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真画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描绘人兽形象的历史起源甚早,全世界不约而同的在史前时期山洞绘画之中即可见到。原始人类描绘的猛兽、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观察自然之后,对物象的忠实描写,这些绘画在原则上已属于“写真画”的范畴。
  人物的“真实写照”中国古代称为“写真”,亦即现代语所谓“肖像”。“写真”一词,最晚在六朝(220-589)时期即已出现,南朝梁元帝长子、武列太子萧方等(528549),即以擅长“写真”有名于时,“写真”这个名词至清代末期一直沿用。“写真画”有别于“人物画”,其内容以表现画中人的外貌神态、性格品德、地位权势等等为主,其首要功能则是记录先人仪容,供后人瞻仰。而“人物画”则往往是画家对人物的主观描写,通过画家的幻想虚构、臆测附会以抒发情怀,更往往加上故事情节强化可观性,但对人物容貌的描绘,则并不苛及形似。
  由于传世“写真画”不少是祭祀所用的先人遗像,外国人通称之为“祖先肖像”,并误以为大部分“写真画”都是死后所绘,称之为“死后造像”,亦即中国人所谓“揭帛”画像。“揭帛”是揭开死者敛帛而描绘的画像,虽然部分“祖先肖像”可能是“揭帛”而写的,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写真画”都不是“写生”,而是“写死”的!出殡、祭祖展示先人容貌的传统,在中国丧礼之中至今依旧留存,只是所用“写真像”已被摄影照片所代替。如此说来,按外国人的理解,现代中国人的照片,岂不是都变成祭祀用的“祖先像”!
  中国古代文献有关人物肖像画的记载甚多,早在《尚书·说命上》之中经已出现,但现存最早的实物,则要晚到战国时期。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一幅帛画《御龙升天》图所描绘的御龙男子,就是墓中主人的真实写照,因此或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写真画”实例。稍晚的帛画,也可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画中所绘的女子像,相信亦是墓主妻子的写照。这些画像虽然具备肖像功能,但其规格则只是介乎“人物画”与“写真画”之间,画中人只是画家所表达的故事情节之中的一个参与者,而不是画作的唯一主角。
  较为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写真画”,最早出现于北宋后期的帝王造像之中,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宋代皇帝像十八幅,帝后像十一幅,其中有坐像及半身像,这些造像都是帝、后真容的真实描写。其中有《宋太祖点检像》,表现了赵匡胤早岁黄袍加身之前的写照,当是在生时之作,不大可能是死后追写的“揭帛”画,可知王公贵族在生之时,亦有写真的习惯。宋代(960-1279)写真画都作身体微侧,头部只见一耳,大多坐于宝座之上,表情肃穆,神态威严,突显王者之风,这种表现手法成为后世写真画的典范。
  元代写真画日渐与人物画分离,成为了专门行业,职业写真画家辈出,最著名的有刘贯道、王绎、陈鉴如、陈芝田等人,王绎更有《写像秘诀》一书留存,为我国最早的写真画理论著作。元代宫廷亦雇用了大批职业画家,创作了不少帝后画像,传世有《元帝半身相册》及《元代后相册》等。半身像是元代流行的一种写真画模式,传世还有王绎《杨竹西小像》,其风格与后期的写真画十分一致。写真画的理念、体例、技法,于元代已基本确立,从人物画另辟蹊径,各有发展。
  明代写真画更为专业化,宫廷自设画苑绘制帝王画像,民间画师写真专业更为蓬勃,南北地方风格日渐形成。明代写真画的表现手法源于元代,身体及头部略作微侧,利于表现立体感。到明代中期以后,写真画大多做正面造像,面部正中,目光正中、向前,这个手法的转变,可从《南熏殿明代帝王像》之中见到。其中明太祖、成祖、仁宗及宣宗等帝王像皆做侧身像。自明英宗以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像,皆作正襟危坐的正面像。宣宗年号宣德,在位于十五世纪前期,自此以后不论帝王或是士庶所用的“正规”写真像,大部都作正面像,成为新的传统。除此之外,人像册页、族谱画像、祖先群像等等型式,相继出现。
