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如何使地理教材“活化”,实现教学活动多维互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地理教材“活化”互动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的教材主要指教科书,它是有助于教师教、适宜学生学的材料。教学过程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尽量用学生的眼光理解和应用教材,发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素材,按照教学的三维目标,对教材进行优化、重组及增删处理,“活化”教材,赋予教材以生命,以促使教学活动达到“多维互动”,实现地理的有效教学。
在教师对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如何讲,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活化”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多维交流。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以活动为中心教学,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下面我就如何使地理教材“活化”,实现教学活动多维互动,谈谈一些看法。
一、挖掘教材探究性、实践性知识,延伸互动教学活动的时空
地理学与社会密切相关,脱离了现实,地理学也就失去了土壤,所以在现行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探究性、实践性知识。教师不应通过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探究、实践,而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挖掘教材中的这类知识,结合学生的学情,制订出合理的、可行的学习计划设计,辅助、协调好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现行的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探究性、实践性知识,学生独立完成有很多困难,需要同学合作、师生合作。教师需要对班级精心分组,注重不同层次、特长学生的搭配,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完成预设任务,又能使学生互动,收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效果。
二、精心重组、整合教材内容,改变互动教学活动的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很单一,采用讲授式,穿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手段很有限,把教材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这不符合有效课堂的要求。有效课堂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考虑每个知识点的呈现,必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做到动脑、动手、动眼,在课堂实现多维互动。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针对教师、学生、教材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在处理地理教材时,教师要精心构思加工,要具有一定的创意,要改变课堂“一个声调”唱到底的做法。我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多种互动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如何突破城市交通的瓶颈);小型的辩论(人类何去何从?是探索地外文明还是保护我们的地球);班级演讲(家乡农业发展遐想,成为上海的“后花园”);撰写小论文(防灾减灾,科学发展);对知识梳理归纳后,设计抢答题,可以分组竞答,激发团队合作精神;对教材中需要实践的内容,设计实验和手工制作来完成(如用洗面池水的排放验证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利用乒乓球自制地球仪);办专题地理墙报、绘图比赛,等等。这些教学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在互动的环境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教材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教师对教材精心“再加工”,能让学生不仅“动”起来,而且“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钻研地理教材的三维目标,拓展互动教学活动的对象
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在备课时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进行设计。“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有推动作用。要实现教材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优化设计,改变传统的互动对象单一(师生互动)的情况,多途径地拓展互动教学活动的对象,增加学习过程的“信息流”,这样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互动教学活动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1.教师间互动。教师集体备课,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这要求同学科教师间互相探讨、集思广益,形成教学合力,探讨最优教学方案。这十分有利于有效课堂的实施。
2.师生间互动。地理新教材从组材、选材等方面为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持。教师作为新教材的探讨者、实践者,要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追求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在充分体现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
3.生生间互动。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往往是相互间敞开心扉的对象,彼此之间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理解。这种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用两人合作、多人分组形成组组互动,还可以形成班级间互动,具体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三维目标需要确定。
4.人机间互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电脑、网络、投影三者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已走进教室,多媒体教学也已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人机互动的设计,学生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在地理学科方面的创新能力,为地理教学提供新的生机和活力。
5.“生社”间互动。教师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等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终生有用的地理”,也可促使学生对地理教材深化理解。
夏谷鸣教授曾指出:“真实的互动其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编排、教材文字、图表、练习等作灵活变通处理,使得地理教材有效地“再组织”,以实现多维互动教学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伟浩.“活化”教材优化地理教学.广东教育,2004.01.
[2]戴敖锁.实施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地理教育,2005.02.
[3]朱建红.对“多维互动教学”的几点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7.04.
关键词: 地理教材“活化”互动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的教材主要指教科书,它是有助于教师教、适宜学生学的材料。教学过程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尽量用学生的眼光理解和应用教材,发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素材,按照教学的三维目标,对教材进行优化、重组及增删处理,“活化”教材,赋予教材以生命,以促使教学活动达到“多维互动”,实现地理的有效教学。
在教师对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如何讲,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活化”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多维交流。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以活动为中心教学,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下面我就如何使地理教材“活化”,实现教学活动多维互动,谈谈一些看法。
一、挖掘教材探究性、实践性知识,延伸互动教学活动的时空
地理学与社会密切相关,脱离了现实,地理学也就失去了土壤,所以在现行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探究性、实践性知识。教师不应通过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探究、实践,而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挖掘教材中的这类知识,结合学生的学情,制订出合理的、可行的学习计划设计,辅助、协调好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现行的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探究性、实践性知识,学生独立完成有很多困难,需要同学合作、师生合作。教师需要对班级精心分组,注重不同层次、特长学生的搭配,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完成预设任务,又能使学生互动,收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效果。
二、精心重组、整合教材内容,改变互动教学活动的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很单一,采用讲授式,穿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手段很有限,把教材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这不符合有效课堂的要求。有效课堂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考虑每个知识点的呈现,必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做到动脑、动手、动眼,在课堂实现多维互动。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针对教师、学生、教材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在处理地理教材时,教师要精心构思加工,要具有一定的创意,要改变课堂“一个声调”唱到底的做法。我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多种互动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如何突破城市交通的瓶颈);小型的辩论(人类何去何从?是探索地外文明还是保护我们的地球);班级演讲(家乡农业发展遐想,成为上海的“后花园”);撰写小论文(防灾减灾,科学发展);对知识梳理归纳后,设计抢答题,可以分组竞答,激发团队合作精神;对教材中需要实践的内容,设计实验和手工制作来完成(如用洗面池水的排放验证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利用乒乓球自制地球仪);办专题地理墙报、绘图比赛,等等。这些教学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在互动的环境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教材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教师对教材精心“再加工”,能让学生不仅“动”起来,而且“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钻研地理教材的三维目标,拓展互动教学活动的对象
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在备课时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进行设计。“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有推动作用。要实现教材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优化设计,改变传统的互动对象单一(师生互动)的情况,多途径地拓展互动教学活动的对象,增加学习过程的“信息流”,这样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互动教学活动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1.教师间互动。教师集体备课,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这要求同学科教师间互相探讨、集思广益,形成教学合力,探讨最优教学方案。这十分有利于有效课堂的实施。
2.师生间互动。地理新教材从组材、选材等方面为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持。教师作为新教材的探讨者、实践者,要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追求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在充分体现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
3.生生间互动。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往往是相互间敞开心扉的对象,彼此之间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理解。这种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用两人合作、多人分组形成组组互动,还可以形成班级间互动,具体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三维目标需要确定。
4.人机间互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电脑、网络、投影三者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已走进教室,多媒体教学也已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人机互动的设计,学生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在地理学科方面的创新能力,为地理教学提供新的生机和活力。
5.“生社”间互动。教师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等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终生有用的地理”,也可促使学生对地理教材深化理解。
夏谷鸣教授曾指出:“真实的互动其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编排、教材文字、图表、练习等作灵活变通处理,使得地理教材有效地“再组织”,以实现多维互动教学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伟浩.“活化”教材优化地理教学.广东教育,2004.01.
[2]戴敖锁.实施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地理教育,2005.02.
[3]朱建红.对“多维互动教学”的几点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