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历史长河,各个时代都是盛况与苍凉相织相错。本文把时代背后的苍凉统称为时代的饥饿性。“饥饿”代表的不仅仅是字面本义,而更多涵盖了其横纵延伸方面。每一个时代,“饥饿”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物质、精神、人性、社会等方面,而随着时代的更迭,“饥饿”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演变。然而,在本文看来,产生“饥饿”的源头在万千变化中永恒。“饥饿”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永恒主题,对于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饥饿”的概念进行延伸与拓展,具体分析、提炼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学文本中相关描述,并结合历史发展中“饥饿”的演变轨迹,试图寻找“饥饿”的源头与其永恒存在的原因,希望对人本身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饥饿;延伸;源头;永恒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物质、精神、人性,甚至社会等方面,都有各自特有的饥饿性。在每一个时代背景下,各种“饥饿”都以其不同的形式存在,“饥饿”又在各个历史阶段中不断演变,不变的是它与人一同存在。“饥饿”是什么?“饥饿”来自于哪里?“饥饿”又为何存在?这是本文围绕的几个核心问题。在特殊的时代下,“饥饿”在众多的文学文本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出发,置身于特定的时代中,又跳出时代的禁锢,对“饥饿”现象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总结。“饥饿”是人类无法避开的一个永恒话题,其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因此,研究时代的饥饿性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一、“饥饿”的概念范围
(一)“饥饿”的横向延伸
1.物质饥饿
物质饥饿是最原始的饥饿。饥饿最浅层的意识就是人类生理上饥饿的感觉,是对于食物的渴望与渴求。那么,当人类的食物处于满足状态的时候,人们的渴求又转移到了穿戴等外在的物品上面,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饥饿感又随之而来。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需要程度再次达到满足之后,人们的渴求又再次转移到了其他的物质上。因此,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人们物质的饥饿感未曾间断过,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2.精神饥饿
精神饥饿对立于物质饥饿,又依托于物质饥饿。精神世界是与人们的物质世界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另一个世界,也是人们另一个重要的生存空间。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饥饿感未曾间断过,那么对于精神世界亦是如此。在本文看来,人们的精神饥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伴随于物质饥饿的精神饥饿,产生于人们的物质饥饿。简单来说,当人们饥饿于某种物质时,精神上有着极大的空虚和强烈的欲望,精神饥饿随之产生;另一方面是当物质饥饿满足后而产生精神上的失落,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而缺少精神活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失去平衡,这是人们又一种精神饥饿。
3.人性饥饿
人性饥饿产生于人际关系的交织。历来,人们对于人性的讨论都脱离不开“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的范畴。既然从古至今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就以“人性饥饿”这个事实来讨论人性。无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当人开始从原点以一条射线开始向外发展時,必定会与其他众多射线相撞,此时人性的饥饿开始产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都有着私欲。人性的饥饿关键不在分辨人性的善与恶,而在于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性饥饿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时期饥饿度不同,表现的明显程度有高低罢了。在某些社会阶段,人性如同一个黑洞,什么东西都被它吞没、蚕食,甚至有着“吃人”一说。
4.社会饥饿
社会饥饿在人性饥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有人的存在,并且人的意识发展到了一个程度,才会有社会的存在。社会是在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看来,既然人性有饥饿,社会必定也有着其自己的饥饿。社会的饥饿现在多方面,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形成了一种群体冷漠,这便是最初的社会饥饿。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思想文化的压抑、社会对女性的残害等都是社会饥饿。另外,社会饥饿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冷漠生命的气息,社会饥饿无限膨胀。