  清代写真画式样更日渐繁复,变化更多,有较为严肃及公式化的正规像,又有家庭生活的“行乐图”、一家老少的“家喜图”、祖孙像、夫妇像、宗族像等,种种形式的组合,写真册页及半身像在清代却较为少见。清代写真画的地区风格更趋明显,北京、山西、江浙、广东、福建、江西各地,都形成了特殊的地方风格。清代末年,摄影兴起,日常生活照片开始流行,对写真画的风格、技法影响深远,广州、澳门等地区,更受到西洋油画的影响,兴起了油画肖像,但活跃时间则颇为短暂。清代以后,人像摄影终于取代了“写真画”的地位,成为肖像的主流,中国写真画沦为历史陈迹。
  佚名 蟒服文官像轴 明代中期 设色纸本纵164厘米横89厘米
  画像作一长须老人,穿红底蟒袍,绿缘盘领,绿缘袖,蟒作四爪。老人手持牙笏,头戴“展脚幞头”,腰束金镶玉带。脚穿“赤舄”。老人背后有一仆人,手持扇,头戴“大帽”,穿浅青袍,上绣暗花图案花纹样。老人头部及身体均作为侧,轮廓用线条勾勒,身体站立,背后仆人作侍从状,凡此种种特征,均罕见于明代晚期之作,本幅年代应属明代中期。大红蟒袍为尚方所赐方能使用,显示画申人身份高贵,金镶玉带只有文官一品才能佩戴,画中人应属一品官员或皇宫近臣。明末至清初神仙画像常见类似的构图,本品抑或是一幅天神造像。
  佚名 戴周巾男子像明代晚期 设色纸本 纵122厘米 横66厘米
  男子身穿玉色暗花云纹、青缘、交领、大袖衣,内穿白色交领内衣,腰间配青缎大带,脚穿云头履,头戴“周巾”,标准明代文士打扮。座椅似为紫檀木交椅。椅帔红底菊花牡丹纹,背景从略。画像面部用线条勾出轮廓,再加淡彩晕染,略显阴阳光暗,属明末的风格。
  佚名 戴凤冠命妇像轴 清代早期 设色布本 纵172厘米 横130厘米
  画像作于布上,但人物头部则绘于纸上,再剪贴于布面。命妇头戴五凤冠,冠上饰有“奉天诰命重封”字样,五凤各衔挑珠排一串,耳戴金耳环,身穿红色蟒袍,外加清式霞帔,领上有金扣两枚,配珊瑚翡翠朝珠一串,补子不辨。座椅用剔犀黑漆交椅。背景有斑竹方案,案上陈设如意、佛手等吉祥物。   画像对细节描写异常细致,面部表情反为简略,以线条为主,附以简单渲染效果。画像画于布上,装裱形式亦属山西式样。从剔犀家具及背景布局观察,画像属清代早期风格。
  佚名 夫妇二人像轴 清代早期设色纸本 纵125厘米 横90厘米
  画像中夫妇二人平排而坐,男子穿便服,头戴红纬暖帽,女子穿团花右衽大袖袍,下身穿白色暗花百褶裙,裙褶共二十六褶。背后有水墨山水屏风,身旁有男女仆童二人,男仆执烟嘴,女仆执花束。白色无滚百褶裙流行于晚明,夫妇平排画像及男女仆童站立于后面的布局,部是明末清初的流行式样。
  佚名 九品文官像轴 清代中期 设色纸本 纵166厘米横88厘米
  文官作明式打扮,身穿真红大袖衣,白中单,绿缘袖,头戴乌纱帽,金镶玉带,坐交椅,虎皮椅帔,补子作双练雀纹,属明代九品文官身份。
  真像面部以线条勾勒为主,再加以淡彩渲染,属清代中期北方风格,画面简洁,人物身体微侧,神情肃穆,气定神闲。官员虽然身穿明式公服,但绘画风格已入清代。官员乌纱帽两翼作镂空寿字纹,与明代制度并不符合。乌纱帽两翼加上纹饰,在清代戏服之中常见使用,清代画家对明代服制不甚了解,致有混淆。本品虽为清代画家追写先人之作,但画工、构图均甚出色,亦不失为一佳作。
  佚名 妇人坐像 二十世纪初 碳粉水墨纸本 纵89.5厘米 横66.7厘米
  妇人穿圆领正襟团花纹褂,下裳褶裙,裙门绣牡丹凤纹,坐椅为木雕椅,地上有地毡。妇人头戴乌儿,服饰属辛亥革命之后的流行式样,与清代服饰颇有不同,年代约1912至1913年间。画像用碳粉晕染,再加淡墨线条,效果与黑白照片相似,是民国初年的特殊艺术技巧。
  佚名 晚凉婴戏图轴 清代晚期 设色纸本 纵126厘米 横67厘米
  行乐图正中有一妇人,身穿深蓝色绣金团花长袍,下裳多重滚边褶裙,头戴勒字,发中插有金饰。妇人身旁有女仆一人,手端茶盘,盘上有二杯。妇人身边共有男孩五人,各自嬉戏。远景山水楼阁,具江南风貌,应为南方画师所作。
  佚名 庭园课子图轴 清代晚期 设色纸本 纵126厘米 横67厘米
  行乐图共有七人,父亲坐于屋前庭院,身旁有男孩五人,仆童一人,动态各异。男子穿便服,黑靴,佩玉环。儿童各执书本,作读书状。星前有燕子一双,远景山水烟云,皆作江南景象。此幅应为南方画师之作,清代末年南方民间园林、家居陈设等等情况,可见一斑。
  中国写真画虽然历史长久,但是一直未受到重视。古往今来写真画的艺术理念一直与中国美术思想完全一致,以追求“气韵生动”及“以形写神”为最高目标,这个概念,与西方肖像画的理念不谋而合。
