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誊、励、篇”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父母分别是怎样评价“我”的诗的,“我”对父母评价的认识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体会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不同。
4.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表扬。
重点:体会父母爱自己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母爱宽容、和蔼、鼓励;父爱理性、深沉、严格。
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糟糕透了”的评价也是一种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 汇报交流自读情况,突破生字词。
(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组词读。)教师需强调读音,如“誊”易读错成“yù”,“歧”易读错成“qǐ”等。
(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抽读)。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分别讲了什么事?
交流:(1)八九岁时→几年后→现在。
(2)八九岁时“我”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我”难过得哭了。几年后,“我”在母亲的鼓励下继续写作,父亲依然对“我”的作品作出如实的评价。现在,“我”已经成了一名作家,真正理解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人生离不开这两种爱。(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本文所写的场景,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合作交流学文,感悟父母的爱
1.课件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 妈妈读了“我”的诗后,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生读第1自然段,对子交流,画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展示。
生:妈妈非常高兴、惊讶。
生:她的神态( “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
生:她的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生:她的动作(“她搂住了我”“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展示,知道妈妈非常高兴、惊讶。妈妈作出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我”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我”在八九岁时就开始写诗,她为此感到高兴,她要鼓励“我”。这是妈妈对“我”的爱和鼓励。(师板书:神态、 语言、动作)
2.听了妈妈的评价,“我”有什么表现?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师:在这种既害羞又得意的心理状态下,“我”产生了怎样的期待呢?这种期待的程度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生读第2~4自然段,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共同认为:
“我”产生的期待是:希望爸爸能读“我”的诗,并给予较高的评价。此时,“我”的期待很急切、很强烈。
表现在:“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在等待爸爸的时候,“我”把诗重新誊写一遍,还做了装饰,并满怀信心地把诗放到显眼的地方。这些语言、动作、心理上的描写,说明了“我”很渴望得到爸爸的表扬。(师板书: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过渡:可事实上,巴迪等来了爸爸的表扬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4.生朗读第5~14自然段,思考:
(1)巴迪等来了爸爸的表扬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总结:没有得到爸爸的表扬,反而受到了批评。当时,爸爸回来了,“我”紧张极了,他读了“我”的诗,认为这首诗糟糕透了。(“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师强调动作、语言描写)
(2)听了这样的评价,妈妈和“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妈妈和父亲争吵,希望父亲能鼓励“我”。“我”难过得跑到自己的卧室里失声痛哭起来。
5.几年以后,情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读第1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巴迪承认了自己当时的那首诗的确相当的糟糕,他已经认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再加上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巴迪还一直在写作并把自己新的文章给父亲看。
父亲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虽然还带着批评,但没有全盘否定,而是在批评中带着鼓励,这在无形中给了作者勇气,让他有再写下去的动力。
6.最终作者成功了,在他成名之后,他体会到了什么?
(1)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16、17自然段, 画出相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展示。
(2)阅读成果展示:
课件出示: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3)生画出这句话,然后带着欣赏的语气美美读一读,感悟爸爸妈妈的爱。
7.“精彩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爱?
课件出示:慈祥的母亲一句鼓励的话“精彩极了”,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信心,写作的灵感。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呀!
8.“糟糕透了”是一种怎样的爱?
课件出示:严厉的父亲一句警告的话“糟糕透了”,又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时时看到不足,使“我”戒骄戒躁,使“我”永远向新的高度奋进,这是一股多么沉重的力量呀!
母亲赞美的爱给了他前进的力量,而父亲批评的爱给了他思考和反省的空间。这两种爱让巴迪在面对赞美和批评的时候保持了一颗清醒的头脑,最终他成功了。
9.从巴迪的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要谨慎地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同时也体会到父母用各自不同的爱在鼓舞着我们。母亲赞美的爱,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而父亲的爱则是鞭策着我们做得更好,不要骄傲。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感恩父母的爱。
小组用感恩的语气再读16.17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去感恩父母的爱,提升父母的爱。
四、教师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懂得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父母的爱,也要懂得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希望这堂课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
1.会认“誊、励、篇”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父母分别是怎样评价“我”的诗的,“我”对父母评价的认识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体会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不同。
4.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表扬。
重点:体会父母爱自己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母爱宽容、和蔼、鼓励;父爱理性、深沉、严格。
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糟糕透了”的评价也是一种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 汇报交流自读情况,突破生字词。
(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组词读。)教师需强调读音,如“誊”易读错成“yù”,“歧”易读错成“qǐ”等。
(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抽读)。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分别讲了什么事?
