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教育部门大力推进的“学讲方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的淋漓尽致,研究文件可以看到,其实就是要求老师学会“装傻”,文章以英语学科教学的角度,从促进学生先学、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合作、鼓励学生总结等四个方面,论证英语教师“装傻”的教育艺术。
【关键词】装傻 学讲方式 英语教学 艺术 意义
虽然有“学高为师”之说,但这针对的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教学不是谁的知识水平高谁的教学水平就一定高的,教学还需要老师组织课堂的教学艺术。初中英语教学,聪明的老师要学会“装傻”,笔者认为这是一项艺术,需要英语老师潜心思考,运用得当,机智而又幽默,方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求知,进而激活课堂。
一、促进学生先学
教师在学生的面前,都想让学生特别崇拜自己,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就会表现为站在知识的制高点,为学生解疑答惑,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用自己对知识的把控,老是走在学生的前面,让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学生只能惟老师马首是瞻,也许短期内学习效果不一定差,那么对教学的长效性而言,对学生终身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终身主动求知的培养,将明显不足。所以英语老师可以“装点傻”,促进学生先学,教师做好引导和督促,转变教学的习惯。
比如学习《Dream homes》这一单元,不要单词、句式、文章翻译、语法的给学生讲,教师要能够促进学生先学,教师就可以“装傻”一点,比如,“我有些单词也读不准,哪位同学能够帮我给其他同学示范读一下”,当一位同学读完单词后,“这位同学读的准确吗?有没有读的不准确的,谁能够纠正一下呢?”。这就会促进学生依据配套的磁带或者光盘预先学习单词的发音。再比如,在漫画对话环节,笔者想重点让学生掌握“would like…”的用法,就这样问学生“第一幅漫画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palace,Eddie?這句哪位同学能帮我翻译一下?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总结一下这句话中包含着什么句型?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会促进学生主动先学,翻资料、查笔记来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学生回答后稍加明确就够了。
二、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学习的过程,无非就是知识的接受、技能的提升、情感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要学会“装傻”,让学生展开自由而充分的思考,让每一个教学的过程都不是直白的授予和接受,更不是粗鲁的灌输,而是伴随着学生思维成长、团体思维碰撞并交流的过程。教师“傻”一点,迫使学生努力思考、探索知识,才能造就学生的聪明。
在学习了句子“Millie can speak good English.”时,对于句子中的“speak”可以译为“讲话;说(某种语音)”,比如“Can you speak Japanese(你会说日语吗?)”“Don’t speak while visiting(参观的时候不要说话。)”老师就此让学生思考speak与其他表示相似意思的单词用法的区别,可以如此说,“我记得以前学习过say、talk、tell与speak意思差不多,我记不太清了,谁能告诉老师它们用法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弄清几个近义词用法的细微区别,如果老师直接给讲,学生的掌握就要打折扣了。
三、激发学生合作
合作,是当下多元化社会下必然的要求,更是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需要。现在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懂合作,更不要奢谈会合作了,这就会造成学生遇到难题各自为战的情况,这种习惯的养成是长时间教师灌输式教学造成的。如果教师能够“傻一点”,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让学生合作一下,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各自贡献一点自己的智慧,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这种合作而获得成功,会让学生之间关系更融洽,让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让学生的自信心更强。
拿上面提到的“would like…”句型来说,老师可以“装傻”,“这种句型如果后面是名词或者动词,运用的时候需要注意有什么不同?如果后面是想要谁做什么又该如何表达呢?老师这几天脑子不好使了,看看哪一个小组能给老师分忧呢?”这就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比如有的小组用句型造句子“你想要杯咖啡吗?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李楠想要去上海。Li nan would like to go to Shanghai.”“老师想要你去办公室。The teacher would like you to go to the office.”通过句型对比结合小组讨论,得出来“would like后加名词或者代词”“would like to do sth.”“would like sb. to do sth.”等三种句型,相信学生讨论而得到的知识,学生会非常有成功的自豪感。
四、鼓励学生总结
以前的教学方式,一旦一节课或者一单元结束,教师总要帮助学生总结好规律。其实,教师可以“装傻”一点,给学生留一点时间反思和总结,老师不要总是觉得这么关键的地方,自己能够高屋建瓴,帮助学生尽快总结好,殊不知,放手让学生试试,学生慢慢就可以自己总结。这样的话,以后再遇到问题,学生就会主动总结规律,进而形成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积累。
凡是学生可以做的老师不要代替,懒老师才会成就勤快的学生。比如学习《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一单元的漫画环节后,笔者又“装傻”说,我有点累,哪位同学能把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给大家总结一下呢?学生则纷纷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整理,一会就有学生走上讲台总结起来,有“Let’s…与Let us…用法区别”,有“maybe与may be的用法区别”,有“play后接名词时,加不加定冠词the的具体不同”……学生总结的环节不要忽视,它是学生及时巩固的环节,更促进了学生自觉归类整理习惯养成。
