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独唱在声乐演唱中的相互作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与独唱是演唱形式中最常见的两种,两者都以人声为主体,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为了声乐学习者能更好的了解两者的不同,并在日后的演唱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从而能更好的把握独唱与合唱,将合唱中的长处运用到独唱当中,以及将独唱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合唱当中去,本文将从一首具体的作品《天路》出发,详细阐述,使声乐学习者能科学的辨别两者的异同并能展示它们不同的特色。
  【关键词】合唱;独唱;天路;相互影响
  前言
  学习声乐最先接触的就是独唱与合唱。就独唱而言,它强调演唱者运用声音和情感对演唱歌曲进行再创造,由于每个演唱者声音的个性、所选作品的特色存在差异,在展现作品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就合唱而言,它是一种集体的演唱方式,对声音要求整齐和统一,对呼吸、语言、作品的处理等都与独唱存在着差异。本文以一首具体的歌曲《天路》作为范例,详细阐述合唱与独唱的异同以及两者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相互影响,希望声乐学习者能够准确的区分两者的异同,明确独唱对合唱的积极作用以及合唱对独唱的积极影响。
  一、《天路》两种演唱形式的分析
  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最经常接触的声乐形式便是独唱和合唱,对于这两种形式大家也并不陌生,但是要很好的区分两者,并能运用到自己的演唱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一些学生对两者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根据《天路》这首作品浅谈一下独唱与合唱在起音和歌唱位置的异同。
  (一)歌曲的起音
  一个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对于歌唱者演唱来说更是这样,规范的起音是演唱者正确发声的基础,在准备演唱作品时,要用气去控制声音,掌握自己的声音,用感情去带动声音,引起自己和听众的共鸣,保持正确的歌唱位置,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应该是有准备的,应该做到意在声先。正如柏格伦德在《低音歌唱的一些问题》中所提到的“学习歌唱的人必须正确的解决起音的问题,这是发声活动的关键,要经过刻苦的训练、正确的方法,才能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而进一步练出完美的声音”[1],无论是哪种演唱形式,良好的起音,正确的歌唱位置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轻声唱法”在合唱与独唱中的运用
  1.正确把握“轻声高位”的唱法
  所谓“轻声高位”就是用较小的音量、较高的歌唱发声位置、良好的气息支持,展现出来的具有表现力的声音[2]。由于轻声唱法音量较小,在发声的过程中器官不需要太费力,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就会产生虚声,这时候老师就需要通过示范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两种唱法的对错,使学生对轻声和虚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轻声高位”在独唱《天路》中的运用
  演唱者在运用轻声唱法演唱时很容易出现漏气或声音很散,有一些同学也会出现白声,这时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高位置去念歌词,寻找高位置的感觉,体会高位置念白[3]的声音状态,然后把它运用到歌唱当中来,在这个状态下,能更容易的感受到自己声音和歌唱位置的细微变化,从而更好的调整歌唱状态和声音。在《天路》这首作品中,引子过后主旋律的进入就要保持轻声高位的状态,亲切深情的将对政府铺设铁路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仿佛自己真的就站在山岗上,看到铁路的修建成功。
  3.“轻声高位”在合唱《天路》中的运用
  轻声高位的演唱方法在合唱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受过合唱声音训练的人大多在进行合唱的演唱时,声音比较突出,容易“冒”,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用轻声高位的训练方法,将学生的声音调统一,这里的统一是指合唱队员之间声音的统一,呼吸的统一和音色音量上的统一,歌唱状态的统一[4]。合唱是一种寻找声部内的共性和声部与声部间共性的演唱方法,因此在演唱《天路》这首合唱作品时,就要注重声音的统一。武警文工团的合唱队员们在演唱时就在轻声高位的状态下将声音统一起来,声音集中且有穿透力,将作品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直扣心弦。
  二、合唱和独唱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相互作用
  (一)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就是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通和展开,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人的心理反映和情感体验的一门表现性艺术,归根到底,音乐的最终目的就是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和情感的共鸣,如果演唱者只做到了把声音唱出来,即使再好的嗓音条件,再好的歌唱技巧也不能做到打动别人,一些声乐初学者会特别的去注重演唱技巧方面训练,从而会忽略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演唱出来的声乐作品枯燥无味,因此在演唱作品时不仅要注重歌唱技巧的训练,更要注重作品情感的表达。
  (二)处理好合唱《天路》对独唱中情感表达的积极作用
  合唱作品的感情并不是一个人的感情,它需要合唱队员感情的共同抒发,同时也需要老师引导合唱队员去分析作品的表现,准确的把握合唱作品的内涵和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班里举办实践演出一起演唱《天路》时,指挥就说要想象我们站在青藏草原上欣赏青藏草原的美景,而这种美景正是这条“天路”带来的,经过指挥的讲解,将大家的思想情感集中在一起,通过我们的排练,整体的把握了这首作品的情感,有利于独唱感情的表达。
  (三)独唱《天路》对合唱《天路》的积极作用
  独唱者在演唱《天路》这个作品时情感的表达是演唱者的感情与词曲作者感情的结合,演唱者要能体会词曲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所流露出来的真实体验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才能做到打动自己,打动听众,而且在独唱中感情的处理等也会对合唱作品的处理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语
  本文以《天路》为例使声乐学习者能认识到合唱对于独唱来说是积极的、有益的,良好的合唱训练能综合的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和歌唱感情;而规范的独唱训练能帮助演唱者树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意识。
  参考文献
  [1]戴莉蓉.关于声乐学习中起音的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6):120.
