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审美在诉说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本性爱玩好动,如何在音乐课中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学生在正规的教育过程中既受到系统的教育,又得到陶冶性情?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教师必须用生动的形式将知识内容装扮起来,创造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欢跃,才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世界中,他们的表现欲望会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学不再是抽象、条文的灌输,而成为一种主体对象——教学内容成了学生所热爱的伴侣,领引学生认识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音乐课;儿童
  一、以情激情,动而不乱
  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嬉戏,个个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可是上课铃一响,他们又一窝蜂似地涌向教室,要想使他们马上安静下来,坐得笔直的,马上听教师授课,这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学生能尽快进入教学环境,我有时采用听音乐的方法,让优美的音乐、和谐动人的歌声,将学生带入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里,并随着音乐旋律自由愉快地表演,在浓厚的音乐气氛感染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这就是以动制动的办法。有时用常规训练形成行为习惯,从动到静。如:当我用钢琴弹奏“135i”曲调时,学生就会起立,并用音乐问好;弹奏“”时,学生马上集中了注意力,不再做其它动作;有时用讲一个音乐故事等。以情激情,课堂上动而不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上的轻松,课堂气氛活跃。
  二、以情育情,动中有序
  音乐课上,学生一般比较喜欢学唱歌,而对乐理知识和技能训练,则不太感兴趣。如果强迫学生认真地听和练,效果肯定不佳。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精讲多练,动静结合,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音训练中,如认识七个唱名时,在讲完各音的唱法后,让学生观察音阶图比较一下哪一个音高,哪一个音低,比较完整,自己配上柯尔文手势,表示各音的高低,在基础上,我再指导学生将各音连起来唱,边唱边做手势。在检查全班同学的听音时,不仅是边唱边做动作,而且还加入了一些音乐游戏。如给音符找家,比比谁的耳朵灵,表演弹钢琴等。在节奏训练中,如节奏填词:在小学低年级感受节奏的基础上,进行有趣的节奏填词,强化节奏概念。
  不仅使学生在趣味填词中强化了节奏概念,同时能培养学生读念普通话的能力,真是妙趣横生,兴味盎然,把知识穿插于游戏之中,便于学生掌握。学生兴致勃勃,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起来了,课堂中动得有序,动而不乱。
  三、以情冶情,动静结合
  小学唱歌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新歌的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兴趣,乐于学习,导言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为了增强音乐课导言的艺术性,我设计了一些“导言”,形式有插图导言,设置情景导言,启发谈话导言,猜谜语导言,聆听歌曲导言,设问、舞蹈表演,讲故事导言等,使他们在动静交织之中,激发起想唱,爱唱的欲望。在教《小雨沙沙》这首歌时,采用情景教学,让两位小朋友生动形象的表演,让他们说一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教师随即顺势引入新课:“春天到了,小雨沙沙地下着,种子唱着歌,咕咕地喝着水,茁壮地成长起来了……”。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小雨沙沙》。学生的小脸上立刻露出了春天般的笑容。在歌谱教学中,为了避免一次次机械的重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有聆听、默唱、有分组接龙游戏、有填充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饶有兴趣的动静结合中学习。如在视唱旋律时,先请学生聆听一遍琴声,接着随琴声默唱练习。默唱既是一个边听边想的过程,也是一个边唱边想的过程,虽然口未出声,但要做到眼看谱,手画旋律线,耳听琴声,表面虽“静”,可心中都在“动”。这样,有利于学生训练辨别声音、摸索声音位置的内心听觉,提高视唱水平,然后,要求学生边唱谱,边做声势动作,并给他们戴上音符头饰,听到自己的音就做站的动作;或者分组让学生进行默唱与轻声唱几个小节的“接龙”游戏。这样,新歌的旋律便印入学生脑海中,为顺利完成新歌教学打下基础。在歌词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聆听或欣赏老师的范唱或录音范唱,再从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其融化于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之中。在《小雨沙沙》一课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并配上动作,拍手,拍腿,在朗读到歌词沙沙 沙,沙沙 沙时,双手轻轻拍在腿上,表示是小雨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大雨的声音,并在课题中《小雨沙沙》的“小”字划上“△”。读到我要发芽与我要长大时,双手上举,表示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了,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有表情地演唱与表演,最后配上打击乐器,使歌曲进入高潮,整个课堂动静结合,活跃热烈。
  四、以情拓情,动静延伸
  在欣赏教学中,过多的讲解或过多的想与听,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果能使学生动起来,效果会更佳。在《小青蛙》一课中,让学生听着音乐学做青蛙的动作,蹦蹦跳跳,再加上一些形象的动作与打击乐器的合奏,学生在听听、想想、动动中欣赏着,快乐着。但有的学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敲个不停,跳个不停,都没有要回到自己座位上的行为,如果要想让学生静下来,教师不能用生硬的语言,而用自己的微笑带动学生,用美的语言以情拓情,动静延伸,让孩子们无所顾忌地参与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心灵对话的空间。
