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再发现”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发展的乐趣,为达此目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积极实践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根据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基于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认识,下面结合本人执教的“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课堂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探究性教学的实践
1.激趣引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激趣引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教师提示后的学习活动中来,这一环节起到了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课的一开头就应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为学生自主探究作铺垫。
在教学“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可这样引入新课:
展示绚丽壮美的北极光,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惊叹之余急切地想了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告知这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出现的自然奇观时,同学们对磁场的兴趣大增,有了探索磁场的冲动,而“磁”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认识的“磁”,例如小时候玩的磁铁、指南针,当今科技中磁悬浮列车等等。
师:我们整天生活在磁场中,比如地磁场,我们如何知道它的存在,又如何描述磁场?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磁感线”的概念,用一族曲线描述磁场的性质。磁感线是一族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用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的强弱,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N级受力的方向,也是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稳定后N级所指的方向)
在黑板上板书:磁感线概念及特点。
生:我们就是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场强的分布,在电场中人为地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该处场强大小成正比。磁场中的“线”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找到它。
此教学环节应把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确定探究方向,这是教学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原有知识主动去质疑、感知,教师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目标,为下一步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实验探究、实验分析,为学生释疑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视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有所探,探中有学,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探究中来。
(1)实验设计
教师提出实验内容:用一组带箭头的线描述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提供用漆包线绕成的环形导线、直导线(已穿过硬塑料板)、电池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设计,画出塑料板平面上的磁感线分布。
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得到反馈:有些同学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因而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同学希望有一种测量磁场的仪器来检测磁场;有些同学提出利用在学习电场中绘制电场线的方案(我们利用布满电场平面的菱形纸片在电场作用下排列出规则形状反映电场性质)中所学知识寻找线索。同学们热烈讨论,互相交流,气氛活跃,教师有效参与其中,主要是通过提醒设问,引导学生找到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的方案。通过讨论,最终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用塑料平面上尽可能均匀布的小磁针,利用众多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偏转,出现的规则图形来反映磁场的性质,最后,用抽象成带箭头的线画出。
(2)制订计划
将学习小组分成两组,分别探究环形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直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利用撒上细铁粉代替大量小磁针。教师提供仪器,要求学生实验之前按照实验要求,制订实验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图像);实验结论及分析。
学生实验探究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应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教师让各小组自由制定计划,并对不同的计划进行比较、展示。让学生对自己计划中不完善地方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方案。
(3)实验实施
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强调注意事项,如通电时间不宜过长等。接着提供实验仪器,然后让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强调小组成员间要分工协作,教师应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点拨,比如有的小组现象不明显,应提醒学生轻微抖动或敲击塑料板,这样可观察到更明显的现象。最终每个小组基本上都得到相当不错的实验现象。最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归纳总结。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请个别小组负责人进行阐述。
以上实验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己学习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关系,首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对话、答辩、争论中,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关键处加以指点,对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成果显著者,给予肯定表扬;对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多鼓励,从此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总之要让学生在自学与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构建民主和谐气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再发现”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发展的乐趣,为达此目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积极实践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根据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基于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认识,下面结合本人执教的“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课堂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探究性教学的实践
1.激趣引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激趣引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教师提示后的学习活动中来,这一环节起到了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课的一开头就应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为学生自主探究作铺垫。
在教学“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可这样引入新课:
展示绚丽壮美的北极光,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惊叹之余急切地想了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告知这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出现的自然奇观时,同学们对磁场的兴趣大增,有了探索磁场的冲动,而“磁”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认识的“磁”,例如小时候玩的磁铁、指南针,当今科技中磁悬浮列车等等。
师:我们整天生活在磁场中,比如地磁场,我们如何知道它的存在,又如何描述磁场?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磁感线”的概念,用一族曲线描述磁场的性质。磁感线是一族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用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的强弱,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N级受力的方向,也是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稳定后N级所指的方向)
在黑板上板书:磁感线概念及特点。
生:我们就是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场强的分布,在电场中人为地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该处场强大小成正比。磁场中的“线”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找到它。
此教学环节应把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确定探究方向,这是教学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原有知识主动去质疑、感知,教师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目标,为下一步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实验探究、实验分析,为学生释疑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视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有所探,探中有学,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探究中来。
(1)实验设计
教师提出实验内容:用一组带箭头的线描述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提供用漆包线绕成的环形导线、直导线(已穿过硬塑料板)、电池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设计,画出塑料板平面上的磁感线分布。
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得到反馈:有些同学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因而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同学希望有一种测量磁场的仪器来检测磁场;有些同学提出利用在学习电场中绘制电场线的方案(我们利用布满电场平面的菱形纸片在电场作用下排列出规则形状反映电场性质)中所学知识寻找线索。同学们热烈讨论,互相交流,气氛活跃,教师有效参与其中,主要是通过提醒设问,引导学生找到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的方案。通过讨论,最终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用塑料平面上尽可能均匀布的小磁针,利用众多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偏转,出现的规则图形来反映磁场的性质,最后,用抽象成带箭头的线画出。
(2)制订计划
将学习小组分成两组,分别探究环形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直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利用撒上细铁粉代替大量小磁针。教师提供仪器,要求学生实验之前按照实验要求,制订实验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图像);实验结论及分析。
学生实验探究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应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教师让各小组自由制定计划,并对不同的计划进行比较、展示。让学生对自己计划中不完善地方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方案。
(3)实验实施
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强调注意事项,如通电时间不宜过长等。接着提供实验仪器,然后让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强调小组成员间要分工协作,教师应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点拨,比如有的小组现象不明显,应提醒学生轻微抖动或敲击塑料板,这样可观察到更明显的现象。最终每个小组基本上都得到相当不错的实验现象。最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归纳总结。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请个别小组负责人进行阐述。
以上实验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己学习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关系,首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对话、答辩、争论中,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关键处加以指点,对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成果显著者,给予肯定表扬;对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多鼓励,从此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总之要让学生在自学与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构建民主和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