交流:(1)八九岁时→几年后→现在。
(2)八九岁时“我”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我”难过得哭了。几年后,“我”在母亲的鼓励下继续写作,父亲依然对“我”的作品作出如实的评价。现在,“我”已经成了一名作家,真正理解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人生离不开这两种爱。(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本文所写的场景,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合作交流学文,感悟父母的爱
1.课件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 妈妈读了“我”的诗后,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生读第1自然段,对子交流,画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展示。
生:妈妈非常高兴、惊讶。
生:她的神态( “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
生:她的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生:她的动作(“她搂住了我”“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展示,知道妈妈非常高兴、惊讶。妈妈作出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我”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我”在八九岁时就开始写诗,她为此感到高兴,她要鼓励“我”。这是妈妈对“我”的爱和鼓励。(师板书:神态、 语言、动作)
2.听了妈妈的评价,“我”有什么表现?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师:在这种既害羞又得意的心理状态下,“我”产生了怎样的期待呢?这种期待的程度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生读第2~4自然段,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共同认为:
“我”产生的期待是:希望爸爸能读“我”的诗,并给予较高的评价。此时,“我”的期待很急切、很强烈。
表现在:“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在等待爸爸的时候,“我”把诗重新誊写一遍,还做了装饰,并满怀信心地把诗放到显眼的地方。这些语言、动作、心理上的描写,说明了“我”很渴望得到爸爸的表扬。(师板书: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过渡:可事实上,巴迪等来了爸爸的表扬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4.生朗读第5~14自然段,思考:
(1)巴迪等来了爸爸的表扬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总结:没有得到爸爸的表扬,反而受到了批评。当时,爸爸回来了,“我”紧张极了,他读了“我”的诗,认为这首诗糟糕透了。(“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师强调动作、语言描写)
(2)听了这样的评价,妈妈和“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妈妈和父亲争吵,希望父亲能鼓励“我”。“我”难过得跑到自己的卧室里失声痛哭起来。
5.几年以后,情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读第1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巴迪承认了自己当时的那首诗的确相当的糟糕,他已经认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再加上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巴迪还一直在写作并把自己新的文章给父亲看。
父亲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虽然还带着批评,但没有全盘否定,而是在批评中带着鼓励,这在无形中给了作者勇气,让他有再写下去的动力。
6.最终作者成功了,在他成名之后,他体会到了什么?
(1)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16、17自然段, 画出相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展示。
(2)阅读成果展示:
课件出示: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3)生画出这句话,然后带着欣赏的语气美美读一读,感悟爸爸妈妈的爱。
7.“精彩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爱?
课件出示:慈祥的母亲一句鼓励的话“精彩极了”,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信心,写作的灵感。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呀!
8.“糟糕透了”是一种怎样的爱?
课件出示:严厉的父亲一句警告的话“糟糕透了”,又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时时看到不足,使“我”戒骄戒躁,使“我”永远向新的高度奋进,这是一股多么沉重的力量呀!
母亲赞美的爱给了他前进的力量,而父亲批评的爱给了他思考和反省的空间。这两种爱让巴迪在面对赞美和批评的时候保持了一颗清醒的头脑,最终他成功了。
9.从巴迪的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要谨慎地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同时也体会到父母用各自不同的爱在鼓舞着我们。母亲赞美的爱,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而父亲的爱则是鞭策着我们做得更好,不要骄傲。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感恩父母的爱。
小组用感恩的语气再读16.17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去感恩父母的爱,提升父母的爱。
四、教师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懂得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父母的爱,也要懂得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希望这堂课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