  音乐是一门充满诗情画意,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学科,也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当然,教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去创造。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做到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中有序,动而不乱,把握课堂,形成审美情感,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民歌是人民的歌,在小学音乐课中,有很多作品是关于民歌的。《编花篮》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具有鲜明河南地方色彩的民歌。是由钟庭润作词,郭复善作曲的一首小调原创音乐作品。这首歌曾一度被认为是集体创作的河南民歌,传唱中国大江南北半个世纪,历久弥新。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将一群纯朴而活泼的上山采牡丹的姑娘喜悦心情和俏皮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为四小节一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旋律中sol-
期刊
【摘要】笛子曲中不乏由民歌改编或创编的例子,民歌的曲调与地域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蓝花花》歌词中的语音、语气、语调、语意几个方面的研究来分析笛子在发音、旋律进行、情感表达等的演奏特点,使笛子演奏者们能更好地演奏出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改编曲。  【关键词】民歌;竹笛改编曲;演奏启示  早在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中,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其中“肉”指“人声”,“竹”是指“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作曲家在作品创作时越来越注重“民族化”。我国对其虽有重视,但在中提琴方面,作品与研究均较少。本文以《草原之歌》为例,意欲对先人关于我国中提琴作品的民族化之成果做一梳理归纳,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拓此方面的创作与研究。  【关键词】中提琴;草原之歌;民族化  所谓民族化,是指作曲家们运用本民族艺术的独特形式和手法,创作具有本民族音乐审美特质的作品。纵观整个音乐发展史,许多优秀独
期刊
【摘要】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国家、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缘文化和传统。对于美声唱法来说,中国和美国都是这种唱法的被传播国。本文将中美两国特有的民族唱法和音乐剧唱法以及对于两国来说同样属于外来唱法的美声唱法,三种唱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这些差异对中美美声唱法教学的影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美美声教学,吸取美国美声教学中的精华,提高并完善中国的美声教学体系。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美美声教学
期刊
【摘要】合唱与独唱是演唱形式中最常见的两种,两者都以人声为主体,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为了声乐学习者能更好的了解两者的不同,并在日后的演唱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从而能更好的把握独唱与合唱,将合唱中的长处运用到独唱当中,以及将独唱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合唱当中去,本文将从一首具体的作品《天路》出发,详细阐述,使声乐学习者能科学的辨别两者的异同并能展示它们不同的特色。  【关键词】合唱;独唱;天路;相互影响 
期刊
【摘要】长笛作为木管乐器的一种,在交响乐团的管乐高音区演奏中有重要的位置。而在独奏或协奏演出中长笛以其悦耳饱满明亮灵动的声音特性吸引大量听众。本文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2016年6月的一次长笛钢琴协奏音乐会的举办为例,分析了本场音乐会中关于演出场地选择上的优缺点,并进一步针对不同技术特点的长笛艺术家进行音乐会场地选择的分析。  【关键词】长笛;演奏技术;音乐会场地  一、长笛技术要求以及演奏员个人特点
期刊
【摘要】儿童合唱歌曲《苗岭银河》(李幼容词,蔡海波曲)是为“空谷天籁童声演唱组合”量身打造的歌曲,是首例以童声合唱的表演形式来描写苗岭夜景的歌曲,在保留苗族歌曲旋律特点的基础上,又有作曲家自己的风格,为受众展现了千户苗寨夜晚的美丽画卷,给受众带来美的享受。本文通过对歌曲背景、曲式、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究作曲家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苗岭银河》;曲式;背景;旋律;特点  一、歌曲创作背景 
期刊
【摘要】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品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歌剧作为一门艺术,美学价值在于其为观众所带来的美感体验,引发的思考以及产生的共鸣。本文以歌剧《秦始皇》为例,从舞台效果、音乐、表演等方面所蕴含的冲突与交融来探讨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歌剧《秦始皇》;冲突与交融;美学价值  谭盾,作为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
期刊
【摘要】“高雅艺术进校园”是这几年来兴盛的一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为了让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需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社会公益参与度;建立健全制度,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结合本地文化,形成文化特色;广泛发挥团组织作用,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关键词】高雅艺术;校园;审美;修养  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高雅
期刊
【摘要】古筝是一件古老的乐器,她用修长的身型和优美的音色征服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重点通过阐述古筝演奏者应具备“力、意、气”这三个方面的素质,以便更好地展现古筝这个乐器的情感表达艺术魅力。  【关键】古筝教学;古筝演奏;“力”“意”“气”  一、“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想要学习和演奏一门乐器,基本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