(二)“饥饿”的纵向延伸
时代饥饿连续存在于时间轴上。本文为何论述时代饥饿,因为在本文看来“饥饿”不但有其横向的延伸,还有着纵向的延伸。饥饿包括着同一时期的多个层面,同时它又在时间轴上永远存在着。虽然饥饿在不同的时代有形式上的不同、有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但不变的是它一直存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饥饿的层次更加深化。饥饿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从饥饿侧面所体现的意义也随之更加深远。
二、“饥饿”的具体分析
处于饥饿演变过程中的人,对于周围的饥饿现象并不那么感受深切,因时常被各种饥饿包围着,所以人对饥饿渐渐地麻木,甚至渐渐地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而作家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各种饥饿的表现,在其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意义深远而又深刻。其中,李昂的《杀夫》和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对各种层次的饥饿表现得尤为深刻,并让人深思。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基础对饥饿现象进行分析,旨在研究饥饿的形式、层次、演变、来源等方面,而不是对文本本身所表现的饥饿作一个评判。跳出文本本身,分析饥饿的纵横延伸,探索饥饿的根本内涵。
(一)物质匮乏
物质匮乏是引起各种饥饿的基础。《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这两部作品的大背景都是一个战乱纷争、农耕生产的贫困社会。《杀夫》写的是日据时代的农业社会生活,在农业文明下,社会是封闭的,是落后的,更是贫穷的,而在此之上,战争又加剧了社会的贫穷。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便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性”是她们能够维持生存的唯一“饭票”,是能够支持她们在这个社会上苟且生存的最后一块落脚石。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大体讲述的也是如此。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林市与郭素娥是那个时代的被残害者,她们贫穷、弱小、饥饿,但是其他人难道不是这个时期的饥饿者吗?他们也一样饥饿,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处于饥饿之下。在群体饥饿之下势必会有弱势者受到摧残,并与之表现出更大的程度的饥饿。物质匮乏引起了其他形式的饥饿,才有了不同群体所受饥饿不同,饥饿程度也不同。 (二)精神沉沦
精神沉沦是物质饥饿的深入层面。在《杀夫》中,林市与她的阿母在物质饥饿的重压下,她们的精神已经沉沦,她们快要对精神上的饥饿感到麻木了,因为她们连自己的精神都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小说中这样写到:“阿母嘴里正啃着一个白饭团,手上还抓着一团。已狠狠的塞满白饭的嘴巴,随着阿母唧唧哼哼的出声。嚼过的白颜色米粒混着口水,滴淌满半边面颊,还顺势流到脖子及衣襟。”这是小说对于人在生存的本能面前最残忍的一个叙写。小说的最后,林市所有的希望破灭了,在绝望的疯狂中,林市向自己的丈夫陈江水举起了“毁灭天地间母性孕育生命的本源”的屠刀,在疯狂的砍杀中超脱痛苦。[1]林市杀死了在精神上痛苦地折磨她的丈夫,这是其对自己精神饥饿做出的最大抗争。相比而言,在《饥饿的郭素娥》中,精神上的饥饿体现得更为明显。郭素娥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在被刘寿春捡来成为他的老婆后,郭素娥在物质饥饿方面表现得并不那么强烈,在家中也具有一定地位。但郭素娥缺的是精神上的安全、幸福,郭素娥是有着狂妄而渺茫的目的。她与工人张振山偷情,一边感到陶醉与满足,一边是希望张振山能够带她远走高飞。人在痛苦的时候,只有身体上的安慰才能抚慰精神上的创伤。郭素娥在她身体颤抖的那一刻,才仿佛这一瞬间是生活。她期望着,期望着张振山能够给她保护,给她幸福,给她想要的生活,郭素娥在精神上是十分饥饿的。此外,两部小说中的其他人精神上也是沉沦麻木的。在《杀夫》中,陈林市在被枪毙时,“陈林市所到,真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然有观者称,谓陈林市既不美貌,又不曾看到奸夫,游街因而并不十分好看。”在《饥饿的郭素娥》中也有体现,人们议论郭素娥与张振山的偷情,来满足自己的“欢乐”。可见,当时的社会群体在精神上都是饥饿的,评说他人是一种来满足自身精神饥饿的方法。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话,“后又偶读《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2]
(三)人性异变
