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圆玉润 韵味自成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壶器,造型上分为三大类:光素器、花器、筋纹器。这三大类别的紫砂壶各有各的面貌和艺术特征,而光素器紫砂壶艺造型简洁明了,内涵别具韵味,从古至今一直被文人墨客推崇为紫砂艺术的最高境界。
  1 光器之美
  紫砂壶光素器不加任何装饰,以线条和点、面结合设计制作而成的适宜泡茶的茶壶,属不施釉、不加彩、素面素心的无釉细陶,它以几何形为设计主体,有圆、半圆、高圆、扁圆,也有方形、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高方、矮方、扁方,另外还有方圆结合形,这几种形态可以说都是以几何形为主设计而成的,而且都是以几何的点、线、面有机结合、合理搭配形成,壶之各部位之间协调得体、形态优美、使用舒适,是具有生活化意义的紫砂佳作。
  光素器紫砂壶的造型简练而不简单,一件好的光素器紫砂壶看似平淡、简单,可细细品味它含有的艺术细胞却是万千变化的,它的造型中虽然只有点、线、面三个词,可在线条的运用上却有圆线、半圆线、直线、曲线、弧线、抛物线、硬线、柔线等多种线条的运用。在线条应用的同时,与点、面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茶壶形体,使机械的线条、呆板的点和面相融而成为有艺术生命和充满东方艺术神韵的艺术品。
  壶是有灵性的,人存正气,壶涵茶香。不用来泡养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同样,作为紫砂创作者,不创新、不变通自己的作品,创作就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发展。古往今来,很多制壶人用尽一生的时光精心创作紫砂壶,成为岁月流传下来的精神寄托。
  2 玉韵之魅
  做壶多年,除了打好基本功,创新、创意是创作紫砂壶的原则,尤其在光货创作上更是尽心尽力,这把“玉韵壶”(见图1)就是在对传统紫砂的仿制过程中,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既传承了古艺,又融入了自我的艺术创新:壶体造型以圆为主,圆润的壶身腹鼓外扩,仿佛内在蕴含着极大的张力;壶的口盖严实,壶盖外围的一圈圆线正好和壶底的圈足成上下呼应之态,让素雅的光器壶身显得不单调;壶肩上的一圈圆线简洁大方,既没有破坏壶体的完整性,又在视觉上形成跳跃的动感,动静之间让壶更有活力和韵味;壶钮、壶把、壶嘴造型统一,都取圆润之态憨厚精巧;壶的整体线条流畅、端正舒展,显得珠圆玉润又简洁明了,在传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注重细节添加,显得时尚精炼,符合现代人的品壶、赏茶潮流。青灰的泥料赋予它温润的色调、内敛的气质,犹如谦谦的君子不光芒四射,却有温润如玉、成熟豁达的气概。不张扬、不锋芒,貌似简单的壶体,因为细节之处的用心营造,给人以君子般坦荡的情怀,悠远的意境呼之欲出,让人觉得亲切自如,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的艺术之间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即使不着一字,也可尽得韵味——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泡的是好茶,通体透香;养的是好壶,清风徐来。在品茗赏壶间领悟一种人生、一种休闲、一种源远流长的意境: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3 文化之味
  现代紫砂的创作,是否和西方抽象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则,光素器紫砂壶虽以几何形为设计主体,但它与西方的几何抽象艺术不同,光素器紫砂壶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它的文化属性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光素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理念以和谐、端庄、对称的中华儒学、中华佛学及老子、庄子学说相融。在实际手工制作中要把一个看似简单的茶具做成艺术品,难度决非一般,因而光素器紫砂壶也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美学眼光和技艺功力。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精湛的手工技艺,没有认真的施艺态度,决不会做好一件光素器紫砂壶。每当创作一把新作品,在光器之间流连时都会感悟:其实,每把紫砂壶都有着自己的性情。那是文人墨客的高雅,那是竹海流风的静美,那是田园山居的轩逸,那是江南春雨的柔情。这美好的一切都是紫砂赋予的使命,除了努力,唯有再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吉祥文化,总能给人亲切感。在紫砂壶的造型及装饰上融入吉祥文化,体现出某种美感,也表现了某种美好愿望。紫砂“和润壶”就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的生活理想。  关键词 紫砂;和润壶;寓意;生活理想  紫砂壶自最初的纯实用器转变为赏用两宜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在这期间,中华传统吉祥文化在紫砂壶艺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日益紧密。民
期刊
