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乡村建设的现实语境,无法离开全球化资本流动、国家政策实践的持续博弈。所以,我们应该反思各路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昕存在的环境条件及由此带来的相应问题,从中思考不论何种身份和方式的社会介入,都必须尊重“在地”乡土的内生逻辑。
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在乡村进行艺术乡建和在地性创作,是中国艺术乡建的另一种尝试。比如,安徽的“碧山乡建”,山西晋中的“许村计划”,重庆的“自然生长夏坝计划”等,这类项目属于乡村在地性项目的早期原创类型。这类项目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渠岩、左靖、黎光波等,他们一般都有较为完整的乡建理念,项目的侧重点也并非局限在艺术领域。
许村计划
艺术介入乡村是一种社会行动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许村
发起时间:2007年7月
许村位处山西腹地,太行山深处,村民倚赖的农作物收效甚微,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许村地区传统积淀深厚,但也为传统所累,观念和意识在现代化的单一指标中显得较为滞后。“许村计划”的出现让许村开始变得不一样。
经过10多年的努力,许多当地的知识分子受到感召返回家园,村民重拾了对自己家园的自信与热爱,并使许村逐渐复活。但许村既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中喧嚣的旅游村,也没有变成外来者为主体的艺术家村落聚居地,许村仍是许村人的家园,许村和许村人还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历史和生活。许村既避免了单一经济发展的模式,也避免了外部过度介入的难题。
许村十年确立主体性
2007年,艺术家渠岩来到许村,开始了艺术推动乡村复兴计划和实践,他长期深入许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与当地干部和村民一起进行“艺术介入乡村”和“艺术修复乡村”的乡村建设,从带头捡垃圾、将老屋改造为许村艺术公社、修复老建筑,到发起“创造新文化,救活古村落”的“许村宣言”,多次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许村举办国际乡村艺术节和许村论坛……至今,两年一届的“许村艺术节”已成为许村的“招牌”。在凉爽宜人的深山中,海内外友人集聚在许村,一边采风一边与村民交流,带来新的知识、思想以及技能。许村通过艺术和节庆,让乡村、社区和地方经济发展发生了有效的化学反应,就连村子里爱画画的聋哑人王仲祥的作品都有了销路、农家院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同时,渠岩通过许村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更多艺术家获得亲历乡村现场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重新构建了一种乡村应该存有的文化逻辑,解决了关于主体性的疑问。渠岩认为,艺术介入乡村,重要的并不是艺术本身,更不是审美范畴,而是成为一种社会行动,恢复被破坏的乡村生活形态与自然生态,建立被社会改造运动破坏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艺术是让乡村苏醒、信仰回归和恢复人的生命感觉的有效途径。
“许村计划”不再把乡村作为被否定的对象,而是肯定乡村的文化价值,并使之与时代相衔接。渠岩和许村形成的平等互惠关系,正是这个艺术乡建项目能够长期存在,并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平衡的建立,也是在艺术乡建过程中他逐渐领恬到的。“通过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我发现艺术介入现实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必须在社会中构建一个相互的共同体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单项的,要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渠岩说。
艺术乡建的“去艺术化”
很多人疑惑“许村计划”这个行为本身是艺术还是社会实践?在当代语境下,它依然是一件艺术作品,它首先是对当下中国活生生的城镇化进程的反思以及介入。这意味着“艺术”的概念被突破以后,它既在艺术内部构成了一种自我批判,同时也建立了跟其他学科之问的交流平台,使得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艺术这个途径,进入到一个对话讨论的空间。
