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素质是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数学建模作为问题解决的一个方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我国数学基础课程改革在研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时,就明确提出了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的理念。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中提出:“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已经构成了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的和基本的内容”,“高中阶段至少应为学生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这标志着数学建模正式进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是我国中学数学应用与建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数学建模”作为一项新课程内容进入高中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数学建模”正好为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了实践和合作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倡导“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而数学建模这种过程性学习方式可以实现上述评价转变,反之这种评价转变又要求改变现有侧重静态知识记忆、模仿和简单应用的数学教学方式,形成如数学建模一样的过程性学习方式。
  数学建模是从实际问题的背景出发,忽略次要因素,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把主要因素抽象概括获得相关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数学模型,最后把解代回实际问题中去检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的过程。它的建立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
  1.模型准备:通过观察了解和掌握实际问题的背景资料和数据,推断和分析事物的特征、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实际情景)
  2.模型假设:从实际问题的特定关系和具体要求出发,利用数学理论选择关键变量和常量,抓住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对问题作理想化和简单化的处理。(提出问题)
  3.模型建立:这是一种数学抽象,利用数学概念、符号、表达式等数学工具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及分析:利用方程、图解、逻辑推理、定理证明、稳定性讨论等数学工具对模型求解,并对求解结果进行数学分析。(数学结果)
  5.模型检验与修改:将数学模型的分析结果反映到实际对象,不断修正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直到获得符合客观原形的数学模型。(检验)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首先要遵循问题选择的原则。数学建模的关键之一是“问题”,对于课题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问题性原则——数学建模中所涉及的问题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和其他学科等多方面,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应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有联系。价值性原则——问题要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可操作性原则——选择的问题要适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及相关的物质条件。
  其次是要学生参与全部过程的实施。数学建模的关键之二是“过程”。数学建模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要求“问题的发现或提出”应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结果,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参与对问题背景的调查过程、对问题初始数据的处理分析过程、问题解决后的拓展讨论过程。
  最后要实行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在数学建模活动中的评价不应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应注重过程和参与度。评价时应关注问题的现实性、问题提出和解决方案的创新性、过程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等方面。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评、自评以提高交流合作的意识能力。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专门针对中学数学建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绝大多数的中学数学教师在大学期间都没有接受过数学建模的专门教育,对数学建模概念、建模意识、建模意义的认识都较为模糊。其次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没有对数学建模的课时和内容作具体安排,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规定,这就让数学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依托,无法把握。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要将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纳入日常化。要加强数学建模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将高中数学建模内容整合为独立成册的建模教材,既包括现行教材中的建模素材,也吸纳课外典型建模案例,系统介绍建模概念、步骤和方法,逐渐将数学建模纳入日常化教学。其次是要对高中数学建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建议每所高中选派部分数学功底扎实、业务能力较强、对数学建模感兴趣、具有强烈探索精神和富有责任感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建模专题培训。使之能负责实施所在学校的数学建模教学工作并引领本校其他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建模教学专题研讨。 最后则是要加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学教师只有通过对数学建模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才能准确地的把握数学建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更好地推动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
  总之,数学建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建模教学”必将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路,也必将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全新的舞台。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初中生物教学一直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多年以来许多农村初中都是以生物学科是否参加中考来决定是否开课和开课时间、开课课时,根本不考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城市初中都是按国家要求开齐所有科目,所以稍有条件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但每年从城市毕业的初中生不到毕业生的三分之一,许多农村孩子都将成为新一代农民,如果他们都不学习生物学科、都不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那么,中国的环保、绿色
摘要:当今时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社会也因此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又能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教学;感受;实际生活;诱发学习当今时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社会也因此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
为提升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顺利达到《课标》所提出的阅读目标和要求,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尝试构建P- W- P 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渗透阅读策略,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P- W- P 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P- W- P 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即pre- reading (读前活动) 、while- reading (读中活动)
思想品德课提倡的基本教学理念是:自主、合作、讨论、探究。而合作、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小组讨论是合作、讨论环节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境最宽松,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互动学习方式思品课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一般把临桌学生分成2-4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就某一个或几个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自由交流讨论从而获得正确共识的教学法或组织形式。下面,本人就如何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谈谈
摘 要: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利用课前预习以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教师不单要激发学生学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言学科的特点,以语言为载体,以语言为工具,开展互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采用探究式学习探索语言规律,归纳语言知识,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采用合作学习,发挥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形成有效的交际策略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形成内在的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 ( DSC)对含联苯结构环氧树脂 ( TMBP) /4,4′-二氨基二苯砜 ( DDS)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用 Kissinger和 Ozawa方法分别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
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有效性   实践提示我们,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或新奇的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
摘要: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课堂作为教育的前沿地带,进行环境教育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环境道德印尼海啸、汶川地震、南方冰灾、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名字个个触目惊心、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