虚伪”“迂腐”“不切实际”的,也有嘲讽颜渊、子贡等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偶尔看到几篇评价较为公正客观的文章,确实有恨不得把它们裱起来巡回展览的欲望。
诚然,作为孔子思想精髓的《论语》,在语言上着实艰涩了一些;而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毕竟只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零星的只言片语的集合,缺乏语言环境,缺少谈话背景,确实也只能让大家读到一个距离遥远的孔子。难怪有学生会说:“‘孔子’,对我而言,只是试卷上的一个名字。”由此,我认为阅读《论语》需要一种态度——平静、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但我们的教学,似乎恰恰缺少这样的态度。强烈的竞争意识、对结果的过分注重都难免使我们与《论语》的精神光辉擦肩而过。如此看来,学生由最初接触《论语》时的新鲜感转为后来的厌倦感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我以为这并不是最根本原因。通过观察学生平时对孔子的态度,阅读他们在作文中对孔子和儒学的评价,我发现,往往是儒学中一些特别美好而又理想化的追求,就偏偏令学生不以为然。比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孔子的“去食取信”观,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孔子关于君子在交友方面的義利取向,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人生态度的高度评价,等等。在他们看来,执著理想完全是装模作样的做秀行为,“取信”根本不切实际,物质才是最重要的;“君子”一说简直可笑极,当今社会人人为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遵循的无非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游戏规则;颜回甘于贫困,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宰我敢于挑战权威,才是值得褒奖的极富个性的特立独行者……此类似懂非懂而又自以为是的解读,令我感到非常心寒。
我想,如果说《论语》本身的语言特点、精神厚度以及教学的功利性,是学生对《论语》学习犯难的浅层次因素,那么,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急功近利的思想,“物质至上”的利益观,所谓的极具个性的“非主流”文化,则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体系。我们经常宣称,《论语》固然艰涩,但它留给当今社会的却不仅仅是几卷泛黄的书页,而是蕴藏其中的深邃哲思,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播这种富有密度和厚度的生活理念,表述这种朴素而又温暖的生存态度。
或许,学习《论语》早已不再是学生的任务,它更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世界恰恰就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常常会看到庸俗的自己,但可悲之处就在于,我们经常性地不以为意,竞认识不到这种庸俗。由此可见,成人世界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宁静坦荡的环境,我们需要同我们的孩子一起认真地思考: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陈来教授说:“这个社会光有动力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给它一个方向,能够用这个方向来调控它;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正好可以在这个时代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方向”,应该就是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纷扰芜杂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告诉学生,除却“作乱犯上”“君君臣臣”这些过时的主张和要求,《论语》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现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需要经常回到这个家园,以便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