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时代的饥饿性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历史长河,各个时代都是盛况与苍凉相织相错。本文把时代背后的苍凉统称为时代的饥饿性。“饥饿”代表的不仅仅是字面本义,而更多涵盖了其横纵延伸方面。每一个时代,“饥饿”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物质、精神、人性、社会等方面,而随着时代的更迭,“饥饿”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演变。然而,在本文看来,产生“饥饿”的源头在万千变化中永恒。“饥饿”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永恒主题,对于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饥饿”的概念进行延伸与拓展,具体分析、提炼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学文本中相关描述,并结合历史发展中“饥饿”的演变轨迹,试图寻找“饥饿”的源头与其永恒存在的原因,希望对人本身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饥饿;延伸;源头;永恒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物质、精神、人性,甚至社会等方面,都有各自特有的饥饿性。在每一个时代背景下,各种“饥饿”都以其不同的形式存在,“饥饿”又在各个历史阶段中不断演变,不变的是它与人一同存在。“饥饿”是什么?“饥饿”来自于哪里?“饥饿”又为何存在?这是本文围绕的几个核心问题。在特殊的时代下,“饥饿”在众多的文学文本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出发,置身于特定的时代中,又跳出时代的禁锢,对“饥饿”现象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总结。“饥饿”是人类无法避开的一个永恒话题,其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因此,研究时代的饥饿性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一、“饥饿”的概念范围
  (一)“饥饿”的横向延伸
  1.物质饥饿
  物质饥饿是最原始的饥饿。饥饿最浅层的意识就是人类生理上饥饿的感觉,是对于食物的渴望与渴求。那么,当人类的食物处于满足状态的时候,人们的渴求又转移到了穿戴等外在的物品上面,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饥饿感又随之而来。人们对于这些物品的需要程度再次达到满足之后,人们的渴求又再次转移到了其他的物质上。因此,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人们物质的饥饿感未曾间断过,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2.精神饥饿
  精神饥饿对立于物质饥饿,又依托于物质饥饿。精神世界是与人们的物质世界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另一个世界,也是人们另一个重要的生存空间。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饥饿感未曾间断过,那么对于精神世界亦是如此。在本文看来,人们的精神饥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伴随于物质饥饿的精神饥饿,产生于人们的物质饥饿。简单来说,当人们饥饿于某种物质时,精神上有着极大的空虚和强烈的欲望,精神饥饿随之产生;另一方面是当物质饥饿满足后而产生精神上的失落,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而缺少精神活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失去平衡,这是人们又一种精神饥饿。
  3.人性饥饿
  人性饥饿产生于人际关系的交织。历来,人们对于人性的讨论都脱离不开“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的范畴。既然从古至今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就以“人性饥饿”这个事实来讨论人性。无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当人开始从原点以一条射线开始向外发展時,必定会与其他众多射线相撞,此时人性的饥饿开始产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都有着私欲。人性的饥饿关键不在分辨人性的善与恶,而在于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性饥饿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时期饥饿度不同,表现的明显程度有高低罢了。在某些社会阶段,人性如同一个黑洞,什么东西都被它吞没、蚕食,甚至有着“吃人”一说。
  4.社会饥饿
  社会饥饿在人性饥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有人的存在,并且人的意识发展到了一个程度,才会有社会的存在。社会是在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看来,既然人性有饥饿,社会必定也有着其自己的饥饿。社会的饥饿现在多方面,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形成了一种群体冷漠,这便是最初的社会饥饿。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思想文化的压抑、社会对女性的残害等都是社会饥饿。另外,社会饥饿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冷漠生命的气息,社会饥饿无限膨胀。
