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扎实学习根基的关键性阶段。而对于初中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予以重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就语文教学来说,目前遇到的最艰难的问题是写作模块的教育。在作文写作中,发现学生们进步较小,即使通过阅读去积累写作素材,仍然无法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其中一部分问题,体现在现有作文的互评互改机制上。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作文互评互改方式;初中生提升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0
前言
学科教育对于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对于学科掌握程度的关键性衡量。作为初中生来说,语文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学科,占用了学生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习是否卓有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科素养进步。而其中语文作文,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水平。在目前语文作文互评互改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校仍然是以老师为主进行作文批改,并没有以学生为主,学生看过教师的评改后,也仅仅是匆匆一撇,并未放在心上,导致写过多篇文章,却没有任何进步[1]。
一、现有互评互改作文机制中存在有哪些问题?
1.教师独自撑起作文批改半边天,学生缺少参与
作文老师来说,一个人一次要批三四十篇作文已成常态,自己阅览后进行评改写评语,对字词用法及标点符号进行纠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说,对于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毫无帮助,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核心素养。在整个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参与感。且自己永远只能看到自己所写的作文,和老师的较为主观的修改建议,并没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
2.学生看过评改意见后直接忽视,缺少自我精进的重视度
在教师辛苦的评改后,学生对于老师的纠错与评比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深度的去琢磨自己的写作问题,没有对于老师的纠错予以重视,导致同样的写作问题重复犯;同样的错字,错用标点符号的问题重复失分。因为没有在写作和观看自己评改的过程中,有对比性,单凭主观意识写出的文章仅仅达到了自己认为好的认同感。学生自我的写作精进也趋于懒散的状态,没有对于课后的自我精进产生一定的重视度。
3.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使得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
良好的教学教育,良好的学科教育,应当在过程中融入互动。单纯的单向性的作文评改,使得学生们无法将日常所学到的写作要点结合进去,发现自己的写作错误点。无法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真实写作中去,而应当通过提问题并进行层层引导的方式,不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2]。
二、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模式,需要如何进行方能有效?
1.小团体规模,分组进行评改
在学生群体中贯彻学生与学生间互评互改的作文评改理念,对于一些基本的标点符号评改,语句纠错原则在评改前进行讲解。将学生进行评改小组分组,以3-4人一组为分组进行评改。3-4人为一组相互交换,评改作文,学生分组的准则建议以优等生和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使得优等生在评改写作水平稍差的同学的作文时,通过修改以及写评语增进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则可以在评改优秀学生的作文时,习得写作的优势,后期运用于日后的作文写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及作文写作的核心素养提高。
2.评与改共同进行,全方位提高
学生在评改作文时,需要两方面进行,一个是评价一个是修改批改,需同等重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通过作文的评改,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而对于如何修改来说,学生可以在帮助修改的过程中,加强自主思考思维能力,训练写作思路。通过评语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作文欠缺在哪。且因为是学生间的互改互评,使得学生们不会有过多压力,在课后也便于向同学请教,使得一些腼腆的学生也敢于展现自己,敢于给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评和改的相互辅助,全方位地提高写作水平。
3.互评互改过程中,教师进行全程把控
由于学生们之前从未经历过由同学来负责修改自己的作文,所以在实施学生间作文互评互改模式时,需要老师的全程监督与把控。在学生们遇到修改难题时,及时给出自己的建议,辅助学生顺利完成作文评改,或者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修改难题。让学生们在评改的过程中,减少受挫折感,让大家敢于给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在学生们评改完成后,还需要老师进行评改后的检查,适时给出自己的小建议[3]。
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可以由学生来推荐自己心目中评改的优秀作文进行分享,并分析给出自己觉得优秀的原因,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评改结果,给予大家更有价值的参考。
结语
通过学生间的作文互评互改模式,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互评互改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精神的又一大体现。
参考文献
[1]郭彬. 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的提高[J]. 文教资料, 2018,67(24):85-86.