人际冲突导致人性异变,人性异变促使人性饥饿。人性并不是最初就存在饥饿一面的,它的异变是由各种人际相互交织产生冲突而诱发的,并受社会群体意识影响而加速变化。无论是《杀夫》中的林市、陈江水等人,还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张振山等人,他们都脱离不出人际的网络,他们始终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无法逃避各种人际冲突,何况他们还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因此,他们人性的异变甚至是人性的扭曲是一种必然趋势。《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都是描述传统社会下两性关系根本性质的作品。在封建落后、男权至上的背景下,发生着各种人际冲突,当中的女性、男性、甚至整个社会群体都有着强烈的人性饥饿。
李昂的《杀夫》处处体现着“杀夫”框架下的人性书写。[3]陈林市无疑是可怜的,一生都苟活在人际冲突笼罩下。陈林市的母亲因饥饿而失节,受到了家族严厉的惩处。陈林市幼年跟随者母亲流浪,一直受到众人的非议、排挤、折磨,这是她遭受人际冲突的起点。艰难地长大后,又被叔叔当成货物交易给屠户陈江水做老婆,为叔叔家换得不要钱的猪肉。嫁给陈江水后每日以“性”换得不要钱的“肉票”,承受着陈江水杀猪般的“性”索取,这是其他人施加给陈林市最大的人际冲突。以阿罔官为首的妇女,她们最感兴趣的是人们禁忌但又好奇的有关性方面的流言,整日以陈林市作为谈资。当陈林市听到诋毁自己的流言,凄惨的叫声被扭曲成叫床声,人际上再一次受到剧烈的冲突。陈林市所遭受的种种人际冲突,带给她的是人世的冷漠,導致她人性的异变,甚至可以说是她逐渐丧失了人性,以至于后来陈林市置身于幻觉中,如同动物一般发出带着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反抗,拿起杀猪刀砍杀了自己的丈夫。陈林市是我们同情的对象,作为小说中“恶人”的代表陈江水就不值得我们悲悯了吗?从作品来看,陈江水流淌着恶魔般的血液,暴力地摧残着陈林市。陈江水虽表面强硬,但他始终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人物,更是一个悲剧性人物。陈江水幼年时没有了父母,从小也是被社会所抛弃、所欺凌的对象。为了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间卑微地生存,他走上了以杀猪谋生的道路。他对陈林市疯狂的“性”索取、暴力的“性”摧残,更多体现的是陈江水痛苦的转嫁和寻求最本质的安慰——“性”安慰。可见,陈江水的人性异变、扭曲也是因为人际的冲突,伴随着的是人性的饥饿。
《饥饿的郭素娥》同样是一部刻画两性冲突下人性饥饿的作品,处处流露着人性的悲情。《饥饿的郭素娥》不同于《杀夫》的是,它其中的人际冲突并不像《杀夫》那么激烈,那么有冲击力,人性的饥饿也不像《杀夫》中表现的那么直接,那么强烈,但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人性更为深远,更为悲情。它的悲情隐藏在深处,需要感知与回味。郭素娥同样是一个处于封建社会中、男权主义下的弱小牺牲品。从表面上来看,施加给郭素娥巨大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刘寿春。刘寿春想把郭素娥卖给一个老粮商,在郭素娥反抗时,刘寿春兽性大发,手持烧红的烙铁径直烙向郭素娥的大腿,最后把郭素娥扔在一间破庙里任由她死去。由此可见,郭素娥最大的人际冲突是她与丈夫刘寿春。实则不然,在本文看来,郭素娥最大的人际冲突在于她的情人张振山。张振山给了她“性”的安慰,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安慰。在他们享受“性”的过程中,郭素娥感到了生活还是有那么一点值得怀恋的。张振山给予了郭素娥短暂的安全、幸福,这如同在黑暗中给予了郭素娥光明的希望,但在最后张振山又收回了郭素娥生存的唯一寄托。这种人际冲突,才是郭素娥最难以承受的,也给了她最大的“饥饿”,促使她人性的异变。此外,郭素娥的丈夫刘寿春同样是一个社会底层人物,也遭受着各种人际上的冲突,他时常遭受社会群体其他人的欺凌。郭素娥的偷情摧残了他仅存的尊严,这些种种冲突,促使了刘寿春人性的异变,形成最后人性上的饥饿。
(四)社会畸形
人性异变导致社会畸形,促成社会饥饿,社会饥饿又强迫人性异变。从《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人都处于封建闭塞、男权至上、女性卑贱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时代的社会是畸形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束缚在丑恶道德的牢笼里。无论是陈林市、陈江水等人,还是郭素娥、刘寿春等人,他们都无法脱离这个牢笼的束缚,被迫地遭受这个社会的蹂躏、践踏。这些人的人性异变是畸形的社会迫使的,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结局只能是悲惨、凄苦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畸形是人性异变的根本因素。”显然这个结论是不完整的,因为我们还未探知是何种因素导致了社会的畸形。难道《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社会,其最初形成就是如此的吗?封建制度、男权主义、“吃人”道德又从何而来?社会由人组成,社会形态因人转变,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也必定因人产生。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个体私欲随之产生,并逐渐汇集成群体私欲,整个社会也因此发生变化。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异变自身导致了社会的畸形,促成社会的饥饿,社会饥饿又再次导致人性异变,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五)时代变化
