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收录了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苏武传》一文。此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对于文中“蹈其背以出血”一句中“蹈”字的释义,注家们的见解多有分歧,列举起来,共约四说:释“蹈”为“踩”说,释“蹈”为“搯”说,释“蹈”为“掐”说,释“蹈”为“焰”说。下面,笔者不顾浅陋,对此四说进行平议。
《说文解字注》(许慎撰,段玉裁注):“蹈,践也。”就是踩的意思。所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就注为:“蹈:踩。”
最早对此说进行辩证的是杨树达先生。杨树达《汉书管窥》:
背不可蹈,况在刺伤之时耶!蹈当读为搯。《国语·鲁语》云:“无搯膺。”韦注云:“搯,叩也。”马融《长笛赋》云:“搯膺擗摽”,搯膺,谓叩胸也。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
杨氏对自己的见解非常自信,他在《汉书管窥·自序》中说:“师古及《补注》并无说,余因读蹈为训轻叩之搯,文乃可通。” 杨氏此说一出,很有影响。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蹈:搯。”郑天挺主编《汉书选》:“蹈与搯通,轻叩其背。”皆从其说。
后来,有两位著名学者提出商榷意见。
一位是郭在贻先生。《郭在贻文集·汉书札记》:
以余觇之,杨说实有商榷之余地。《国语》及《长笛赋》之“搯膺”,即俗所谓椎心,两《汉书》及《论衡》诸书中又谓之叩心,乃形容极度哀痛之状,以之施于《苏武传》之文,毋乃乖剌已甚!依鄙见,蹈似当为掐(掐讹为搯,再借作蹈)。掐音苦洽切,爪刺之意也。《大庄严经论》卷三音义引服虔《通俗文》“爪案曰掐。”又《汉学堂丛书·佚书考·张揖埤苍补遗》:“掐,抓也,谓爪伤也。”“蹈其背以出血”意谓用手指掐捏其背,以使淤血畅通。殆即今俗之所谓刮痧也。
郭先生用考据的方法,旁征博引,有力地批驳了杨先生的训解,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有说服力。
另一位是徐复先生。他的《读〈汉书〉札记》引用了杨先生的说法后说:
这里先要解决“蹈背”的解释,究竟对不对。我考查的结果,认为杨先生纯从推理出发,没有了解边地民族的风俗习尚,也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实践,所以他的“轻叩其背”的说法也是不妥当的。冯承钧译的《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二章有这样一段记载:“铁木真遇泰亦赤兀十二骑,铁木真独与战,敌骑十二矢并发,伤其口喉,痛甚,昏坠马。不儿古勒(人名)燃火热石,投雪于石上,引铁木真口,以蒸气熏之,及凝血出,呼吸遂通。”这就很好地说明蒙古族也有同样的急救法,事情也正好类似。我因比照两处文字,根据其风俗习尚,考知《汉书》的“蹈背”,决不如杨先生“蹈当读为搯”,而应当是‘焰背’的形近的误文。据《说文·炎部》:燄,“火行微燄燄也”,燄字与焰通用,引申的意思就是熏了。此文正好是“以火微熏其背以出凝血”的意思。“焰”字在此是动词,修辞上是转性用法,又与上文“置煴火”的意义正好相承,所以句子特别生动有力。
徐先生从民俗和训诂角度,用质朴的语言,把这个问题诠释得淋漓尽致。无怪乎郭在贻先生“读后颇有冰释理顺之感”。
综上,释“蹈”为“踩”说和杨树达先生的释“蹈”为“搯”说,肯定不成立;那么,郭在贻先生的释“蹈”为“掐”说和徐复先生的释“蹈”为“焰”说究竟哪一个更正确呢?在没有出现直接材料证明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二说并存。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25)
《说文解字注》(许慎撰,段玉裁注):“蹈,践也。”就是踩的意思。所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就注为:“蹈:踩。”
最早对此说进行辩证的是杨树达先生。杨树达《汉书管窥》:
背不可蹈,况在刺伤之时耶!蹈当读为搯。《国语·鲁语》云:“无搯膺。”韦注云:“搯,叩也。”马融《长笛赋》云:“搯膺擗摽”,搯膺,谓叩胸也。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
杨氏对自己的见解非常自信,他在《汉书管窥·自序》中说:“师古及《补注》并无说,余因读蹈为训轻叩之搯,文乃可通。” 杨氏此说一出,很有影响。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蹈:搯。”郑天挺主编《汉书选》:“蹈与搯通,轻叩其背。”皆从其说。
后来,有两位著名学者提出商榷意见。
一位是郭在贻先生。《郭在贻文集·汉书札记》:
以余觇之,杨说实有商榷之余地。《国语》及《长笛赋》之“搯膺”,即俗所谓椎心,两《汉书》及《论衡》诸书中又谓之叩心,乃形容极度哀痛之状,以之施于《苏武传》之文,毋乃乖剌已甚!依鄙见,蹈似当为掐(掐讹为搯,再借作蹈)。掐音苦洽切,爪刺之意也。《大庄严经论》卷三音义引服虔《通俗文》“爪案曰掐。”又《汉学堂丛书·佚书考·张揖埤苍补遗》:“掐,抓也,谓爪伤也。”“蹈其背以出血”意谓用手指掐捏其背,以使淤血畅通。殆即今俗之所谓刮痧也。
郭先生用考据的方法,旁征博引,有力地批驳了杨先生的训解,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有说服力。
另一位是徐复先生。他的《读〈汉书〉札记》引用了杨先生的说法后说:
这里先要解决“蹈背”的解释,究竟对不对。我考查的结果,认为杨先生纯从推理出发,没有了解边地民族的风俗习尚,也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实践,所以他的“轻叩其背”的说法也是不妥当的。冯承钧译的《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二章有这样一段记载:“铁木真遇泰亦赤兀十二骑,铁木真独与战,敌骑十二矢并发,伤其口喉,痛甚,昏坠马。不儿古勒(人名)燃火热石,投雪于石上,引铁木真口,以蒸气熏之,及凝血出,呼吸遂通。”这就很好地说明蒙古族也有同样的急救法,事情也正好类似。我因比照两处文字,根据其风俗习尚,考知《汉书》的“蹈背”,决不如杨先生“蹈当读为搯”,而应当是‘焰背’的形近的误文。据《说文·炎部》:燄,“火行微燄燄也”,燄字与焰通用,引申的意思就是熏了。此文正好是“以火微熏其背以出凝血”的意思。“焰”字在此是动词,修辞上是转性用法,又与上文“置煴火”的意义正好相承,所以句子特别生动有力。
徐先生从民俗和训诂角度,用质朴的语言,把这个问题诠释得淋漓尽致。无怪乎郭在贻先生“读后颇有冰释理顺之感”。
综上,释“蹈”为“踩”说和杨树达先生的释“蹈”为“搯”说,肯定不成立;那么,郭在贻先生的释“蹈”为“掐”说和徐复先生的释“蹈”为“焰”说究竟哪一个更正确呢?在没有出现直接材料证明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二说并存。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25)