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部分,学生不仅从古诗词中能够学习更多丰富的语言、文学技巧,更能从古诗词中与古人、时代对话,促进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发展。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育人地位。文章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研究视角,浅略谈谈提升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浅谈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凝聚着一位位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反映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文风貌。对落实立德树人,发展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有效教学,让其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就需要教师立足当下教育背景,围绕古诗词教学特点进行探索。
一、课前预习,打好基础
优秀古诗词的完全把握远远不是一堂有限时间的课能够实现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加强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不仅能让学生提前对诗词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能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提前预习来增强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例如部编版九年级的《渔家傲·秋思》的预习,教师就可将此部分内容提前让学生通过预习自行完成,从而节省大量课堂时间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意境领悟和爱国情怀的渗透教学:
1、自学《渔家傲·秋思》,理解全文大意
2、了解词作背景,选择喜欢的部分进行赏析(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
3、背誦本词,并品味诗词意境
在给出预习目标后,再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区分,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三个部分的预习结果都要以书面、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并将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学习。由于给出了主要目标,但具体要如何预习需要教师给予更详细的指导与建议,例如让学生学习现代版的配乐词作、看野史书籍、看视频、逛论坛皆可。让其拥有极大的自主性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应对预习结果进行把控,避免学生敷衍或完全逃避预习以确保获得实际效果。
二、诗词精讲,解疑释难
提高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不仅仅是让其能够做到机械背诵,而是要对古诗词本身的含义进行流畅的理解,体会并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对自我的内心熏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把握学生预习效果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比如在《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学习中,学生仅从词句中无法较好地理解“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此时教师就需要融入有关本词当时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是发生在秋瑾因革命而与丈夫发生决裂,只身东渡日本之前写下的。此时学生就能对词中的“终”、“破楚”、“殊未屑”等的情感意味进行更好地领会。而在对整首词的学习中,由于对新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隔阂,因此教师还可借助其他学生熟悉的报国诗词进行对比和衬托,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情感内核。例如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以及同为女子所做的爱国诗词,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花蕊夫人《述国亡诗》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等。
三、深度扩展,升华理解
在学生对古诗词从表面的字词、句意,到深层次的意境、作者情感等有较为成熟的掌握之后,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跳出诗词中的时代局限,从整个历史长河中、从当下,来分析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独特智慧,以此化为学生自身的智慧启迪、心灵洗礼、品德塑造,促进学生个人正确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渡荆门送别》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诗词内容,以及本诗所表现出的李白少年个性以及诗中的浓浓思乡之情,划分为三大部分对学生进行升华扩展:
1、结合诗句中描写的长江沿岸美景以及其中的高远意境,回忆你出行旅游时获得的观景感受,与小组成员讨论并交流:
通过景物的赏析与个人经历的对比来强化学生心中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感受诗中所展现出的少年意气,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认为当下中学生是否仍存有此种少年意气,具体阐述理由并举例;
引导中学生从自我视角跳出到关注整个中学生群体发展上,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讨论交流,能增长视野与生活经验
3、与同伴讨论并分析诗中表现出作者思乡之情的语句,简要阐述自身的感受,并分享一下你的家乡及你最爱的家乡特色。
由此及彼,强化学生“讲家乡故事”的积极性,并由教师从家乡上升至国家,培养中学生爱家乡、爱国的热烈情感。
结语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新增古诗词学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背诵与记忆,而是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化,提高语言、文学素养,实现情感、思想的熏陶,更能从诗词中获得人生智慧。教师应发挥预习的作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对诗词的全讲精讲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更要结合诗词特色引导学生跳出课本,站在中学生发展、生活实际等角度来看待古诗词中的智慧与思想,促进学生个人认知的升华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红春.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情感读本,2019(36):92.
[2]苏秋雨.“知人论世”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对策[J].参花(下),2020(11):46-47.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浅谈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凝聚着一位位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反映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文风貌。对落实立德树人,发展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有效教学,让其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就需要教师立足当下教育背景,围绕古诗词教学特点进行探索。
一、课前预习,打好基础
优秀古诗词的完全把握远远不是一堂有限时间的课能够实现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加强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不仅能让学生提前对诗词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能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提前预习来增强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例如部编版九年级的《渔家傲·秋思》的预习,教师就可将此部分内容提前让学生通过预习自行完成,从而节省大量课堂时间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意境领悟和爱国情怀的渗透教学:
1、自学《渔家傲·秋思》,理解全文大意
2、了解词作背景,选择喜欢的部分进行赏析(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
3、背誦本词,并品味诗词意境
在给出预习目标后,再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区分,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三个部分的预习结果都要以书面、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并将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学习。由于给出了主要目标,但具体要如何预习需要教师给予更详细的指导与建议,例如让学生学习现代版的配乐词作、看野史书籍、看视频、逛论坛皆可。让其拥有极大的自主性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应对预习结果进行把控,避免学生敷衍或完全逃避预习以确保获得实际效果。
二、诗词精讲,解疑释难
提高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不仅仅是让其能够做到机械背诵,而是要对古诗词本身的含义进行流畅的理解,体会并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对自我的内心熏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把握学生预习效果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比如在《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学习中,学生仅从词句中无法较好地理解“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此时教师就需要融入有关本词当时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是发生在秋瑾因革命而与丈夫发生决裂,只身东渡日本之前写下的。此时学生就能对词中的“终”、“破楚”、“殊未屑”等的情感意味进行更好地领会。而在对整首词的学习中,由于对新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隔阂,因此教师还可借助其他学生熟悉的报国诗词进行对比和衬托,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情感内核。例如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以及同为女子所做的爱国诗词,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花蕊夫人《述国亡诗》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等。
三、深度扩展,升华理解
在学生对古诗词从表面的字词、句意,到深层次的意境、作者情感等有较为成熟的掌握之后,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跳出诗词中的时代局限,从整个历史长河中、从当下,来分析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独特智慧,以此化为学生自身的智慧启迪、心灵洗礼、品德塑造,促进学生个人正确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渡荆门送别》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诗词内容,以及本诗所表现出的李白少年个性以及诗中的浓浓思乡之情,划分为三大部分对学生进行升华扩展:
1、结合诗句中描写的长江沿岸美景以及其中的高远意境,回忆你出行旅游时获得的观景感受,与小组成员讨论并交流:
通过景物的赏析与个人经历的对比来强化学生心中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感受诗中所展现出的少年意气,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认为当下中学生是否仍存有此种少年意气,具体阐述理由并举例;
引导中学生从自我视角跳出到关注整个中学生群体发展上,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讨论交流,能增长视野与生活经验
3、与同伴讨论并分析诗中表现出作者思乡之情的语句,简要阐述自身的感受,并分享一下你的家乡及你最爱的家乡特色。
由此及彼,强化学生“讲家乡故事”的积极性,并由教师从家乡上升至国家,培养中学生爱家乡、爱国的热烈情感。
结语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新增古诗词学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背诵与记忆,而是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化,提高语言、文学素养,实现情感、思想的熏陶,更能从诗词中获得人生智慧。教师应发挥预习的作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对诗词的全讲精讲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更要结合诗词特色引导学生跳出课本,站在中学生发展、生活实际等角度来看待古诗词中的智慧与思想,促进学生个人认知的升华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红春.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情感读本,2019(36):92.
[2]苏秋雨.“知人论世”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对策[J].参花(下),2020(11):46-47.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