  从文献记述观察,中国古代写真画师的工作,都是以写生为主,正如丁皋在《传真心领》中所说:“皋以从来无谱”,可知中国写真画家并不是依照图谱,或是凭空想象替人创作先祖,而是真真实实的写生造像。成功的写真画在于“写神”的表达,画家必须通过慎密的观察,了解人物的言行动态,才能把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心理状态描绘出来。死后补写的情况固然有之,明代章回小说《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亦屡有描述,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部分的“写真画”都是通过这个途径描绘出来的。
  现存的写真画,以家族群像居多,这些群像大多是祠堂祭祀所用之物,存于祠堂之中得以保存。这一类写真画所包含的祖先,可达七八代之多,跨度有超过百年的情况,其中或有是后人请画师虚构绘成的,但亦有是后人收集历代先人的容像,交由画师誊写拼合而成的。《传真心领》亦有特别的章节谈论这种誊写画像的处理方法。画像一经重绘,原稿的神韵自难保存,加上传世众多画作,水平参差在所难免,况且粗劣作品必占多数,不少传世画像确是目无表情、千篇一律,但是这一类纯商业性作品,并不足以代表中国写真画的成就,我们不应被它误导。
  “写真画”的其中一个用途,就是作为供奉之用的“偶像”,其功能与仙佛造像完全一致,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明清两代写真像与神像的绘画风格亦颇为相似,并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共通的民间风格。早期写真画的基本布局、人物动态、面部刻划等手法,大都可以从神像画之中找到近似的实例。明清仙佛造像的形态,颇为“世俗化”,仙佛造型大都以凡人形象作为蓝本,这也可能是受到写真画的影响。
  传世写真画除了宫中旧藏之外,大部分为民间物品,这些作品都是当时社会面貌、风俗习惯、服饰打扮等等情况的真实写照,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和结合生活的艺术作品,较之某些文人雅士无病呻吟、风花雪月、自鸣清高的所谓“纯艺术”更具意义和生命力。“写真画”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构成部分和画种,是不容置疑的。
  (转载)(责编:辛友)
其他文献
多年前,天津杨柳青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文化传承名镇”。《魅力中国·魅力名镇》节目对天津杨柳青这样评价:古老的大运河为这里带来深厚的积淀。运河水早无当年辉煌,但这里仍然是文脉昌盛,一派斯文。这里的年画天下闻名。几百年兴盛,几十年衰落,如今已经全面复兴。文化是这里不灭的灵魂,京师附近的平原小镇,当属中国文化传承名镇——杨柳青……  许多年前去北方出差,过天津时,列车员报站名:“杨柳青到了……”我有
期刊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本文简介一些青铜容器主要的种类和名称。  鬲(li,音历):形状和鼎相似,侈口、三空足。一般煮饭用,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  鼎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
期刊
张大千先生在中国书画史上是位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他的后半生与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不解之缘也极富传奇色彩。去年笔者因公务出差台北历史博物馆,不仅瞻仰了这位近现代书画大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楼台后廊,面对植物园、荷塘的大画室,还有幸观赏了该馆收藏之张大千为数可观的书画精品。  在这些精品中,有一套张大千绘画的水墨写意画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专家称该册为《观物之生》。此册绘于1962年,
期刊
宜春市博物馆藏两件石湾窑素胎瓷猴,两猴大小相同,高16.5厘米,形态相似。一件屈膝交脚而坐,头左斜,双眼注视左上方,两唇微张,露齿,似有垂涎欲出;右手置于两膝之间自然而垂,左手手指微弯,放在右侧太阳穴处。另一件屈膝并脚而坐,头略前探,双眼微向前上方注视,左手置于左股外侧,右手微弯,用指盖轻搔右腮。二者通体露胎,呈赭褐色,唯眼白、牙齿施白釉,眼球、指、趾甲施黑釉。露胎处刻划细腻纹理,将猴毛表现得十分