  (二)“饥饿”的纵向延伸
  时代饥饿连续存在于时间轴上。本文为何论述时代饥饿,因为在本文看来“饥饿”不但有其横向的延伸,还有着纵向的延伸。饥饿包括着同一时期的多个层面,同时它又在时间轴上永远存在着。虽然饥饿在不同的时代有形式上的不同、有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但不变的是它一直存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饥饿的层次更加深化。饥饿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从饥饿侧面所体现的意义也随之更加深远。
  二、“饥饿”的具体分析
  处于饥饿演变过程中的人,对于周围的饥饿现象并不那么感受深切,因时常被各种饥饿包围着,所以人对饥饿渐渐地麻木,甚至渐渐地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而作家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各种饥饿的表现,在其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意义深远而又深刻。其中,李昂的《杀夫》和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对各种层次的饥饿表现得尤为深刻,并让人深思。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基础对饥饿现象进行分析,旨在研究饥饿的形式、层次、演变、来源等方面,而不是对文本本身所表现的饥饿作一个评判。跳出文本本身,分析饥饿的纵横延伸,探索饥饿的根本内涵。
  (一)物质匮乏
  物质匮乏是引起各种饥饿的基础。《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这两部作品的大背景都是一个战乱纷争、农耕生产的贫困社会。《杀夫》写的是日据时代的农业社会生活,在农业文明下,社会是封闭的,是落后的,更是贫穷的,而在此之上,战争又加剧了社会的贫穷。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便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性”是她们能够维持生存的唯一“饭票”,是能够支持她们在这个社会上苟且生存的最后一块落脚石。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大体讲述的也是如此。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林市与郭素娥是那个时代的被残害者,她们贫穷、弱小、饥饿,但是其他人难道不是这个时期的饥饿者吗?他们也一样饥饿,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处于饥饿之下。在群体饥饿之下势必会有弱势者受到摧残,并与之表现出更大的程度的饥饿。物质匮乏引起了其他形式的饥饿,才有了不同群体所受饥饿不同,饥饿程度也不同。   (二)精神沉沦
  精神沉沦是物质饥饿的深入层面。在《杀夫》中,林市与她的阿母在物质饥饿的重压下,她们的精神已经沉沦,她们快要对精神上的饥饿感到麻木了,因为她们连自己的精神都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小说中这样写到:“阿母嘴里正啃着一个白饭团,手上还抓着一团。已狠狠的塞满白饭的嘴巴,随着阿母唧唧哼哼的出声。嚼过的白颜色米粒混着口水,滴淌满半边面颊,还顺势流到脖子及衣襟。”这是小说对于人在生存的本能面前最残忍的一个叙写。小说的最后,林市所有的希望破灭了,在绝望的疯狂中,林市向自己的丈夫陈江水举起了“毁灭天地间母性孕育生命的本源”的屠刀,在疯狂的砍杀中超脱痛苦。[1]林市杀死了在精神上痛苦地折磨她的丈夫,这是其对自己精神饥饿做出的最大抗争。相比而言,在《饥饿的郭素娥》中,精神上的饥饿体现得更为明显。郭素娥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在被刘寿春捡来成为他的老婆后,郭素娥在物质饥饿方面表现得并不那么强烈,在家中也具有一定地位。但郭素娥缺的是精神上的安全、幸福,郭素娥是有着狂妄而渺茫的目的。她与工人张振山偷情,一边感到陶醉与满足,一边是希望张振山能够带她远走高飞。人在痛苦的时候,只有身体上的安慰才能抚慰精神上的创伤。郭素娥在她身体颤抖的那一刻,才仿佛这一瞬间是生活。她期望着,期望着张振山能够给她保护,给她幸福,给她想要的生活,郭素娥在精神上是十分饥饿的。此外,两部小说中的其他人精神上也是沉沦麻木的。在《杀夫》中,陈林市在被枪毙时,“陈林市所到,真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然有观者称,谓陈林市既不美貌,又不曾看到奸夫,游街因而并不十分好看。”在《饥饿的郭素娥》中也有体现,人们议论郭素娥与张振山的偷情,来满足自己的“欢乐”。可见,当时的社会群体在精神上都是饥饿的,评说他人是一种来满足自身精神饥饿的方法。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话,“后又偶读《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2]
  (三)人性异变