时间轴上的各种饥饿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各种饥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任何事物达到一个高峰必定会有回落的趋势。例如《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结尾便预示了这个趋势:残害郭素娥的黄毛、保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魏海清儿子的成长昭示着新一代人的崛起,各种饥饿的程度开始有了缓解。饥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低谷时必定会逐渐激化,它在高峰时必定会回落。另外,饥饿的变化不仅是一个波浪线型变化,其还会进行一个新的转变。《杀夫》《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饥饿随着这一代人的逝去而回归,也随着新一代人成长而转变。
三、“饥饿”的发展轨迹
(一)饥饿的层次深入
饥饿如同其他事物一样,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表面向深层转变。《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饥饿演变遵循着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其中的各种饥饿有着一个层面提升的过程:物质饥饿是两部作品中最基础的饥饿,也是表层的饥饿类型。随着人个体之间矛盾的进一步产生,深层次的精神饥饿逐渐萌芽、生长。之后,强烈的精神饥饿导致人性开始有了异变、扭曲,形成了人性上的饥饿。最后,个体性的饥饿聚合成了群体性饥饿,如此饥饿又进一步提升到了社会层面。可见,饥饿也是遵循着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它随着人逐渐发展,层层深入。
(二)饥饿的时代演变
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饥饿主题,饥饿永恒存在于社会之中。《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林市、郭素娥这一代人的饥饿主题随着这代人的逝去开始缓和、回归,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下一代人所引发的饥饿主题。不论是个体性饥饿,还是社会群体性饥饿,都会随着人的新生、人的发展、人的逝去等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在林市、郭素娥所处的时代,人性缺失,社会畸形,女性是社会中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如今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人情得到重温,社会得到完善,女性已不再受曾经凄烈的残害。我们的时代,自有特定的饥饿,而曾经的饥饿已不再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饥饿都会因为人的发展而转变其他新的饥饿,某些饥饿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的变化在于强弱程度上的变化,质的转变,例如人性上的饥饿。我们的时代,人性饥饿依旧存在,但不同于林市、郭素娥所处时代的是它表现得并没有那么强烈。因为这些饥饿关乎人的本质属性,人无法进行质的转变,那么它也会一直存在。饥饿虽在演变,但饥饿永恒存在。
四、“饥饿”的来源
饥饿产生于人,又伴随于人,纵观人类历史长河,饥饿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不曾离去。在人类原始时期,产生了原始饥饿——物质饥饿,而后随着人类的发展进而又产生了精神饥饿、人性饥饿、社会饥饿等各种层面上的饥饿。由此可见,饥饿始终产生于人,依托于人,发展于人。对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饥饿为何产生于人?经济学中有一组定义对我们解开这个疑惑有一定的帮助。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是“稀缺性”问题,即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各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会造成“稀缺性”的问题。实际上,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和文学中的“饥饿性”是具有一定的相同意义的。人类最初的欲望形成了最原始的饥饿,此后如同《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一样,人的欲望无限膨胀,导致了各种纷争、冲突,各种饥饿也由此而来。朝代更迭,时代变迁,饥饿随之沉浮于世。人性的私欲一直存在,但它有着膨胀和回落的变化,它的变化好似统计学中的“回归”一样:人性的私欲也有着一个中心值,无论它如何膨胀和回落,最后始终会回归它的本质,由私欲而产生的饥饿也遵循着这样一个“回归”规律。因此,历史中有着盛世与乱世的更替,而最终又回到了均衡的时代。无论是沧海桑田时,还是物是人非后,都逃不脱永恒饥饿的笼罩,私欲是饥饿永恒的源泉。
五、总结
饥饿由人的私欲产生,其有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人性的私欲是人的本质特征,因此饥饿也永远无法消失。我们永远无法改变“人性自私”的本质,无法脱离私欲的笼罩,无法消除饥饿的磨难,我们能做的只有缓和私欲、饥饿的程度。孔子的大同世界是我们遙不可及的幻想国度,而不是我们能够触碰到的理想社会。我们不敢奢望大同世界的实现,但愿最后不是《圣经》中的巴别塔。人的饥饿,永恒存在。
参考文献:
[1]李从义.痛苦中的沉默——《杀夫》中林市浅析[J].电影文学,2009(2).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钟声.析李昂《杀夫》中的人性悲剧[J].语文学刊,2014(2).
