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装置与当代人的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美术发展的历史,艺术向来都是受科学的影响,而经过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计算机的出现,艺术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增多了样式,除传统的架上绘画,又出现了新媒体艺术、电脑艺术……它们为艺术的表现语言增加了更多形式。而当现人的生活各种享受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对艺术不仅仅只是去被动的享受,同时也希望参与艺术表现,各种体验式消费观,也刺激到艺术家的表现意识,利用科技的力量展示艺术的魅力,更多的艺术家也开始在研究。互动装置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将原本观众的被动转化为主动参与艺术表达,体会艺术带来的快乐。作者认为互动装置艺术具有时代性,符合当下的时代观念和人的价值观,拉近了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是未来艺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互动;装置;体验;参与;语言形式
  “装置”一个和科技进步发展紧密联系的词语。对于艺术,传统装置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科技事物进行有秩序、有侧重点,的艺术提炼和展示,装置艺术在上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它在艺术革新的浪潮中渐渐成为一种独立艺术表现语言,它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众多流派的思想,例如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装置艺术在中国国内还没有成为成熟的艺术形式,装置艺术的发展如同其它艺术发展的景况一样,都是受当下多种单一与复合的观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发展经验的积累所影响。它只是出现在专门的艺术展览上,给普通观众感觉很新鲜,但更多的是由于观念性太强,缺少一些艺术本身应该有的通感性。再说互动装置,重在体现“互动”, 突出它的体验性、互动性,强调以一种艺术形式承载艺术观念并与人协调的关系。
  讲的“互动”似乎社会学的解释更说明我所谈的“一种关系”。“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而把互动装置这种艺术形式与个人、群体联系起来,把互动装置作为一种生活体验方式。就像现在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体验式生活,这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新的体味,因为社会发展到现在进入到一个瓶颈,地球被发展的千疮百孔,人们一味发展“现代”,各种各样的现代。人们的生活物质上似乎增多了,可是生活品质在下降,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与人的互动也在加强,这种陌生的互动,增加了人的防备,如何提升交流的真正的互动性,值得时代去思考。
  装置艺术摆脱了架上绘画仅以视知觉感受为主的状态,更多融合了人的视觉、知觉、味觉、嗅觉、触觉……多种综合的感受,互动装置由于强调“互动”,将人更深入的带到情景,观众走进整个装置艺术作品中,人本身成为装置的一部分,把人与机械,电脑等通过通过数据虚拟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装置本身的趣味性和体验性,从人的认知感受出发,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步骤的交互式交流体验,虽然再卓越的电脑也不具备人的细微感受和意识,因为人的感受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它不仅仅是生理感官机能,也是生活中积淀的认知和感受,这种能动性是电脑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就是由于计算机的虚拟性,它的制作能力,结合各种声、光、电的综合触动人的感知觉,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
  互动装置是集合艺术、人文、科技等一体的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形式,它展示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装置艺术原本是也是静态的艺术形式,加入了互动式、体验式,他变为具有动态感受和反馈的形式。它把艺术作品原本在展馆观摩式的单一切入点变为多维度多个切入点,把人的行为与影像,声音,网络等联系在一起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示,把现实与虚拟空间连接在一起,艺术家以这种形式探讨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他们注意到内容题材、艺术修为、文化环境、情感价值、观念表现,制作方式等多元化渠道,多元化体现了自己和社会价值。
  艺术行为与社会生活本分属于两个领域,界限清晰。前卫艺术尝试打破这个界限,让艺术直接成为社会行为的载体,力图突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正如20世纪60年代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将艺术的范围扩大到自我和人类的种种社会行为活动,让人们摆脱一种长久的固定式的生活模式或者思维模式,他向世人宣称“人人都是艺术家” 。这一言论强调人在艺术中的参与性,主张艺术是全民艺术,社会艺术,人类创造的各种事物都可以说是艺术,艺术无处不在。这样势必导致部分作品脱离艺术自律的范畴。而艺术品应该是狭义的艺术产物,也就是说艺术家有意识有观念有制作的专门创作,它代表传达时代符号性意义,承载时代赋予它的价值。传统观念,艺术的功用是创造心理和谐与审美愉悦,是对人与社会的缺失之处进行修复,补偿和调节。激進的前卫艺术艺术认为,这种社会配角所发挥的间接作用是有限的,面对人生的压抑和社会的制约,要高扬抗争的大旗直接接入社会,而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又会呈现出扭曲的、非理性的、离经叛道的特点。
  话再说回来,对于装置艺术,也是鱼龙混杂,有些人追求个性戏剧化的场景,扮演社会的各种角色,进行自己的观念传达,而问题不在于能否进行这种尝试,是在于如何进行。装置艺术有时候不是追求就过得华丽,而是追求过程的分享,因此是否产生好的视觉心理效应是表明该装置成功与否,好的装置设计可以使人得到综合性的艺术享受。同时,不一定所有的实验装置都有价值,这是一些荒谬的想法,必然导致荒谬的结果。河清在《现代与后现代》一书中谈到“现代艺术家颇有点像婴儿便有着花样啼哭、抽泣、尖叫、呻吟、嚎叫以吸引大人注意。一招不灵又试一招。谁哭的最新式,最奇特,谁就最具有艺术价值,谁就最有力推动里艺术进步。”不要仅仅看他是调侃,他道出了这部分艺术家的背后动机,这一比喻非常准确。对于一些荒谬的作品,用艺术的审美是没法去解读的,他只是一种社会现象。
  装置艺术失去了传统艺术的感动人心,赏心悦目的感受,面对浮躁的社会现象,一些艺术家就想到用装置艺术或是互动艺术来从侧面反映社会,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一种观念思想。但由于某些观念的过分展示,其实已经不再是艺术现象,不过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从而使得装置艺术始终是中国艺术的边缘,不能撼动架上艺术的主流地位。当代艺术家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也为之努力着,国内近几年也是不断地为各种装置艺术搭设平台,展示和交流,例如: 2004年清华大学、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和荷兰艺术大展大会共同主办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2008年由中国美术馆主办“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互动装置也是倍受青睐,浙江馆、英国馆等都出现了互动装置艺术品。种种体现互动装置艺术品在渐渐融入人的生活,可能未来将会成为一种习惯。