后来针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开展的“青田范式”,渠岩便有意“去艺术化”。其中一条范式就是老宅修复,通过重新对村里的老房子进行修复、设计、改造,让村民看到老房子变得时尚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其实乡村生活也可以是现代化的。当大家看到传统和时尚、和未来是相联系的,人们就不再热衷于拆老房子了,而是想办法修复和改造老房子,在传统中找到新的创造力。
“青田范式”是建立在对青田乡村地方性知识尊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与当今社会链接,最重要的就是以村民为主体,而非艺术或是其他外来文化,这样避免了“本末倒置”,尊重在地文化,从乡村历史、经济、礼俗、民艺、审美等多方面同步复兴。这种模式也给中国艺术乡建带来了更多思考。
碧山乡建
多方结合,重构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
地点: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
发起时间:2011年
碧山村地处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坐落于黄山余脉碧山脚下,邻近宏村、西递,村中保留数百间明清时代的祠堂与民居,还保存着徽州古村落的典型历史风貌。如今,种田、养蚕、采茶、种麻、手工艺仍然是村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只是这个村子也像我国绝大多数的乡村一样,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村民对家乡的认同度不高,都向往城市生活。缘起于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市化的批判立场,由艺术家左靖引领的团队选择在碧山村进行以文化建设为主体的艺术乡建,旨在通过复兴当地的民俗民艺,重构碧山村的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
碧山工销社带动的文化商业模式
2011年至2013年,左靖带领10多位安徽大学的学生,经过近10次田野寻访,编辑成《黟县百工》一书,记录下90项安徽省黟县的民间手工艺(百工)。在最初进行黟县百工调研时,空间生产便设计为艺术乡建的三个生产中的第一项,最后“碧山工销社”落地于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建筑。
碧山工銷社原为建于1964年的碧山供销社,同时也是碧山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从2015年5月,左靖和搭档王勇租下了老供销社,将其改造成一个综合文化空问,拥有销售、工坊、出版、展览、讲座、驻村等多种功能。其布局为“前店后坊”,除了彰显“百工”主题外,还将其定位为“碧山村的会客厅”。前厅放置了两张八仙桌、若干条凳,并备有免费茶水,供村民歇息聊天,以示“会客厅”之意。 如今,“碧山工销社”已被打造成一个连接城乡的文化品牌:2017年,经过近两年的筹备,碧山工销社改造完成,并邀请策展人顾青做了一个开幕展,探讨当代设计与民间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结合的可能。除工艺展览之外,还推行一个长期合作的“方志小说”项目,这是两位青年学者芬雷和周功钊策划发起的驻村写作计划。2018年,碧山工销社参与LOCALAND(西安)国内首家示范空间,作为碧山工销社输出乡村价值的第一个城市窗口,这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能近距离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魅力。同年碧山工销社与日本的D&DEPARTMENT合作,设立了中国大陆首家合作店“D&DF_PAR]MENT HUANGSHANby碧山工销社”。左靖希望通过复兴民问手工艺来复兴当地的文化生态,并最终使碧山工销社发展成为发掘地方文化和物产、推广中国“长效设计”的文化商业品牌。这一年,“碧山工销社”项目参加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9年,“碧山工销社”获得了北京设计奖“传统工艺设计奖”。
现在,碧山吸引到相同气质的人入驻。这里有先锋书店开的第一家乡村书店——碧山书局,还有诗人寒玉的儿子牧儿做的狗窝酒吧和碧山精酿。在左靖团队到碧山之前,除了村口一家农家乐外,没有一间民宿。目前,碧山村的民宿已达60余家。这些民宿大都是村民改建自宅而来,在周末或节假日,外地的观光客蜂拥而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收入。
文化交流转向文艺复兴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将当代艺术的资源带入到城镇、乡村、田野等场地,已成为中国当下比较流行的当代艺术项目之一。由此形成了城市化的文化艺术功能开始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进行分化和转向的一种现象,具有“泛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趋势。当城市的发展到了定极限,甚至形成了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所说的“拥挤文化”(Cultlureof Congeslion)时,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和空间结构就变得迫在眉睫。而碧山乡建项目作为国内早期自发形成的艺术乡建案例,为当代艺术资源向乡镇转向的这种趋势与方式提供了参考样式。
