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校由企业转为地方,我校学生的来源由单纯变为复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层次不齐。越来越多的学生课上睡觉、讲小话、玩手机,课下上网打游戏不做作业。据调查,这种现象不仅在我校出现,而且在市中心区学校也普遍出现。把这些不思学习、基础差、习惯差、无上进心的学生称为“学困生"。如何转化这类学生,对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觉得难学,学习效率低下。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 “学困生”上升的比例快,使众多中学数学教师感到非常头疼。在教学改革的今天,了解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乃至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数学“学困生”的特点
何为数学“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使数学学习出现困难,无法独自完成作业,且数学成绩很差的那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表现为课上无精打采,课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作业不交或是抄袭他人作业,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对学生的冷嘲热讽置若罔闻,有时还会出现课上顶撞老师,家中抢白父母的现象,很让老师和父母操心。这些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转化就会发展为多学科同差生,进而发展为品学皆差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差生”。因此对于数学转化“学困生”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必须要找到他们沦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2.1 个人原因。
2.1.1 缺乏学习兴趣。经过多年对“学困生”观察,发现“学困生”对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消极,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受到老师批评后,不能正确对待,反而会产生情绪抵触。
2.1.2 学习自主性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做作业时不认真对待,不注重思考,不注重理解,不善于归纳,只是简单的模拟、识记。他们尚未从小学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难以适应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2.1.3 学习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并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妨碍了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因而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2.1.4 学习习惯差。这些学生虽头脑反应快,但由于学习习惯差,造成成绩不理想,例如在课上缺乏合作意识,不愿动笔做题和动手实验,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问题一知半解,边学边玩,精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不善于独立思考,懒惰缺乏训练。对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需要重复记忆与理解的知识缺乏巩固。形成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审题不认真,粗心、马虎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们的“好朋友”。时间一长使他们造成所学知识不连贯,而数学学科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一旦脱节就很难补上。基础不扎实造成综合应用差,使他们在考试分数低,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1.5 有考试心理障碍。数学中的“学困生”往往在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有严重的: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来不及思考;焦灼心理——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无意志心理——对某个题目,不理解的不做,能理解的部分也不做,造成全体失分的考试心理障碍;自暴自弃心理——认为自己是“学困生”拿到试卷看都不看,乱写一通,靠天吃饭。
2.2 教师原因。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决定性作用。①教学水平一般: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思想教育和方法上的创新。上课刻板无趣,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态度不端正: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指导。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③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情绪带进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经常歧视、讽刺、漫骂、体罚“学困生”等。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致使学生讨厌老师,从而厌恶数学课。
2.3 家庭原因。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多数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只注重子女的学习结果,不注重对子女的教育过程,并且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例如:①有的家长只是关心子女的生活,很少主动检查子女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谈不上跟踪辅导。甚至有家长放弃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把学校当作“托儿所”只要不出事就行了。②有的家长不从自己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地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不打则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③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孩子无人或由长辈监护。这些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无人问津,任其发展,放任自流,致使孩子懒惰成性,经常逃课,学与不学一个样。
2、4 社会原因。当前,各种社会现象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社会信息中各种消极因素,让一些学生道德天平开始失衡,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3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3.1 改进教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小学毕业生都免试升入初中学习,所以“学困生”的存在不可避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工作的第一步。我的做法是:①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是离不开数学。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并根据情景设置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样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②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课件、图片等增加数学形象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顺口溜、故事等引导帮助的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③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合理定标,分层分组,加强辅导。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我的做法是:多进行个别辅导,作业多采取面批的形式及时纠正;帮他们找到出错原因,及是弥补所欠缺知识。加大难易适度课堂练习,让他们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外,还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对“学困生”进行分层分组,降低学习考核标准,引入竞争机制。让他们横向比较,即同一层次相比较,对完成目标的学生大力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2 少冷漠,多关爱。中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采取漠不关心,甚至于放弃“学困生”是数学教师的大忌。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我的做法是:多和“学困生”谈心,经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生活,加大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每次考完试后,都和家长做好交流,帮助家长做好学生的工作,该表扬的表扬,该鼓励的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这样既育人又教书,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取老师的教诲。
3.3 少责备,多赏识。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要做好跟踪调查、抓好每个环节。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对每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处理问题要耐心细致,不可简单粗暴。对所犯错误要少责备,多讲理,帮助他们寻找犯错的原因。批评时要得体,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大力表扬。对他们的闪光点多赏识。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班级工作。对他们要用心做到不嫌弃、不放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4 加大“惩罚”力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除对“学困生”多赏识外,也要进行适度的“惩罚”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是:①每天让班委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对于不带者进行适度的“惩罚”。由于“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带书,作业本。不带学习工具的想象经常出现,这样就制约了课堂探究活动的进行,例如在八年级数学“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就需要学生动手画图实验,而这需要三角板。对于不带的学生让他们为大家讲一个数学小故事,或唱一首歌作为惩罚。②加大对“学困生”的作业监督,不让一个同学漏网。为了让他们养成自己做作业的习惯,每天早上利用早读时间分组检查作业情况,对于没完成的学生,利用课间单独辅导。杜绝他们抄袭作业。③加大课堂监督力度,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由于“学困生”的自制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意识,上课不免出现讲小话、玩手机等现象。本人采取的方式是对于讲话者让学生下课去办公室朗读课文。字数由少到多。对于玩手机的学生,先没搜手机,让家长来领取。或看今后的表现如:一周内无违反纪律的记录可以领取手机。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需要我们教师转化教育理念,而且需要我们付出辛苦的劳动,只要用心对待我们的学生,用足够的细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教育的契机。用足够的爱心体谅他们。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他们。相信我们的数学“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少,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王昆.关于农村中学学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EB/OL】.教育网,2006.5
