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氛围中学习。基于此,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希望以此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解读生活化教学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前提。生活化教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生活实际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引发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若想把握好生活化教学的内涵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在被动学习的位置,而生活化教学模式更突出学生的主导位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是生活化教學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注重培养师生间的互动,以此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导位置。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或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环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生活经验等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喜好引入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如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问题,利用生活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入的认知,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课堂中融入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展开相应的实际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带学生走进生活,如地铁站、公园、博览会等场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熟知社会,进而不断地积累生活实践经验,以此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内在含义。
(三)搭建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成长都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延伸教材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此不仅可以实现布置课后作业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现学习的实际意义,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低,学生的学习状态差。另外,有部分学生认为学好数学、语文、英语就可以了,而忽略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进而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创新教学模式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然而目前部分教师还是流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形式化,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学中缺少师生间的互动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建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与活跃性。然而,目前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只是自己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致使课堂氛围过于压抑,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学中的内容,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 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过程
(一)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还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模式,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教材内容,不能为学生扩展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面,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首先,教师应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虽然课本的知识存在局限性,但是生活却涉及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其次,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将教学内容延伸。例如在学习《师生交往》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间的趣事进行分享,以此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中的事项,更加明确师生间各自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如,在《服务社会》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关于服务社会的问题,如:“社会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我们进行服务的?”或者“我们能为社会提供哪些服务?”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对其问题进行探究,以此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又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人们网络购物或网络解题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其次为学生讲解网络中存在的利弊,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还可以对网络陷阱具有准确的分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内容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丰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内容,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因此,教师在生活中应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教学素材,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亲情之爱》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与父母之间的爱、长辈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长辈以及兄妹,并使学生受到鼓舞和启示,以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感情观、人生观,进而促进身心更健康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带学生组织一次集体游戏,带学生到公园中,要求学生平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六位学生参加接力,并依次用嘴含住吸管传递橡皮圈,若橡皮圈中途掉落需重新进行接力,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学生通过游戏不仅可以感受集体成长的氛圍,还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例如,教师在讲《我与社会》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一名学生来扮演小明,另一名学生负责旁白,表演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在通过观看表演的同时感受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进而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并对社会的复杂性具有初步的认知。由此可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素材引发思考,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进而深入了解课本内容,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较为特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及法治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社会当中的规则和秩序进行探讨和思考,要求学生对社会规则及秩序有明确的了解,并且可以自觉遵守社会规矩。教师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进行总结,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的秩序有更全面的认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敬畏生命》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107小时的生死营救》,让学生在聆听时不仅可以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懂得生命的价值,还能够关爱身边的人,以此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法不可违》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法院官司受理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其中涉及哪些违法行为,此行为有什么危害,在学生探讨过后,教师为学生说明谁都不可以违法,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让学生辨别违法行为的种类,并远离违法行为,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守法观念,并可以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由此可见,教师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实际教学中,可以影响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深刻感悟,明白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升学生实践生活的能力以及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
五、 结语
由上文可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模式过于传统以及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进行重点分析。同时,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三条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第一是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二是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第三是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武丽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43).
[2]朱有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19(43).
[3]汪海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2019(30).
[4]王连俊.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科技·管理),2020(1).
作者简介:
陈文勇,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解读生活化教学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前提。生活化教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生活实际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引发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若想把握好生活化教学的内涵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在被动学习的位置,而生活化教学模式更突出学生的主导位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是生活化教學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注重培养师生间的互动,以此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导位置。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或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环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生活经验等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喜好引入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如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问题,利用生活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入的认知,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课堂中融入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展开相应的实际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带学生走进生活,如地铁站、公园、博览会等场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熟知社会,进而不断地积累生活实践经验,以此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内在含义。
(三)搭建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成长都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延伸教材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此不仅可以实现布置课后作业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现学习的实际意义,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低,学生的学习状态差。另外,有部分学生认为学好数学、语文、英语就可以了,而忽略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进而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创新教学模式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然而目前部分教师还是流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形式化,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学中缺少师生间的互动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建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与活跃性。然而,目前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只是自己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致使课堂氛围过于压抑,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学中的内容,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 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过程
(一)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还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模式,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教材内容,不能为学生扩展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面,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首先,教师应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虽然课本的知识存在局限性,但是生活却涉及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其次,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将教学内容延伸。例如在学习《师生交往》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间的趣事进行分享,以此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中的事项,更加明确师生间各自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如,在《服务社会》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关于服务社会的问题,如:“社会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我们进行服务的?”或者“我们能为社会提供哪些服务?”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对其问题进行探究,以此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又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人们网络购物或网络解题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其次为学生讲解网络中存在的利弊,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还可以对网络陷阱具有准确的分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内容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丰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内容,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因此,教师在生活中应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教学素材,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亲情之爱》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与父母之间的爱、长辈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长辈以及兄妹,并使学生受到鼓舞和启示,以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感情观、人生观,进而促进身心更健康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带学生组织一次集体游戏,带学生到公园中,要求学生平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六位学生参加接力,并依次用嘴含住吸管传递橡皮圈,若橡皮圈中途掉落需重新进行接力,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学生通过游戏不仅可以感受集体成长的氛圍,还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例如,教师在讲《我与社会》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一名学生来扮演小明,另一名学生负责旁白,表演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在通过观看表演的同时感受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进而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并对社会的复杂性具有初步的认知。由此可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素材引发思考,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进而深入了解课本内容,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较为特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及法治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社会当中的规则和秩序进行探讨和思考,要求学生对社会规则及秩序有明确的了解,并且可以自觉遵守社会规矩。教师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进行总结,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的秩序有更全面的认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敬畏生命》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107小时的生死营救》,让学生在聆听时不仅可以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懂得生命的价值,还能够关爱身边的人,以此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法不可违》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法院官司受理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其中涉及哪些违法行为,此行为有什么危害,在学生探讨过后,教师为学生说明谁都不可以违法,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让学生辨别违法行为的种类,并远离违法行为,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守法观念,并可以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由此可见,教师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实际教学中,可以影响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深刻感悟,明白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升学生实践生活的能力以及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
五、 结语
由上文可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模式过于传统以及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进行重点分析。同时,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三条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第一是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二是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第三是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武丽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43).
[2]朱有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19(43).
[3]汪海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2019(30).
[4]王连俊.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科技·管理),2020(1).
作者简介:
陈文勇,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