哈尔·福斯特在1995年发表的论文《作为民族志书写者的艺术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原始人幻想”(Primiiivist fontasy),用以指艺术家将超脱本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异族同文明之外的理想观念,塑造成可以寄托自己理想政治愿景的意象,再通过艺术创作来突出这一意象。诚然,早期的碧山乡建,艺术家将碧山看作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桃花源,并在此之上加以自己对“传统”的想象,最终以“拯救”当地文明为己任,意图将断根的传统文化续接起来,同时向城市继续输出“桃花源”价值的这一做法暴露了不少弊端。但经过10年的探索和调整,左靖逐渐让文化建设、社区营造、商业发展与村民需求和参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乡建叙事。
除了碧山村,左靖还在贵州发起了以“乡镇建设”为主题的“茅贡计划”;在云南普洱市景迈山协助当地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浙江温州参加徐岙底村的乡土文化梳理和展陈工作。最近一年,左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河南焦作市修武县的大南坡村,并把碧山工销社也开到了那里。此外,在他的策划下,方所文化也进驻了这个豫北村庄,成为其第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中国乡村生活美学空间——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者正和当地居民一起,从建筑活化、文化研究、设计创新、社群营造、社会美育等不同维度出发,将美学与乡村生活融于一体,在大南坡村探索和重建一个通达而自信的中国乡村文化体系。
自然生长夏坝计划
打造一个自发性的在地艺术乡村品牌
地点:重庆江津区夏坝镇
启动时间:2017年7月
距离重庆主城60公里的江津夏坝镇,曾经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工业重镇之一。20世纪,夏坝拥有火车站、钢铁厂、兵工厂、造纸厂,还有一座在当时江津享有盛名的车滩水电站,这些企业养活了当时整个夏坝镇的居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企业旧厂陆续调迁,许多工业遗址被遗留下来,依然保留着20世纪的模样:六七十年代的厂房、高耸的烟囱、老旧的红砖办公大楼、配套学校等历史建筑物。
2017年夏,策展人崔波和黎光波来到小镇内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车滩水电站,租赁下已经废弃的车滩电站老办公楼,并投入大量资金,对办公楼进行空间改造,并开始对夏坝及江津片区文化、历史以及未来艺术带动乡村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考察与探讨。“自然生长艺术计划”(NotureArt,下文简称“自然生长”),这个是以挖掘、培养、鼓励中国青年摄影创作者为目的发起的艺术项目,便诞生于此。
探究如何以图像撰史是崔波和黎光波选择在夏坝镇出发的人文使命。这是基于聂荣臻通过摄影为新中国成立宣传事业和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脉络,而展开的自然生長艺术计划通过摄影在当下时代进行全国青年艺术创作者无限可能性探索的重要线索。
乡村公共艺术改造
2017年7月,“自然生长一夏坝计划(85后中国摄影师公益驻留计划)”启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名文化艺术工作者到夏坝进行文化交流和考察在地文化。这些驻地艺术家需帮助当地居民或小岛艺术中心进行乡村艺术改造。并在完善乡村居民设施建设的前提下让其作品存在于乡村之间,以此在实践中扩展创作的边界。
“自然生长”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拒绝统一的开发与打造,让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们需要花时间成为当地的居民,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去尊重土地。当地居民也需要花时问慢慢地去接纳我们。这是自然生长夏坝计划区别于其他艺术乡建项目最本质上的区别。”策展人黎光波说。艺术介入乡村需要很长时问的磨合,这需要艺术家和当地居民在一起互相熟悉,有了当地民众的认可,艺术介入乡村才能顺利进展。
乡村儿童摄影公益培养项目