  人际冲突导致人性异变,人性异变促使人性饥饿。人性并不是最初就存在饥饿一面的,它的异变是由各种人际相互交织产生冲突而诱发的,并受社会群体意识影响而加速变化。无论是《杀夫》中的林市、陈江水等人,还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张振山等人,他们都脱离不出人际的网络,他们始终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无法逃避各种人际冲突,何况他们还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因此,他们人性的异变甚至是人性的扭曲是一种必然趋势。《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都是描述传统社会下两性关系根本性质的作品。在封建落后、男权至上的背景下,发生着各种人际冲突,当中的女性、男性、甚至整个社会群体都有着强烈的人性饥饿。
  李昂的《杀夫》处处体现着“杀夫”框架下的人性书写。[3]陈林市无疑是可怜的,一生都苟活在人际冲突笼罩下。陈林市的母亲因饥饿而失节,受到了家族严厉的惩处。陈林市幼年跟随者母亲流浪,一直受到众人的非议、排挤、折磨,这是她遭受人际冲突的起点。艰难地长大后,又被叔叔当成货物交易给屠户陈江水做老婆,为叔叔家换得不要钱的猪肉。嫁给陈江水后每日以“性”换得不要钱的“肉票”,承受着陈江水杀猪般的“性”索取,这是其他人施加给陈林市最大的人际冲突。以阿罔官为首的妇女,她们最感兴趣的是人们禁忌但又好奇的有关性方面的流言,整日以陈林市作为谈资。当陈林市听到诋毁自己的流言,凄惨的叫声被扭曲成叫床声,人际上再一次受到剧烈的冲突。陈林市所遭受的种种人际冲突,带给她的是人世的冷漠,導致她人性的异变,甚至可以说是她逐渐丧失了人性,以至于后来陈林市置身于幻觉中,如同动物一般发出带着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反抗,拿起杀猪刀砍杀了自己的丈夫。陈林市是我们同情的对象,作为小说中“恶人”的代表陈江水就不值得我们悲悯了吗?从作品来看,陈江水流淌着恶魔般的血液,暴力地摧残着陈林市。陈江水虽表面强硬,但他始终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人物,更是一个悲剧性人物。陈江水幼年时没有了父母,从小也是被社会所抛弃、所欺凌的对象。为了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间卑微地生存,他走上了以杀猪谋生的道路。他对陈林市疯狂的“性”索取、暴力的“性”摧残,更多体现的是陈江水痛苦的转嫁和寻求最本质的安慰——“性”安慰。可见,陈江水的人性异变、扭曲也是因为人际的冲突,伴随着的是人性的饥饿。
  《饥饿的郭素娥》同样是一部刻画两性冲突下人性饥饿的作品,处处流露着人性的悲情。《饥饿的郭素娥》不同于《杀夫》的是,它其中的人际冲突并不像《杀夫》那么激烈,那么有冲击力,人性的饥饿也不像《杀夫》中表现的那么直接,那么强烈,但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人性更为深远,更为悲情。它的悲情隐藏在深处,需要感知与回味。郭素娥同样是一个处于封建社会中、男权主义下的弱小牺牲品。从表面上来看,施加给郭素娥巨大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刘寿春。刘寿春想把郭素娥卖给一个老粮商,在郭素娥反抗时,刘寿春兽性大发,手持烧红的烙铁径直烙向郭素娥的大腿,最后把郭素娥扔在一间破庙里任由她死去。由此可见,郭素娥最大的人际冲突是她与丈夫刘寿春。实则不然,在本文看来,郭素娥最大的人际冲突在于她的情人张振山。张振山给了她“性”的安慰,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安慰。在他们享受“性”的过程中,郭素娥感到了生活还是有那么一点值得怀恋的。张振山给予了郭素娥短暂的安全、幸福,这如同在黑暗中给予了郭素娥光明的希望,但在最后张振山又收回了郭素娥生存的唯一寄托。这种人际冲突,才是郭素娥最难以承受的,也给了她最大的“饥饿”,促使她人性的异变。此外,郭素娥的丈夫刘寿春同样是一个社会底层人物,也遭受着各种人际上的冲突,他时常遭受社会群体其他人的欺凌。郭素娥的偷情摧残了他仅存的尊严,这些种种冲突,促使了刘寿春人性的异变,形成最后人性上的饥饿。
  (四)社会畸形
  人性异变导致社会畸形,促成社会饥饿,社会饥饿又强迫人性异变。从《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人都处于封建闭塞、男权至上、女性卑贱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时代的社会是畸形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束缚在丑恶道德的牢笼里。无论是陈林市、陈江水等人,还是郭素娥、刘寿春等人,他们都无法脱离这个牢笼的束缚,被迫地遭受这个社会的蹂躏、践踏。这些人的人性异变是畸形的社会迫使的,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结局只能是悲惨、凄苦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畸形是人性异变的根本因素。”显然这个结论是不完整的,因为我们还未探知是何种因素导致了社会的畸形。难道《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社会,其最初形成就是如此的吗?封建制度、男权主义、“吃人”道德又从何而来?社会由人组成,社会形态因人转变,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也必定因人产生。人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个体私欲随之产生,并逐渐汇集成群体私欲,整个社会也因此发生变化。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异变自身导致了社会的畸形,促成社会的饥饿,社会饥饿又再次导致人性异变,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五)时代变化