[2]吴学娟.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45(7):17-18.
[3]徐向升. 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互评互改”模式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2(002):101-102.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作文互评互改方式;初中生提升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0
前言
学科教育对于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对于学科掌握程度的关键性衡量。作为初中生来说,语文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学科,占用了学生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习是否卓有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科素养进步。而其中语文作文,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水平。在目前语文作文互评互改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校仍然是以老师为主进行作文批改,并没有以学生为主,学生看过教师的评改后,也仅仅是匆匆一撇,并未放在心上,导致写过多篇文章,却没有任何进步[1]。
一、现有互评互改作文机制中存在有哪些问题?
1.教师独自撑起作文批改半边天,学生缺少参与
作文老师来说,一个人一次要批三四十篇作文已成常态,自己阅览后进行评改写评语,对字词用法及标点符号进行纠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说,对于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毫无帮助,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核心素养。在整个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参与感。且自己永远只能看到自己所写的作文,和老师的较为主观的修改建议,并没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
2.学生看过评改意见后直接忽视,缺少自我精进的重视度
在教师辛苦的评改后,学生对于老师的纠错与评比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深度的去琢磨自己的写作问题,没有对于老师的纠错予以重视,导致同样的写作问题重复犯;同样的错字,错用标点符号的问题重复失分。因为没有在写作和观看自己评改的过程中,有对比性,单凭主观意识写出的文章仅仅达到了自己认为好的认同感。学生自我的写作精进也趋于懒散的状态,没有对于课后的自我精进产生一定的重视度。
3.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使得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
良好的教学教育,良好的学科教育,应当在过程中融入互动。单纯的单向性的作文评改,使得学生们无法将日常所学到的写作要点结合进去,发现自己的写作错误点。无法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真实写作中去,而应当通过提问题并进行层层引导的方式,不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2]。
二、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模式,需要如何进行方能有效?
1.小团体规模,分组进行评改
在学生群体中贯彻学生与学生间互评互改的作文评改理念,对于一些基本的标点符号评改,语句纠错原则在评改前进行讲解。将学生进行评改小组分组,以3-4人一组为分组进行评改。3-4人为一组相互交换,评改作文,学生分组的准则建议以优等生和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使得优等生在评改写作水平稍差的同学的作文时,通过修改以及写评语增进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则可以在评改优秀学生的作文时,习得写作的优势,后期运用于日后的作文写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及作文写作的核心素养提高。
2.评与改共同进行,全方位提高
学生在评改作文时,需要两方面进行,一个是评价一个是修改批改,需同等重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通过作文的评改,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而对于如何修改来说,学生可以在帮助修改的过程中,加强自主思考思维能力,训练写作思路。通过评语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作文欠缺在哪。且因为是学生间的互改互评,使得学生们不会有过多压力,在课后也便于向同学请教,使得一些腼腆的学生也敢于展现自己,敢于给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评和改的相互辅助,全方位地提高写作水平。
3.互评互改过程中,教师进行全程把控
由于学生们之前从未经历过由同学来负责修改自己的作文,所以在实施学生间作文互评互改模式时,需要老师的全程监督与把控。在学生们遇到修改难题时,及时给出自己的建议,辅助学生顺利完成作文评改,或者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修改难题。让学生们在评改的过程中,减少受挫折感,让大家敢于给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在学生们评改完成后,还需要老师进行评改后的检查,适时给出自己的小建议[3]。
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可以由学生来推荐自己心目中评改的优秀作文进行分享,并分析给出自己觉得优秀的原因,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评改结果,给予大家更有价值的参考。
结语
通过学生间的作文互评互改模式,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互评互改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精神的又一大体现。
参考文献
[1]郭彬. 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的提高[J]. 文教资料, 2018,67(24):85-86.
[2]吴学娟.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45(7):17-18.
[3]徐向升. 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互评互改”模式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2(0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