“自然生长”为探索夏坝艺术乡建的实操性,与重庆南川东胜小学、香港富幼基金会共同开始培养艺术公益。2017年8月,香港福幼基金会向夏坝镇附近的东胜小学送去了400部拍照手机和20多部相机,他们就以东胜小学为试点,探索孩童的视觉教育在中国乡村落地实验,让艺术家教孩子们用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他们眼中的乡村日常。
短短一年内,东胜小学的艺术公益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9年“自然生长”也回到了夏坝小学,正式启动了夏坝乡村儿童摄影公益培养项目:每周驻地艺术家免费向当地小朋友进行以摄影为主的艺术公益教育课程,寒暑假也不例外;并通过与银行、手机企业合作发起捐献手机给夏坝儿童作为公益教育课程使用。通过这一系列行为让夏坝恢复往日的活力,艺术项目也在这片土地上开始慢慢成长。
“我们会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一起上街,也会不断地邀请全国的摄影老师来到夏坝,并教当地的小朋友画画拍照。”策展人黎光波说,这是一个互相认识的过程,也是“自然生长”最打动人的部分。夏坝小岛居民(影像)艺术节
经过了两年的全国驻地和公益,“自然生长”决定,从2019年起邀请更多的具有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在夏坝长久地“居住”。一场以夏坝人文为创作素材,当地居民为参与主体,在地环境为展示空间的综合性当代艺术节——夏坝小岛居民(影像)艺术节诞生了。
2019年11月11日,首届小岛艺术节如期开幕,艺术节命为“未曾进入小岛”,主要载体为影像,定义为经过收集整理的夏坝历史影像;以及通过艺术节,更多人来到夏坝产生的影像。首届艺术节参展的艺术家来自突尼斯、意大利、中国等各国家和城市,作品包含摄影、纪录片、电影、文学、新媒体、空间装置、绘画等多种艺术类别。在这次艺术节中,艺术家不再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而是化身为本地居民邀请邻居参与到自我的艺术创作之中。有了前两年的群众基础,村民都自发前来帮忙,让作品与小镇融合,在街道、田野处、工厂外围墙壁与乡村的景观交相呼应。
“自然生长”在呈现重庆当代青年艺术家面貌的同时,又给夏坝旅游经济带来了发展。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驻地艺术家的在地作品带到了国内各大艺术展会进行文化交流,比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等。此外,还帮助夏坝成立了自己的农产品牌“夏乡坝”,“自然生长”的艺术团队还协助村民做田问管理以及品牌的包装和后续的销售。
“自然生长”的一切都基于影像,归于影像,让所有的艺术方式、公益文化、商业发展开始互存,逐渐打造出一个自发性的中国在地乡村艺术区域,从而让艺术去激活整个夏坝的乡村经济发展。
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在乡村进行艺术乡建和在地性创作,是中国艺术乡建的另一种尝试。比如,安徽的“碧山乡建”,山西晋中的“许村计划”,重庆的“自然生长夏坝计划”等,这类项目属于乡村在地性项目的早期原创类型。这类项目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渠岩、左靖、黎光波等,他们一般都有较为完整的乡建理念,项目的侧重点也并非局限在艺术领域。
许村计划
艺术介入乡村是一种社会行动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许村
发起时间:2007年7月
许村位处山西腹地,太行山深处,村民倚赖的农作物收效甚微,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许村地区传统积淀深厚,但也为传统所累,观念和意识在现代化的单一指标中显得较为滞后。“许村计划”的出现让许村开始变得不一样。
经过10多年的努力,许多当地的知识分子受到感召返回家园,村民重拾了对自己家园的自信与热爱,并使许村逐渐复活。但许村既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中喧嚣的旅游村,也没有变成外来者为主体的艺术家村落聚居地,许村仍是许村人的家园,许村和许村人还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历史和生活。许村既避免了单一经济发展的模式,也避免了外部过度介入的难题。
许村十年确立主体性
2007年,艺术家渠岩来到许村,开始了艺术推动乡村复兴计划和实践,他长期深入许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与当地干部和村民一起进行“艺术介入乡村”和“艺术修复乡村”的乡村建设,从带头捡垃圾、将老屋改造为许村艺术公社、修复老建筑,到发起“创造新文化,救活古村落”的“许村宣言”,多次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许村举办国际乡村艺术节和许村论坛……至今,两年一届的“许村艺术节”已成为许村的“招牌”。在凉爽宜人的深山中,海内外友人集聚在许村,一边采风一边与村民交流,带来新的知识、思想以及技能。许村通过艺术和节庆,让乡村、社区和地方经济发展发生了有效的化学反应,就连村子里爱画画的聋哑人王仲祥的作品都有了销路、农家院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同时,渠岩通过许村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更多艺术家获得亲历乡村现场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重新构建了一种乡村应该存有的文化逻辑,解决了关于主体性的疑问。渠岩认为,艺术介入乡村,重要的并不是艺术本身,更不是审美范畴,而是成为一种社会行动,恢复被破坏的乡村生活形态与自然生态,建立被社会改造运动破坏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艺术是让乡村苏醒、信仰回归和恢复人的生命感觉的有效途径。