紫砂壶的诞生因茶而起,但其发展流向却颇受自然生活、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紫砂壶早已摆脱粗陶器皿的约束而转变为具有一定价值内涵的工艺品。这一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人们普遍认为,从紫砂鼻祖供春偶然仿照银杏树的树瘤,以陶泥捏制出“树瘿壶”开始,紫砂壶的艺术特性便已脱颖而出。“树瘿壶”泥质素雅、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意趣,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成为紫砂花器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传统光器从最早陶刻书画装饰开始,经代代传承与创新,至今已形成了多种装 饰技法并存的风格,体现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美学特质。“劲松壶”以历史经典“石瓢 壶”传器作基本造型,以松为题材作壶的装饰,展示了光器的圆润古朴和贴塑装饰的艺术 美感。  关键词 劲松壶;传统光器;装饰风格;美学特质 紫砂壶历经五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造型的千奇万状,装饰的多姿多彩,构成了陶都艺苑中万古风流的组合
期刊
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呼朋唤友,而喝茶是一件清静的事——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灵的沉静,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于是,对于人生幸福的诠释,引用了喝茶的二个动作:提起、放下。  紫砂壶
期刊
摘 要 紫砂光素器骨肉亭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显示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其挺括平整的流畅线条显得干净利落。本篇以紫砂“无心壶”为例,谈谈“以汉之铎,为今之壶”的文化古韵。  关键词 紫砂壶;无心壶;文化古韵  紫砂壶艺从业者,可以说是构思不漏古今寓意,创作涵盖了方圆乾坤。紫砂壶的造型包括花货、光素器和筋纹器等。当前,为求紫砂造型艺术的突破,每一位紫砂从艺者都面临着考验。但以深厚博大的华
期刊
紫砂壶的美,源于朴拙自然,源于材质特殊,源于精工细作,更源于其内在的文化风韵。每一把壶都包含了有形的气象和无形的气质,这些丰富的内容构成了紫砂壶完整的艺术形态,带给人超凡的品位和气息。壶有壶的个性,这种个性具体而言便是其风格特征,而延伸开来讲,这一切更依据于制壶人本身的性格、文化素养、精神品位、艺术领悟等各方面的转化。壶是人的艺术化身,她以强烈的、敏感的艺术气息感染着每一个人,使人们得以从壶的意境
期刊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悠悠数千年,承载着无限不朽的文明印记,它们像一块块重要的里程碑矗立在华夏儿女的心中。而中华鼎文化便可谓历史漫长的悠久文明之一,诞生于华夏中原的鼎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和象征内涵。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云:“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
期刊
摘 要 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象真”,而是应该从无数源于生活的具体形象中提取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双色梅桩”茶具的制作工艺来自于大自然的梅花,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谛。  关键词 双色梅桩茶具;紫砂;文化  紫砂艺术的生命来自传承。如果读不懂历史,不下真功夫打围身桶、镶接泥片,没有练就坐住泥案的内功;如果不去认真临摹经典作品,甚至害怕,或因功夫不到而远离经典,对历史文脉和
期刊
中国是一个热爱饮茶的国度,视茶为“国饮”,可见茶对于国人生活的重要程度。佳茗自有佳器配,好茶的人们自然格外重视茶器的作用,虽然历史上先后产生过陶瓷茶器、木质茶器、玻璃茶器等多种类型的器皿,但发展至今,源于宜兴的紫砂茶器无疑是最受世人亲睐的,独有的泥料能够充分保留茶的品味,也确保了其优越的实用性能。同时,紫砂茶器更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具有综合性的突出特征。  每一把紫砂壶都像一个丰满的艺术生命
期刊
中国的吉祥文化是历史悠久且普遍存在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吉祥的精神元素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吉祥文化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念,它的覆盖面很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人们不仅将其挂在口上,并且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同时又通过艺术的形式予以具体呈现,可以说,艺术是吉祥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勤劳的先人们将吉祥文化渗透到各种艺术形式中,使之延续并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玉制品、陶瓷器物等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