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挥拳头的"小不点儿"蜕变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84-02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或事物采取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行为。在同伴交往中孩子频繁地、严重地、习惯性地使用攻击性行为时就要引起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人格和学业等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在同伴交往中带来严重的挫折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因而,重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和调理措施,是每个教育者和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
  [个案分析]
  我们班的忠伟是一个个子瘦小的男生,坐在第一排,长的白净清秀,是个漂亮的"小不点儿"。令我意外的是,班里的孩子都不喜欢跟他玩,每天都有孩子跑来告诉我忠伟打人抢东西的事,我把他叫来谈话,他倒对打人的事直认不讳,说是因为同学不愿和他玩,他一生气挥拳头打了同学肚子,并抢了铅笔盒。我叫来了他妈妈了解情况,这是一个并不特殊的家庭,爸爸工作忙,都是妈妈照顾孩子,孩子比较贪玩,平时脾气比较急躁,幼儿园开始就有打其他小朋友的事情发生了。家里就一个孩子,平时无理些念着孩子还小也舍不得怎么批评,养成了孩子的坏毛病。
  基本了解了家庭情况后,我更加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发现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很灵活,成绩很好,但上课坐不住。运动能力也很好,但上课坐不住,通过对忠伟的观察了解,我发现他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生理和心理原因
  1.个人性格因素。
  2.认知与行为脱节。
  3.心理认知因素。
  二、环境因素
  1.家庭教育环境
  忠伟的爸爸工作十分繁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情感交流甚少,教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人身上。妈妈也因工作和家务的繁琐常让其独自和小朋友玩耍,缺乏耐心、细心地指导孩子与同伴沟通相处的技能。在孩子与同伴交往中没能及时发现不良的行为举动给予阻止、批评。当这些行为不断反复后,演变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即使在认知上能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但在行为发生之前往往难以克制。
  2.同伴相处环境
  人际交往必然会有冲突产生,但关键是按照规则学会处理技能,忠伟目前表现出来的突出的行为就是不能用正确的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的相处问题,相处的技能缺乏。
  [辅导策略]
  一、教师方面
  1.以正确的儿童观为前提,有效干预孩子的攻击,让孩子知道攻击他人的孩子很讨厌,攻击性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产生否定情绪。帮助受害者维护其权利,同时对目睹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进行现身说法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合力。通过角色游戏、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孩子讨论并体验一下,使孩子意识到这样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
  2.孩子的攻击行为使他与同伴的关系不和谐,从而满足不了交往需要,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引导、帮助他改善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3.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团体竞赛类体育游戏或其他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活动前有意跟他说说规则,活动时有意让他担任一些角色,让他逐步学着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渐渐树立规则意识。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正确的交流方式,消耗多余体力。
  4.直接交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教师要给与榜样示范,直接教给正确方法,对孩子偏差行为进行纠正。
  5.教会孩子语言表达的技艺。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交往技巧,可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除上述的一些方法外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控制能力,合理疏泄情绪,教孩子学会思考行为的后果,要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技巧,用诉说、讲理、转移注意力、心理位移的方法合理疏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抑制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教育中教师要以平静温和的方式进行教育,兼以严厉的要求,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
  二、家庭方面
  1.行为处罚法
  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即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使孩子认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可取的,指出其错误,让他懂得自己的过错带来的后果。除了批评教育外,家长应深入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弄清孩子攻击性行为的症结所在,才能采取相应措施,制止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从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品质。
  2.代币奖励法
  众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奖励在巩固幼儿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奖励,能有效到促进亲社会行为,控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教师和家长首先制定详细的代币奖励方案,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奖励行为分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目标由低到高,对于孩子攻击行为次数和强度控制在目标以内的即给予一定星数,对孩子好行为,同伴相处中表现出的优点予以更多的星数,累计星数即可让孩子获取合理的奖励。通过奖励,能更正面激发孩子积极性,改正错误习惯,帮助孩子减少攻击行为。奖与惩要结合使用,在实施之前与孩子沟通,讲清规则,唤起孩子的认同感。
  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就像"和风细雨"一样,感化他们的逆反心理,给他们宽容,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为他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参考文献:
  1. 智银利.《正确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
  2. 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9
其他文献
【摘要】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动态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师生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便提高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5-02数学课堂中的师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无忧。他们不知道劳动的艰辛,追求物质的享受。勤俭节约淡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劳动成果要珍惜》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阐述:一 价值观重建;二 多途径渗透; 三 生活中践行。  【关键词】珍惜 节能 勤俭 节约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03-02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价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48-02  书法教育与识字教学,尽管看上去不属于同一个教学范畴,但细读新课标,静下心来思考,动过手进行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确实可以"手牵手"结成"亲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取书法教育之所长,补识字教学中出现的缺陷,从而让其互为补充、互相推动,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两者"联姻"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现状,从有效教师的不同人格特点--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有效"激励"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有效激励 热情 期望 可信任感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62-02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语感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所增设的新教学模块,其课程设置的精髓即在于"综合",其教学特点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正因为它对传统教学的"破冰"之举,使得我们这些在传统教学中成长的教师措手不及,如何正确地认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继而有效地开展活动?本文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蓝本,提出走出误区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和要求;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重视
期刊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让学生通过玩一玩,在轻松中识字;编一编,在想像中识字;认一认,在生活中识字;写一写,在笔尖下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 玩一玩 编一编 认一认 写一写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1-02  低年级数学教学在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解题思维,根据例题在经历中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及感受数学学习乐趣。  一、把握教材,要明确意图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教材中"求两数相差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三者之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2-02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6-01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积千累万,不如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就是教知识,教学习方法,育人,我认为除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外,特别应注重培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8-02  印度是一个有着很多优秀电影的国家,例如《三个傻瓜》、《地球上的星星》等。《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伊翔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伊翔在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