“许村计划”不再把乡村作为被否定的对象,而是肯定乡村的文化价值,并使之与时代相衔接。渠岩和许村形成的平等互惠关系,正是这个艺术乡建项目能够长期存在,并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平衡的建立,也是在艺术乡建过程中他逐渐领恬到的。“通过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我发现艺术介入现实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必须在社会中构建一个相互的共同体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单项的,要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渠岩说。
艺术乡建的“去艺术化”
很多人疑惑“许村计划”这个行为本身是艺术还是社会实践?在当代语境下,它依然是一件艺术作品,它首先是对当下中国活生生的城镇化进程的反思以及介入。这意味着“艺术”的概念被突破以后,它既在艺术内部构成了一种自我批判,同时也建立了跟其他学科之问的交流平台,使得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艺术这个途径,进入到一个对话讨论的空间。
后来针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开展的“青田范式”,渠岩便有意“去艺术化”。其中一条范式就是老宅修复,通过重新对村里的老房子进行修复、设计、改造,让村民看到老房子变得时尚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其实乡村生活也可以是现代化的。当大家看到传统和时尚、和未来是相联系的,人们就不再热衷于拆老房子了,而是想办法修复和改造老房子,在传统中找到新的创造力。
“青田范式”是建立在对青田乡村地方性知识尊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与当今社会链接,最重要的就是以村民为主体,而非艺术或是其他外来文化,这样避免了“本末倒置”,尊重在地文化,从乡村历史、经济、礼俗、民艺、审美等多方面同步复兴。这种模式也给中国艺术乡建带来了更多思考。
碧山乡建
多方结合,重构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
地点: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
发起时间:2011年
碧山村地处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坐落于黄山余脉碧山脚下,邻近宏村、西递,村中保留数百间明清时代的祠堂与民居,还保存着徽州古村落的典型历史风貌。如今,种田、养蚕、采茶、种麻、手工艺仍然是村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只是这个村子也像我国绝大多数的乡村一样,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村民对家乡的认同度不高,都向往城市生活。缘起于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市化的批判立场,由艺术家左靖引领的团队选择在碧山村进行以文化建设为主体的艺术乡建,旨在通过复兴当地的民俗民艺,重构碧山村的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
碧山工销社带动的文化商业模式
2011年至2013年,左靖带领10多位安徽大学的学生,经过近10次田野寻访,编辑成《黟县百工》一书,记录下90项安徽省黟县的民间手工艺(百工)。在最初进行黟县百工调研时,空间生产便设计为艺术乡建的三个生产中的第一项,最后“碧山工销社”落地于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建筑。