作者简介:费嘉豪(1997-),男,汉族,浙江湖州人,浙江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关键词】饥饿;延伸;源头;永恒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物质、精神、人性,甚至社会等方面,都有各自特有的饥饿性。在每一个时代背景下,各种“饥饿”都以其不同的形式存在,“饥饿”又在各个历史阶段中不断演变,不变的是它与人一同存在。“饥饿”是什么?“饥饿”来自于哪里?“饥饿”又为何存在?这是本文围绕的几个核心问题。在特殊的时代下,“饥饿”在众多的文学文本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出发,置身于特定的时代中,又跳出时代的禁锢,对“饥饿”现象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总结。“饥饿”是人类无法避开的一个永恒话题,其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因此,研究时代的饥饿性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一、“饥饿”的概念范围
(一)“饥饿”的横向延伸
1.物质饥饿
物质饥饿是最原始的饥饿。饥饿最浅层的意识就是人类生理上饥饿的感觉,是对于食物的渴望与渴求。那么,当人类的食物处于满足状态的时候,人们的渴求又转移到了穿戴等外在的物品上面,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饥饿感又随之而来。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需要程度再次达到满足之后,人们的渴求又再次转移到了其他的物质上。因此,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人们物质的饥饿感未曾间断过,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2.精神饥饿
精神饥饿对立于物质饥饿,又依托于物质饥饿。精神世界是与人们的物质世界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另一个世界,也是人们另一个重要的生存空间。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饥饿感未曾间断过,那么对于精神世界亦是如此。在本文看来,人们的精神饥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伴随于物质饥饿的精神饥饿,产生于人们的物质饥饿。简单来说,当人们饥饿于某种物质时,精神上有着极大的空虚和强烈的欲望,精神饥饿随之产生;另一方面是当物质饥饿满足后而产生精神上的失落,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而缺少精神活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失去平衡,这是人们又一种精神饥饿。
3.人性饥饿
人性饥饿产生于人际关系的交织。历来,人们对于人性的讨论都脱离不开“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的范畴。既然从古至今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就以“人性饥饿”这个事实来讨论人性。无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当人开始从原点以一条射线开始向外发展時,必定会与其他众多射线相撞,此时人性的饥饿开始产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都有着私欲。人性的饥饿关键不在分辨人性的善与恶,而在于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性饥饿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时期饥饿度不同,表现的明显程度有高低罢了。在某些社会阶段,人性如同一个黑洞,什么东西都被它吞没、蚕食,甚至有着“吃人”一说。
4.社会饥饿
社会饥饿在人性饥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有人的存在,并且人的意识发展到了一个程度,才会有社会的存在。社会是在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看来,既然人性有饥饿,社会必定也有着其自己的饥饿。社会的饥饿现在多方面,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形成了一种群体冷漠,这便是最初的社会饥饿。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思想文化的压抑、社会对女性的残害等都是社会饥饿。另外,社会饥饿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冷漠生命的气息,社会饥饿无限膨胀。
(二)“饥饿”的纵向延伸
时代饥饿连续存在于时间轴上。本文为何论述时代饥饿,因为在本文看来“饥饿”不但有其横向的延伸,还有着纵向的延伸。饥饿包括着同一时期的多个层面,同时它又在时间轴上永远存在着。虽然饥饿在不同的时代有形式上的不同、有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但不变的是它一直存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饥饿的层次更加深化。饥饿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从饥饿侧面所体现的意义也随之更加深远。
