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化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jo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师要能够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深研学生的生活,从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探寻学生喜爱的生活化数学素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学生感性的素材激起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能够提升他们主动学习的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94-01
  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关注学生的生活,努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探寻生活,由此来不断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化的同时,教师还要能够为学生积极地创设和谐、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努力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下便是笔者对于小學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善用生活化语言,构筑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定的程序性语言,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的语言忽视了情感因素、失去了生活的味道,这样的教学语言已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在课堂上,教师严肃的语言、程序化的输出,往往会让学生成为机械式的听众。久而听之,学生也便会感觉厌烦,教师与学生之间也逐渐地拉开了距离,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种不平等关系了。为此,教师要能够改变课堂语言的表达方式,让生活化、趣味化的语言走进课堂,带上更多关爱学生的情感来与学生交谈,或让学生感到幽默、或让学生感到有趣……这样一来,学生便会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独特魅力,从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当然,生活化的语言运用,还包括教师的肢体语言、鼓励学生的语言。对于学生的正确发言,教师给予学生点头的示意;对于后进生的一点点进步,教师给予抚肩式肯定;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也部分给予反思式肯定等等。总言之,生活化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门语言艺术,是构筑平等、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基础。
  二、巧设引领性问题,构筑生活情境式学习过程
  数学的学习,并非是简单地掌握算法、背记公式、题海式练习,它需要学生能够调动智慧的思维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引领性问题设计一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要部分,一直是教师们深研的教学问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对教学的重点问题开展层次性的问题预设,在课堂上逐步提问,直至学生理解解题的方法,最后再加以习题练习,这样便结束了数学教学。而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教师不单单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更多地是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目标直达式提问,更多地是引领,引领学生由学习素材自发生成学习问题,有疑而问,进而能够在问题中进行独立探究或交流学习,从而实现了探究式、创新式的学习。当然,这样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往往要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为此,数学教师要能够为学生积极构筑生活情境式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一节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进行到学习的更佳状态之中,教师就为学生构建了如下生活化情境:“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共有3层,每层有8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最多可容纳50名学生,1栋教学楼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名学生呢?”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学生不仅可以联系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回想式思考,还可以从条件中逐步生发疑问,在层层问题的解决中实现最终问题的解决。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重新认识生活。
  三、开展生活化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他们善于想象,对于好奇的事物多会产生一定的遐想;因而数学教师要能够抓住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让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力,进而能够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此,教师也能够积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地开展实践性数学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节课时,笔者能够结合百分数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项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出的课题有:睡眠时间、特长学习、运动时间等等,让学生开展实践性调查活动,并能够应用百分数知识求出所调查项目所占一天时间的百分比,在下一节课进行汇报。这种让学生走进生活、应用数学、解决实践问题的学习方式,不仅打破了常规应用数学知识的教学形式,也让学生获得了对数学的再认识。学生经历了数学实践性活动,不仅获得了活动体验,也增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走进生活,让生活能够成为小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宝库;反过来又能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引发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后建.浅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现代交际,2016(07):18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了语文的教学,也为其提供了更加先进、多功能的方便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语文课程的完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现代信息技术当中是如何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辅助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辅助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21-01  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它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数学教学就更需走进生活,数学问题更需生活化,只有创设好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知数学,最终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景;发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93-01  数学家华罗庚
摘 要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缺少自制能力,而小学生课堂一节课需要45分钟,对小学生来讲时间稍长,他们会非常容易出现上课不注意听讲的情况。为了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特意想出了适合小学生课堂的教学方式,即课堂提问式教学。根据小学生单纯的心理状况,课堂提问能够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从而更加集中小学生的精力,使他们将更多地精力放在课堂知识上,从浅入深,从表到里,跟着教师的思路越听越有兴趣越听越能听懂
摘 要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开始倾向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文学审美,成为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语文教材中凝聚了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语文老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文化”价值,将“文化”作为提升教学品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工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实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内部规律的工程,学生由于亲身经历与所学知识的限制,在观察事物理解其中内涵时尚处于幼稚阶段,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而实验却起到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知识、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46-02  实
摘 要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化学虽然只有一个学年的学习,但是在整个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切实强化对其的探究性设计,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以切实提升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水平,并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做好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的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关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生的必学内容。从数学的作用看,对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小学生的能力、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方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但也看到,新课程改革推进中,农村小学的数学学困生比重较大,呈现出上升趋势,严重制约了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微课是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产物,有效开发和应用微课资源,能够大幅度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操作,促进教学整体水平提升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开发;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
摘 要阅读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取知识,拓展幼儿的知识面,进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绘本阅读在幼儿主题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绘本阅读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能够帮助幼儿储备知识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本文探究了多元化绘本阅读在主题背景下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绘本多元化阅读的策略,以便强化幼儿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主题教育;绘本阅读;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D
摘 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了解歷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在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意识是学生对历史知识分析与解读的重要思维品质,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体现历史教育教学核心价值的精髓,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问题质量、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