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入田,无声动人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来源于生活,陶艺家常常以生活题材作为陶艺创作的主题。在宜兴紫砂壶的艺术园地里,只有融进生活题材的壶型,才能真正抓住人的灵魂;只有具有了灵动的紫砂壶艺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吸引人们的目光。本篇以紫砂“百胜牛壶”为例,谈谈中国紫砂壶器里的精神寄托
  关键词 紫砂壶;精神寄托;百胜牛壶
  陶艺家为了体现一把紫砂壶的主题,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构思。在构思过程中,择取的造型以及装饰是突出壶的主题,或点明主题的必要手段。陶艺家以理论为先导的实践,要求首先要考虑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再选取装饰的内容。紫砂壶的创作主题,也经常是形而上学的精神寄托。正如紫砂“百胜牛壶”(见图1),其丰富的蕴意,正是以牛的抽象形象设计此壶的重要原因。
  1 紫砂“百胜牛壶”的造型艺术
  (1)壶身的“横云”造型设计
  紫砂“百胜牛壶”结合了传统的“横云壶”的造型与“牛”的抽象形艺术。“百胜牛壶”的体态圆融、张弛有度,三乳钉足鼎立;壶嘴设计成“昂首”向上之势,壶把恰如自然蜷曲的牛尾巴;截盖气密性佳,壶钮的形状犹如昂立的牛角,玲珑精巧;壶的底部用三角坐镇,理趣结合。此壶形态从容,整器看上去就像一只精神抖擞的牛,整体端丽,简约中窥堂皇,造型工艺达到了春牛入田、无声动人的最佳境界。紫砂“百胜牛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流畅造型、色泽明丽而显华美高雅。
  (2)“横云”造型的来历
  紫砂“百胜牛壶”是在传统“横云壶”的造型上进行艺术创新的,一朵普普通通的云可以想到紫砂壶,以此得到“横云壶”。“横云壶”最初源于陈曼生的艺术创制:传说,初夏之季,好友二泉喜得贵子,陈曼生前往贺喜,归途之中暴雨突至,于一溪旁草屋避之。转瞬雨骤停,一道美丽彩虹横挂于天,一头隐于云端,一头没于溪间,有如彩虹渴饮清泉。曼生本文人,观如此美景岂不痴迷,久久不愿离去,至飞虹消散,犹恋恋不舍,归至家中有感而发,绘稿数十种,成得意之壶式。因心恋彩虹汲水,乃起名“饮虹”,但觉不足以抒怀,苦思冥想终有所获,以“横挂彩虹,飘于云端”为意,而终定名“横云壶”。紫砂“百胜牛壶”以“横云壶”为壶身,并以生活中的牛为原型来刻画壶器的细节,这样的紫砂壶贴近朴素的生活,又有“横云”的艺术想象空间,充满艺术美感。
  2 紫砂“百胜牛壶”的文化蕴意
  牛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物,以牛的形象切题入壶,从精神层面上,紫砂“百胜牛壶”成了中国人精神寄托的载体。
  (1)紫砂“百胜牛壶”的先祖图腾象征意义
  世界上有许多以牛为图腾崇拜物的国家和民族,如古埃及人、波斯人视公牛为人类的祖先。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崇奉炎帝与黄帝为先祖,据发掘考证:炎帝原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天台山,《史记》记载:炎帝“起于烈山、居姜水。”据《山海经》记载:炎帝牛首人身,实际上其部落是以牛为图腾。因此,古代的星回节(年节)活动都与牛祖先的崇拜有关。在我国,将牛作为图腾崇拜的民族还有许多。藏民族是以牦牛为图腾崇拜物的,藏族的史料记载:藏族的一部分族源来自“古牦牛羌族”,古代羌人“或为牦牛种,越隽羌是也”;芒牛图腾崇拜是蒙古族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亚特史》便记载了有关蒙古族先祖“依都干在贝加尔湖漫游时,与天子芒牛交配传衍世代”的神话传说。作为先祖图腾,其文化流传与民俗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今,无论是藏区保存完整的有关牦牛题材的原始岩画,还是殷商时期雕刻在青铜器皿上的牛头纹饰,甚至包括日前出土的牦牛青铜器,都可以追溯到远古华人以牛为祖先的图腾崇拜文化中。以牛的形象设计紫砂“百胜牛壶”,寄寓了中国人崇拜牛的心理。
  (2)紫砂“百胜牛壶”的儒子精神
  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耕的是地,流的是血……遇强不示弱,遇弱不逞强……这就是牛的儒子精神。而鲁迅先生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来表白忠诚于人民的信念,正因如此,他才会有更大的勇气拿起笔做匕首投向敌人。这把紫砂“百胜牛壶”可视为人们以牛的孺子精神鞭策、激励自己的精神寄托之物,激励人们以新的姿态昂然奋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紫砂“百胜牛壶”的“横云”造型,以及壶器整体的牛形象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意深远。赏其风格可曰“孺子”,正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赏之愈久,识之愈真,壶之精者莫过于此。
  参 考 文 献
  [1]牛的象征意义之二 先祖图腾[J].中国牛业科学.2012(1):20.