二、“饥饿”的具体分析
处于饥饿演变过程中的人,对于周围的饥饿现象并不那么感受深切,因时常被各种饥饿包围着,所以人对饥饿渐渐地麻木,甚至渐渐地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而作家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各种饥饿的表现,在其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意义深远而又深刻。其中,李昂的《杀夫》和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对各种层次的饥饿表现得尤为深刻,并让人深思。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基础对饥饿现象进行分析,旨在研究饥饿的形式、层次、演变、来源等方面,而不是对文本本身所表现的饥饿作一个评判。跳出文本本身,分析饥饿的纵横延伸,探索饥饿的根本内涵。
(一)物质匮乏
物质匮乏是引起各种饥饿的基础。《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这两部作品的大背景都是一个战乱纷争、农耕生产的贫困社会。《杀夫》写的是日据时代的农业社会生活,在农业文明下,社会是封闭的,是落后的,更是贫穷的,而在此之上,战争又加剧了社会的贫穷。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便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性”是她们能够维持生存的唯一“饭票”,是能够支持她们在这个社会上苟且生存的最后一块落脚石。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大体讲述的也是如此。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林市与郭素娥是那个时代的被残害者,她们贫穷、弱小、饥饿,但是其他人难道不是这个时期的饥饿者吗?他们也一样饥饿,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处于饥饿之下。在群体饥饿之下势必会有弱势者受到摧残,并与之表现出更大的程度的饥饿。物质匮乏引起了其他形式的饥饿,才有了不同群体所受饥饿不同,饥饿程度也不同。 (二)精神沉沦
精神沉沦是物质饥饿的深入层面。在《杀夫》中,林市与她的阿母在物质饥饿的重压下,她们的精神已经沉沦,她们快要对精神上的饥饿感到麻木了,因为她们连自己的精神都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小说中这样写到:“阿母嘴里正啃着一个白饭团,手上还抓着一团。已狠狠的塞满白饭的嘴巴,随着阿母唧唧哼哼的出声。嚼过的白颜色米粒混着口水,滴淌满半边面颊,还顺势流到脖子及衣襟。”这是小说对于人在生存的本能面前最残忍的一个叙写。小说的最后,林市所有的希望破灭了,在绝望的疯狂中,林市向自己的丈夫陈江水举起了“毁灭天地间母性孕育生命的本源”的屠刀,在疯狂的砍杀中超脱痛苦。[1]林市杀死了在精神上痛苦地折磨她的丈夫,这是其对自己精神饥饿做出的最大抗争。相比而言,在《饥饿的郭素娥》中,精神上的饥饿体现得更为明显。郭素娥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在被刘寿春捡来成为他的老婆后,郭素娥在物质饥饿方面表现得并不那么强烈,在家中也具有一定地位。但郭素娥缺的是精神上的安全、幸福,郭素娥是有着狂妄而渺茫的目的。她与工人张振山偷情,一边感到陶醉与满足,一边是希望张振山能够带她远走高飞。人在痛苦的时候,只有身体上的安慰才能抚慰精神上的创伤。郭素娥在她身体颤抖的那一刻,才仿佛这一瞬间是生活。她期望着,期望着张振山能够给她保护,给她幸福,给她想要的生活,郭素娥在精神上是十分饥饿的。此外,两部小说中的其他人精神上也是沉沦麻木的。在《杀夫》中,陈林市在被枪毙时,“陈林市所到,真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然有观者称,谓陈林市既不美貌,又不曾看到奸夫,游街因而并不十分好看。”在《饥饿的郭素娥》中也有体现,人们议论郭素娥与张振山的偷情,来满足自己的“欢乐”。可见,当时的社会群体在精神上都是饥饿的,评说他人是一种来满足自身精神饥饿的方法。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话,“后又偶读《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2]
(三)人性异变
人际冲突导致人性异变,人性异变促使人性饥饿。人性并不是最初就存在饥饿一面的,它的异变是由各种人际相互交织产生冲突而诱发的,并受社会群体意识影响而加速变化。无论是《杀夫》中的林市、陈江水等人,还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张振山等人,他们都脱离不出人际的网络,他们始终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无法逃避各种人际冲突,何况他们还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因此,他们人性的异变甚至是人性的扭曲是一种必然趋势。《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都是描述传统社会下两性关系根本性质的作品。在封建落后、男权至上的背景下,发生着各种人际冲突,当中的女性、男性、甚至整个社会群体都有着强烈的人性饥饿。
