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着重从课堂实用时间少、课堂教学密度失衡、教师教学水平低下、泛化阅读自悟、追求课堂教学的“繁荣”五个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缺失
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奠基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充满活力的开放。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着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课改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教学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心理;二是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白具体的达标途径,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学,产生一定的自主学习参与意识;三是教师应采用必要的易于学生知识理解的授课方式。如教学语言的清晰表达、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等。反之,如果课堂教学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调查表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
现象一: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导致学习差异
衡量一堂课教学效率主要看实际的有效教学时间,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知识习得、技能掌握、能力形成及认识提高所占用的实际时间。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差异往往是由于课堂实用时间的差异造成的,课堂教学学生实用时间的不均是有效性缺失的具体体现。以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我认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不均衡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有差异:能够全程参与分析课文的往往是那些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的“优等生”;那些“中等生”只能长期得到部分参与分析全篇课文的机会;而那些“学困生”却因理解能力差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
现象二:课堂教学密度失衡导致教学质量差
所谓课堂教学密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调查发现,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么考虑面面俱到,补充大量资料,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过多,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旧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要么一节课仅抓一两段进行教学,课堂密度小。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应科学安排教学的疏密度,既要尽量提高一般教学密度,又要适当掌握特殊密度。
现象三: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水平由低到高发展,表现为三种类型:(1)记忆性水平;(2)理解性水平;(3)思维性水平。以记忆性和理解性课堂教学为例,常常表现为“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学等于教”等现状,学生的知识学习普遍缺乏一定的迁移性。在思维性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要进行必要的记忆理解,而且要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较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可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当前多数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之上,难以达到思维发展性的水平。
现象四:泛化阅读自悟导致教学欲速不达
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扬州有一个技艺非凡的说书艺人,当他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并未像张飞那样大声怒吼,而是张口怒目,以手势加以辅助。然而听众却感觉到了如雷贯耳、身临其境的效果。我认为说书艺人以手势加以辅助代之怒吼的过程,就是留设语言空白,激发学生想象体悟的过程。由此不由想到在当前的某些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刚刚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有的学生才粗粗地读了一遍,有的甚至一遍还没有读完,就匆匆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体会交流。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要想真正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着力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一次又一次分析概括,如此才会形成独特而有见地的感悟。而在如此短的自读时间中,学生又怎么会产生深入文本的体会呢?此时引导学生交流,只会让学生言不及义、人云亦云,所说的内容只能是肤浅片面的空话、套话、白话。如此泛化阅读自悟,必然导致学生悟性、个性、灵性的丧失,导致教学的欲速不达,最终阻滞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现象五:追求课堂教学的“繁荣”导致语文的本质在“演绎”中改姓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张新华同志在《语文课还是要姓“语”》一文中提出,语文应该姓“语”。然而,据我调查发现,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那些丢弃文本、追求热闹等舍本逐末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语文课成了各学科知识融合的大杂烩,从而导致语文的本质在“演绎”中变“味”改“姓”,让人丝毫感受不到语文的味道。如:一位老师教学《找秋天》一文时,在让学生课前交流有关秋天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华丽的媒体课件展示占用了较长的课堂时间,引得学生阵阵“哇哇大叫”:“哇!秋天真美啊!”最后教师再让学生以舞蹈表演、唱歌展示、绘画汇报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如此的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恐龙》一课时,把重点放在了对几种恐龙特点的理解上,师生互动,依次分析、比较每一种恐龙的特点,还让学生记下有关恐龙的数字。后来,教师又把搜集到的多种恐龙的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恐龙的名字。这样的课似乎成了科学课,又怎么会有语文味呢?《语文新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只有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扎根于文本的语言中,才能把文本的语言、情感等内化为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 课堂是生成的[J]. 四川教育, 2004,(Z1).
[2]陈宏武.实施开放教学 促进个性放飞 [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09).
[3]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刘仍轩.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缺失
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奠基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充满活力的开放。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着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课改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教学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心理;二是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白具体的达标途径,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学,产生一定的自主学习参与意识;三是教师应采用必要的易于学生知识理解的授课方式。如教学语言的清晰表达、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等。反之,如果课堂教学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调查表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
现象一: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导致学习差异
衡量一堂课教学效率主要看实际的有效教学时间,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知识习得、技能掌握、能力形成及认识提高所占用的实际时间。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差异往往是由于课堂实用时间的差异造成的,课堂教学学生实用时间的不均是有效性缺失的具体体现。以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我认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不均衡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有差异:能够全程参与分析课文的往往是那些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的“优等生”;那些“中等生”只能长期得到部分参与分析全篇课文的机会;而那些“学困生”却因理解能力差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
现象二:课堂教学密度失衡导致教学质量差
所谓课堂教学密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调查发现,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么考虑面面俱到,补充大量资料,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过多,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旧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要么一节课仅抓一两段进行教学,课堂密度小。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应科学安排教学的疏密度,既要尽量提高一般教学密度,又要适当掌握特殊密度。
现象三: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水平由低到高发展,表现为三种类型:(1)记忆性水平;(2)理解性水平;(3)思维性水平。以记忆性和理解性课堂教学为例,常常表现为“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学等于教”等现状,学生的知识学习普遍缺乏一定的迁移性。在思维性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要进行必要的记忆理解,而且要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较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可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当前多数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之上,难以达到思维发展性的水平。
现象四:泛化阅读自悟导致教学欲速不达
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扬州有一个技艺非凡的说书艺人,当他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并未像张飞那样大声怒吼,而是张口怒目,以手势加以辅助。然而听众却感觉到了如雷贯耳、身临其境的效果。我认为说书艺人以手势加以辅助代之怒吼的过程,就是留设语言空白,激发学生想象体悟的过程。由此不由想到在当前的某些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刚刚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有的学生才粗粗地读了一遍,有的甚至一遍还没有读完,就匆匆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体会交流。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要想真正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着力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一次又一次分析概括,如此才会形成独特而有见地的感悟。而在如此短的自读时间中,学生又怎么会产生深入文本的体会呢?此时引导学生交流,只会让学生言不及义、人云亦云,所说的内容只能是肤浅片面的空话、套话、白话。如此泛化阅读自悟,必然导致学生悟性、个性、灵性的丧失,导致教学的欲速不达,最终阻滞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现象五:追求课堂教学的“繁荣”导致语文的本质在“演绎”中改姓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张新华同志在《语文课还是要姓“语”》一文中提出,语文应该姓“语”。然而,据我调查发现,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那些丢弃文本、追求热闹等舍本逐末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语文课成了各学科知识融合的大杂烩,从而导致语文的本质在“演绎”中变“味”改“姓”,让人丝毫感受不到语文的味道。如:一位老师教学《找秋天》一文时,在让学生课前交流有关秋天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华丽的媒体课件展示占用了较长的课堂时间,引得学生阵阵“哇哇大叫”:“哇!秋天真美啊!”最后教师再让学生以舞蹈表演、唱歌展示、绘画汇报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如此的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恐龙》一课时,把重点放在了对几种恐龙特点的理解上,师生互动,依次分析、比较每一种恐龙的特点,还让学生记下有关恐龙的数字。后来,教师又把搜集到的多种恐龙的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恐龙的名字。这样的课似乎成了科学课,又怎么会有语文味呢?《语文新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只有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扎根于文本的语言中,才能把文本的语言、情感等内化为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 课堂是生成的[J]. 四川教育, 2004,(Z1).
[2]陈宏武.实施开放教学 促进个性放飞 [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09).
[3]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刘仍轩.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