  装置艺术的变化,使它如何才能像传统艺术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需要当代艺术家思考它的发展趋向。这个时代将是一个体验式消费,互动式传媒的时代。体验、互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互动装置艺术要有自己发展,它既是艺术的一部分,也将带有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和生活是一体的也是分离的,孰轻孰重,当然是艺术语言形式是大头,这不容置疑。信息、数字媒体,结合传统艺术语言,强大的一体化发展,也将是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装置艺术与人的关系日益密切,装置艺术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问题就是把握好它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美术史》作者:高明潞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国绘画史上最值得提出的画派那就是吴门画派,因为其人數最多,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画派所不能比的,其画风基本构成了明清三百年来绘画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对该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沈周;吴门画派;山水画;艺术风格;花鸟画   一部中国绘画的历史,犹如一首抑扬顿挫的进行曲,时而奔放高昂,时而清婉平蓄,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文
期刊
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而南昌采茶戏是最具代表性的江西采茶戏之一。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素有“赣南茶事兴盛,历史悠久”之说。据说:宋、明、清三朝,赣南均有名茶列为贡品,民间都为繁荣的茶事而载歌载舞,而首要工序就是采茶,在明媚的春光和翠绿山野之中,人们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既消除了疲劳,也抒发了感情,“采茶歌”就是由此而来。而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则是在多年以后的新春之际,随着
期刊
【摘要】:科技类公司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引擎,无疑科技企业在我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公司的标志作为其形象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本身和民众来说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标志;象征符号;自由形态;标志设计  标志对应的英文单词为“symbol”,有象征、符号、记号之意,从各个角度代表着各种象征意义,其优美的艺术形象和完美的构图
期刊
【摘要】: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地域文化在国内外地铁站空间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对比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地铁站空间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丝绸之路文化和具体的几个地铁站的景观墙设计,归纳出丝绸之路文化在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空间中的设计表现方式,得出设计原则、思路和表现在地铁站艺术空间设计中的要点。  【关键词】: 地域文化;丝绸之路;公共空间;西安地铁  地域文化是存在于相对明确的地理边界内,在一定
期刊
【摘要】:提起徐渭一名,便可想到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狂狷之士。同时也是明代大写意画的开山鼻祖。他自幼聪敏,对自己的期待极高,但现实却给他开了一系列玩笑,从出身、科举到娶妻种种不幸的人生遭遇使徐渭精神崩溃步入癫狂,虽然在时代思潮中使他从科举制的痴迷中醒过来成为封建礼教的反叛者,然而不幸的人生遭际却逼得他精神崩溃发疯发狂,徘徊在天才与疯子的边缘。这一心灵的过程使得这位狂士的精神在艺术作品中淋漓尽致的表
期刊
【摘要】: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一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一生的绘画创作生涯中,存在着古典主义情结,同时还对工业革命时代变革语境中的印象主义绘画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的绘画艺术是在借鉴古典绘画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瞬间的真实”,德加的绘画语言在题材、构图上和绘画技法上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均有突破。  【关键词】:德加;古典主义;创新  德加作为印象派画家中一位具有开创
期刊
【摘要】:马克·夏加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形式多样,涉及油画、版画、插图、壁画、陶塑、玻璃镶嵌画、舞台布景、服装造型等众多领域,他被誉为“梦的诗人”。其绘画艺术受到同时期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夏加尔绘画的这种独立性正是其艺术的魅力所在。而要进一步了解夏加尔的独特艺术,我们需要对其独立性的渊源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期刊
【摘要】:美术绘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单是让受教育者对艺术进行简单的欣赏,而且是要培养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人,并且美术的审美创造也是美术教育的最终旨归。  【关键词】:绘画;审美;创造能力  1、绪论  美术教育过程其实是心灵感受成长的过程 ,是人们在实践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活动。它最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教育,是灵魂教育,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是净化灵魂和培养审美情绪。如果把一个特殊
期刊
【摘要】:文化景观(Landscape)已成为今日许多学科所关切的议题,不仅因为景观随手可得的,贴近生活的,更因为景观本身为一个物质和多感官的媒介,其中隐含了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密码,而这组密码是能透过具体可感的文化景观而被解读观看,甚至其所隐含的意义,会随着观看者的不同投射,而有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空间生产;文化景观;三元辩证  文化景观形成的概念,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介质,经由时间以及人类文化
期刊
【摘要】: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特殊时期。在社会动荡之际一部分遗民画家出家为僧,成为当时艺术创作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众多学者对美术史的研究和发掘,与“四僧”处于同一时期的画僧担当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担当虽不及“四僧”那样影响巨大,但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完全可以在美术史上拥有一席之地。而他的山水画更是“禅画”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担当;禅画;山水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