李昂的《杀夫》处处体现着“杀夫”框架下的人性书写。[3]陈林市无疑是可怜的,一生都苟活在人际冲突笼罩下。陈林市的母亲因饥饿而失节,受到了家族严厉的惩处。陈林市幼年跟随者母亲流浪,一直受到众人的非议、排挤、折磨,这是她遭受人际冲突的起点。艰难地长大后,又被叔叔当成货物交易给屠户陈江水做老婆,为叔叔家换得不要钱的猪肉。嫁给陈江水后每日以“性”换得不要钱的“肉票”,承受着陈江水杀猪般的“性”索取,这是其他人施加给陈林市最大的人际冲突。以阿罔官为首的妇女,她们最感兴趣的是人们禁忌但又好奇的有关性方面的流言,整日以陈林市作为谈资。当陈林市听到诋毁自己的流言,凄惨的叫声被扭曲成叫床声,人际上再一次受到剧烈的冲突。陈林市所遭受的种种人际冲突,带给她的是人世的冷漠,導致她人性的异变,甚至可以说是她逐渐丧失了人性,以至于后来陈林市置身于幻觉中,如同动物一般发出带着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反抗,拿起杀猪刀砍杀了自己的丈夫。陈林市是我们同情的对象,作为小说中“恶人”的代表陈江水就不值得我们悲悯了吗?从作品来看,陈江水流淌着恶魔般的血液,暴力地摧残着陈林市。陈江水虽表面强硬,但他始终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人物,更是一个悲剧性人物。陈江水幼年时没有了父母,从小也是被社会所抛弃、所欺凌的对象。为了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间卑微地生存,他走上了以杀猪谋生的道路。他对陈林市疯狂的“性”索取、暴力的“性”摧残,更多体现的是陈江水痛苦的转嫁和寻求最本质的安慰——“性”安慰。可见,陈江水的人性异变、扭曲也是因为人际的冲突,伴随着的是人性的饥饿。
《饥饿的郭素娥》同样是一部刻画两性冲突下人性饥饿的作品,处处流露着人性的悲情。《饥饿的郭素娥》不同于《杀夫》的是,它其中的人际冲突并不像《杀夫》那么激烈,那么有冲击力,人性的饥饿也不像《杀夫》中表现的那么直接,那么强烈,但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人性更为深远,更为悲情。它的悲情隐藏在深处,需要感知与回味。郭素娥同样是一个处于封建社会中、男权主义下的弱小牺牲品。从表面上来看,施加给郭素娥巨大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刘寿春。刘寿春想把郭素娥卖给一个老粮商,在郭素娥反抗时,刘寿春兽性大发,手持烧红的烙铁径直烙向郭素娥的大腿,最后把郭素娥扔在一间破庙里任由她死去。由此可见,郭素娥最大的人际冲突是她与丈夫刘寿春。实则不然,在本文看来,郭素娥最大的人际冲突在于她的情人张振山。张振山给了她“性”的安慰,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安慰。在他们享受“性”的过程中,郭素娥感到了生活还是有那么一点值得怀恋的。张振山给予了郭素娥短暂的安全、幸福,这如同在黑暗中给予了郭素娥光明的希望,但在最后张振山又收回了郭素娥生存的唯一寄托。这种人际冲突,才是郭素娥最难以承受的,也给了她最大的“饥饿”,促使她人性的异变。此外,郭素娥的丈夫刘寿春同样是一个社会底层人物,也遭受着各种人际上的冲突,他时常遭受社会群体其他人的欺凌。郭素娥的偷情摧残了他仅存的尊严,这些种种冲突,促使了刘寿春人性的异变,形成最后人性上的饥饿。
(四)社会畸形
人性异变导致社会畸形,促成社会饥饿,社会饥饿又强迫人性异变。从《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人都处于封建闭塞、男权至上、女性卑贱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时代的社会是畸形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束缚在丑恶道德的牢笼里。无论是陈林市、陈江水等人,还是郭素娥、刘寿春等人,他们都无法脱离这个牢笼的束缚,被迫地遭受这个社会的蹂躏、践踏。这些人的人性异变是畸形的社会迫使的,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结局只能是悲惨、凄苦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畸形是人性异变的根本因素。”显然这个结论是不完整的,因为我们还未探知是何种因素导致了社会的畸形。难道《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社会,其最初形成就是如此的吗?封建制度、男权主义、“吃人”道德又从何而来?社会由人组成,社会形态因人转变,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也必定因人产生。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个体私欲随之产生,并逐渐汇集成群体私欲,整个社会也因此发生变化。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异变自身导致了社会的畸形,促成社会的饥饿,社会饥饿又再次导致人性异变,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五)时代变化
时间轴上的各种饥饿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各种饥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任何事物达到一个高峰必定会有回落的趋势。例如《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结尾便预示了这个趋势:残害郭素娥的黄毛、保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魏海清儿子的成长昭示着新一代人的崛起,各种饥饿的程度开始有了缓解。饥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低谷时必定会逐渐激化,它在高峰时必定会回落。另外,饥饿的变化不仅是一个波浪线型变化,其还会进行一个新的转变。《杀夫》《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饥饿随着这一代人的逝去而回归,也随着新一代人成长而转变。
