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影响具有导向作用。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点,指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以利于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文化 思想教育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11-01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和实践,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和个性的发展。这其中,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学风、教风、校风、传统文化、育人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校园内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要素。挖掘校园文化潜在的教育功能,探索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对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特定主体的亚文化。它不同与社会主体文化。即:人在与校园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互动之中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存方式,以及在这种互动之间校园人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等。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既表现为显性的诸如学校的定位、教育目标和校训文化,又表现为潜在的诸如学生的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校风以及班级的文化氛围等。它反映了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它具有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主流文化,而又区别于社会文化。其特点为:
第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高校是一个学术氛围较浓的机构,其校园文化本身就极富知识与智慧,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校园文化的主体还具有精神境界较高、思想敏锐的特点,故校园文化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第二、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结合。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淀,必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可塑性,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和人格都具有可变性,以及高校培养目标的变化和教育者对其施加的影响所决定的。
第三、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校园文化以其特定的环境、创造主体、途经和成果,形成了区别于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独立体系。同时,它不可能脱离社会与社会文化孤立地生存与发展,它与其他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文化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但文化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依托文化的客观表现形式,将规章制度建设、实物制作、礼仪习俗养成、语言符号表现等方式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沿革及学科特色相结合,就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秉承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与学生、社会的和谐
这里所说的规章制度,主要是指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任何学校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办学特色的组织实体。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凸现学校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学校以校史、校情的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统一,增强学生对管理、教育方式的认同感和校园生活的自豪感,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和谐;也有利于学校通过毕业生日后的精神反哺(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促进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物质反哺(校友直接捐献物资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2.2 结合办学特色树立典型人物,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
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差异性的成长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要途径。通过展示专业特色、建立雕塑、制作文化走廊、营建园林景观等多种形式凸现和强化学校特色,同时辅以对社会影响力大、典型的具有突出贡献的校友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荣耀,就能在认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力量。以优秀校友的学习、工作历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学生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积极进取、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信念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信心。
2.3 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锻炼学生意志品格
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鲜活的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反复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学校的办学风格自然内化为学生品格,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3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学校创建的过程中依托传统文化而产生,在学校一代又一代教师、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和学校的建设活动中延续、发展,并通过学校的建筑、雕塑以及模范人物得到物化、强化。因此,校园文化往往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隐性的理念、精神,另一种是显性的校园舆论、校园环境、校园风貌。作为一个由师生员工、校园景观等众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校园文化在与学校师生员工及外界社会进行信息、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常常强烈地表现出调节约束、集体意识和教育导向功能。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的“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现在的学生都接受正规的基础教育,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文化的集体意识相碰撞,便使校园文化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
第三,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受到社会局部的、眼前的或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认知上发生偏差。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学校的主要任务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科研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将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使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情感中生发出对校园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关键词】校园文化 思想教育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11-01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和实践,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和个性的发展。这其中,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学风、教风、校风、传统文化、育人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校园内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要素。挖掘校园文化潜在的教育功能,探索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对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特定主体的亚文化。它不同与社会主体文化。即:人在与校园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互动之中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存方式,以及在这种互动之间校园人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等。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既表现为显性的诸如学校的定位、教育目标和校训文化,又表现为潜在的诸如学生的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校风以及班级的文化氛围等。它反映了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它具有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主流文化,而又区别于社会文化。其特点为:
第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高校是一个学术氛围较浓的机构,其校园文化本身就极富知识与智慧,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校园文化的主体还具有精神境界较高、思想敏锐的特点,故校园文化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第二、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结合。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淀,必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可塑性,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和人格都具有可变性,以及高校培养目标的变化和教育者对其施加的影响所决定的。
第三、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校园文化以其特定的环境、创造主体、途经和成果,形成了区别于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独立体系。同时,它不可能脱离社会与社会文化孤立地生存与发展,它与其他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文化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但文化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依托文化的客观表现形式,将规章制度建设、实物制作、礼仪习俗养成、语言符号表现等方式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沿革及学科特色相结合,就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秉承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与学生、社会的和谐
这里所说的规章制度,主要是指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任何学校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办学特色的组织实体。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凸现学校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学校以校史、校情的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统一,增强学生对管理、教育方式的认同感和校园生活的自豪感,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和谐;也有利于学校通过毕业生日后的精神反哺(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促进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物质反哺(校友直接捐献物资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2.2 结合办学特色树立典型人物,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
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差异性的成长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要途径。通过展示专业特色、建立雕塑、制作文化走廊、营建园林景观等多种形式凸现和强化学校特色,同时辅以对社会影响力大、典型的具有突出贡献的校友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荣耀,就能在认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力量。以优秀校友的学习、工作历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学生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积极进取、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信念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信心。
2.3 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锻炼学生意志品格
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鲜活的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反复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学校的办学风格自然内化为学生品格,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3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学校创建的过程中依托传统文化而产生,在学校一代又一代教师、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和学校的建设活动中延续、发展,并通过学校的建筑、雕塑以及模范人物得到物化、强化。因此,校园文化往往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隐性的理念、精神,另一种是显性的校园舆论、校园环境、校园风貌。作为一个由师生员工、校园景观等众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校园文化在与学校师生员工及外界社会进行信息、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常常强烈地表现出调节约束、集体意识和教育导向功能。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的“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现在的学生都接受正规的基础教育,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文化的集体意识相碰撞,便使校园文化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
第三,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受到社会局部的、眼前的或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认知上发生偏差。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学校的主要任务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科研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将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使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情感中生发出对校园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