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精神的家园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第二次教《(论语)选读》,但我仍然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他们对孔老夫子的“不以为然”。那甚至带点儿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和上一批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怀着满满的精神追求,带着对其不离不弃的弟子们周游列国,他是真的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开出绚烂的花,希望中原大地再次回复到礼乐郁郁的西周盛世。结果,他看到的只是礼崩乐坏,只是“天下无道”。
  认识他的隐士只当他固执偏狭,不懂通达权变,不认识他的人也不过将其形容成一条累累丧家之狗,虽然对于这个称谓,孔子竟是欣然接纳,并连说“然哉,然哉”。想来,他老人家也明白,在那样一个时代,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所谓的精神家园了。但是,儒家有一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我自是明白何谓“隐退全身”,但“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不去试着改变它,又有谁来改变它呢?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长存孔丘内心的,只是默默承受的责任感和忧患感,所以,不被理解又何妨?
  而这种明知道注定会头破血流注定会幻灭却仍然不停下脚步的毅然决然,对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而言,是不是真的太不现实和太过遥远?
  周末布置了作文《我心中的孔子》,我想我是真地想读读学生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周一,作文本被搬上办公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心却跟着越来越冷,着实生疼。90后的孩子,敢说自然也敢写,有戏谑孔子“自大”“虚伪”“迂腐”“不切实际”的,也有嘲讽颜渊、子贡等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偶尔看到几篇评价较为公正客观的文章,确实有恨不得把它们裱起来巡回展览的欲望。
  诚然,作为孔子思想精髓的《论语》,在语言上着实艰涩了一些;而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毕竟只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零星的只言片语的集合,缺乏语言环境,缺少谈话背景,确实也只能让大家读到一个距离遥远的孔子。难怪有学生会说:“‘孔子’,对我而言,只是试卷上的一个名字。”由此,我认为阅读《论语》需要一种态度——平静、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但我们的教学,似乎恰恰缺少这样的态度。强烈的竞争意识、对结果的过分注重都难免使我们与《论语》的精神光辉擦肩而过。如此看来,学生由最初接触《论语》时的新鲜感转为后来的厌倦感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我以为这并不是最根本原因。通过观察学生平时对孔子的态度,阅读他们在作文中对孔子和儒学的评价,我发现,往往是儒学中一些特别美好而又理想化的追求,就偏偏令学生不以为然。比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孔子的“去食取信”观,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孔子关于君子在交友方面的義利取向,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人生态度的高度评价,等等。在他们看来,执著理想完全是装模作样的做秀行为,“取信”根本不切实际,物质才是最重要的;“君子”一说简直可笑极,当今社会人人为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遵循的无非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游戏规则;颜回甘于贫困,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宰我敢于挑战权威,才是值得褒奖的极富个性的特立独行者……此类似懂非懂而又自以为是的解读,令我感到非常心寒。
  我想,如果说《论语》本身的语言特点、精神厚度以及教学的功利性,是学生对《论语》学习犯难的浅层次因素,那么,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急功近利的思想,“物质至上”的利益观,所谓的极具个性的“非主流”文化,则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体系。我们经常宣称,《论语》固然艰涩,但它留给当今社会的却不仅仅是几卷泛黄的书页,而是蕴藏其中的深邃哲思,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播这种富有密度和厚度的生活理念,表述这种朴素而又温暖的生存态度。
  或许,学习《论语》早已不再是学生的任务,它更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世界恰恰就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常常会看到庸俗的自己,但可悲之处就在于,我们经常性地不以为意,竞认识不到这种庸俗。由此可见,成人世界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宁静坦荡的环境,我们需要同我们的孩子一起认真地思考: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陈来教授说:“这个社会光有动力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给它一个方向,能够用这个方向来调控它;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正好可以在这个时代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方向”,应该就是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纷扰芜杂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告诉学生,除却“作乱犯上”“君君臣臣”这些过时的主张和要求,《论语》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现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需要经常回到这个家园,以便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和方向。
其他文献
诗词教学不在于给学生讲授了多少首诗歌,而在于唤醒、激励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诗歌,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感受人间的至情至性。通过李仁甫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进而探究中学古诗词课的教学方式,从而寻觅到诗词教学的津梁,帮助学生找到并徜徉于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至美境界。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
期刊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名著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语言艺术的极高成就,其精炼简约的语言也构建起了《红楼梦》唯美的文学艺术境界。在《红楼梦》当中,最具女性之美的是林黛玉,她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要的女性人物,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下面笔者以林黛玉的语言为例,来比对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性,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出古文的音律之美、简约之美、意境之美,以及现代文的平实质朴之美。  一、林黛玉的语言特
期刊
写作素材是写作当中用来优化文章的优美字句、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和保障。《红楼梦》是中华文坛中的至尊瑰宝,不但“文备众体”,而且入情入景,惊艳世人。品读《红楼梦》,不仅可以从中寻觅写作技巧,还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素材,积累连珠妙语,积淀哲理故事,凝练深邃思想,夯实写作素材的根基。因此,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从《红楼梦》中收集写作素材,使学生学会捕捉优美文句,体悟具有深层含义的话语,进而品评、
期刊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作者忽然听到琵琶之声,忘却了回家的路。这是人与音乐的偶然相遇,正值作者被贬之际,郁郁不得志的内心被这美妙的琴声拨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这是士人与歌女的相遇。一个是仕途之路荆棘坎坷的士人,一个是流浪江湖孤单落魄的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刻作者感到自己就如同被商人抛弃的歌女一般,对国家忠心可鉴,却落
期刊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抽象含蓄、晦涩难懂的,尤其是情感,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因声求气(即朗读法)、因风起浪(即背景介绍法)和析句析字(即语境法)。  没有诗歌的
期刊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该阶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古典诗词生动而凝练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  一、古典诗词中的“炼字”现象  说起“炼字”,每一个高中生都不会陌生。  一是因为“炼字”是诸多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比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中的
期刊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文体分类的专项写作训练较多,绝大多数是整体性的作文练笔,而对作文过程性的指导、作文局部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浮泛。作文中引用诗文这种问题也只是略有提及。在行文中灵活应用已经积累的古诗文资源及其相关拓展内容,这一类的策略指导还相当缺乏。古诗文及其拓展性诗句的直接引用,要与作文内容契合,不可牵强附会。引用的诗句文段或可补充内容,增加文学意蕴,或可支撑观点。直接引用古诗文的名言警句,按引用的
期刊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从阅读到领悟再到语言运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一般可以分为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理性批判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即把控学生的“初步感知—理解领悟—分析鉴赏—表达反馈”四个环节。据此,笔者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期刊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上好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提问之“智”  在“激趣”中“启智”,并运用智力去“寻法”,这是“智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性  问题
期刊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的,富有情感的。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其人文精神就蕴含在语文课程(包括教材)中。  一、感恩父母,学会孝敬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于我们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