三、“饥饿”的发展轨迹
(一)饥饿的层次深入
饥饿如同其他事物一样,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表面向深层转变。《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饥饿演变遵循着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其中的各种饥饿有着一个层面提升的过程:物质饥饿是两部作品中最基础的饥饿,也是表层的饥饿类型。随着人个体之间矛盾的进一步产生,深层次的精神饥饿逐渐萌芽、生长。之后,强烈的精神饥饿导致人性开始有了异变、扭曲,形成了人性上的饥饿。最后,个体性的饥饿聚合成了群体性饥饿,如此饥饿又进一步提升到了社会层面。可见,饥饿也是遵循着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它随着人逐渐发展,层层深入。
(二)饥饿的时代演变
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饥饿主题,饥饿永恒存在于社会之中。《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林市、郭素娥这一代人的饥饿主题随着这代人的逝去开始缓和、回归,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下一代人所引发的饥饿主题。不论是个体性饥饿,还是社会群体性饥饿,都会随着人的新生、人的发展、人的逝去等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在林市、郭素娥所处的时代,人性缺失,社会畸形,女性是社会中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如今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人情得到重温,社会得到完善,女性已不再受曾经凄烈的残害。我们的时代,自有特定的饥饿,而曾经的饥饿已不再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饥饿都会因为人的发展而转变其他新的饥饿,某些饥饿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的变化在于强弱程度上的变化,质的转变,例如人性上的饥饿。我们的时代,人性饥饿依旧存在,但不同于林市、郭素娥所处时代的是它表现得并没有那么强烈。因为这些饥饿关乎人的本质属性,人无法进行质的转变,那么它也会一直存在。饥饿虽在演变,但饥饿永恒存在。
四、“饥饿”的来源
饥饿产生于人,又伴随于人,纵观人类历史长河,饥饿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不曾离去。在人类原始时期,产生了原始饥饿——物质饥饿,而后随着人类的发展进而又产生了精神饥饿、人性饥饿、社会饥饿等各种层面上的饥饿。由此可见,饥饿始终产生于人,依托于人,发展于人。对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饥饿为何产生于人?经济学中有一组定义对我们解开这个疑惑有一定的帮助。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是“稀缺性”问题,即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各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会造成“稀缺性”的问题。实际上,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和文学中的“饥饿性”是具有一定的相同意义的。人类最初的欲望形成了最原始的饥饿,此后如同《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一样,人的欲望无限膨胀,导致了各种纷争、冲突,各种饥饿也由此而来。朝代更迭,时代变迁,饥饿随之沉浮于世。人性的私欲一直存在,但它有着膨胀和回落的变化,它的变化好似统计学中的“回归”一样:人性的私欲也有着一个中心值,无论它如何膨胀和回落,最后始终会回归它的本质,由私欲而产生的饥饿也遵循着这样一个“回归”规律。因此,历史中有着盛世与乱世的更替,而最终又回到了均衡的时代。无论是沧海桑田时,还是物是人非后,都逃不脱永恒饥饿的笼罩,私欲是饥饿永恒的源泉。
五、总结
饥饿由人的私欲产生,其有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人性的私欲是人的本质特征,因此饥饿也永远无法消失。我们永远无法改变“人性自私”的本质,无法脱离私欲的笼罩,无法消除饥饿的磨难,我们能做的只有缓和私欲、饥饿的程度。孔子的大同世界是我们遙不可及的幻想国度,而不是我们能够触碰到的理想社会。我们不敢奢望大同世界的实现,但愿最后不是《圣经》中的巴别塔。人的饥饿,永恒存在。
参考文献:
[1]李从义.痛苦中的沉默——《杀夫》中林市浅析[J].电影文学,2009(2).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钟声.析李昂《杀夫》中的人性悲剧[J].语文学刊,2014(2).
作者简介:费嘉豪(1997-),男,汉族,浙江湖州人,浙江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