  时间轴上的各种饥饿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各种饥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任何事物达到一个高峰必定会有回落的趋势。例如《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结尾便预示了这个趋势:残害郭素娥的黄毛、保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魏海清儿子的成长昭示着新一代人的崛起,各种饥饿的程度开始有了缓解。饥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低谷时必定会逐渐激化,它在高峰时必定会回落。另外,饥饿的变化不仅是一个波浪线型变化,其还会进行一个新的转变。《杀夫》《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饥饿随着这一代人的逝去而回归,也随着新一代人成长而转变。
  三、“饥饿”的发展轨迹
  (一)饥饿的层次深入
  饥饿如同其他事物一样,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表面向深层转变。《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饥饿演变遵循着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其中的各种饥饿有着一个层面提升的过程:物质饥饿是两部作品中最基础的饥饿,也是表层的饥饿类型。随着人个体之间矛盾的进一步产生,深层次的精神饥饿逐渐萌芽、生长。之后,强烈的精神饥饿导致人性开始有了异变、扭曲,形成了人性上的饥饿。最后,个体性的饥饿聚合成了群体性饥饿,如此饥饿又进一步提升到了社会层面。可见,饥饿也是遵循着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它随着人逐渐发展,层层深入。
  (二)饥饿的时代演变
  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饥饿主题,饥饿永恒存在于社会之中。《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中,林市、郭素娥这一代人的饥饿主题随着这代人的逝去开始缓和、回归,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下一代人所引发的饥饿主题。不论是个体性饥饿,还是社会群体性饥饿,都会随着人的新生、人的发展、人的逝去等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在林市、郭素娥所处的时代,人性缺失,社会畸形,女性是社会中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如今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人情得到重温,社会得到完善,女性已不再受曾经凄烈的残害。我们的时代,自有特定的饥饿,而曾经的饥饿已不再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饥饿都会因为人的发展而转变其他新的饥饿,某些饥饿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的变化在于强弱程度上的变化,质的转变,例如人性上的饥饿。我们的时代,人性饥饿依旧存在,但不同于林市、郭素娥所处时代的是它表现得并没有那么强烈。因为这些饥饿关乎人的本质属性,人无法进行质的转变,那么它也会一直存在。饥饿虽在演变,但饥饿永恒存在。
  四、“饥饿”的来源
  饥饿产生于人,又伴随于人,纵观人类历史长河,饥饿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不曾离去。在人类原始时期,产生了原始饥饿——物质饥饿,而后随着人类的发展进而又产生了精神饥饿、人性饥饿、社会饥饿等各种层面上的饥饿。由此可见,饥饿始终产生于人,依托于人,发展于人。对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饥饿为何产生于人?经济学中有一组定义对我们解开这个疑惑有一定的帮助。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是“稀缺性”问题,即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各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会造成“稀缺性”的问题。实际上,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和文学中的“饥饿性”是具有一定的相同意义的。人类最初的欲望形成了最原始的饥饿,此后如同《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一样,人的欲望无限膨胀,导致了各种纷争、冲突,各种饥饿也由此而来。朝代更迭,时代变迁,饥饿随之沉浮于世。人性的私欲一直存在,但它有着膨胀和回落的变化,它的变化好似统计学中的“回归”一样:人性的私欲也有着一个中心值,无论它如何膨胀和回落,最后始终会回归它的本质,由私欲而产生的饥饿也遵循着这样一个“回归”规律。因此,历史中有着盛世与乱世的更替,而最终又回到了均衡的时代。无论是沧海桑田时,还是物是人非后,都逃不脱永恒饥饿的笼罩,私欲是饥饿永恒的源泉。
  五、总结
  饥饿由人的私欲产生,其有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人性的私欲是人的本质特征,因此饥饿也永远无法消失。我们永远无法改变“人性自私”的本质,无法脱离私欲的笼罩,无法消除饥饿的磨难,我们能做的只有缓和私欲、饥饿的程度。孔子的大同世界是我们遙不可及的幻想国度,而不是我们能够触碰到的理想社会。我们不敢奢望大同世界的实现,但愿最后不是《圣经》中的巴别塔。人的饥饿,永恒存在。
  参考文献:
  [1]李从义.痛苦中的沉默——《杀夫》中林市浅析[J].电影文学,2009(2).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钟声.析李昂《杀夫》中的人性悲剧[J].语文学刊,2014(2).