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合作学,展开互助、互问、互学、互教,全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英语教师学会“装傻”,才能让学生变成“真聪明”,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装傻 学讲方式 英语教学 艺术 意义
虽然有“学高为师”之说,但这针对的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教学不是谁的知识水平高谁的教学水平就一定高的,教学还需要老师组织课堂的教学艺术。初中英语教学,聪明的老师要学会“装傻”,笔者认为这是一项艺术,需要英语老师潜心思考,运用得当,机智而又幽默,方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求知,进而激活课堂。
一、促进学生先学
教师在学生的面前,都想让学生特别崇拜自己,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就会表现为站在知识的制高点,为学生解疑答惑,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用自己对知识的把控,老是走在学生的前面,让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学生只能惟老师马首是瞻,也许短期内学习效果不一定差,那么对教学的长效性而言,对学生终身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终身主动求知的培养,将明显不足。所以英语老师可以“装点傻”,促进学生先学,教师做好引导和督促,转变教学的习惯。
比如学习《Dream homes》这一单元,不要单词、句式、文章翻译、语法的给学生讲,教师要能够促进学生先学,教师就可以“装傻”一点,比如,“我有些单词也读不准,哪位同学能够帮我给其他同学示范读一下”,当一位同学读完单词后,“这位同学读的准确吗?有没有读的不准确的,谁能够纠正一下呢?”。这就会促进学生依据配套的磁带或者光盘预先学习单词的发音。再比如,在漫画对话环节,笔者想重点让学生掌握“would like…”的用法,就这样问学生“第一幅漫画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palace,Eddie?這句哪位同学能帮我翻译一下?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总结一下这句话中包含着什么句型?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会促进学生主动先学,翻资料、查笔记来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学生回答后稍加明确就够了。
二、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学习的过程,无非就是知识的接受、技能的提升、情感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要学会“装傻”,让学生展开自由而充分的思考,让每一个教学的过程都不是直白的授予和接受,更不是粗鲁的灌输,而是伴随着学生思维成长、团体思维碰撞并交流的过程。教师“傻”一点,迫使学生努力思考、探索知识,才能造就学生的聪明。
在学习了句子“Millie can speak good English.”时,对于句子中的“speak”可以译为“讲话;说(某种语音)”,比如“Can you speak Japanese(你会说日语吗?)”“Don’t speak while visiting(参观的时候不要说话。)”老师就此让学生思考speak与其他表示相似意思的单词用法的区别,可以如此说,“我记得以前学习过say、talk、tell与speak意思差不多,我记不太清了,谁能告诉老师它们用法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弄清几个近义词用法的细微区别,如果老师直接给讲,学生的掌握就要打折扣了。
三、激发学生合作
合作,是当下多元化社会下必然的要求,更是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需要。现在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懂合作,更不要奢谈会合作了,这就会造成学生遇到难题各自为战的情况,这种习惯的养成是长时间教师灌输式教学造成的。如果教师能够“傻一点”,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让学生合作一下,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各自贡献一点自己的智慧,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这种合作而获得成功,会让学生之间关系更融洽,让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让学生的自信心更强。
拿上面提到的“would like…”句型来说,老师可以“装傻”,“这种句型如果后面是名词或者动词,运用的时候需要注意有什么不同?如果后面是想要谁做什么又该如何表达呢?老师这几天脑子不好使了,看看哪一个小组能给老师分忧呢?”这就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比如有的小组用句型造句子“你想要杯咖啡吗?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李楠想要去上海。Li nan would like to go to Shanghai.”“老师想要你去办公室。The teacher would like you to go to the office.”通过句型对比结合小组讨论,得出来“would like后加名词或者代词”“would like to do sth.”“would like sb. to do sth.”等三种句型,相信学生讨论而得到的知识,学生会非常有成功的自豪感。
四、鼓励学生总结
以前的教学方式,一旦一节课或者一单元结束,教师总要帮助学生总结好规律。其实,教师可以“装傻”一点,给学生留一点时间反思和总结,老师不要总是觉得这么关键的地方,自己能够高屋建瓴,帮助学生尽快总结好,殊不知,放手让学生试试,学生慢慢就可以自己总结。这样的话,以后再遇到问题,学生就会主动总结规律,进而形成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积累。
凡是学生可以做的老师不要代替,懒老师才会成就勤快的学生。比如学习《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一单元的漫画环节后,笔者又“装傻”说,我有点累,哪位同学能把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给大家总结一下呢?学生则纷纷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整理,一会就有学生走上讲台总结起来,有“Let’s…与Let us…用法区别”,有“maybe与may be的用法区别”,有“play后接名词时,加不加定冠词the的具体不同”……学生总结的环节不要忽视,它是学生及时巩固的环节,更促进了学生自觉归类整理习惯养成。
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合作学,展开互助、互问、互学、互教,全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英语教师学会“装傻”,才能让学生变成“真聪明”,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