碧山工銷社原为建于1964年的碧山供销社,同时也是碧山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从2015年5月,左靖和搭档王勇租下了老供销社,将其改造成一个综合文化空问,拥有销售、工坊、出版、展览、讲座、驻村等多种功能。其布局为“前店后坊”,除了彰显“百工”主题外,还将其定位为“碧山村的会客厅”。前厅放置了两张八仙桌、若干条凳,并备有免费茶水,供村民歇息聊天,以示“会客厅”之意。 如今,“碧山工销社”已被打造成一个连接城乡的文化品牌:2017年,经过近两年的筹备,碧山工销社改造完成,并邀请策展人顾青做了一个开幕展,探讨当代设计与民间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结合的可能。除工艺展览之外,还推行一个长期合作的“方志小说”项目,这是两位青年学者芬雷和周功钊策划发起的驻村写作计划。2018年,碧山工销社参与LOCALAND(西安)国内首家示范空间,作为碧山工销社输出乡村价值的第一个城市窗口,这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能近距离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魅力。同年碧山工销社与日本的D&DEPARTMENT合作,设立了中国大陆首家合作店“D&DF_PAR]MENT HUANGSHANby碧山工销社”。左靖希望通过复兴民问手工艺来复兴当地的文化生态,并最终使碧山工销社发展成为发掘地方文化和物产、推广中国“长效设计”的文化商业品牌。这一年,“碧山工销社”项目参加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9年,“碧山工销社”获得了北京设计奖“传统工艺设计奖”。
现在,碧山吸引到相同气质的人入驻。这里有先锋书店开的第一家乡村书店——碧山书局,还有诗人寒玉的儿子牧儿做的狗窝酒吧和碧山精酿。在左靖团队到碧山之前,除了村口一家农家乐外,没有一间民宿。目前,碧山村的民宿已达60余家。这些民宿大都是村民改建自宅而来,在周末或节假日,外地的观光客蜂拥而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收入。
文化交流转向文艺复兴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将当代艺术的资源带入到城镇、乡村、田野等场地,已成为中国当下比较流行的当代艺术项目之一。由此形成了城市化的文化艺术功能开始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进行分化和转向的一种现象,具有“泛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趋势。当城市的发展到了定极限,甚至形成了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所说的“拥挤文化”(Cultlureof Congeslion)时,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和空间结构就变得迫在眉睫。而碧山乡建项目作为国内早期自发形成的艺术乡建案例,为当代艺术资源向乡镇转向的这种趋势与方式提供了参考样式。
哈尔·福斯特在1995年发表的论文《作为民族志书写者的艺术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原始人幻想”(Primiiivist fontasy),用以指艺术家将超脱本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异族同文明之外的理想观念,塑造成可以寄托自己理想政治愿景的意象,再通过艺术创作来突出这一意象。诚然,早期的碧山乡建,艺术家将碧山看作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桃花源,并在此之上加以自己对“传统”的想象,最终以“拯救”当地文明为己任,意图将断根的传统文化续接起来,同时向城市继续输出“桃花源”价值的这一做法暴露了不少弊端。但经过10年的探索和调整,左靖逐渐让文化建设、社区营造、商业发展与村民需求和参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乡建叙事。
除了碧山村,左靖还在贵州发起了以“乡镇建设”为主题的“茅贡计划”;在云南普洱市景迈山协助当地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浙江温州参加徐岙底村的乡土文化梳理和展陈工作。最近一年,左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河南焦作市修武县的大南坡村,并把碧山工销社也开到了那里。此外,在他的策划下,方所文化也进驻了这个豫北村庄,成为其第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中国乡村生活美学空间——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者正和当地居民一起,从建筑活化、文化研究、设计创新、社群营造、社会美育等不同维度出发,将美学与乡村生活融于一体,在大南坡村探索和重建一个通达而自信的中国乡村文化体系。
自然生长夏坝计划
打造一个自发性的在地艺术乡村品牌
地点:重庆江津区夏坝镇
启动时间:2017年7月
距离重庆主城60公里的江津夏坝镇,曾经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工业重镇之一。20世纪,夏坝拥有火车站、钢铁厂、兵工厂、造纸厂,还有一座在当时江津享有盛名的车滩水电站,这些企业养活了当时整个夏坝镇的居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企业旧厂陆续调迁,许多工业遗址被遗留下来,依然保留着20世纪的模样:六七十年代的厂房、高耸的烟囱、老旧的红砖办公大楼、配套学校等历史建筑物。