  作者简介:费嘉豪(1997-),男,汉族,浙江湖州人,浙江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其他文献
【摘要】操不同语言的两个民族相遇时,首先会在语言上互相影响,而且一般是强势语言会对弱势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弱势语言的存在及其意义。本文从借词的角度探讨弱势语言美洲原住民的语言对强势语言现代美国英语的影响,着重阐述现代美国英语中直接借用原住民语言的词汇及其历史根源、从其他国家语言借用却有着原住民语言根源的媒介词、以奇努克语言为代表的在特定地区和时期出现的原住民语言与美国英语混
【摘要】当代艺术的划分目前尚未确定一个最为准确的标准,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代艺术的种类、方式、特点越来越丰富、大胆。有学者认为,艺术从没像今天这样,集中展示了人类本身无限自我超越的能力和潜能,显示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无穷可能性及冒险性。还有学者认为,当代艺术是“丑”是“毛骨悚然”是“无病呻吟”。回观艺术史,从现代主义开始,艺术形式发生了重大转折,艺术家们更希望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当下
【摘要】挪威伟大作曲家格里格,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无法泯灭的优秀作品。在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钢琴小品无疑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同时,作品中所包含的音乐知识,如结构特征、艺术特征、情感表达等更能让后世加以学习应用,其精神力量与艺术魅力极高。在此,作者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和解析以获得自身提高。  【关键词】格里格;钢琴小品;音乐结构;创作手法;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
【摘要】根据相关实践探索发现,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生态建设智慧结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屏障,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能够有效继承发扬哈尼族优秀文化,彻底解决以往强势文化所带来的众多消极影响,借助哈尼族民族文化实现生态屏障建设最佳成效。本文主要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为例,针对屏障与生态建设展开深入化研究分析。  【关键词】屏障;生态建设;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  【中图
【摘要】近年来,各地的“民族风情园”景区蓬勃发展,游客可于此有限的“观光场域”内感受无限的民族文化。满族的民俗旅游也备受关注,但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民俗文化旅游所展现的历史与文化其实是当代的重新建构。本文运用文化变迁、民族边界等理论,讨论发展旅游业与提高民族认同、建构民族边界、传承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  【关键词】满族;民俗旅游;民族认同;建构边界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戏曲作为中国的国粹,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许多元素在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特别是舞台表演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典舞剧目在表演过程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来表现舞蹈的神韵和阴柔之美。本文以北京市第五十中学金帆舞蹈团专场演出”京艺求精”的剧目《镜像梨园》为例,分析中国戏曲元素与古典舞的融合与具体应用。  【关键词】戏曲元素;古典舞;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J7
【摘要】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于2014年底开始着手本馆馆藏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对馆藏古籍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全面了解了本馆现存古籍的种类、数量、版本、存藏及破损情况等信息,并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对未来古籍保护及利用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积极的思考。  【关键词】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古籍普查;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古籍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摘 要】为了解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的51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幼儿园和师范院校是主要研究力量但缺乏核心作者;该领域研究形成九大研究热点,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健康维护是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趋势。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可以通过加强“校-园”协同,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质量;通过加强“园
【摘要】南音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古泉州府的一种优美、典雅、古朴的优秀乐种。它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南音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香港、澳门、台湾及南洋诸国闽南华侨聚居地。随着人们对南音审美需求的变化,南音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如何让舞美、灯光为其所用,让演员轻松自如地驾驭其中,更让观众视听愉悦,这就对“导演”在传统南音中的创新和起到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导演的职能就是挖掘即将展现之艺术
【摘要】四川以西地区的汉族传统古村落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被分隔与取代的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中陪伴并证明着四川以西地区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和时代转移与变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使得绝大多数古村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变化。加之广大普通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严重缺失,不能作出正确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大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慢慢的从我们身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