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再发现”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发展的乐趣,为达此目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积极实践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根据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基于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认识,下面结合本人执教的“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课堂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探究性教学的实践
  
  1.激趣引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激趣引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教师提示后的学习活动中来,这一环节起到了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课的一开头就应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为学生自主探究作铺垫。
  在教学“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可这样引入新课:
  展示绚丽壮美的北极光,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惊叹之余急切地想了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告知这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出现的自然奇观时,同学们对磁场的兴趣大增,有了探索磁场的冲动,而“磁”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认识的“磁”,例如小时候玩的磁铁、指南针,当今科技中磁悬浮列车等等。
  师:我们整天生活在磁场中,比如地磁场,我们如何知道它的存在,又如何描述磁场?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磁感线”的概念,用一族曲线描述磁场的性质。磁感线是一族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用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的强弱,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N级受力的方向,也是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稳定后N级所指的方向)
  在黑板上板书:磁感线概念及特点。
  生:我们就是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场强的分布,在电场中人为地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该处场强大小成正比。磁场中的“线”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找到它。
  此教学环节应把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确定探究方向,这是教学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原有知识主动去质疑、感知,教师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目标,为下一步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实验探究、实验分析,为学生释疑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视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有所探,探中有学,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探究中来。
  (1)实验设计
  教师提出实验内容:用一组带箭头的线描述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提供用漆包线绕成的环形导线、直导线(已穿过硬塑料板)、电池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设计,画出塑料板平面上的磁感线分布。
  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得到反馈:有些同学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因而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同学希望有一种测量磁场的仪器来检测磁场;有些同学提出利用在学习电场中绘制电场线的方案(我们利用布满电场平面的菱形纸片在电场作用下排列出规则形状反映电场性质)中所学知识寻找线索。同学们热烈讨论,互相交流,气氛活跃,教师有效参与其中,主要是通过提醒设问,引导学生找到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的方案。通过讨论,最终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用塑料平面上尽可能均匀布的小磁针,利用众多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偏转,出现的规则图形来反映磁场的性质,最后,用抽象成带箭头的线画出。
  (2)制订计划
  将学习小组分成两组,分别探究环形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直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利用撒上细铁粉代替大量小磁针。教师提供仪器,要求学生实验之前按照实验要求,制订实验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图像);实验结论及分析。
  学生实验探究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应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教师让各小组自由制定计划,并对不同的计划进行比较、展示。让学生对自己计划中不完善地方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方案。
  (3)实验实施
  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强调注意事项,如通电时间不宜过长等。接着提供实验仪器,然后让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强调小组成员间要分工协作,教师应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点拨,比如有的小组现象不明显,应提醒学生轻微抖动或敲击塑料板,这样可观察到更明显的现象。最终每个小组基本上都得到相当不错的实验现象。最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归纳总结。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请个别小组负责人进行阐述。
  以上实验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己学习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关系,首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对话、答辩、争论中,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关键处加以指点,对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成果显著者,给予肯定表扬;对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多鼓励,从此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总之要让学生在自学与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构建民主和谐气氛。
其他文献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面对90后和即将到来的00后学生,物理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使学生快乐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师生交流中获得快乐,使物理教学充满快乐。一、优化物理实验,在探索求真中与快乐同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本身可分为自发性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生成性教学。自发性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超出预设方案的、与预设方案紧密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机智、科学地解决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教学的探究性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预设性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启发下产生的,是
演示实验既是教师具体操作和缜密思考的过程,又是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演示实验是教师当堂的示范实验,它不仅体现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教师本身科学素质、治学态度的现身说法。这种以身施教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因而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可能保证演示一次性成功。不过笔者发现,按照教材进行演示实验,即使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会经常出现状况,导致实验一波三折。研究表明,学生很难忍受当堂演示的失败,特别是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相关内容的讨论。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素质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
问题的提出比喻法是通过比喻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特征的方法,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比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具体的案例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及生活的多元化,比喻的运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浅谈几种高中生物教学中比喻的运用类型。一、激趣型在生物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中
目前,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因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积极探索和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明確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
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对于高中生物而言,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因为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高中生物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就要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 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  “问题”指引着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的状态,它的作用主
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瑞典人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返身下山。那意味着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啊。而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在于,他预定的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他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
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改的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各种观摩课花样百出.然而很多学校进行的实验教学,只限于表演,让听课教师开开眼界.实验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实际在广大教师心中是冷冷清清的.教育专家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课堂行为距离依然遥远.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缺少的就是实践.要改变目前的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现状,急需一大批专家型的教师,而吴正宪老师正是一位在实践探索中成长起来典型代表.倾听
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人对事物的求知欲,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学习数学能否学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数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使其产生学好该课程的强烈愿望,应该成为初中数学老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一、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