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如今,我国正在逐步引入“数字”技术,在此形势下,创客教育理念随之而生。作为一种新颖的理念、模式,它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高效。基于此,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创客教育下的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所谓创客,主要指的是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个人的创意转变为实际的人。在新时期下创客教育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步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且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断增强个人的创新能力。可见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那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展者应当如何实施创客教育下的教学呢?
一、巧用创客教育,促进教学与实际融合
创客教育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融合,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以有效发展。任何课程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具体而言就是脱离实际,再运用于实际。对于尚处于成长初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对于生活依旧是懵懂的状态,如若教师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并将其付诸实践。如此,整体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例如,在教学“简洁的排版”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文字、图片的排版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图片与数字整合的排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素材,如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共享单车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这样学生的生活意识就会被唤醒,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会有熟悉感,从而在学习中更加专注、认真。在此前提下,教师再适当适时地引导学生,如采用何种字体、如何构图、哪种颜色较为适合等,这样学生就能够规划、设计出一个更具美感的作品。
二、巧用创客教育,营造生动趣味的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极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长期以来都是广大教师重点探讨的课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一些简单、生动的画面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高,整体教学实效自然也会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学“龟兔赛跑”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首先在同一个画面中展示乌龟和兔子,接着让乌龟和兔子动起来,慢慢地兔子速度加快,超过乌龟。然后,兔子停止运动,乌龟不断前进。最后,兔子接着前进,但乌龟先到达终点[2]。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哲理的渗透,如我们应当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这样才能够取得胜利。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生动、趣味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自主思考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培养,最终获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巧用创客教育,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产物,也是现阶段大力推崇的学习模式之一。将其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个性化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美丽羊村——图块的移动与复制”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如何规划、设计美丽羊村。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组员可以就个人的想法展开阐述、发表[3]。接着,教师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怎样体现生活中事物的前后呢?如何体现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感觉?等,引导各个小组展开激烈探究,从而更好地引申出构图、移动以及复制的方法和技巧。如此,自然能够更加顺利地促进本节课目标的达成。
总而言之,创客教育下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推进教学改革进程的有力举措,更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由之举。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创客教育的价值,找出其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契合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其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巧用创客教育,促进教学与实际融合;巧用创客教育,营造生动趣味的课堂;巧用创客教育,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三个方面出发,为学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加丰富的新知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鲍通.基于任务驱动的创客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Scratch for Arduino“智能小车”制作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37-40.
[2]鞠亮.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2):69.
[3]王德宏.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9):105.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所谓创客,主要指的是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个人的创意转变为实际的人。在新时期下创客教育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步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且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断增强个人的创新能力。可见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那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展者应当如何实施创客教育下的教学呢?
一、巧用创客教育,促进教学与实际融合
创客教育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融合,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以有效发展。任何课程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具体而言就是脱离实际,再运用于实际。对于尚处于成长初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对于生活依旧是懵懂的状态,如若教师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并将其付诸实践。如此,整体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例如,在教学“简洁的排版”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文字、图片的排版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图片与数字整合的排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素材,如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共享单车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这样学生的生活意识就会被唤醒,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会有熟悉感,从而在学习中更加专注、认真。在此前提下,教师再适当适时地引导学生,如采用何种字体、如何构图、哪种颜色较为适合等,这样学生就能够规划、设计出一个更具美感的作品。
二、巧用创客教育,营造生动趣味的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极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长期以来都是广大教师重点探讨的课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一些简单、生动的画面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更高,整体教学实效自然也会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学“龟兔赛跑”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首先在同一个画面中展示乌龟和兔子,接着让乌龟和兔子动起来,慢慢地兔子速度加快,超过乌龟。然后,兔子停止运动,乌龟不断前进。最后,兔子接着前进,但乌龟先到达终点[2]。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哲理的渗透,如我们应当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这样才能够取得胜利。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生动、趣味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自主思考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培养,最终获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巧用创客教育,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产物,也是现阶段大力推崇的学习模式之一。将其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个性化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美丽羊村——图块的移动与复制”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如何规划、设计美丽羊村。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组员可以就个人的想法展开阐述、发表[3]。接着,教师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怎样体现生活中事物的前后呢?如何体现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感觉?等,引导各个小组展开激烈探究,从而更好地引申出构图、移动以及复制的方法和技巧。如此,自然能够更加顺利地促进本节课目标的达成。
总而言之,创客教育下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推进教学改革进程的有力举措,更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由之举。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创客教育的价值,找出其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契合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其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巧用创客教育,促进教学与实际融合;巧用创客教育,营造生动趣味的课堂;巧用创客教育,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三个方面出发,为学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加丰富的新知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鲍通.基于任务驱动的创客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Scratch for Arduino“智能小车”制作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37-40.
[2]鞠亮.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2):69.
[3]王德宏.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