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思辨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思辨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一、多元辨析,丰富情感体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看待问题的角度往往比较单一,不懂得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所以常常得出片面的结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善于设置“思维陷阱”,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世间万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复杂性,从而让学生不断提升思辨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例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将心比心,在生活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这样的想法,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辨析问题,如给学生讲述生活中具体的小故事,鼓励学生思考:“按道理说,让座是好事情,但是有位同学让座之后,非但没有得到表扬,反而还被骂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有的学生站在让座者的角度思考:“也许那位同学让座的时候声音很大,希望周围的人都听到他在做好事,有一定的炫耀之心。”有的学生站在被让座者的角度思考:“得到一个座位本来是好事,但是也有人会觉得被让座证明自己看起来是个弱者,这种感觉一定不好受。”由此,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做好事,也要懂得运用正确的方法,避免言语伤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时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双方都满意。学生围绕亲子之间的矛盾、同学之间的纠纷等展开讨论,由此更充分地认识到了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思考。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很多事情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不同的状况选择不同的处事方法。
  二、参与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任何一种思维的生命力都在于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小组展开活动,尝试制订调查计划,思考如何选择采访对象,以及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哪些方法能帮助人们维护消费者权益,而且总结了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此外,学生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人利用假冒伪劣商品充当“职业打假人”,进行恶意投诉,甚至勒索商家,这种行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还引导学生围绕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有人认为维权很麻烦,所以如果金额不高的话,就自认倒霉。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面对‘维权难’的问题,你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如何解决呢?”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会变得更强,更好地了解如何合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同一个问题常常有若干不同的解决方案。此时,我们不能盲目地做决定,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辩证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三、模拟情境,做出正确抉择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财产留给谁》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遗产继承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给学生讲述和财产纠纷有关的案例,鼓勵学生召开模拟法庭,以法官的角度进行思考,做出正确的抉择。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A被丈夫杀害,丈夫随后也自杀,围绕财产如何分割的问题,A的父母是否能要求民事赔偿?学生认为,可以依法将两人的父母、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确定各自财产数量后进行分配。考虑到丈夫是过错方,在分割财产的时候可以适当向A一方倾斜。在学生展开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法律知识说说法理和人情之间的关系,并思考通过学习,自己对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在考虑事情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四、主题探究,运用综合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将目光限制在课本知识中,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尝试在课外展开主题探究活动。教师首先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点,设定合适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寻找各种素材,并进行互动交流和总结,从而更好地完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牢固掌握课堂知识,还能够在合作和分析中提升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由和平等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平等意识。为了联系生活实际,教师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在网络上,有时候会有一些说话不负责任的人,而他们认为自己有言论自由,你赞同这种看法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地区有禁止出入的规定,而从疫区来的人也要遵守规定,隔离若干天后才能正常行动。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是不尊重人权的表现呢?”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再分析应该如何合理追求平等和自由。最后,学生认识到人们既要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自由,也要懂得约束自己,如此一来,学生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就更为深刻了。
  此外,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选择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若活动的主题和学生的生活关系不大,那么就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懂得从多个角度理性、公正、客观地看待世界,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
其他文献
卡尔·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中不仅阐明了人的意识与情感的重要性,还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他所做的每一项工作的进展都让我们感觉到真实.无论是尼采说的“成为你自己”,还是卡伦·霍妮说的“就像橡树果实长大了会变成橡树一样,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成人”,都向我们表示,孩子的成长不需要成人煞费苦心地操作或重塑,而应该是一种促进.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释放本身就存在的东西,让他们自己移除成长中的障碍.简言之,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和情感体验的完整的人.
期刊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校的重视。当代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尤为重视,对小学音乐课程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因此,小学音乐课程的创造式改革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对特定课程教授方式进行改革,适应新的需求,就成了当下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教师要优化音乐课程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從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习热情;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学生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学年注册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难办”的家长。排队到他的时候,他不像其他家长一样热情地跟老师打招呼自报孩子姓名,而且他身边也没有带着孩子,他带着一种很排斥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站在注册窗口外面。他一开口便直接问道:“学费多少钱?”说实话,看到他那种敌对的神情,我已经猜到他的小孩之前的成绩、表现肯定不如人意。我心里既不悦又有点忐忑,怕他不讲道理、故意找碴,所以便小心翼翼地问他:“请问您的
期刊
一些来我这儿咨询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流露出这样的想法:当下整个大环境如此焦虑,我不焦虑不行啊;身边“虎妈”“狼爸”那么多,我不“鸡”娃不行啊;所有人都在抢跑,我孩子不拼不行啊……这恐怕正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大环境怎么样,我就只能怎么样;身边人怎么样,我也只能怎么样;其他孩子怎么样,我家孩子便也要怎么样。  这叫盲从。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随波逐流者甚众,特立独行者罕见。盲目从众是容易的,集体无意识也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构建起来的,最终也要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高质量地运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该积极面对人们语言运用情境的变化,基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需求,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现实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学习各自的优势,以系统思维整体设计学习实践活动,重塑社群关系,线上线下互动互补,构建“混合式学
期刊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特征的生命个体,是始终变化、充满差异的人,因此班级管理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教师面对各种突发事件,这既是班级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考量班主任应突能力及带班智慧的重要试金石。班主任不能将突发事件看作班级发展的阻碍力量,而要将其视为全新的起点,在突发事件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充实而富有力量。  一、提升班主任的應急能力  教室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他们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信息量呈指數暴涨,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大数据能更好地对学校进行管理,能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依据,能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新时期大数据的特点,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学校管理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学校管理 变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人们在使用文
项目化学习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方法。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综合性。项目化学习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体验为路径,以成果导向为目标,学生整合运用多种知识,展开持续而深入的探究,最终实现问题的自主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宜采用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开展。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项目化学习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主张以问题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发展能力。笔者结合“指尖上的安全”一课的教学,谈谈探究性学习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成
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在过去,有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就是简单的模仿,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思维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教师应当将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放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由浅表引向深处。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没有思维,知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