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的平面和竖向布置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g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抗震的角度探讨建筑的体型,建筑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规范中设计限值的控制、屋顶建筑等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
  
  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从总体上起着直接的控制主导作用。结构设计很难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修改,建筑设计定了,结构设计原则上只能是服从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如果建筑师能在建筑方案、初步设计阶段中较好地考虑抗震的要求,则结构工程师就可以对结构构件系统进行合理的布置,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以及相应产生的地震作用和结构受力与变形比较均匀协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震承载力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如果建筑师提供的建筑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抗震要求,那就会给结构的抗震设计带来较多困难,使结构的抗震布置和设计受到建筑布置的限制,甚至造成设计的不合理。有時为了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得不增大构件的截面或配筋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对整个建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主体的空间形状的设计。震害表明,许多平面形状复杂,如平面上的外凸和凹进、侧翼的过多伸悬、不对称的侧翼布置等在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唐山地震就有不少这样的震例。平面形状简单规则的建筑在地震中未出现较重的破坏,有的甚至保持完好无损。沿高度立体空间形状上的复杂和不规则在地震时都会造成震害。特别是在建筑结构刚度发生突变的部位更易产生破坏。因此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规则;在平面形状上,矩形、圆形、扇形、方形等对抗震来说都是较好的体型。尽可能少做外凸和内凹的体型,尽可能少做不对称的侧翼和过长的伸翼。在体型布置上尽可能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因体型不对称导致质量与刚度不对称的扭转反应。
  2.建筑平面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柱子的距离、内墙的布置、空间活动面积的大小、通道和楼梯的位置、电梯井的布置、房间的数量和布置等,都要在建筑的平面布置图上明确下来。而且,由于建筑使用功能不同,每个楼层的布置有可能差异很大,建筑平面上的墙体,包括外围填充墙、内隔墙、有相应强度和刚度的非承重内隔墙等等布置不对称,墙体与柱子分布的不对称、不协调,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扭转地震作用,对抗震很不利。有的建筑物,其刚度很大的电梯井筒被布置在建筑平面的角部或是平面的一侧,结果在地震中造成靠电梯一侧建筑物的严重破坏。这是因为电梯井筒具有极大的抗侧力刚度,吸引了地震作用的主要部分[3]。有的建筑物,在平面布置上一侧的墙体很多,而另一侧的墙体稀少,这就造成平面上刚度分布的很不对称,质量分布也偏心,使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不协调,导致扭转地震作用效应,带来局部墙面的破坏。有的建筑物,如底层为商场的临街建筑,临街一侧往往不设墙体,而其另一侧则有刚度很大的墙体封闭,两侧在刚度上相差很多,也将在地震时引起扭转地震作用,对抗震不利。还有的建筑平面布置上,经常出现内隔墙不对齐或中断,使刚度发生突变和地震力传递受阻,对抗震也带来不利,客易引起结构的局部破坏。建筑平面布置设计对建筑抗震关系很大,从概念上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建筑平面布置设计上要尽可能做到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协调,避免突变,防止产生扭转效应。在建筑平面布置的总体设计上要尽可能为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合理布置创造条件,使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与建筑结构抗震要求融合成一体,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中的作用。
  3.建筑竖向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建筑沿高度(楼层)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设计上。无论是单层或多层,还是高层建筑或超高建筑,这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存在的这个主要问题是,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如底层或下面几层是商场、购物中心,建筑上要求是大柱距、大空间;而上面的楼层则是开间较大的写字楼或布置多样化的公寓楼,低层设柱、墙很少,而上面则是以墙为主,柱很少。有的建筑在布置上还设有面积很大的公用天井大厅,在不同楼层上设有大会议厅、展厅、报告厅等,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建筑物沿高度分布的质量和刚度的严重不均匀、不协调。突出的问题是沿上下相邻楼层的质量和刚度相差过大,形成突变[3]。在刚度最差的楼层形成对抗震极为不利的抗震承载力不足和变形很大的薄弱层。这是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在建筑使用功能不同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上下相邻楼层的墙体不对齐,柱子不对齐,墙体不连续,不到底;上层墙多,下层墙少;上层有柱,下层无柱等,使地震力的传递受阻或不通;抗震用的剪力墙设置不能直通到底层、剪力墙布置严重不对称或数量太少。所有这些布置都将给建筑物带来地震作用分布的不均匀、不对称和对建筑物很不利的扭转作用。多次大震害表明,建筑物竖向楼层刚度的过大变化,给建筑物造成很多破坏,甚至是整个楼层的倒塌。在1995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有多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发生了中间楼层的整体坐落倒塌破坏。因此,尽可能使剪力墙布置比较均匀并使其能沿竖向贯通到建筑物底部,不宜中断或不到底。尽量避免其某楼层刚度过少,尽量避免产生地震时的钮转效应。
  4.建筑上应满足的设计限值控制问题
  根据大量震害的经验总结,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ll-89)对房屋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提出了规定。这些规定,建筑设计应予遵守:一是房屋的建筑总高度和层数;二是对房屋抗震横墙问题和局部墙体尺寸的限值控制。
  5.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问题
  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屋顶建筑是一个重要的设计部分。从近几年对一些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审查结果来看,屋顶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过高,二是过重。这样的屋顶建筑加大了变形,也加大了地震作用。对屋顶建筑自身和其下的建筑物的抗震都不利。屋顶建筑的重心与下部建筑的重心不在一条线上,且前者的抗侧力墙与其下楼层的抗侧力墙体上下不连续时,更会带来地震的扭转作用,对建筑物抗震更不利。为此,在屋顶建筑设计中,宜尽量降低其高度。采用高强轻质的建筑材料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地震作用沿结构的传递比较通畅,使屋顶重心与其下部建筑物的重心尽可能一致;当屋顶建筑较高时,要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震定性,使屋顶建筑的地震作用及其变形较小,而且不发生扭转地震作用。
  6.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设计是建筑杭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它对建筑抗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Jll-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赵西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4]魏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万国学术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所谓主题活动:即由师生共同生成活动主题,构建主题活动网络的方案教学。它能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更大的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可以说,主题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幼儿园这一年龄段的教育。主题活动给教育教学常规和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面对年段、甚至是班级自己生成的主题网络教学,幼儿园的领导,又将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把好教育教学质量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保温墙体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细节措施用以预防一些施工中会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对相关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温;施工;处理    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程,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减少建筑物保温墙体质量通病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性的问题和首要的质量要求。因此,加强保温墙体结构研究,特别是保
“反思”是区别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事物的人类认识真理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反思”对教育
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和老师的主体作用,做到师生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进行了研究
【摘要】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加强班级管理。这就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思想工作;二是树立学生的信心;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四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  【关键词】综合素质思想信心方法  做了将近二十年的老师,也做了好多年的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有着太多的感受:有困惑,有无耐,有期待,也有收获。可以说:累!但却是充实的、痛苦的、也是快乐的一种复杂的感受。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我对做好班级管理工
一、课题的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低,作文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知识积累少,写作素材缺乏。为此,本人进行了课前发言
舞蹈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学生艺术事业,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高校音乐音乐专业的舞蹈课程,在开展中一直都存在着很
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达到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结合教学内容,学习相关知识,培养
一、现象与探析小燕(化名)同学是我校初一(4)班班干部,聪明勤奋,上课聚精会神,作业表现优良,工作认真负责,人际关系良好,未发现有不良品行。但是入学半年多来,小燕的理科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