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三年级的学科在不同层次的班都展开了课堂改革,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缩手缩脚,思想不够大胆,或者流于形式,或者顾此失彼,或者瞻前顾后,久而久之,又回到老路上去了。通过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不到位。
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呢?应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课堂上老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跟得上,大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内容的進度,内在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在的学习动力逐渐消磨殆尽,厌学、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变教师一个人讲解为学生全员参与式课堂,此是课堂改革的初衷。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追求。
为此,学校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时,其标准应相应有所提升,评价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坏,不应也不能只看其讲的如何,课件做得如何精美,课堂结构如何紧凑有序,师生配合如何天衣无缝等,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学生在讲台下大声附合,热热闹闹,这样的课堂算不算高效?恐怕要打个问号。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看教师重视学生还是重视教材,是带着教材面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面向教材。高效课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看不到一个学生走神,看不到一个学生在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更看不到学生在睡觉、看闲书。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高效课堂不是看教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的标准与以往评课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挖掘程度、个人风采展示相比,已经是大不相同。
高效课堂还体现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议一议、辨一辨、讲一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总结。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老师应该把权利、兴趣、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
差的老师上课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教师会提问题,优秀老师重在启发,杰出的老师让课堂开放。老师的角色必须彻底转化,从主演走向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合演,由现成走入生成,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
目前,高三年级正在进行课堂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暴露出许多问题。上两周我听了高三年级的三节课,总得说来,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的少。课堂改革不明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改变观念,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讨论的内容,抓住讨论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不要任何问题都要讨论。另外,合作学习并不是每堂课所必需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相机合作。
二、优化组合,有序组织。
分组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合理分组,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如按座位分组,一般以座位前后左右4到6人为一组,它适合小型的分量不重、不难的学习任务。另外,小组内要有明确细致的分工,可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让学生轮流担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听课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大多停留在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上,而且较大部分流于形式。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站起来和后排学生进行讨论,满教室嗡嗡的声音,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让学生发言,都只是“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而不是“我们小组……”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化,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合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团队精神无从谈起。
三、培养意识,强化指导。
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决合作中碰到的困难。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四、调控过程,把握深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从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间等方面调控合作学习过程,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总之,目前,高三年级的课堂改革仍是起步阶段。要通过学习理论,反思教学,改进课堂实践,提高教学效率,逐步形成自己的模式,使其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呢?应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课堂上老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跟得上,大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内容的進度,内在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在的学习动力逐渐消磨殆尽,厌学、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变教师一个人讲解为学生全员参与式课堂,此是课堂改革的初衷。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追求。
为此,学校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时,其标准应相应有所提升,评价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坏,不应也不能只看其讲的如何,课件做得如何精美,课堂结构如何紧凑有序,师生配合如何天衣无缝等,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学生在讲台下大声附合,热热闹闹,这样的课堂算不算高效?恐怕要打个问号。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看教师重视学生还是重视教材,是带着教材面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面向教材。高效课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看不到一个学生走神,看不到一个学生在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更看不到学生在睡觉、看闲书。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高效课堂不是看教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的标准与以往评课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挖掘程度、个人风采展示相比,已经是大不相同。
高效课堂还体现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议一议、辨一辨、讲一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总结。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老师应该把权利、兴趣、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
差的老师上课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教师会提问题,优秀老师重在启发,杰出的老师让课堂开放。老师的角色必须彻底转化,从主演走向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合演,由现成走入生成,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
目前,高三年级正在进行课堂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暴露出许多问题。上两周我听了高三年级的三节课,总得说来,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的少。课堂改革不明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改变观念,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讨论的内容,抓住讨论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不要任何问题都要讨论。另外,合作学习并不是每堂课所必需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相机合作。
二、优化组合,有序组织。
分组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合理分组,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如按座位分组,一般以座位前后左右4到6人为一组,它适合小型的分量不重、不难的学习任务。另外,小组内要有明确细致的分工,可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让学生轮流担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听课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大多停留在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上,而且较大部分流于形式。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站起来和后排学生进行讨论,满教室嗡嗡的声音,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让学生发言,都只是“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而不是“我们小组……”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化,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合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团队精神无从谈起。
三、培养意识,强化指导。
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决合作中碰到的困难。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四、调控过程,把握深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从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间等方面调控合作学习过程,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总之,目前,高三年级的课堂改革仍是起步阶段。要通过学习理论,反思教学,改进课堂实践,提高教学效率,逐步形成自己的模式,使其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