  [2]陈云峰.“轻声唱法”的四个重要属性[J].中国音乐教育,2012(4):18.
  [3]念白.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
  [4]李飞.合唱与独唱训练方法的异同[J].黄河之声,2012(8):90.
  [5]孟爽.声乐作品的诠释与表演.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6):156.
  作者简介:陈淑婷(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音乐。
其他文献
【摘要】产生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音乐不同于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端庄、典雅的风格,在作曲上有了全新的探索。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崇尚自由,热爱自然,作品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阐述和情感的抒发,富有抒情性和幻想性,其中大量的钢琴作品突出了这一时期音乐的特征,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受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形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诞生于中国传统社会,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不同阶级构成的。而发祥于阶级社会的传统音乐本身应具备相应的阶级性,如今,解析其阶级性无异于探讨传统音乐的时空秩序,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在中国流传甚久的音乐。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阶级性;时间;空间  音乐与阶级之间是否具有直接联系?这个问题的解答绝非不置可否。在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人类产生了早期的音乐观以后,音乐就已和阶级紧密
期刊
【摘要】南宋杨简的心学理论继承了象山心学,以理学为学说主干,兼及佛禅、道家思想。杨简将其心学体用一元论灌注于终生学术著述中,《慈湖遗书》中对于礼乐关系的诠释也建构在其心学体系之上。尤其对于《乐记》的诠释体现了礼乐关系的心学发展特质。  【关键词】《慈湖遗书》;心学;《乐记》;礼乐关系  写作缘起  本文写作的起因源于一篇《刍议》的论文。文中以《慈湖遗书》第九卷中收录的杨简关于《乐记》的评述作为主要
期刊
【摘要】高师的舞蹈教育教学沿用传统的舞蹈专业课考核方式,教学考核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评定,学生以汇报考试的形式,在学期末向老师展示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主课教师通常是根据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的评分比例,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并给出相对合理的分数,以反应教与学的真实效果。舞蹈教师的权威、核心地位,决定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的评定是否能真实、准确、直接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同时也能
期刊
【摘要】目前,鄂南地区传统民歌正尝试着引入地方高校课堂,近年来,诸多高校音乐专业已经开始逐步利用这些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笔者试图将鄂南传统民歌的研究,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实践途径当中。  【关键词】鄂南;传统民歌;地方高校;传承模式  咸宁地区又称鄂南,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在广博的鄂南传统民歌资源十分丰富,独具特色。音
期刊
【摘要】将诗词文化融入地方音乐,是对文化要素的再创造和二次传播。本文以地方音乐代表作贵州民谣《瞎子》为例,以文化创新为切入点,从形式、词体、曲调、意境、态度创新五方面展开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多元化、特色化、大众化、现代化、普适化传播,从而在地方音乐创作与诗词文化创新之间搭建更稳固的桥梁。  【关键词】古诗词;方言民谣;文化创新;文化传播  近年来,民谣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作为地方音乐中一种极具特色
期刊
【摘要】民歌是人民的歌,在小学音乐课中,有很多作品是关于民歌的。《编花篮》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具有鲜明河南地方色彩的民歌。是由钟庭润作词,郭复善作曲的一首小调原创音乐作品。这首歌曾一度被认为是集体创作的河南民歌,传唱中国大江南北半个世纪,历久弥新。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将一群纯朴而活泼的上山采牡丹的姑娘喜悦心情和俏皮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为四小节一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旋律中sol-
期刊
【摘要】笛子曲中不乏由民歌改编或创编的例子,民歌的曲调与地域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蓝花花》歌词中的语音、语气、语调、语意几个方面的研究来分析笛子在发音、旋律进行、情感表达等的演奏特点,使笛子演奏者们能更好地演奏出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改编曲。  【关键词】民歌;竹笛改编曲;演奏启示  早在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中,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其中“肉”指“人声”,“竹”是指“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作曲家在作品创作时越来越注重“民族化”。我国对其虽有重视,但在中提琴方面,作品与研究均较少。本文以《草原之歌》为例,意欲对先人关于我国中提琴作品的民族化之成果做一梳理归纳,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拓此方面的创作与研究。  【关键词】中提琴;草原之歌;民族化  所谓民族化,是指作曲家们运用本民族艺术的独特形式和手法,创作具有本民族音乐审美特质的作品。纵观整个音乐发展史,许多优秀独
期刊
【摘要】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国家、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缘文化和传统。对于美声唱法来说,中国和美国都是这种唱法的被传播国。本文将中美两国特有的民族唱法和音乐剧唱法以及对于两国来说同样属于外来唱法的美声唱法,三种唱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这些差异对中美美声唱法教学的影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美美声教学,吸取美国美声教学中的精华,提高并完善中国的美声教学体系。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美美声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