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普遍不乐观,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不愿学,教师也不愿意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本文拟从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对策,以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研究;对策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文言文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丰富和语感的形成,思维的完善有诸多益处。然而,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普遍害怕,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教师也头疼,不愿意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方法。为此,把握好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策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应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与学目标认识模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于应试及评价的原因,许多教师对于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认识模糊,认为考试怎样考,文言文课堂就怎样教,导致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如何操作或者方向偏离。
(二)忽略方法传授,以记诵为主
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只一味让学生背诵课文,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注解,而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整个文言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只是被简单化地处理成文言文的诵记,而诵记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没有好的方法引导学习。据调查:班上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为端正,但学习不得其法,只是成天以记诵为主,往往事倍而功半。
(三)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尤其突出,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仍然沿着“读-译-解-背”的教学模式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课堂上学生成为灌装文言文知识的机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诸如认真作笔记、勤于思考的习惯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二、提高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抓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对文本解读的探究
作为文化传递与继承的教師,更应该提倡“活到老,学到老,打造终身学习机制”,用更多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及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教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应涉及专业圈内素养,如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学知识、语文教材知识、文言文教学理论、中考文言文知识及语文科研知识等。涉及专业圈外素养,如学生学情概况分析、教学管理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等等。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学识魅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还应立足于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殿堂。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师还可以搭建活动平台,在班级中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不断成长和进步。比如课前三分钟阅读文化经典作品,开展课外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语文活动等。
(二)抓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生对学习是否有求知欲,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教授方法,开展相关文言文活动及提升个人的修养及学识魅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作为教师强调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前预习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质疑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定期复习的习惯及认真书写的习惯等。
(三)抓好“授渔”与“授鱼”策略的有效运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据邓建烈先生主编的《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辞海》中概括了文言文相关的古人读书法竟然有40种:孔子学思习行法、陶渊明会意读书法、孟子“知人论世”法、欧阳修“计字日诵”法、苏轼“八面受敌”法、朱子读书法、焦循“寻思读书”法……教师要结合文言文教学,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古人和今人优秀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
(四)抓好教学课堂的管理和课外阅读的结合
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对时间进行有效规划,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保证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纪律也为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
参考文献:
[1]周代伦.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2016.11
[2]葛世良.浅谈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教育界.2017年第16期
[3]王燕.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中国论文网
[4]赵明亮.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张明辉.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研究;对策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文言文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丰富和语感的形成,思维的完善有诸多益处。然而,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普遍害怕,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教师也头疼,不愿意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方法。为此,把握好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策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应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与学目标认识模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于应试及评价的原因,许多教师对于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认识模糊,认为考试怎样考,文言文课堂就怎样教,导致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如何操作或者方向偏离。
(二)忽略方法传授,以记诵为主
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只一味让学生背诵课文,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注解,而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整个文言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只是被简单化地处理成文言文的诵记,而诵记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没有好的方法引导学习。据调查:班上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为端正,但学习不得其法,只是成天以记诵为主,往往事倍而功半。
(三)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尤其突出,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仍然沿着“读-译-解-背”的教学模式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课堂上学生成为灌装文言文知识的机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诸如认真作笔记、勤于思考的习惯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二、提高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抓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对文本解读的探究
作为文化传递与继承的教師,更应该提倡“活到老,学到老,打造终身学习机制”,用更多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及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教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应涉及专业圈内素养,如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学知识、语文教材知识、文言文教学理论、中考文言文知识及语文科研知识等。涉及专业圈外素养,如学生学情概况分析、教学管理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等等。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学识魅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还应立足于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殿堂。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师还可以搭建活动平台,在班级中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不断成长和进步。比如课前三分钟阅读文化经典作品,开展课外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语文活动等。
(二)抓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生对学习是否有求知欲,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教授方法,开展相关文言文活动及提升个人的修养及学识魅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作为教师强调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前预习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质疑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定期复习的习惯及认真书写的习惯等。
(三)抓好“授渔”与“授鱼”策略的有效运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据邓建烈先生主编的《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辞海》中概括了文言文相关的古人读书法竟然有40种:孔子学思习行法、陶渊明会意读书法、孟子“知人论世”法、欧阳修“计字日诵”法、苏轼“八面受敌”法、朱子读书法、焦循“寻思读书”法……教师要结合文言文教学,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古人和今人优秀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
(四)抓好教学课堂的管理和课外阅读的结合
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对时间进行有效规划,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保证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纪律也为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
参考文献:
[1]周代伦.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2016.11
[2]葛世良.浅谈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教育界.2017年第16期
[3]王燕.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中国论文网
[4]赵明亮.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张明辉.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