  [2]尹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论鲁迅的教育思想[J].青春岁月.2012(21):376.
其他文献
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呼朋唤友,而喝茶是一件清静的事——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灵的沉静,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于是,对于人生幸福的诠释,引用了喝茶的二个动作:提起、放下。  紫砂壶
期刊
摘 要 紫砂光素器骨肉亭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显示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其挺括平整的流畅线条显得干净利落。本篇以紫砂“无心壶”为例,谈谈“以汉之铎,为今之壶”的文化古韵。  关键词 紫砂壶;无心壶;文化古韵  紫砂壶艺从业者,可以说是构思不漏古今寓意,创作涵盖了方圆乾坤。紫砂壶的造型包括花货、光素器和筋纹器等。当前,为求紫砂造型艺术的突破,每一位紫砂从艺者都面临着考验。但以深厚博大的华
期刊
紫砂壶的美,源于朴拙自然,源于材质特殊,源于精工细作,更源于其内在的文化风韵。每一把壶都包含了有形的气象和无形的气质,这些丰富的内容构成了紫砂壶完整的艺术形态,带给人超凡的品位和气息。壶有壶的个性,这种个性具体而言便是其风格特征,而延伸开来讲,这一切更依据于制壶人本身的性格、文化素养、精神品位、艺术领悟等各方面的转化。壶是人的艺术化身,她以强烈的、敏感的艺术气息感染着每一个人,使人们得以从壶的意境
期刊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悠悠数千年,承载着无限不朽的文明印记,它们像一块块重要的里程碑矗立在华夏儿女的心中。而中华鼎文化便可谓历史漫长的悠久文明之一,诞生于华夏中原的鼎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和象征内涵。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云:“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
期刊
摘 要 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象真”,而是应该从无数源于生活的具体形象中提取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双色梅桩”茶具的制作工艺来自于大自然的梅花,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谛。  关键词 双色梅桩茶具;紫砂;文化  紫砂艺术的生命来自传承。如果读不懂历史,不下真功夫打围身桶、镶接泥片,没有练就坐住泥案的内功;如果不去认真临摹经典作品,甚至害怕,或因功夫不到而远离经典,对历史文脉和
期刊
中国是一个热爱饮茶的国度,视茶为“国饮”,可见茶对于国人生活的重要程度。佳茗自有佳器配,好茶的人们自然格外重视茶器的作用,虽然历史上先后产生过陶瓷茶器、木质茶器、玻璃茶器等多种类型的器皿,但发展至今,源于宜兴的紫砂茶器无疑是最受世人亲睐的,独有的泥料能够充分保留茶的品味,也确保了其优越的实用性能。同时,紫砂茶器更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具有综合性的突出特征。  每一把紫砂壶都像一个丰满的艺术生命
期刊
中国的吉祥文化是历史悠久且普遍存在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吉祥的精神元素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吉祥文化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念,它的覆盖面很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人们不仅将其挂在口上,并且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同时又通过艺术的形式予以具体呈现,可以说,艺术是吉祥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勤劳的先人们将吉祥文化渗透到各种艺术形式中,使之延续并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玉制品、陶瓷器物等就
期刊
宜兴紫砂壶器,造型上分为三大类:光素器、花器、筋纹器。这三大类别的紫砂壶各有各的面貌和艺术特征,而光素器紫砂壶艺造型简洁明了,内涵别具韵味,从古至今一直被文人墨客推崇为紫砂艺术的最高境界。  1 光器之美  紫砂壶光素器不加任何装饰,以线条和点、面结合设计制作而成的适宜泡茶的茶壶,属不施釉、不加彩、素面素心的无釉细陶,它以几何形为设计主体,有圆、半圆、高圆、扁圆,也有方形、长方、四方、六方、八方、
期刊
紫砂壶创作源于茶文化的发展和推广,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财富,它自始至终贯穿着艺术和人文双管齐下的主线,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盛况。紫砂壶之精妙冠绝于世,它不仅具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丰富的造型语言,更充分融入诗词、书法、绘画、雕刻等其它门类艺术的特征,兼容并蓄,震撼人心,从而真正实现壶与人的强烈共鸣。紫砂壶“独占鳌头”(见图1)的创作便是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之作,该壶以独占鳌
期刊
摘 要 以四氯化钛和无水乙醇为前驱体原料,按C/Ti摩尔比为12:1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1 300 000)作为碳源,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氮化技术,在流量为30ml/min高纯N2中,经1300℃碳热还原氮化5h,在石英基片上制备出具有金黄色光泽的TiN薄膜。利用XRD、RAMAN和FE-SEM表征TiN薄膜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薄膜为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