2017年夏,策展人崔波和黎光波来到小镇内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车滩水电站,租赁下已经废弃的车滩电站老办公楼,并投入大量资金,对办公楼进行空间改造,并开始对夏坝及江津片区文化、历史以及未来艺术带动乡村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考察与探讨。“自然生长艺术计划”(NotureArt,下文简称“自然生长”),这个是以挖掘、培养、鼓励中国青年摄影创作者为目的发起的艺术项目,便诞生于此。
探究如何以图像撰史是崔波和黎光波选择在夏坝镇出发的人文使命。这是基于聂荣臻通过摄影为新中国成立宣传事业和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脉络,而展开的自然生長艺术计划通过摄影在当下时代进行全国青年艺术创作者无限可能性探索的重要线索。
乡村公共艺术改造
2017年7月,“自然生长一夏坝计划(85后中国摄影师公益驻留计划)”启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名文化艺术工作者到夏坝进行文化交流和考察在地文化。这些驻地艺术家需帮助当地居民或小岛艺术中心进行乡村艺术改造。并在完善乡村居民设施建设的前提下让其作品存在于乡村之间,以此在实践中扩展创作的边界。
“自然生长”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拒绝统一的开发与打造,让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们需要花时间成为当地的居民,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去尊重土地。当地居民也需要花时问慢慢地去接纳我们。这是自然生长夏坝计划区别于其他艺术乡建项目最本质上的区别。”策展人黎光波说。艺术介入乡村需要很长时问的磨合,这需要艺术家和当地居民在一起互相熟悉,有了当地民众的认可,艺术介入乡村才能顺利进展。
乡村儿童摄影公益培养项目
“自然生长”为探索夏坝艺术乡建的实操性,与重庆南川东胜小学、香港富幼基金会共同开始培养艺术公益。2017年8月,香港福幼基金会向夏坝镇附近的东胜小学送去了400部拍照手机和20多部相机,他们就以东胜小学为试点,探索孩童的视觉教育在中国乡村落地实验,让艺术家教孩子们用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他们眼中的乡村日常。
短短一年内,东胜小学的艺术公益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9年“自然生长”也回到了夏坝小学,正式启动了夏坝乡村儿童摄影公益培养项目:每周驻地艺术家免费向当地小朋友进行以摄影为主的艺术公益教育课程,寒暑假也不例外;并通过与银行、手机企业合作发起捐献手机给夏坝儿童作为公益教育课程使用。通过这一系列行为让夏坝恢复往日的活力,艺术项目也在这片土地上开始慢慢成长。
“我们会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一起上街,也会不断地邀请全国的摄影老师来到夏坝,并教当地的小朋友画画拍照。”策展人黎光波说,这是一个互相认识的过程,也是“自然生长”最打动人的部分。夏坝小岛居民(影像)艺术节
经过了两年的全国驻地和公益,“自然生长”决定,从2019年起邀请更多的具有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在夏坝长久地“居住”。一场以夏坝人文为创作素材,当地居民为参与主体,在地环境为展示空间的综合性当代艺术节——夏坝小岛居民(影像)艺术节诞生了。
2019年11月11日,首届小岛艺术节如期开幕,艺术节命为“未曾进入小岛”,主要载体为影像,定义为经过收集整理的夏坝历史影像;以及通过艺术节,更多人来到夏坝产生的影像。首届艺术节参展的艺术家来自突尼斯、意大利、中国等各国家和城市,作品包含摄影、纪录片、电影、文学、新媒体、空间装置、绘画等多种艺术类别。在这次艺术节中,艺术家不再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而是化身为本地居民邀请邻居参与到自我的艺术创作之中。有了前两年的群众基础,村民都自发前来帮忙,让作品与小镇融合,在街道、田野处、工厂外围墙壁与乡村的景观交相呼应。
“自然生长”在呈现重庆当代青年艺术家面貌的同时,又给夏坝旅游经济带来了发展。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驻地艺术家的在地作品带到了国内各大艺术展会进行文化交流,比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等。此外,还帮助夏坝成立了自己的农产品牌“夏乡坝”,“自然生长”的艺术团队还协助村民做田问管理以及品牌的包装和后续的销售。
“自然生长”的一切都基于影像,归于影像,让所有的艺术方式、公益文化、商业发展开始互存,逐渐打造出一个自发性的中国在地乡村艺术区域,从而让艺术去激活整个夏坝的乡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