期刊
江西省景德镇是闻名遐迩的制瓷重镇、瓷艺之都,其景德镇窑烧造的瓷器制作工艺精湛,地域特色鲜明,艺术成就辉煌。早在汉代景德镇已出现了冶陶业,宋代创烧的青白瓷便已闻名全国。而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珠山御器厂,当时就成为了全国的制瓷中心。其烧制的宫廷用瓷及皇帝的赏赐用瓷,代表着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成就。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月圆会”。他们致力于新粉彩
期刊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夏代(公元前2070-1600年)  高16.5厘米 宽12厘米  盾牌形,面微凸起,正面以长方形绿松石石片规整地镶嵌成兽面纹。铜牌两侧上下有相互对应的四个半圆形孔,可系绳。该铜牌制作考究,在背面没有任何依托的情况下由几百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历经3000多年未松动一块,显见其镶嵌工艺技术之高超,是极其罕见的艺术珍品,更是我国已发现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它的发现标志着在夏代,
期刊
牙雕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象牙质地光滑细腻,色泽柔润如玉,硬度适中,牙纹细洁,辽、金、元、明、清各朝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制作牙雕制品的专门作坊。  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牙雕制品;山东
期刊
2016年9月13日,每年一度的苏富比、佳士得秋季大拍如期在纽约举行,笔者跟随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赴美访问团有幸目睹了拍品的预展及现场拍卖会。  原以为在伦敦由两大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现场一定是人气旺盛、竞价声此起彼伏,高潮连连,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拍卖现场异常冷清,场内的坐凳有三分之一是空的,与前几年在香港看到的该两大拍卖公司火爆的拍卖场面相去甚远。纵观两大拍卖公司上拍的拍品,鲜
期刊
四条屏是一种书画传统流行幅式,与中堂、扇面、横披、斗方、手卷、镜心等其他幅式共同构成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形式。长沙博物馆藏有不少名家书画四条屏作品,这些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颇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选取其中三组馆藏近代名家书画四条屏作品介绍予读者赏析。  清 何维朴《山水图》四条屏 纸本水墨  何维朴(1842-1922年),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
期刊
清代中期的兴化(今江苏属县)人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出身微贱,靠父亲教徒度日。刚三岁,生母去世,由叔父与乳母养大。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二十四岁中秀才,依设塾收徒糊口。父亲去世后,至扬州,寄居其族叔当和尚的古寺,卖画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及第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起任山东范县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有“小苏州”之誉的山东潍县县令。因天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