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自1999年政策扩招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在较大幅度地逐年增加,与之相应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既为青年学生的继续求学与国民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了一种良好平台,又由于学识和技术层次的增高让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新建地方本科(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问题而遭受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待遇较低和性别歧视等方面。多种因素促使三本院校学生的考研意愿表现得越来越强烈。三本学生的考研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主要问题呢?本文结合社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 关键词 】三本高等院校 学生考研 现状及问题 解读与思考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历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逐步被多元化格局所破解和替代,“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形态的流行色。正因为如此,大学毕业后走向也就自然成为社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慎思分析的一个重大课题。据社会观察和大学校园内调研资料表明,随着各类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社会就业竞争程度的“白热化”,新建地方本科(以下简称“三本”)院校学生的考研意愿在渐趋增强,但是作为新兴不久(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产生)和“中国特色(国外没有三本院校)”的三本大学生,他们在考研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问题和误区现象。本文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希望能为相关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一、三本院校学生报名考研的现状
从最近几年来全国和各省市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报名考研的人数在连年增加,由此而演绎的“考研热”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纪录。据悉,今年全国研招报名人数为165.6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而且是连续第三年增长超过10万人。仅湖北省今年就有近11万考生走进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现场,创历史新高,其中的6.7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全国情况性情况看来,二本和三本院校生源的增幅较大,且部分三本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考研比例达到了30%以上。对于这种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国内部分高校俨然是高中学校的翻版,部分二本三本院校已经沦为专门应试的“考研基地”。尽管社会上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专家认为“考研热”为高校教育的同质化和应试化“火上浇油”,然而,是否考研继续深造的最终主动权和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从而助推了报名考研和热衷考研的学生“年轻化”——大三“闭关备考”已见怪不怪了,从大一就进入“备战状态”也并非新鲜之事。出于内外兼有的综合动机,三本学生还把之视为自己的“二次高考”。
二、三本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和问题
简析三本学生考研的原因,主要来自三大方面:一是由于在“一次高考”中的挫折或失败,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心智低下、学不如人”,在“知耻而后勇”的积极心态中重新设定人生目标,以此磨练自己的意志,决心在持续性学习中充分地展示自己。二是由于亲眼看到或亲身感受到社会市场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许多同类的“学兄学姐”遭遇到就业难甚至歧视性就业的窘困,他们为谋求更大的择业空间和更好的人生发展,在这种生存性压力下选择考研,应当属于理性思维后的一种毅力驱动。三是为了扩大办学影响,增强在社会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力,许多三本院校从人财物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给力的支持与激励,心有所愿的学生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无论是“圆梦”还是“更好就业”等原因,三本学生面临报名考研的形势不容乐观:谁都想甩掉高悬在肩头上的“三本帽子”,但是由于备战考研是新一轮的心智较量和毅力比拼,加之教学条件、群体学习氛围与一二本院校相比的确存有差距,许多三本学生“想报又不敢报”“想考又怕考不上”, 底气不足、瞻前顾后是他们考研的最大障碍因素。
三、对三本学生报名考研问题的对策思考
要有效解决三本学生的报名考研问题,应着力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自身要努力。无论何人何事,内因是起着决定性的最关键因素。
作为考研主体,三本学生要从根本上理顺动机、端正思想,要经得起外界的不良诱惑,在职业规划基础上尽早作出理性选择,并积极投身到长期的准备实践中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根本性做法就是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从新生开始重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考研奠基铺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掌握动态,积极参加科研、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研能力。其次,院校要给力。一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尤其是学风建设,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学习环境;二是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实行“激励、唤醒、鼓舞”,如对于报名考研的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对考研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荣誉性表彰;三是搞好“后勤服务工作”,如开设考研专业教室,举办考研辅导班,帮助学生延请师兄学姐建立“以老带新”帮促关系,为学生提供动态化考研信息等。再次,引导要全面。既要在思想精神层面进行长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又要因人而异地在选择报考专业等方面施以有效地帮助和指导,更要在学习方法、查找信息等方面注重传授、启发和辅导,在事半功倍之中不断增强他们善于进取的信心,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科学激励三本学生积极报名考研,无论对于提升其学历学术水平和就业核心竞争力,还是促进教学相长、发展办学事业,还有提升全民素质、服务社会发展,都是有益各方、互动多赢的善事。
