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017年5月-6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开展了2017年青岛市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学生语文成绩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专注性得分相对较低;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量略增加;阅读素养一般,学校指导成效不足,活动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本学期,依照我区“阅读素养提升计划”的深入实施方案,我校在“十三五”课题研究中以“走进童书,分享童趣”为主题,开展了阅读整本书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标》对中年级段提出的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基于中年级的要求与任务,我把训练点定位在关注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特点上。
做法:
本学期,我将读整本书《三国演义》的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月):踏上阅读《三国演义》之旅,认识各位英雄。
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让学生先欣赏了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接下来我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我带领同学们从《三国演义》封面的主要人物开始介绍,然后浏览了目录。就这样,我们的快乐阅读开始了。全班共读了《三国演义》的第一章《桃园三结义》,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到了刘备、张飞、关于三个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孩子们抓住了人物的描写,谈出了阅读感受。“刘备转身看去,只见此人身高八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个片段孩子们感受到张飞的高大、豪放、暴躁的特点。“程远志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挥为两段。黄巾军见主将程远志被斩,纷纷逃走。”孩子们从这个片段,感受到关羽的神勇善战。
为了调动孩子们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积极性,我利用每天午休时间给大家播放了前六集的电视连续剧。孩子们看后意犹未尽,有的回家继续看了起来。他们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会觉得书中的故事简单了。
接下来,孩子们开始了自主阅读。孩子们在阅读中读出了曹操欲杀董卓时的小心谨慎与善于随机应变的奸诈,读出了貂蝉对义父王允的忠义,也看出了离间董卓吕布时的狡诈……
在这个阶段我做到每天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养成阅读习惯。制定简单的个人读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活动课作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的方法,一天读10至20页,为保证孩子们扎实地落实每天阅读,每周会我挑选一天利用班级群,以接龙的方式,同学们分工朗读,上传语音,家长群里证明孩子在家每天坚持阅读,真正起到督促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的目的就能达到。
第二阶段(10月):听说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时我会让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观看《易中天的品三国》,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重要戰役和经典故事。并且弄明白《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了解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孩子们听完讲座,再结合着书,组织全班交流说说“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刺激的……”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有的学生会说最难忘的《草船借箭》,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有的学生则认为《三顾茅庐》,因为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他很重视和珍惜人才,还有看了《连环计》觉得吕布有勇无谋,不讲义气……有的小组画出了三国主要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理清了脉络。有的小组画出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地图,并能讲出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更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是在一片竹林,这不正是现在所处的熊猫最多的四川地区吗?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能结合实际去联想,把书读活了。
第三阶段(11月):开展《三国知识我知道》知识竞赛。
本学期我们的知识竞赛围绕经典《三国演义》来进行,每小组选手轮流参加比赛,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表演题,必答题富于挑战性,抢答题充满趣味,表演题选手们的深情朗读和精彩表演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在比赛各个环节还设置观众补充,场上和场下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竞赛结束,我也及时地给孩子们以奖励,激发他们继续积极阅读的兴趣。
效果:
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 中高年级之后,书的篇幅长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够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通过老师不断地坚持、督促,孩子们在期末的测试中,能够保证附加题丢分率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保证做到满分。但是阅读素养的提升不能仅仅看卷面成绩,只有长期坚持阅读,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反思: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我和我班里的孩子们也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学期,但仍有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例如:学生对阅读不够深刻,重形式不重内容;有限的课内阅读时间里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生繁重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新教育作业?
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生主体发展所必须的。带着学期末总结出的问题继续前行,但愿在前行中我和辛勤努力的同事们能探求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学生语文成绩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专注性得分相对较低;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量略增加;阅读素养一般,学校指导成效不足,活动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本学期,依照我区“阅读素养提升计划”的深入实施方案,我校在“十三五”课题研究中以“走进童书,分享童趣”为主题,开展了阅读整本书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标》对中年级段提出的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基于中年级的要求与任务,我把训练点定位在关注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特点上。
做法:
本学期,我将读整本书《三国演义》的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月):踏上阅读《三国演义》之旅,认识各位英雄。
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让学生先欣赏了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接下来我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我带领同学们从《三国演义》封面的主要人物开始介绍,然后浏览了目录。就这样,我们的快乐阅读开始了。全班共读了《三国演义》的第一章《桃园三结义》,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到了刘备、张飞、关于三个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孩子们抓住了人物的描写,谈出了阅读感受。“刘备转身看去,只见此人身高八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个片段孩子们感受到张飞的高大、豪放、暴躁的特点。“程远志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挥为两段。黄巾军见主将程远志被斩,纷纷逃走。”孩子们从这个片段,感受到关羽的神勇善战。
为了调动孩子们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积极性,我利用每天午休时间给大家播放了前六集的电视连续剧。孩子们看后意犹未尽,有的回家继续看了起来。他们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会觉得书中的故事简单了。
接下来,孩子们开始了自主阅读。孩子们在阅读中读出了曹操欲杀董卓时的小心谨慎与善于随机应变的奸诈,读出了貂蝉对义父王允的忠义,也看出了离间董卓吕布时的狡诈……
在这个阶段我做到每天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养成阅读习惯。制定简单的个人读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活动课作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的方法,一天读10至20页,为保证孩子们扎实地落实每天阅读,每周会我挑选一天利用班级群,以接龙的方式,同学们分工朗读,上传语音,家长群里证明孩子在家每天坚持阅读,真正起到督促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的目的就能达到。
第二阶段(10月):听说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时我会让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观看《易中天的品三国》,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重要戰役和经典故事。并且弄明白《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了解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孩子们听完讲座,再结合着书,组织全班交流说说“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刺激的……”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有的学生会说最难忘的《草船借箭》,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有的学生则认为《三顾茅庐》,因为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他很重视和珍惜人才,还有看了《连环计》觉得吕布有勇无谋,不讲义气……有的小组画出了三国主要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理清了脉络。有的小组画出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地图,并能讲出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更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是在一片竹林,这不正是现在所处的熊猫最多的四川地区吗?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能结合实际去联想,把书读活了。
第三阶段(11月):开展《三国知识我知道》知识竞赛。
本学期我们的知识竞赛围绕经典《三国演义》来进行,每小组选手轮流参加比赛,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表演题,必答题富于挑战性,抢答题充满趣味,表演题选手们的深情朗读和精彩表演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在比赛各个环节还设置观众补充,场上和场下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竞赛结束,我也及时地给孩子们以奖励,激发他们继续积极阅读的兴趣。
效果:
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 中高年级之后,书的篇幅长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够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通过老师不断地坚持、督促,孩子们在期末的测试中,能够保证附加题丢分率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保证做到满分。但是阅读素养的提升不能仅仅看卷面成绩,只有长期坚持阅读,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反思: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我和我班里的孩子们也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学期,但仍有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例如:学生对阅读不够深刻,重形式不重内容;有限的课内阅读时间里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生繁重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新教育作业?
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生主体发展所必须的。带着学期末总结出的问题继续前行,但愿在前行中我和辛勤努力的同事们能探求到解决问题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