2 侯一波.一个都不能落——名师提升学困生的真对教学
3 教学差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觉得难学,学习效率低下。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 “学困生”上升的比例快,使众多中学数学教师感到非常头疼。在教学改革的今天,了解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乃至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数学“学困生”的特点
何为数学“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使数学学习出现困难,无法独自完成作业,且数学成绩很差的那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表现为课上无精打采,课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作业不交或是抄袭他人作业,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对学生的冷嘲热讽置若罔闻,有时还会出现课上顶撞老师,家中抢白父母的现象,很让老师和父母操心。这些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转化就会发展为多学科同差生,进而发展为品学皆差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差生”。因此对于数学转化“学困生”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必须要找到他们沦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2.1 个人原因。
2.1.1 缺乏学习兴趣。经过多年对“学困生”观察,发现“学困生”对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消极,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受到老师批评后,不能正确对待,反而会产生情绪抵触。
2.1.2 学习自主性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做作业时不认真对待,不注重思考,不注重理解,不善于归纳,只是简单的模拟、识记。他们尚未从小学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难以适应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2.1.3 学习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并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妨碍了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因而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2.1.4 学习习惯差。这些学生虽头脑反应快,但由于学习习惯差,造成成绩不理想,例如在课上缺乏合作意识,不愿动笔做题和动手实验,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问题一知半解,边学边玩,精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不善于独立思考,懒惰缺乏训练。对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需要重复记忆与理解的知识缺乏巩固。形成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审题不认真,粗心、马虎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们的“好朋友”。时间一长使他们造成所学知识不连贯,而数学学科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一旦脱节就很难补上。基础不扎实造成综合应用差,使他们在考试分数低,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1.5 有考试心理障碍。数学中的“学困生”往往在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有严重的: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来不及思考;焦灼心理——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无意志心理——对某个题目,不理解的不做,能理解的部分也不做,造成全体失分的考试心理障碍;自暴自弃心理——认为自己是“学困生”拿到试卷看都不看,乱写一通,靠天吃饭。
2.2 教师原因。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决定性作用。①教学水平一般: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思想教育和方法上的创新。上课刻板无趣,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态度不端正: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指导。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③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情绪带进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经常歧视、讽刺、漫骂、体罚“学困生”等。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致使学生讨厌老师,从而厌恶数学课。
2.3 家庭原因。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多数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只注重子女的学习结果,不注重对子女的教育过程,并且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例如:①有的家长只是关心子女的生活,很少主动检查子女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谈不上跟踪辅导。甚至有家长放弃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把学校当作“托儿所”只要不出事就行了。②有的家长不从自己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地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不打则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③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孩子无人或由长辈监护。这些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无人问津,任其发展,放任自流,致使孩子懒惰成性,经常逃课,学与不学一个样。
2、4 社会原因。当前,各种社会现象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社会信息中各种消极因素,让一些学生道德天平开始失衡,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3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3.1 改进教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小学毕业生都免试升入初中学习,所以“学困生”的存在不可避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工作的第一步。我的做法是:①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是离不开数学。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并根据情景设置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样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②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课件、图片等增加数学形象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顺口溜、故事等引导帮助的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③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合理定标,分层分组,加强辅导。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我的做法是:多进行个别辅导,作业多采取面批的形式及时纠正;帮他们找到出错原因,及是弥补所欠缺知识。加大难易适度课堂练习,让他们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外,还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对“学困生”进行分层分组,降低学习考核标准,引入竞争机制。让他们横向比较,即同一层次相比较,对完成目标的学生大力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2 少冷漠,多关爱。中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采取漠不关心,甚至于放弃“学困生”是数学教师的大忌。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我的做法是:多和“学困生”谈心,经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生活,加大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每次考完试后,都和家长做好交流,帮助家长做好学生的工作,该表扬的表扬,该鼓励的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这样既育人又教书,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取老师的教诲。
3.3 少责备,多赏识。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要做好跟踪调查、抓好每个环节。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对每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处理问题要耐心细致,不可简单粗暴。对所犯错误要少责备,多讲理,帮助他们寻找犯错的原因。批评时要得体,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大力表扬。对他们的闪光点多赏识。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班级工作。对他们要用心做到不嫌弃、不放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4 加大“惩罚”力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除对“学困生”多赏识外,也要进行适度的“惩罚”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是:①每天让班委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对于不带者进行适度的“惩罚”。由于“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带书,作业本。不带学习工具的想象经常出现,这样就制约了课堂探究活动的进行,例如在八年级数学“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就需要学生动手画图实验,而这需要三角板。对于不带的学生让他们为大家讲一个数学小故事,或唱一首歌作为惩罚。②加大对“学困生”的作业监督,不让一个同学漏网。为了让他们养成自己做作业的习惯,每天早上利用早读时间分组检查作业情况,对于没完成的学生,利用课间单独辅导。杜绝他们抄袭作业。③加大课堂监督力度,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由于“学困生”的自制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意识,上课不免出现讲小话、玩手机等现象。本人采取的方式是对于讲话者让学生下课去办公室朗读课文。字数由少到多。对于玩手机的学生,先没搜手机,让家长来领取。或看今后的表现如:一周内无违反纪律的记录可以领取手机。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需要我们教师转化教育理念,而且需要我们付出辛苦的劳动,只要用心对待我们的学生,用足够的细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教育的契机。用足够的爱心体谅他们。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他们。相信我们的数学“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少,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王昆.关于农村中学学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EB/OL】.教育网,2006.5
2 侯一波.一个都不能落——名师提升学困生的真对教学
3 教学差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