【 关键词 】三本高等院校 学生考研 现状及问题 解读与思考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历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逐步被多元化格局所破解和替代,“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形态的流行色。正因为如此,大学毕业后走向也就自然成为社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慎思分析的一个重大课题。据社会观察和大学校园内调研资料表明,随着各类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社会就业竞争程度的“白热化”,新建地方本科(以下简称“三本”)院校学生的考研意愿在渐趋增强,但是作为新兴不久(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产生)和“中国特色(国外没有三本院校)”的三本大学生,他们在考研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问题和误区现象。本文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希望能为相关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一、三本院校学生报名考研的现状
从最近几年来全国和各省市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报名考研的人数在连年增加,由此而演绎的“考研热”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纪录。据悉,今年全国研招报名人数为165.6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而且是连续第三年增长超过10万人。仅湖北省今年就有近11万考生走进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现场,创历史新高,其中的6.7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全国情况性情况看来,二本和三本院校生源的增幅较大,且部分三本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考研比例达到了30%以上。对于这种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国内部分高校俨然是高中学校的翻版,部分二本三本院校已经沦为专门应试的“考研基地”。尽管社会上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专家认为“考研热”为高校教育的同质化和应试化“火上浇油”,然而,是否考研继续深造的最终主动权和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从而助推了报名考研和热衷考研的学生“年轻化”——大三“闭关备考”已见怪不怪了,从大一就进入“备战状态”也并非新鲜之事。出于内外兼有的综合动机,三本学生还把之视为自己的“二次高考”。
二、三本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和问题
简析三本学生考研的原因,主要来自三大方面:一是由于在“一次高考”中的挫折或失败,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心智低下、学不如人”,在“知耻而后勇”的积极心态中重新设定人生目标,以此磨练自己的意志,决心在持续性学习中充分地展示自己。二是由于亲眼看到或亲身感受到社会市场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许多同类的“学兄学姐”遭遇到就业难甚至歧视性就业的窘困,他们为谋求更大的择业空间和更好的人生发展,在这种生存性压力下选择考研,应当属于理性思维后的一种毅力驱动。三是为了扩大办学影响,增强在社会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力,许多三本院校从人财物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给力的支持与激励,心有所愿的学生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无论是“圆梦”还是“更好就业”等原因,三本学生面临报名考研的形势不容乐观:谁都想甩掉高悬在肩头上的“三本帽子”,但是由于备战考研是新一轮的心智较量和毅力比拼,加之教学条件、群体学习氛围与一二本院校相比的确存有差距,许多三本学生“想报又不敢报”“想考又怕考不上”, 底气不足、瞻前顾后是他们考研的最大障碍因素。
三、对三本学生报名考研问题的对策思考
要有效解决三本学生的报名考研问题,应着力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自身要努力。无论何人何事,内因是起着决定性的最关键因素。
作为考研主体,三本学生要从根本上理顺动机、端正思想,要经得起外界的不良诱惑,在职业规划基础上尽早作出理性选择,并积极投身到长期的准备实践中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根本性做法就是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从新生开始重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考研奠基铺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掌握动态,积极参加科研、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研能力。其次,院校要给力。一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尤其是学风建设,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学习环境;二是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实行“激励、唤醒、鼓舞”,如对于报名考研的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对考研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荣誉性表彰;三是搞好“后勤服务工作”,如开设考研专业教室,举办考研辅导班,帮助学生延请师兄学姐建立“以老带新”帮促关系,为学生提供动态化考研信息等。再次,引导要全面。既要在思想精神层面进行长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又要因人而异地在选择报考专业等方面施以有效地帮助和指导,更要在学习方法、查找信息等方面注重传授、启发和辅导,在事半功倍之中不断增强他们善于进取的信心,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科学激励三本学生积极报名考研,无论对于提升其学历学术水平和就业核心竞争力,还是促进教学相长、发展办学事业,还有提升全民素质、服务社会发展,都是有益各方、互动多赢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