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在很多学生的心里还认为历史是“副科”,很多学校仍没有专业历史的教师,虽然中考历史科占一定的比例分数,可这科还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历史相对数学、英语和语文等科目还处于弱势地位。
关键词:怎样学好;中国近现代史;兴趣;方法
那么“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记好历史知识?”“如何轻松地考得高分呢?”,我们学习历史不应仅仅为了考试,还应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品行修养。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我认为有下列的方法:
一、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历史课有兴趣的话,你会主动地去学,你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 。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怎么培养呢?我认为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历史老师。如果这样,神仙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也比较精彩的。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
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课前预习
在上新课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认真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不太理解或有疑问的句子圈画出来,自己有些什么想法或疑问也可写下来。
2.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
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做好笔记,把上课的要点、线索记下来,并留出适当的位置,课后将其补充完整。这样通过动手、动眼、动耳和动脑等多方面的刺激,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3.认真做好练习
做练习的最好方法是先复习、后作业。做练习时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还要求把做错的题目用红笔改过来,并弄清楚自己是哪个方面出错的,如看错题目,审错题意,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或者抄错答案等,每位同学都应有纠错本。
4.及时循环复习
很多同学对历史知识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忘记忘记其实就是等于忘了再记”。这其实就是人类的遗忘规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紹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及时循环复习法。具体做法就是在当天上完新课后就抽几分钟复习下当天的功课,每周可抽十多分钟复习一次本周内学习的内容,月考、段考和期考再系统进行复习等,如此反复循环地进行复习,就能降低遗忘的程度,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1.如何有效阅读课本
首先通过阅读课本的章节目录,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每一章时,先找出这章书的起止时间,阶段特征,然后根据每一节的标题内容稍作归类,最后可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写出每一节要记的知识点。
2.记忆历史的一些方法
记忆历史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记忆的方法。
(1)图示记忆法:用各种图表、图形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形象、直观,效果比较好。如学习到立宪派这一内容以后,我们已学了很多的派别,这样我们就把洋务派、顽固派、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主张制成一个简表或知识树等图形,并留些空位给以后学到的新内容那就更好了。
(2)数字归纳记忆法:①如数字本身的特征来记,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②间隔等差数字记忆,如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③一数多项联记,即同一年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如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3)关键词语记忆法: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也可以利用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辛亥革命的功绩:我们可以借助“推翻”、“建立”、“深入”、“创造”、“推动”等关键词来提示我们。
(4)利用关键词和谐音法记忆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依次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其次,用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又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可用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因此,我认为掌握了以上这些的方法,只要同学们用心,你就觉得学习历史也是很有乐趣的,你就会在中考中会取得高分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人教版)
[2]《学习中国历史的方法》
关键词:怎样学好;中国近现代史;兴趣;方法
那么“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记好历史知识?”“如何轻松地考得高分呢?”,我们学习历史不应仅仅为了考试,还应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品行修养。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我认为有下列的方法:
一、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历史课有兴趣的话,你会主动地去学,你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 。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怎么培养呢?我认为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历史老师。如果这样,神仙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也比较精彩的。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
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课前预习
在上新课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认真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不太理解或有疑问的句子圈画出来,自己有些什么想法或疑问也可写下来。
2.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
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做好笔记,把上课的要点、线索记下来,并留出适当的位置,课后将其补充完整。这样通过动手、动眼、动耳和动脑等多方面的刺激,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3.认真做好练习
做练习的最好方法是先复习、后作业。做练习时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还要求把做错的题目用红笔改过来,并弄清楚自己是哪个方面出错的,如看错题目,审错题意,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或者抄错答案等,每位同学都应有纠错本。
4.及时循环复习
很多同学对历史知识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忘记忘记其实就是等于忘了再记”。这其实就是人类的遗忘规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紹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及时循环复习法。具体做法就是在当天上完新课后就抽几分钟复习下当天的功课,每周可抽十多分钟复习一次本周内学习的内容,月考、段考和期考再系统进行复习等,如此反复循环地进行复习,就能降低遗忘的程度,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1.如何有效阅读课本
首先通过阅读课本的章节目录,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每一章时,先找出这章书的起止时间,阶段特征,然后根据每一节的标题内容稍作归类,最后可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写出每一节要记的知识点。
2.记忆历史的一些方法
记忆历史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记忆的方法。
(1)图示记忆法:用各种图表、图形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形象、直观,效果比较好。如学习到立宪派这一内容以后,我们已学了很多的派别,这样我们就把洋务派、顽固派、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主张制成一个简表或知识树等图形,并留些空位给以后学到的新内容那就更好了。
(2)数字归纳记忆法:①如数字本身的特征来记,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②间隔等差数字记忆,如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③一数多项联记,即同一年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如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3)关键词语记忆法: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也可以利用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辛亥革命的功绩:我们可以借助“推翻”、“建立”、“深入”、“创造”、“推动”等关键词来提示我们。
(4)利用关键词和谐音法记忆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依次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其次,用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又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可用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因此,我认为掌握了以上这些的方法,只要同学们用心,你就觉得学习历史也是很有乐趣的,你就会在中考中会取得高分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人教版)
[2]《学习中国历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